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界限感的中國式人情

2020-11-09 直擊高中教育

今天,被一個剛認識同事問道:「你住哪個小區,你媳婦是做啥工作的,孩子多大了,你是哪兒人等等」!說實話,我非常討厭別人問我的私事!

別人問了,你不說,感覺你這個人有問題,不通情達理,不通人情世故。你說吧,這些對於個人來說基本屬於隱私範疇,感覺自己的隱私被人無下限的冒犯!

我發現,對於我們國人來說,人與人之間最缺乏的就是那種明確的界限感!剛認識,連對方的名字是哪幾個字都沒有搞清楚,就開始打聽別人的各種私事,打著關心朋友的名義,實際卻是無下限的八卦之心。

見了面,都喜歡問個「你吃了嗎?」我有時候在想,我吃沒吃跟你有關係嗎?我要是說沒吃,你是不是就應該請我吃飯啊!吃沒吃是他人的個人隱私,完全沒有任何必要告訴他人!甚至一些人還會追問,吃的啥,哪兒吃的,跟誰吃的,啥時候吃的,有時候真的想回一句「關你屁事」!

不僅僅是一般的熟人之間是這樣毫無界限感,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毫無界限感,很多父母喜歡窺探孩子的隱私,毫無下限,比如各種打聽孩子的私事,各種翻看孩子的手機電腦日記本啥的,以關心的名義,幹的卻是下流的事!

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應該有明確的界限感,作為一個正常人,明白什麼是你該知道的,什麼是你不該知道的,什麼是你能夠問出口的,什麼是你不能問的!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如果你是真朋友,你只需要告訴朋友一句,有困難找我,就算我砸鍋賣鐵,也幫你度過難關!至於朋友的困難是什麼,你完全沒有必要去問,人家想告訴你的時候自然會告訴你,不想告訴你的時候,最好不要問!

如果你真的愛你家孩子,請你尊重孩子的隱私,你只需要無私的付出就行,孩子自然會感受到你的溫暖和愛!請不要翻看孩子的隱私,更不要對孩子的人生指指點點,孩子需要的是你的支持和你的關心,而不是你的高高在上和包辦代替!遇事可以好好商量,但是不要用指責代替,更不要用各種威脅的手段,你失去的不僅僅是孩子對你的信任,還有愛!

請保持那份界限感,給別人一定的隱私空間,也給自己的心靈留下足夠的空間,去安置那些最重要的人和事!

