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的丈夫愛過妻子的閨蜜:缺乏界限感,是關係痛苦的根源

2021-02-22 心之助

文 | 周衝

周衝的影像聲色(ID:zhouchong2017)

在某個小城,有兩個女老師關係好,無話不談,包括夫妻間的各種隱私。


「昨晚我老公吻了我半小時.」


「我老公今天送了我一束花.」


「不得不說,我老公那個真的很厲害,我以前也談過幾個,沒一個有他這麼棒的.」


天長日久,這個叫「丈夫」的東西,就成了兩個人都熟悉且親切的存在。


她們以為,真正的好朋友,是沒有秘密可言的——沒秘密,就沒提防,沒心理介隙,也就更親近。


可是心理間距近,也就提供了僭越的可能。


後來故事的發展,和我們預料的一模一樣。閨蜜和丈夫在一起了。


先前的妻子離了婚,申請調離那所學校,帶著一身傷,半生痛,獨自生活。此後,再不談往事,再也不深交朋友。



其實,任何人際關係,都是需要界限的。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


無界限,便你我不分。


你我不分,就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你的,就是我的。我們就是一體。好東西要分享,困苦要共同承擔,私生活也不必分得那麼清。


這聽起來熱火朝天,但沒有那個堅定的「No」,沒有「對不起,這是我的隱私」,就非常容易導致關係的無序。


比如閨蜜介入婚姻或愛情。


再比如兄弟愛上嫂子或弟媳。


《七月與安生》裡,七月與安生也是這樣。因為安生太漂泊,太沒安全感,七月把她帶回了自己溫暖的家。


她對安生說:「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她們成為好友,也成為彼此的透明人,任何隱私都沒有。


       

就這樣,七月的男朋友,就成了兩個人的男朋友。家明暗地裡也和安生好上了。繼而一場混亂的三角戀開始。

              

電影中有一句臺詞,非常耐人尋味:「我最喜歡的人,都在一起了。」

       

也就是說,在七月看來,她和安生最好的狀態,就是緊密相連——哪怕有了另一個,那一個最好也和她們成為一個整體。


所以安生的侵佔與搶奪,其實是早有預兆的。


當七月將最隱私的感受全部告知,當她們泡在同一個浴缸裡,當她們互相撫摸對方的性器.有些悲劇,就已經埋下了因子。


理智尚在者,會在兩個人過於靠近時,就馬上說stop 。


但是,愛匱乏者,就會以親密之名繼續寄生,繼續霸佔。因為她認為,這不是一種瓜分,而是一種靠近。


這種心態之下,一場又一場的閨蜜奪愛戲碼相繼上演。


《失戀33天》裡,馮佳期搶了閨蜜黃小仙兒的男朋友。

       

《我的下半生》裡,搶了唐晶的男友賀涵的人,是唐晶傾盡所能去幫助的閨蜜——羅子君。


       

《回家的誘惑》裡,搶林品如丈夫的,也是她自以為的「閨蜜」艾莉。


       

類似情節如星如砂,多得不可枚舉。你往生活中一看,會發現處處都是投影,處處都是相似的故事。


小S的男友黃子佼被小S好友曾寶儀搶走,梁朝偉曾是曾華倩的男友,如今卻成了曾華倩的閨蜜劉嘉玲的枕邊人。


2011年,網易女人頻道做過一項調查,調查名為「男人,你對女友的閨蜜動過心嗎」,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63%的男人表示動過心。


39%的男人表示,女友的閨蜜他都喜歡。


23%的男人會和女友的閨蜜玩曖昧。


10%的男人,已經和女友的閨蜜在一起。


這組數據令所有女人冷汗直冒,因為這意味著,當自己和男友、閨蜜三人行時,2/3的男人已經在心裡意淫和閨蜜在一起的情節了,1/10的男人日後將和閨蜜睡在一起.實在是不忍直視。


