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過半,你該懂的幾個道理

2020-10-14 葉桃之


人的一生像一部大書,一輩子都要細讀細品,保持良好的心境,才能參透其中的是非真假。

生命就是幾十年的光陰,如不珍惜,就會可惜。不能從睡夢中醒來,就不要懷疑人生和命運,因為人生只能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智慧,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捷徑可供選擇。

光陰似箭,或許你還沒有來得及回味,青春早已走遠,眼角的魚尾紋,鬢角的白髮,都無時不在提醒你,人生已經過半。

那些屬於青春奔放的歲月,也只能是在回憶之中。人到中年,歲月洗盡鉛華,故事變成過往,你需要做的是懷著平淡的心情,面對生活的義務和責任。

人生過半,你該懂得這幾個道理,這樣才有益於你的下半生。

01 有懂你的人陪在身邊,是最大的福氣;如果沒有,那麼你要學會懂自己。

人到中年,人生過半,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責任越來越大。

張愛玲說,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其實到了這個年齡,女人也一樣辛苦。如今的社會,女人和男人一樣都挑起了家庭的重擔,要共同面對生活的艱辛和困苦。

人生過半,從少年夫妻,相互攜手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或許此時愛情早已不再濃烈,激情早已回歸平淡,甚至很多夫妻過著過著變成了親情。

但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能夠陪在你身邊不離不棄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你珍惜的。有他與你一起扛起責任和義務,這是你的人生之幸。

並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恩愛白頭,或者中途走散了,但是沒關係,沒有人陪在你身邊,也要學著與自己和解,對人生釋懷,不要委屈了自己。

02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所有將來,皆為可盼。

人生在世,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願以償,但這才是生活的本相。

過去的事情無論是好是壞,都沒有必要再沉溺其中,畢竟時光不能倒流,歲月無可回首。而珍惜現在的,期冀未來,才會有益於你的人生。

人生過半,看慣了世間的人情冷淡,懂得什麼才是自己想要攫取的,沒有必要再耿耿於懷於過往,那些只能會拖垮你前進的腳步。

愛而不得的情學會看淡放下,不能再相攜走下去的朋友,也請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勉強將彼此捆綁在一起,實在是沒有這個必要。

到了這個年齡更要明白,人的一生就像一列行駛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口,你看到來來往往、上上下下的人,卻沒有一個人能自始至終陪你走完。

幸運的人,會有人陪你走過一段,當他要換乘的時候,即便不舍,也要心存感激地道別。不要遺憾,說不定下一站會遇到合適的人陪你走的更遠。

03 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善待他們就是善待自己的良心。

人生過半,父母也早已到了晚年。養兒育女,辛苦了一輩子,是時候該安享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

如果能夠環繞父母膝下,要懂得改掉年輕時自己沒耐心的脾性,多聽聽父母的話,多陪他們聊聊天。他們的一生受的磨礪太多,所以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對待他們。

善待父母,並不是說給他們錢買衣服買食物,而是要學會尊重他們的生活和習慣,只要不是父母做出格的事,多半隨他們去吧。

如果不能在父母跟前盡孝,也要在可能的時間內多回去看看他們,聆聽他們的心聲,平時多聯繫多打電話,關心他們的健康。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唯一最無私對你只付出不求回報的就是父母,年幼的時候,他們是我們的山,等到他們逐漸老去,我們就是他們最好的依靠。

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時,再去後悔沒有多給他們陪伴和安慰。要知道,有些事情,一旦失去,便是永恆。

04 功名利祿不過徒有虛名,你所擁有的,才是最踏實的。

年輕的時候,我們追逐名利,那是青年人的銳氣,勇於攀登高峰,勇於改變現狀,是值得推崇的。

等到了一定年齡,擁有了一定的人生積累,就會明白,真正的生活質量優劣,其實完全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爾虞我詐,不如瀟瀟灑灑放下更開心。

《菜根譚》講到「得趣不在多,會景不在遠」,想要感受到生活的情趣並不在東西的多寡,領悟自然的美景不必一定要去遠方。

用心生活,用心發現,你身邊的,皆是最好的。

有些執念,該放下的時候就要放下,要懂得和年齡妥協,沒有必要耗儘自己的一生去追求虛無的東西。

歲月本長,天地本寬,風花雪月本閒,而勞攘者自冗。

當你心胸寬廣,順其自然,應緩則緩,當急則急,才能讓身心得以徹底充分的放鬆。

《菜根譚》講,清列之心,品悟生活。

滾滾紅塵中,最難得的就是靜謐之心。古人說:如何三萬六千日,不放心身靜片時?

人生過半,經過幾十年的蹉跎,心寬了、爭過了、拼過了、得意過、失意過、該有的都有了,不該有的也不作非分之想,一切都習慣了。

趣味在心,而不在境遇。人的心只有守在當下方能安定,方有趣味可言。找到本真的自己,才不會失去生活的信心,自尋煩惱。

有諺語說: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時,整個世界都會為之讓路。

有時人不必過於執著,應如莊子所言,像嬰兒一樣,若有若無地自在把握,反而能夠將幸福抓住。

人生過半,經歷太多起起落落,真正能被我們主宰的又能有多少呢。

倒不如順其自然,保持一顆靜謐之心,品悟生活的寧靜,得以窺見靈魂深處的欲求,快樂遂成永恆。

END.

