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婦腦血栓,孫媳婦離婚撇下孩子,78歲老人:我必須堅強能幹

2020-09-05 小魚兒遊世界

我叫王簡美,今年78歲,現在麥收了,在外打工的兒子回家幫我麥收一天,趁著中午頭這毒辣辣的太陽趕緊曬曬麥子。一會兒還要回家做飯,伺候我那癱瘓在床的兒媳婦,兒媳婦今年55歲了,前兩年得了腦血栓,不能動了,兒子要在外面打工掙錢,照顧媳婦的活就是我幹了。我還要照看重孫子,孫子離婚了,孫媳婦離開家走了,兒媳婦不能看孫子,不就得我這個老奶奶照看重孫子麼!

現在是麥收季節,家家戶戶收割麥子,這個時候最怕下雨了,割下來的麥子得趕緊曬曬,曬不透會捂爛的。我種了2畝地的麥子,這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糧。今年的麥子收成還不錯,據說能賣到1.08元一斤,俺不賣,都是自家吃的。

你看,整個村子裡的馬路上都鋪上了收割下來的麥子,曬上幾天曬透了,就趕緊收起來。

我這個78歲的老婆子是家裡的主勞力,兒子在外打工回不了家,家中裡裡外外的事情都是我張羅著,照顧不能動的兒媳婦,照看重孫子,種地、做飯,所有的家務活都是我的,我不能幹不行啊,必須撐下去!

你看看,俺這麥子熟的不太好,兒子急著回去打工,就全都收回來了,俺得多曬曬。

78歲的老人幹起活來一點兒不亞於壯勞力。

你現在看這麥子粒飽滿,但是曬乾了就癟下去了,這麥子還是熟的不到時候啊,我得多翻動翻動,曬不透會發黴的。

你看我這雙腳,老了不中用了,長出了腳孤拐,有時候走路多了還會疼。

這些麥子多翻騰幾遍,一會兒我還要回家做飯,伺候兒媳婦吃飯,別看我沒有啥工作,一天到晚忙的閒不住,我真心希望俺的兒媳婦能快快好起來,畢竟她才55歲呢,也希望俺重孫子長大有出息,快快樂樂生活!