而這種出軌,是比伴侶出軌陌生人,更加令人痛心的。因為這是自己最信任的兩個人。當他們雙雙背叛自己,其產生的傷害程度翻倍,後遺症嚴重,心理陰影經久不散。


       

你會覺得,賴以為生的友情、愛情、安全感,甚至人生意義,瞬間都化為齏粉。


你會覺得,天昏地暗,心如刀絞,再也不敢相信任何人。


於是,許多人困在這種仇恨中無法寬恕。



韓國電影《解語花》中,素律就在男友被搶後,黑化成復仇女神。

       

她和妍熙本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


兩人都是歌妓。素律卻因歌喉出色,已經小有名氣。

        

素律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男朋友,他叫金允宇,是作曲人。

       

兩人約定兩年後結婚。

              

有一天,素律把妍熙,介紹給了男友:「這是我唯一的朋友,徐妍熙。」


       

甚至在自己外出表演時,拜託允宇照顧好妍熙。


       

然而,等待素律的是什麼呢?


她看到允宇和妍熙的纏綿。


       

素律如被五雷轟頂。


       

而且,本該屬於她的歌唱機會,允宇也給了妍熙。


       

她震驚不已,又痛苦不已。素律無法接納這一切,決定用一生來復仇。    

       

她剪掉自己的長髮,獻身給一個將軍,獲得了名,也獲得了權,然後反過來,迫害傷害過她的允宇和妍熙。

             

故事的最終,允宇和妍熙都死了。


       

搶人的,被搶的,移情別戀的,下場都極慘。


這個遊戲裡沒有贏家。所有參與的人,都輸了。


晚年的時候,素律身邊空無一人,孤獨如末世。她經常回想往事,想到當年滿院春光時,自己和妍熙爛漫地奔跑,而今,歲月已已,只有無盡的後悔。

              

若是當年她們沒有那樣不分彼此,要是允宇沒對妍熙動心,若是她沒有讓他們過於靠近,若是.也許故事的結局會全然不同。


可是,素律把控不好這個度,許多女人也把控不了。


女人遇見投緣的朋友,就容易過從甚密,好得蜜裡調油,不分彼此,變成類姐妹的關係——閨蜜。


可這是危險的。


因為一旦被暗喻為家人,性質就變了。


家人意味著彼此之間有了無限責任,無限的權利,無限的義務,不分彼此,親密無間。在這種關係中,任何道理、界限都會失效,無視底線的事情就會發生——



於是,關係就會危機四伏。


在某檔綜藝節目中,有人哭訴男友和閨蜜過於要好。塗磊不客氣地說:


       

「當你把閨蜜當成工具——我的醜,我得幫我遮著;我想傳的話,你得幫我傳著;你談戀愛你得幫著;我有任何難,你得站在我身邊.」那麼你也就為閨蜜與男友的靠近,創造了無數機會,開了無數綠燈。


成年人始終要知道兩件事。


一是人性是弔詭的,也是不可試探的。


二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他會深知人人具有作惡的潛質,然後給心中的怪獸,打上鼻環,拴上繩子;


也會為摯愛之人、摯愛之物建起圍牆,圍上荊棘,挖掘壕溝,拉開距離,以確保不被輕易搶奪和傷害。


只有孩子一直天真,認為世界清澈透明,萬事永不更改,為灰色的人性,提供灰色的生存空間。


等到真的結出灰色果實,又撒嬌哭泣說:「為什麼世上沒有一個好人?」



蘇芩說過一句話:聰明的女人會儘量把閨蜜和男友的距離拉得遠一點,同樣是生命中兩個最親近的人,該站在生活中兩個截然相反的方向。回家讓男友陪,出門讓閨蜜陪。永遠不要把三個人混到一堆去生活。


因為,兩個人,會有吸引。


三個人,必生嫉妒。


假如你和閨蜜身份相差太遠,你很卑微,她高高在上;