相關焦點

  • 花花草草捨不得,酒色財氣亂人心,人生過半,就要懂得斷舍離
    人生過半,已到不惑之年,看不開,放不下,捨不得,是最愚蠢的行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生沒有回頭路,你走的每一步都決定你的後半生。那麼,也許有人會問,人生過半,我們應該活成什麼樣子?其實,要記住以下幾點,你的人生才會幸福圓滿。
  • 越早懂這些人生道理,人生越順暢
    如果我能早一點知道以下幾個道理,我想我的人生至少要比現在快樂很多,在享受快樂的同時也會更加從容!從賺100塊到賺80塊,小姐妹感覺自己虧了20塊,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沒有理財,你少賺了80塊,道理都懂,輪到自己的時候就不能這麼想。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損失厭惡,可以很好的解釋這種現象。
  • 人生過半,方知「淡」的可貴
    直到人生過半,經歷世事變遷後,漸漸發現太多悲喜,不過如此。蔣勳曾說:「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人生過半,學會看淡。導演小津安二郎曾說:「人生和電影,都是以餘味定輸贏。」淡,便宛如這人生的餘味,慢慢吃喝,慢慢感受,慢慢懂得。
  • 人生過半,看透了人,識透了心
    人生也許就是如此,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人生過半,就會看透每一分人情,識透每一個人心。有人說:看破紅塵驚破膽、識透人情寒透心。有時候,即使你付出了真心,也有人誤以為是虛情假意。付出和奉獻不用太在意別人的反應,自己問心無愧就好。只要你全心全意,總有人會懂。《增廣賢文》有語: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世界真的如此薄情嗎?其實應該這麼說,不是世界薄情,而是世人應當這樣。俗話說:淡淡長流水,厭厭難到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一定要把握分寸,要有深淺緯度。
  • 人生過半,餘生最明智的活法:該忘掉的忘掉,該放下的放下
    人生過半,能夠想得開、放下才是最智慧的活法。兩個忘掉:第一,忘掉過去的怨恨、後悔之事要知道你畢竟不是人民幣,你不可能事事讓他人都滿意,當然,生活中也會有許多讓你產生怨恨而在健康上更不需多言,畢竟人不服老不行,而身體是第一位的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首先我們不應該像年輕時那樣放縱自己去「享受」生活,熬夜酗酒等等。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別逼自己太緊,這3件事要心狠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好好愛自己,這3件事要心狠五十歲,就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因為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明白了自己已經不是一腔熱血的青年,知道了自身的局限性,很多事情已經沒有精力再去做,所以這個時候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緊。古人說,「人到五十,人生過半」,也許這就是歲月的年輪帶給一個五十歲人的內心感悟。
  • 道理我都懂,只是懶?
    道理我都懂最近幾年,我們常常聽到兩句話:一句是「道理我都懂,只是懶」;另一句是它的變體,是「懂了這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聽起來很讓人沮喪,想來也是,懂了這麼多道理,結果沒什麼用,該懶還是懶,提升不了行動力,自然也就改變不了人生的現狀。我們常說格物致知很重要,不禁讓人感嘆,致知和明理究竟有何用處?
  • 「道理」就像「人生解題公式」,「知道」並不等於「懂」
    從2019年5月份開始,我的人生發生一次重大的轉斬點,讓我最大的的習得,就是明白了混沌世界。任何事任何人大多數時候,都是處於多線並存的疊加態。讀大學那會就知道這個概念,但是沒有那麼深刻的理解它的含義。前幾天我也在微博上看到這樣的一句話:「命運女神唯一不能控制的東西,是你的行為」,運勢不可控,但我們如何應對是可控?從去年到至今發生那些事,讓今年的我是徹底懂了,徹底懂了它的意思,知道怎麼去運用跟識別從每個人嘴裡說出來的話重金量有多少了。所以為什麼會有那句名言:「知道很多道理卻過不好一生」,因為「知道」不等於「懂」。
  • 道理誰都懂
    「道理都懂」就是這樣,單一的環節拿出來很可能都懂,但是並沒有懂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繫。道理都懂依然做不對,說明選擇的某一環節不適合整體流程,這本身就是問題。 很多時候,人總是會反感大道理,其實是因為大道理其實就是平常的道理,就認為懂了,但是並不知道大道理其實包含的流程環節更多,也就成了似懂非懂的局面,懂的只是表面的道理,但是並沒有真正的清楚整個體系環節。 剛才說了,道理可大可小,但是環節有多有少,所以說大道理和小道理表面上差不多,但是在環節上會大有不同。