相關焦點

  • 78歲老人的真心話:「婆婆做到這3點,兒媳婦搶著給她養老」
    歲了,由於一場車禍,她的腿受了傷,失去了自由活動的能力。在討論婆媳關係的時候,作為一個過來人,奶奶給予了我忠告。78歲老人的真心話:「婆婆做到這3點,兒媳婦搶著給她養老」。在多子女家庭,老人要想得到兒媳婦的孝敬,就必須做到一碗水端平。如果你偏心其中一個或者冷落其中一個,就會引起被你冷落的那位兒媳婦的不滿,而你偏心的兒子一家可能會感到理所當然,只想從你身上撈好處,不想承擔義務。
  • 女兒離婚,兒媳婦鬧離婚,,孩子都丟給老人,這個家庭怎麼了
    女兒離婚,把三歲的兒子丟給娘家老母親,然後自己遠嫁他鄉。兒媳婦鬧離婚,跑了,兒子把剛滿周歲的孩子也丟給了老母親,自己也一走了之。這個家庭怎麼了?今天碰到一位老太太帶著她的孫子上醫院做體檢,因為要上幼兒園了,入園前必須得體檢,有些預防針也需要補打,總共300多塊錢。
  • 3個兒媳婦的哭訴:兒媳婦越懂事能幹,在婆家越不會有人心疼
    導語為什麼兒媳婦在婆家越懂事能幹,就越得不到婆家人的心疼?看看這3個兒媳婦的哭訴。1.王女士兒媳婦越懂事能幹,在婆家反而越不會有人心疼,說的太對了,我就是這種情況。後來老公弟媳生孩子了,婆婆去他們家幫忙帶孩子的時候,卻什麼都做,白天不僅要帶孩子,所有的家務活都是她做,晚上小孩子還是她陪著睡,說是小孩跟奶奶親,不願意和他媽媽一起睡,所以就她晚上陪著一起睡。婆婆還到處和外人說,說二兒媳婦做事慢,不夠細心,給兒媳婦帶孩子她不放心。說我做事麻利、細心,可以一邊帶孩子一邊做家務活,能者多勞,孩子由我帶她放心,所以她就不幫忙了。
  • 孫媳婦和女婿私奔,孫子自殺,全家崩潰
    都說人生如戲,我倒覺得有些人生比戲劇更悲慘,更狗血。村裡的一老太太,年輕時老公在外跑船,獨自一人在家盡心盡力地侍奉公婆,帶大兒女。再年長一點就繼續帶孫子,幹農活。可天有不測風雲,小兒子酒後遊泳溺亡,兒媳婦和收養的孫女各散東西。大女兒因病去世,大兒子幹農活摔了一跤也不再起來。
  • 老人乞討帶大六個孩子,晚年沒過上好日子
    早晨,有這樣一位老人,年近耄耋,已經95歲了,在他35歲那年,丈夫因為意外去世,家裡只剩下六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和一間四面透風老房子。為了孩子,老人斷了在家的念想,靠著乞討60年如一日,硬生生的把孩子們拉扯長大。臨到晚年家中兒孫滿堂,本該頤養天年的他卻不想這樣活下去拖累就安詳離去。
  • 78歲老人說:這三種人,註定晚年孤獨,但願沒有你
    最可悲的是,有些老人,明明希望子女前來看他,但是,當子女真的來到他們身邊的時候,他們往往也是雞蛋裡挑骨頭,對子女橫加指責,這樣的老人,到了晚年孤苦無依,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幾天之前,在小區裡面遇到了一位鄰家78歲的老人,我們兩人聊到了「晚年孤獨」這個話題,老人說,這三種人,註定晚年孤獨,但願沒有你。
  • 一位78歲老人的感悟:對女婿好,是我這輩子做得最正確的事
    歲周大爺的自述: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從我爺爺輩兒開始,就一直靠著家裡的六畝地生活,幾輩人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老百姓,一輩子沒賺過什麼大錢,雖然生活並不富裕,可我總是很知足:能把兩個子女拉扯大,就是我最大的財富!
  • 105歲老人愛1個人串門,83歲兒子常找不到媽,看5世同堂是啥樣
    老人生養了一對兒女,兒子賀全榮今年已經83歲,兒媳蘇小喜今年78歲,女兒賀美榮62歲。眼下老人的4個孫子都已成家立業,並且孫子也都有了孫子,如今已是五代同堂。目前,她和兒子、兒媳一起生活。圖為老人的兒媳婦蘇小喜在給她梳頭。老人到巷道裡遇到村裡的老鄉總是笑眯眯地打著招呼,全村的大人小孩和嫁過來的小媳婦,她都認識,見面時她總是主動問候。
  • 一個78歲老人懺悔:動不了的時候,才發現對兒子好沒有用
    在許多情況下,這並不完全是孩子的問題。許多老人明事理,孩子也嫌棄他們。但是那種清醒的老人在說話和做事上是非常合理的,他的孩子們仍然鄙視他為什麼?歲我有兩個孩子,每個孩子出生時我都很高興。但是,多年來,我的妻子已經非常疲倦,身體不好在65歲時離開了我。
  • 98歲老人的無奈
    98歲老人的故事漫長而心酸,有時也讓人很無奈。但她憑藉著倔強而頑強的性格,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實在不容易。可是歲月不饒人,丈夫歲數一天比天大,身體也越來越不好,在她67歲時,70歲的丈夫不幸離開了人世。剛剛有點起色的家,現在又變成了她一人。也不知為何,或許她太能幹了,她遇到的家人一個個都不讓她省心。孫子從宜興來了,說是要在她這裡結婚,她滿心歡喜為孫子蓋房娶孫媳婦。孫子娶媳婦本是好事,歲數大了抱抱重孫子,享享天倫之樂,可沒想到孫子不理解她,想奪她的財權。