相關焦點

  • 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悲哀:父母與子女一貫缺失的界限感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中華上下五千年以來一直都是一個重親情和感情的社會,但同時也是一個嚴重缺乏界限感的社會。而且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在中國的家庭式教育中細枝末節地滲透著。而中國式父母又大多存在著近乎畸形的充滿控制欲的愛。
  • 中國式人情關係
    這本身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人情關係之猖獗。01那麼,到底什麼是人情?中國式人情關係主要是怎麼體現的?第三,操作層面:講人情、做人情、欠人情、送人情、順水人情、求情、領情、情分、手下留情、得饒人處且饒人等等。這三個層面,每一個層面都上下貫通,構成了中國式人情和制度關係的基本框架。也就說,這些人情關係的體現,一般都能自如穿梭於制度之中,而沒有形成制度的反感或者抵制,也沒有人因為這種穿梭,而顯得有多麼不正常。
  • 白茶清歡:家庭關係痛苦的根源,在於缺乏界限感
    海林閣曾說過,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界限感就是懂得自己與他人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一個沒有界限感的人常常把自己依附於他人,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家鄉,也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他人,強行跨入他人的殿下。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曾說過,很多中國式的家庭常常是共生的關係,邊界感馬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陷入死循環
  • 感情缺乏界限感,婚姻岌岌可危
    兩個人因為缺乏界限感,破壞了三個人的友誼。其實無論丈夫出軌自己的閨蜜還是親戚,往往都是因為兩個人之間缺乏界限感。人和人之間都要保持界限感,你要是容許她闖入你的領域,就等於默許了比別人更多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候界限感就變得很模糊,危險事件也有可能悄悄發生。夫妻雙方的朋友就更加應該注意這一點,因為往往約親近的人,有時候傷人最疼。
  • 保持界限感,是一個成年人應有的自覺
    生活中,我們認為親戚都是自己人,尤其是兄弟姐妹,或者伴侶的兄弟姐妹,這些人構成了一個比較親密的親戚圈,遇到什麼事兒,可以理直氣壯地請親戚幫忙而不用惦記著還人情,畢竟,親情是無私的,很多人這樣認為。但是,現實卻是,一部分人守住了底線。
  • 心知識|好的家庭,需要有界限感
    當一個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託付他人,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意願強加於他人,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然而,卻有一部分人分不清他人和自己,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託付他人,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他人,強行進入他人的界限。
  • 婆媳相處為什麼這麼難:根本在於沒有界限感
    尤其是中國式婆婆大多孩子結婚,沒有界限感。在我看來首先要有個明事理的好婆婆,才會有好媳婦。想想看哪家姑娘嫁到男方家是受委屈過保姆式的生活才結婚的?而且現在女性也要上班掙錢養家,地位和男性是一樣的,甚至有些女性非常優秀,從工資方面看,遠大於男性。可是,中國多數婆婆,太把自己的兒子當回事了,覺得自己的兒子很優秀,誰都配不上,恕我直言,你們的自信哪來的!
  • 老公30多歲依然跟媽媽一起睡,缺乏界限感,只因父母做錯這一步
    其實,這就是缺乏性別界限的結果。缺乏性別界限感,普遍存在於70後之前和部分80後當中。這就造成了人沒有在出現性別意識的初期建立界限感。而這個時期,是樹立性別觀念,建立界限感的關鍵時期。做的不恰當,就有可能造成像開篇琪琪的老公那樣,缺乏和母親之間的界限感,讓別人感到不適。
  • 兒媳公公如何相處,三個家庭暴露: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界限感
    1、人與人之間要有界限感有人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界限感。什麼是界限感?「界限感」意思是指對界限的判定或重視程度。如「當一個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託附他人,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 兒媳罵公公不要臉,三個家庭暴露: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界限感
    1、人與人之間要有界限感有人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界限感。什麼是界限感?「界限感」意思是指對界限的判定或重視程度。如「當一個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託附他人,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 所謂情商高,是懂得界限感
    這兩天看到一個提問,「你身邊有沒有缺乏界限感的人無論親人間還是朋友間,界限感,都不應被忽視。01沒有界限感的人生無論你們的交情有多深,朋友間也一定要有界限感。在缺乏距離感的親子關係中,孩子是很難獨立起來的。
  • 那個毫無界限感的婆婆,成了我婚姻裡的第三者,破壞了我的家
    文/短鼻子象的美好時光中國的婚姻關係,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牽扯太多的人。甚至有人說過,中國式的婚禮,一張床上睡6個人,聽起來都讓人頭皮發麻。任何一個好的家庭關係,必然是注意界限感的。沒有界限感的父母,必然會影響到子女的婚姻生活,甚至會成為子女幸福生活中的隱形殺手。
  • 《中國式離婚》婚姻中,遠離肖莉這種朋友
    《中國式離婚》婚姻中,遠離肖莉這種朋友《中國式離婚》裡,林小楓和宋建平的婚姻,真是誤會重重,林小楓各種鬧,宋建平在劉東北的引導下,也做了傷害林小楓的事情。兩個人雖然各有各的問題,但是其中的誤會大部分都在一個女人身上——肖莉。肖莉和宋建平家是對門鄰居是一個單親媽媽美麗大方,劉東北那麼「柯林頓」式的人都讚不絕口。
  •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長久的關係源於有界限感的相處
    那麼,何為界限感呢?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不隨便介入另一方的生活,給彼此足夠的尊重與空間,這就是界限感。中國是一個重親情和聯結但缺乏界限感的社會。常常有些年輕人會說結婚是因為年齡到了,或是乾脆就是為了父母催促而結,還有些人生小孩也是同樣的原因,或者再加一個是為了給父母找點事情做,這樣他們就不會再盯著自己了。很顯然,這種對婚姻和孩子的態度本身都是不夠成熟理智和尊重的。
  • 婆婆經常不敲門就闖入我們的房間:沒有界限感的家庭,大多不幸福
    很多婚姻關係的結束不是敗在夫妻關係上,而是敗給了對方的家庭,敗給了對方父母的毫無界限感國內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說:「中國家庭關係痛苦或者不幸福的根源,是人們普遍缺乏界限感。」 很多人都知道在愛情當中,距離產生美,其實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父母與孩子之間,毫無界限感的父母,容易毀了孩子的幸福。
  • 異性相處,要有界限感
    01 異性相處,最舒服的關係是:界限感其實異性相處,最舒服的關係就是界限感。也就是該有界限的時候,必須要有界限感,這樣既不對自己造成困擾,也不對他人造成困擾。為了我們的關係更能長久,也為了我們互相好,這樣的界限感是基礎。其實,和異性相處,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界限感。也許這樣看似很冷血,看似很疏遠,但其實是為了兩人都好,畢竟這樣的界限感,才能讓兩人的關係更長久。
  • 「我親爸,出軌了我親小姨」:缺乏界限感,毀了多少婚姻?
    03桃子的故事和知乎上爸爸和小姨出軌的事件如出一轍,首先肯定是男人的定力不夠,其次,在婚姻中也要有界限感聰明的女人,為了自我保護,都要刻意製造一些距離感,這也就是為什麼你不能在你老公面前經常誇自己閨蜜的好,誇自己妹妹的優點。也不能在私人空間內,留給對方太多緊密的距離。很多曖昧就在不經意的相處之中擦出火花,醞釀升溫。
  • 好的關係,都自帶界限感
    我回復他:如果想要一段關係能走得長遠,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一定要保持界限感,無論是什麼樣的關係,都是如此。所有好的關係,往往都是自帶界限感的。 01 凡事過猶不及前幾天剛看到一個故事:有個呆頭呆腦的人去朋友家裡做客,天色已晚,主人便留他吃飯,但端上來的菜似乎不合他的胃口,吃得很少。
  • 生活應有界限感
    生活需要界限感,界限讓我們不至於手足無措,可以自由的生活,安靜的生活。
  • 中國式父母是好是壞?
    我真的不由得感嘆中國式父母,一輩子操勞,只為了下一代過得更好,這就是為什麼,在中國有這樣一句話,很多人從出生就輸在了起跑線上,你的父母是工薪階層,那麼孩子只能通過長大後自己的努力來贏得一切,如果你沒這個本事,那對不起,你將一輩子生活在工薪階層,如果你的父母是做生意一族,那麼孩子的經濟水平也差不了,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