  • 人生過半才懂得一個道理:能者縱橫天下,庸者踽踽獨行
    所以,人們釣魚的時候,會考慮魚喜歡什麼,而不是你喜歡什麼。你可能會說了,難道這不是三歲小孩都懂的道理嗎?是,釣魚的道理,誰都懂。可是如果把這些道理用在人身上,你還懂嗎。1想想對方的處境為什麼總把自己想要什麼掛在嘴邊呢?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作為人都有欲望,你當然在乎你想要的一切,這是人之常情。
  • 三十歲後,這幾個道理,女人你一定要趁早明白,對你的人生有好處
    文/墨然都說,人生是一場修行。從最初的懵懂,到逐漸變得成熟,到能夠坦然面對一切,這就是一個人在變化的過程。年輕時,可能勇往直前,不管不顧,只為追求自己的內心,而到了一定的年齡,經歷一些事情,內心變得成熟,就懂得什麼年齡段做什麼事情。那麼一個人到了三十歲之後,內心就已經很穩定了,一些道理可能自己都領悟到了。
  • 寫給四十多歲的女人:人生已過半,往後對自己好一點
    人生已經過半,年華不再,四十歲的女人,日子過得還好嗎?:你該結婚了。四十幾歲的女人,可以是妻子、母親、女強人、教師、女兒、志願者……有著各種各樣的身份,在社會上擔任著各種各樣的職責,但四十幾歲了,人生已經過半了
  • 成年人,一定要明白這幾個人生道理
    時間這個東西,攔不住地一路帶你狂奔到30歲,在我們的意識中還只是一個還沒長大的中年人。每一個想過得好的成年人,都需要了解一下這些道理:什麼時候的開始都不算晚。身邊有哪幾個能說心裡話的,能一起做事的,能在金錢上賦一些幫助的,人生一​角​就完美了。
  • 《三十而已》:教會我們的幾個人生道理
    電視劇《三十而已》,鼓勵女性獨立自主,衝破自己生活中的禁錮,掌控自己的人生。劇情很精彩,我從中學會了幾個人生道理。你捨不得花你老公的錢,就有別的女人替你花。我們把自己打扮好,保養好,不一定能把老公留在身邊,但我們自己開心,有自己的姿態,老公不是我們的天,我們靠的是自己,有他無他,我們自己要開心精彩。
  • 小學生的愛情觀走紅:出來戀愛,這幾個道理你一定要懂!
    更難得的是,小孩子的話裡居然還有不少愛情的道理02「你是我們家的明珠,不要受委屈」每一個戀愛中的姑娘都要明白,你是珍珠,不該受委屈。朋友小徐戀愛七年了,身邊人都以為今年她就要結婚了,但沒想到的是,前一陣朋友聚會問她準備什麼時候辦婚禮,小徐一句分手了震驚全場。從校園到社會,從校服到西裝,整整7年時間,2000多個日日夜夜,三個字就畫上了句號。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在這3件事狠心,是對自己大愛
    王陽明說:「人到五十,人生過半」。 也許這就是歲月的年輪帶給一個五十歲人的內心感悟,人到了五十歲,要對這3件事狠心,也許看似刻薄,但這確實是另外一種大愛,對此慢慢細品,也許你才能知道這壺老酒的味道。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在這3件事狠心,是對自己大愛1、對自己狠心五十歲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我們的身體也開始走下坡路,沒有以前那麼健壯了。我們要知道,人這一生最值錢、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健康,而在這個年紀,有些人為了多掙一點錢,卻不顧及自己的身體,他們以為只要自己再拼一拼還能和年輕時候一樣,殊不知,我們已經回不到過去了。
  • 人生過半,切記五句話,瞬間讓人清醒
    ,決定人生溫度,走過半程的人生,你應該明白,什麼樣的生活適合自己,什麼樣的人生更讓自己舒服,人生後半場,應該學會善待別人的同時也要學會善待自己,給自己一個美好的晚年。人生過半,切記五句話,瞬間讓人清醒!
  • 人生過半,請遠離這三種「情」,後半生才能不後悔
    ,總是在不經意間歲月已經過半,有很多事情看似已經塵埃落定,前半生的奮鬥依然看到了成果,餘生的走向也大致清晰。其實人生過半,一定要遠離這三種「情」,後半生才能不後悔。第一,影響家庭穩定,虛無縹緲的「愛情」人生過半,已到中年,很多愛情是必須要避而不談的。
  • 很多道理都「懂」,生活依舊一塌糊塗?
    很多事情,只有親身經歷了才會真的懂。而且,人生很複雜,受各種因素影響,有些道理在特定情況下不一定成立。,其實你什麼都懂,但是並沒有身在其中,很多感覺都體驗不到;一是演員,演你的當下但這些感覺是實在的,這些情緒也許會阻止你好好地去選擇未來,而一旦你陷進去,可能會讓自己的未來越來越糟糕。
  • 我不知道為什麼,人生已然過半
    沒有原因,我認為人生太多事都說不出像樣的理由,一切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倉促地來不及思考。記不清哪個數字的某天,走在街頭。浮雲漂泊的天空,一條雜七雜八的街道,有的人在門口歇息,有的人在店內工作,少女們聚集著買奶茶。這是生活所到之處的每日章節,事物每天都重複,在不知不覺中被時間一筆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