你很失敗,她經常施惠於你;


你很脆弱,她以強者的姿態給予你指導.這一切,都會激發受益者內心潛在而無望的妒意。

       

你會由一開始的「我好喜歡她」,變成「我想變成她」,變成「好想擁有她的生活」,再變成「想搶走她的生活」


       

就像《賢者之愛》裡,百合因羨慕真由子的生活,藉由閨蜜的身份,一點一點地霸佔她的一切。

                     

她霸佔了真由子的項鍊;


       

霸佔了真由子的耳環;

              

霸佔了真由子的男朋友;

              

霸佔了真由子的別墅;

              

霸佔了真由子的父親.


真由子對百合不好嗎?


好。

              

但俗話說:「一碗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


哪怕你對我再好,人心不足,蛇吞象,我依然想要更多。就像女聲二重唱,無論先天條件如何,都想唱那個更被彰顯的高音。


而如果你是位置更高的一方,也要小心。


你可能會不知不覺地,享受她的羨慕,甚至以關懷的方式,去獲取隱私性質的情報,從她的災難中,體會秘而不宣的高潮,從她的傷口裡,享受優越感和幸福感——「看她都混成這樣了,我的生活實在是太幸福了!」


所以,任何關係之中,都不能只有「什麼都可以」的情緒,還要有「有些東西不可以」的認知。


你要知道,真正的友誼,不是互相依賴,不是分享隱私,不是在暗夜裡互相抱頭痛哭。


它應該是——


交換信息,認知碰撞,互換資源,一起從羸弱中成長,一起在失意中為彼此打氣,一起在黎明時結伴奔跑。


       

也就是說,友誼不是萬能的。你要承認,你無法負責朋友的情緒,更無法負責她的生活。


所以,讓凱撒的歸凱撒,讓上帝的歸上帝,讓閨蜜的隱私只歸屬她自己,你需要做的,是告訴她:


需要我時,我會盡我所能地幫忙。但你與丈夫的事情,我就不摻合了,這是你自己的事。


我愛你,所以我尊重你的空間。


你靠近我,也請站在邊界之外。

—— 心有助,不孤獨 ——

PS | 對於邊界,你們怎麼看?

-作者-

周衝,2015年離開體制,放棄公職,從事自由寫作。出版《我更喜歡努力的自己》等多部暢銷書。本文經授權轉自微信公眾號「周衝的影像聲色」(zhouchong2017),這是一個文藝而理性的公眾號,以文藝的筆調,以理性的思維,剖析人間事與人間情。

