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的男朋友」一直是個敏感的存在。
雖然敏感,但是很多愛情悲劇的發生,往往在於閨蜜和男人之間沒有把握好界限感,製造了太多的空間,後面留下一句:不是你的,終究還是留不住。
她說替我考驗下男友酒品和人品,沒想到……
梅子非常後悔的是,把新交才1個月的男朋友介紹給自己的閨蜜。
閨蜜對於這位梅子口中的優質男顯然興趣滿滿,不住地向梅子打聽內幕:到底是誰追的誰,快說說你們都到了什麼關係了?
梅子比較內斂,但也屬於那種四平八穩的姑娘,相比而言,閨蜜則是潑辣大方,幾乎是風風火火,見誰都很熱情。這兩種性格大概是互補,自小學成為同桌後,兩人就一直很黏乎,平時也喜歡分享私人的事情。
閨蜜跟梅子說,把你男朋友帶來一起吃個飯吧,我用酒精考驗下他的人品,看是不是值得託付。梅子將信將疑,但礙於多年的姐妹情加上閨蜜的見多識廣,說不定確實可以幫她把把關。
於是,這一頓局在梅子自己親自撮合下,便成了,其中還有閨蜜叫的一個男性朋友,所以總的看來,並沒有什麼不妥。那天的局很嗨,男友和閨蜜都喝得很盡興。
可是,誰也沒想到,就是因為一頓酒局,導致了梅子新交的男友和閨蜜之間暗送秋波,陳倉暗度。
梅子找閨蜜理論,卻換來一句:這也是為你好,看見了吧,這不是考驗出來了,他並不愛你,你還要感謝我呢,沒有我跟他,他遲早也會有別的女人。
一個男人,失去了並不可惜,但是因為這個男人見證了塑料姐妹情,這是讓梅子最懊惱不已的地方。
閨蜜和男朋友之間,非常容易出問題,這也許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會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為什麼,閨蜜總是喜歡找自己的男朋友或者老公?
有網絡調查顯示,87%的人表示喜歡過閨蜜的男朋友;33%表示和閨蜜的男朋友有過親密行為;而49%的人表示之所以沒跟閨蜜的男朋友發生親密行為,只是沒機會。
還有71%的人認為,值得為男人和閨蜜鬧翻,因為還是男人比較重要。
像梅子這樣的塑料姐妹情一樣,閨蜜之間的爭風吃醋,可能歷來是個比較敏感的高發地帶。
曾經一個網友姐姐,吐槽過她閨蜜的無賴,萬分苦惱。明明兩個人的約會,閨蜜非要插進來,做他的「小妹妹」;明明是兩個人的聊天,閨蜜也非要打鬧插話。有過幾次之後,她果然選擇了閨蜜絕交,老死不相往來。
雖然,後來網友姐姐和這個男人也分手了,但她卻再也沒有跟閨蜜複合。
沒有界限感的友誼,不要也罷,因為沒有這次,也會有下次的危機。亡羊補牢,永遠還是未雨綢繆比較靠譜。
無論是閨蜜,還是親姐妹,親人朋友之間,必要的界限是必須樹立的。這也是確保你自己處於相對安全位置的自我保護。
就單從閨蜜友情的角度講,兩個人也不適合什麼都拿來分享,尤其是感情生活中那部分很私密的事。兩個閨蜜之間,沒有清晰的界限感,在彼此的生活中滲透太深的話,並不利於感情的長期發展。
界限感,和閨蜜之間尤為重要。如果失去界限感,就會造成你我不分的假象,就會讓對方認為:你的,就是我的。我們就是一體。好東西要分享,所以你的男人,我也可以僭越。
這樣的認知,雖然不是大部分,但是哪怕潛意識裡有那麼一點,已經很可怕了,因為女人的嫉妒會催生更可怕的事情發生,有時候遠遠超過你的控制範圍。
缺乏界限感,是痛苦關係的來源,所以你要記得,一定要保持自我的獨立,與再好的姐妹之間也要劃清界限。同時,也不要肆無忌憚進入閨蜜的領地,以為對方肯定不會阻攔,要知道在一段舒適的關係中,一定是某個人做出了一些妥協,但是我們不能把這種妥協當作是理所當然去消耗彼此間的情感連接點。
畢竟,適度而行,適可而止,在哪裡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