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紅答問
問:和男朋友處了四年,打算結婚,我家裡堅決反對,說他家是農村的,窮。他在城裡小公司裡做廚子,高中學歷;父母沒有養老金,靠在外面打工掙點生活費。剛認識的時候他們一家住在城裡租來的房子裡,他含含糊糊裝做房子是他家的。交往一兩年後才知道不是。他家交通不便,婚後住在那裡沒辦法上班。我說長期租房住不行,他說別人吃得下苦,就你不能,還說人家合租的生了孩子也長大了。結了婚這樣過日子太難了。
答:交往了四年,而且照你說來,他對你不錯,脾氣好,處得挺好的,感情一定有。到這種程度不結婚,下一步可能要面臨分手,挺讓人傷心難過的。
經濟狀況成了你和家裡人衝突的主要來源,看起來好像是你和父母、兄長之間有矛盾,仔細想想,你內心本身比較矛盾。在你看來,錢不是最重要的,同時你想擁有自己的工作,想住在買來的房子裡生養後代。選擇和現在的男友結婚,要麼不上班,要麼長期租房子住,和你希望過的生活有很大的差距。這個差距再往裡剝開,是由你對生活的要求和男友對生活要求不同造成,你家裡人反對結婚時,把生活真相攤在你面前,於是你感到很痛苦——痛苦之源不在於他們反對,在於你和男友之間對未來生活規劃不一樣。那麼你要問自己:我願意放棄對生活的要求嗎?
可能目前家人對男友不滿,對你的感受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從你現在的敘述偏向於談他不如意的方面,結果留給我的印象和你說的「性格脾氣好」有點不一致。他存心隱瞞你家庭情況,直到不得不拿出身份證時才被迫說了實話,從道德上講,有故意撒謊欺騙的嫌疑,四年前他才二十歲。人有發展變化的可能,最初他做過有意撒謊、欺騙的事,也許這幾年已經有所改變?這要你來判斷。
換個角度看,他對自己的出身(存在狀況)接受得不好。如果對自己的存在狀況接受得比較好,一般會承認他的經濟狀況和你已經習慣的生活有一定距離。反過來,不接受的話,就會出現你男友的矛盾情況,既不正視出生在農村、家窮的現實(假裝是城裡有房的人家),又固著於現狀,強迫你接受,好像小孩子要求母親接受他不被認可的調皮行為一樣。
你對未來的生活有許多設想,比如他換個工作,得到更高的收入,生活隨之改善。從你的敘述看,這是你單方面的設想,男朋友認為不可行(比如辭了工作開小飯館,他的廚藝一般)。按照他的設想,婚後生活就像你們曾經試過的三個月同居那樣,合租一間廉價房,上廁所排隊。改變的發生都是由內部有改變願望開始,我們很難從外部改變他人。將來你還會住在不能接受的環境裡,汙水橫流、噪音巨大,治安環境差,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當你向他傾訴時,他照樣認為這是你的錯,你不能吃苦造成的。
各人的成長環境不同,對生活的要求不同,的確有些人能接受這種生活。事實證明你忍受不了,三個月就落荒而逃,搬回了單位宿舍。那麼,十年、二十年你能堅持嗎?一個要改善生活,一個要維持原狀,目前來看,調和矛盾的可能性小,所以你很痛苦。
至於他家裡人說結婚後會很好地對待你,把你當親生女兒看,考慮到他家把他的兩個姐姐都送人了,只留下兒子,我不大明白這個表態是什麼意思:是要把你遺棄了嗎?
這是你第一次談戀愛,四年前你也只有十九歲,當時把感情看得重,欺騙可以忽略,有情可以飲水飽(如你所言),隨著時間推移你在成長,正好趁著家裡人反對的機會,理一理這段感情。比如,三個月難以忍受的同居生活後為什麼會繼續戀愛下去?
翠紅簡介:
文學碩士,2009年獲心理諮詢師資格,長期從事文學、心理學跨學科研究,專注於精神分析、人本主義和超個人心理學學派。為多家媒體文體版撰寫情感分析專欄文章多年。
讀者如有情感方面的諮詢,可發送至 xxsbfkb@163.com
(原標題:痛苦之源在於你和男友對未來生活的規劃不同)
本文來源:大洋網-信息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