愛我的人請分享到朋友圈

沒看夠的這裡一定有你愛的

相關焦點

  • 白茶清歡:家庭關係痛苦的根源,在於缺乏界限感
    海林閣曾說過,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界限感就是懂得自己與他人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一個沒有界限感的人常常把自己依附於他人,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家鄉,也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他人,強行跨入他人的殿下。父母越俎代庖就是最大的傲慢,有人說中國家庭痛苦的感染就在於普遍缺乏界限感
  • 一場試酒男友成了「閨蜜男友」:女人痛苦的根源,在於沒有界限感
    導言:「閨蜜的男朋友」一直是個敏感的存在。雖然敏感,但是很多愛情悲劇的發生,往往在於閨蜜和男人之間沒有把握好界限感,製造了太多的空間,後面留下一句:不是你的,終究還是留不住。閨蜜對於這位梅子口中的優質男顯然興趣滿滿,不住地向梅子打聽內幕:到底是誰追的誰,快說說你們都到了什麼關係了?梅子比較內斂,但也屬於那種四平八穩的姑娘,相比而言,閨蜜則是潑辣大方,幾乎是風風火火,見誰都很熱情。這兩種性格大概是互補,自小學成為同桌後,兩人就一直很黏乎,平時也喜歡分享私人的事情。
  • 兒媳公公如何相處,三個家庭暴露: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界限感
    1、人與人之間要有界限感有人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界限感。什麼是界限感?「界限感」意思是指對界限的判定或重視程度。如「當一個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託附他人,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 兒媳罵公公不要臉,三個家庭暴露: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界限感
    1、人與人之間要有界限感有人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界限感。什麼是界限感?「界限感」意思是指對界限的判定或重視程度。如「當一個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託附他人,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 感情缺乏界限感,婚姻岌岌可危
    特別是在婚姻中,如果丈夫出軌的對象是自己最緊密,最信任的人,那會比陌生人的打擊更加嚴重。但這些傷害其實都是因為自己的不小心和引狼入室。兩個人因為缺乏界限感,破壞了三個人的友誼。很多人在電視劇或者電影中會看到丈夫出軌的對象是自己的閨蜜或者姐妹,其實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也有。
  • 缺乏界限感的中國式人情
    我發現,對於我們國人來說,人與人之間最缺乏的就是那種明確的界限感!剛認識,連對方的名字是哪幾個字都沒有搞清楚,就開始打聽別人的各種私事,打著關心朋友的名義,實際卻是無下限的八卦之心。見了面,都喜歡問個「你吃了嗎?」我有時候在想,我吃沒吃跟你有關係嗎?
  • 「我和他是閨蜜,怎麼不能交往了?」高質量社交秘訣,是有界限感
    一個人的界限感,決定了他的幸福指數,因為一切的痛苦都源於缺乏邊界感,權力邊界、關係邊界、規則關係,都是如此。沒有界限感,才是人與人的關係漸行漸遠的原因。我們親密相處,也要有界限感。02 好的閨蜜之間,都具備界限感
  • 婆婆經常不敲門就闖入我們的房間:沒有界限感的家庭,大多不幸福
    01閨蜜小茹最近想離婚了,而導火索聽起來卻相當尷尬:一次午休時,她和丈夫小王忘了上鎖,兩個人正在熱頭上,婆婆突然闖進了他們的房間,拿她放在兒子兒媳房間裡的茶瓶。,而是敗給了對方的家庭,敗給了對方父母的毫無界限感。
  • 「我親爸,出軌了我親小姨」:缺乏界限感,毀了多少婚姻?
    無論是物品的保管,還是人的關係,最親密的人給你帶來的傷害,會比陌生人多好幾倍的暴擊。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想最痛苦的是母親,這個夾在中間的人,有時候還明明知道丈夫和自己的親妹妹有一腿,礙於面子,則維繫了親人們面前表面的和諧。這種狀況,更是說不出口、哭不出來的崩潰,那得有多強大的心理啊。網友桃子,也遇到過類似的遭遇。
  • 女子給婆婆慶生卻被趕出門,好的婆媳關係需要界限感
    那麼,該如何處理婆媳關係?知乎上有篇文章中寫道婆媳關係中,作為中間者的男人和婆媳間保持界限感的重要性。「一個家庭中在,只有夫妻關係排在第一位才不會失衡。同時,男人作為婆媳關係的紐帶,在以夫妻關係為收尾的情況下,一定要宣貫和維護好婆媳間的邊界感,讓她們彼此尊重但不越界,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 缺乏邊界感,是林妙妙王勝男親子關係痛苦的根源