  • 八十歲的老人執意要獨自生活 農村老人的養老該如何解決?
    昨天傍晚剛回到家就看見許久未來串門的姨奶正在叫嬸娘賣一點花生油給她,我感到非常不解,因為姨奶一直是和兒子兒媳一起生活的,即使是家中沒有食用油了也不應該叫姨奶過來拿,也應該是他兒子要解決的事,因為姨奶已經八十歲了,而且兩家的距離相距有五公裡,直到聽了姨奶的訴說我才明白姨奶為什麼要走這麼遠的路來買油,因為她要和兒子分家自己單獨開夥。
  • 78歲老人,用1200退休工資,養活7歲重孫:我們已相依7年
    生活並非一成不變,對於上年紀的老人來說,即使沒有身體健康上的問題,還有意料之外發生的事情,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比如劉奶奶,高齡70歲的時候,又開始帶娃。年輕人帶娃都不覺得輕鬆,何況一位高齡老人,但是,愛的力量卻是無法估量的,它讓人產生連自己都難以相信的奇蹟。
  • 86歲老人被逼家中自盡:養兒防老刺痛了誰?
    山東南部的一座叫張莊的小山村裡,住著一位86歲的老人,她叫林郭氏。年輕時,丈夫便去世了,留下她和六個孩子。為了帶大孩子,她要飯為生,省吃儉用。如今,六個子女都相繼成家,卻沒有一個人留在她身邊。老人是個虔誠的佛徒,燒香拜菩薩是她每天的功課。她不求自己,只求菩薩保佑孩子們都平平安安。
  • 30歲孫子未婚,奶奶過問被兒媳婦懟,爺爺說多管閒事了
    好在幾年前兒子媳婦回到老家,不出去做生意了,一是我們確實也老了,二是孫子也大了,到了應該談婚論嫁的年齡,可一年年很快過去,眼看孫子都30歲了,孫子連個女朋友都沒有,我這個做奶奶的真是愁得很。我原本想孫子長得不差,個子也有一米八,工資雖然不是事業單位,也算穩定,找個普通人家女孩應該不是問題,可事實並非那麼簡單、那麼容易。
  • 兩地分居多年,再見面時老伴問我是誰,78歲老人:我是你的拐杖
    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明明我深愛著你,卻不能陪在你身邊,只能靠思念來想你。78歲的老太太喬玉梅,有兩個兒子,因為兒子之間有矛盾,她和老伴長年分居達15年,沒有見過一次面。雖然終能和老伴再次見面,走到了一起,老伴卻已經不認識她了。
  • 人到晚年的農村老人,養老到底是靠兒子還是女兒?其實靠兒媳婦
    當初是你嫌別人老,如今臨到我面前。人一老了眼也難,人到面前也看不見,迷迷糊糊也看不清,常拿李四當張三。」對於農村老人來說,沒有養老金,也不懂跳廣場舞,更不會喝茶看報。他們的一生,年輕時生兒育女,老了還要帶孫子帶孫女,用我奶奶的話說,活一天就要幹一天的活,除非哪天幹不動了,才會有人來照顧你。雖然書上說最好的晚年生活是:有錢,有書,有人陪。
  • 78歲老人嘆息:出自這五種家庭的子女,往往難有出息,真不該啊
    王大爺是個退休老人,今年已經78歲了,但是他耳聰目明,而且很有見識,特別是對為人處世的道理,更是有著自己的很深刻的見解。聽他講道理,我總是受益匪淺,常常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晚上,我和他聊起家庭的興旺發達,以及一個家庭子女要如何出人頭地的話題時,78歲的老人嘆息道:出自這五種家庭的子女,往往難有出息,真不該啊。那麼,78歲的王大爺所說的這五種家庭,究竟是指什麼樣的家庭呢?
  • 當年,兒媳婦有離婚意向,她拼命挽留;如今卻支持孫女離婚
    這老太太年輕時候特別能幹,男人能幹的活計,在她這裡都不在話下,妥妥的女漢子型的。老趙太太有一個兒子兩個姑娘,兒子年輕的時候身體不好,總愛生病,無法外出打工,兒媳婦嫌棄兒子賺不來錢,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話裡話外有離婚的意向。
  • 81歲空巢老人臨終遺憾戳中淚點
    」的80歲老母親——「孩子們已經遠走高飛,老伴也已經撒手人寰,我僅有的妹妹也在千裡之外的北方。老家81歲的空巢老母親秦婆婆臨終卻給孩子留言:「你們老了別和孩子一起住。」二兒子結婚的時候秦婆婆給了5萬塊錢,加上他自己比較能幹,最後在城裡安了家。終於在她60歲那年,最小的兒子結婚了,她終於可以歇口氣了。
  • 2位70歲老人坦言,年輕時別逞能,老了病了,還得靠兒媳婦
    婆婆不要說出養老不指望兒媳的話,媳婦也不要用不帶孩子不給養老威脅婆婆。然而事實上呢,年過70的婆婆,老了病了,基本都要靠兒媳婦照顧。為此,我特地採訪了2位老人,聽聽她們的故事吧。當事人:劉奶奶,71歲,兒子不在了,幸虧還有兒媳婦和孫子劉奶奶年輕的時候,一直在鎮上的中學教書,她和丈夫都在學校工作,一個教語文,一個教音樂,家裡也算是書香人家了,自然也希望兒媳婦最好是個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