我一個朋友今天發微信跟我說,她要結婚了。收到這個消息我的第一反應當然是真誠的恭喜她,祝福她,還打趣她問新郎官是不是又高又富又帥?她只淡淡的回了一句「意外懷孕了,想著年紀也差不多了,就結了算了」。我一時竟無言以對,不知道該回復她句啥好,想了半天,只好回復了一個「暈」。
我平時讀書,看電影,看綜藝節目什麼的,遇到一些能打動或者啟發我的語言和觀點總忍不住收藏起來,後來偶然的機會發現可以發VLOG,於是就乾脆把這些語言和觀點剪輯出來放在VLOG裡方便自己隨時看看,也一併分享給大家。好的言論和觀點真的是自帶智慧的閃光,特別容易引發共情和討論,通過後臺的數據我發現果然大家都喜歡。這其中就有一條截取的一段儲殷教授的觀點,是關於離婚的。相比較評論區的評論,更多的是很多很多的轉發和默默收藏。我猜大多數中年人都是沉默的,含蓄內斂的,他們低調的不想太多發言但這個確實又說出了他們的心底話戳到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柔軟,他們出於認同所以才收藏。
儲教授的觀點大致是這樣的:夫妻如果要離婚,也該堅持到孩子高考完後再決定。這樣一來孩子高考完走了,一家的壓力得到釋放說不定就不用離婚了;二來能避免撕破臉在法庭上爭孩子,給孩子造成心靈傷害,堅持到他上了大學成人後再離,孩子就不用面對這樣的事情了;第三點,他說不要對父母說「你們去過自己的生活」, 有孩子之後,孩子就是父母最重要的生活,作為孩子,當你體會到父母為了你堅持著不離婚的時候,你不應該把這理解成情感綁架,而應該明白這是人類最偉大的天性。
今天朋友說她要結婚這事,引的我突然又想起了儲教授說的離婚那事。有那麼一個瞬間,我作為一個局外人,突然心疼起這個所謂的「孩子」了。孩子天生被賦予了什麼使命嗎?他的出場設置裡,有提前設置好他生出來要承擔父母婚姻的重量嗎?如果沒有,為什麼要把這個重擔強加到孩子身上還否認這是情感綁架?
我朋友說,因為懷孕了,為了生孩子所以結婚。結婚是為了生孩子,那生孩子是為了什麼呢?為了做父母?為了延續自己的優良基因?為了自己到年紀了該生就生吧,別拖得年齡大了生不了了?為了幫忙拴住老公?為了老了有寄託?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為了釋放噴薄而出的母愛?等等......你發現沒有,所有這些為了,從根本上你都是為了你自己呀! 主語都是你,選擇和決定權都是你, 你是為了你自己生的孩子, 為了你自己結了婚, 等孩子和婚姻都實現了, 你又說結婚是為了孩子, 倒是把自己摘乾淨了~
儲老師談離婚,他的第一個觀點我是贊同的。一個家庭,如果本身家庭關係是緊張的,那麼孩子長大離家,可能會給夫妻騰出一些喘息空間,有利於緩解和化解矛盾。但是要注意,這個角度的「等到孩子上了大學再決定離不離婚」,不是為了孩子, 這是為了父母自身!
他說的第二和第三點,我個人是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孩子成年後再離婚可以避免在他未成年時爭孩子,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那在孩子沒成年的前18年裡,瑣碎的生活裡,頻繁的摩擦裡,持續性消極的情緒裡,冷暴力或者乾脆就是直接的家庭暴力裡,這些潛移默化的威力有多大的摧毀能量有人計算過嗎?現實裡,有多少孩子確確實實就是在這樣的暴力裡長大成年,然後逃離原生家庭的!就直接承認自己的婚姻摻雜著感情利益和算計,令自己崩潰又不好割捨唄!幹嘛自欺欺人,然後還藉口孩子給自己上價值呢?!
第三點「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生活」?錯!之前說的,你連生孩子都是為自己生的,你對你孩子的付出和愛, 是因為你想付出和你想愛!現實裡,我們不是也見過很多生了孩子出來,不負責任,不愛,甚至虐待的嗎?父母攥著選擇權,決定權,和絕對的話語權,把他們婚姻的重量赤裸裸強加到孩子身上還不承認這是情感綁架,憑什麼?太不公平!
所以,是成年人,就自己想好,想結婚就結婚, 想離婚就離婚,想不結就不結,想不離就不離,自己安排自己,自己成全自己,自己承擔自己,別動不動拿孩子說事唄!
我的觀點是這樣的,但我可以理解我女朋友的決定。儲老師的觀點,我不同意他第二和第三點,堅決的不同意,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