    邊界感是指對界限的判定或重視程度。當一個人欠缺邊界感,常常會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沒有邊界感的母上大人,真的太可怕了。在生活中,分寸感強、擁有邊界感的母親,會贏得更多的尊重,家庭經營得更好。不隨意幹涉他人、在合適的時機伸出援手之人會得到更多的敬重,被誇情商高。邊界感,是高級的情商。
  • 《我的前半生》:唐晶慘失友情和愛情,敗在了「界限感」三個字
    文/動動界限感,是親密關係相處的關鍵,很多人因為和閨蜜、男友,甚至家人間親密關係的相處沒有把握好距離和界限感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的精英女白領在結局的時候慘遭閨蜜和男友的背叛,同時失去了友情和愛情,我認為關鍵問題就在於唐晶在親密關係中的界限感的度沒有把握到位。
  •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長久的關係源於有界限感的相處
    那麼,何為界限感呢?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不隨便介入另一方的生活,給彼此足夠的尊重與空間,這就是界限感。中國是一個重親情和聯結但缺乏界限感的社會。常常有些年輕人會說結婚是因為年齡到了,或是乾脆就是為了父母催促而結,還有些人生小孩也是同樣的原因,或者再加一個是為了給父母找點事情做,這樣他們就不會再盯著自己了。很顯然,這種對婚姻和孩子的態度本身都是不夠成熟理智和尊重的。
  • 好的關係,都自帶界限感
    我回復他:如果想要一段關係能走得長遠,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一定要保持界限感,無論是什麼樣的關係,都是如此。所有好的關係,往往都是自帶界限感的。 01 凡事過猶不及前幾天剛看到一個故事:有個呆頭呆腦的人去朋友家裡做客,天色已晚,主人便留他吃飯,但端上來的菜似乎不合他的胃口,吃得很少。
  • 心知識|好的家庭,需要有界限感
    不健康的家庭,彼此之間的關係沒有分化、互相吞噬,沒有界限。當一個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託付他人,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意願強加於他人,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父母特別是母親從早期的越俎代庖、決定包辦孩子的事,以致孩子成年了仍然擺脫不了父母的束縛,陷入焦慮和痛苦之中。
  • 鳳凰男一家賴在妻子陪嫁房不走,妻子趕走婆婆,卻慘遭丈夫家暴
    文:鄭少淵 願我的文字能溫暖你~-01-有人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界限感。何謂界限感?我認為界限感就是人們心中的一把尺子,它會告訴你什麼事情可以做,與人相處保持什麼距離。說得通俗一點,界限感與人的素質有關,代表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可能有人覺得我說的太嚴重了,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在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存在著很多沒有界限感的人。明明與他不熟,他卻總是求你辦事,而且還覺得理所應當;你比他強一點,他就會道德綁架你,窮得理直氣壯。
  • 好的伴侶關係,自帶界限感
    理想的婚姻關係,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密無間,而是你尊重我、我理解你的和諧有度。好的婚姻關係,都自帶界限感。是啊,你做了人家的父親和丈夫,不代表就會自然得到他們的尊敬,你每天還是要通過努力賺來他們的尊敬。
  • 異性相處,要有界限感
    01 異性相處,最舒服的關係是:界限感其實異性相處,最舒服的關係就是界限感。也就是該有界限的時候,必須要有界限感,這樣既不對自己造成困擾,也不對他人造成困擾。為了我們的關係更能長久,也為了我們互相好,這樣的界限感是基礎。其實,和異性相處,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界限感。也許這樣看似很冷血,看似很疏遠,但其實是為了兩人都好,畢竟這樣的界限感,才能讓兩人的關係更長久。
  • 「請自重,你已經結婚了」男人的界限感,就是女人的安全感
    在許多的婚姻關係中,女人往往都會缺乏安全感。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她們老是懷疑自己的丈夫是不是喜歡上了別人,她們每天疑神疑鬼的去監聽丈夫的電話微信,就怕一不小心,老公就被別的女人搶走了。可是婚姻裡如果一方一直缺乏安全感,就會導致夫妻雙方的信任慢慢喪失,甚至出現感情的斷裂。
  • 男朋友給閨蜜剝蝦丨在感情和婚姻裡保持異性之間的界限感有多重要
    說明這並不是一個個案,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社會異性之間交往的難點與痛點:和異性之間交往的界限感到底有多重要?和異性之間交往的界限感到底在哪裡?和異性之間的交往又該如何保持界限感?01 異性之間交往的界限感,到底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