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一條凌晨3點的熱帖,引來1000萬人圍觀。
帖子的內容,是一個男人的提問:女方懷孕8個月,可以離婚嗎?
這個標題讓人心下一緊。
他用了生硬的「女方」,而不是「妻子」。
妻子都快要臨盆了,到底做了什麼讓他不能釋懷?
仔細看下來,發現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比如,母親做了雞湯,妻子下班回家只喝了兩口,就回屋睡覺了。
男人的解釋是:媽媽做雞湯很辛苦,妻子卻不理解,不領情。
再比如,他打球後十點多回家,發現媽媽已經睡覺了,妻子卻在用洗衣機洗衣服,動靜很大。
他指責妻子,不該吵到媽媽睡覺。
對母親好其實沒有問題,夫妻雙方一定都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但我還是心疼這個妻子:
懷孕本身就很辛苦,胃口差,體力差,各種身體問題很折磨人,激素水平很容易不穩定;
8個月身孕,白天上班,晚上操心家務,丈夫只看到她的「任性」;
在一起8年,丈夫竟然在深夜輾轉反側,考慮和她離婚。
評論區有人感同身受:我也有同款丈夫,真的很寒心。
婚姻裡的不被理解,該有多絕望?
妻子的付出,常常被「隱形」
前幾天,一位朋友在微信群裡哭訴:我快要崩潰了!
她是二胎媽媽,大兒子7歲多,小兒子剛滿5個月。丈夫薪水不低,為了照顧孩子,說服她辭掉了工作,做起了全職媽媽。
他們的日常對話是這樣的:
老公,今天好累......
你就在家呆著,有啥累的。
朋友偶爾抱怨兩句,卻被對方憤怒地頂回來:你到底不滿意什麼?
比起職場媽媽的身心俱疲,全職媽媽的付出更容易被忽視。
儘管她們每天把家裡處理得井井有條,早起晚睡,接送孩子,做飯洗衣,處理各種生活瑣事,帶老人和孩子上醫院......
這些事丈夫看不見,甚至還常常覺得:你不用工作,沒有壓力,就是在享福啊。
為什麼妻子的付出總是被「隱形」?
這當然不是絕對,但很多丈夫確實習慣了。
習慣了被子永遠是蓬鬆的,習慣了茶水永遠是熱的,習慣了回家有熱氣騰騰的飯菜等著,習慣了像「巨嬰」一樣等人伺候。
鄰居和老公曾經鬧過一次離婚。
那時她苦笑著說,自己在對方眼裡,不僅是個「免費的保姆」,還是個「不合格的保姆」:
家裡亂糟糟,是我懶;孩子生病了,是我沒照顧好;孩子成績不好,是我教育有問題……
心灰意冷的她,一氣之下回了娘家。
熬了一個月,老公扛不住了,灰頭土臉接她回家。
當妻子不在他才知道:
原來做飯、洗衣、做家務這麼累;
原來孩子不會自己長大,要操心的地方很多;
原來人情世故打點,那麼費心思;
原來看起來「很閒」的妻子,付出了那麼多。
中年人的婚姻裡,常常是各有各的委屈,我期待你多理解,你希望我多體諒。
到最後,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才是那個付出最多、受傷最深的人。
生活的煙火氣,從不是憑空而來。
所謂過日子,是朝朝暮暮,是雞毛蒜皮,是滲透在煙火生活一餐一飯中瑣碎的體貼和照顧。
沒有負面情緒,只有不被看到的情緒
常常為這樣的妻子心疼:
明明情緒生病了,卻不會表達,長期不被看見和關注,脫口而出的常常是歇斯底裡。
曾經去一個朋友家做客,親眼看到了他們夫妻倆的爭吵。
孩子要去上幼兒園,妻子給孩子穿了短裙+白絲襪。
丈夫看了覺得不妥,用很平淡的語氣說:給孩子穿這樣的衣服,你會不會當媽?
妻子給丈夫打包了工作餐,一不小心被孩子碰倒在地。
丈夫一看又著急了,為什麼把東西放在桌角?
妻子支支吾吾半天后,突然崩潰大哭,說要帶孩子回娘家。
在外人面前吵架多少有些尷尬,丈夫轉過頭對我們說,我老婆就是這樣,有時候很歇斯底裡。
然後又補了一句,懷孕和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更嚴重,沒有耐心,愛生氣,她說自己抑鬱。
聽了這話,我只覺得心酸。
看起來,這是一個易燃易爆炸的媽媽。
實際上,這只是一個不被理解的、甚至不會表達自己情緒的妻子。
心理學上有句話說的是,得抑鬱症的,都是「好人」。
她們很少邀功、撒嬌,或者示弱,總是默默做事;
不懂得攻擊別人,沒有發洩負面情緒的通道;
習慣委屈自己,將所有的糟糕都留給自己......
那些負面情緒,其實都是不被看到和不被了解的情緒。
變成丈夫嘴裡「歇斯底裡」的妻子,何嘗不是一種殘忍?
謝楠曾經問一位產後抑鬱的媽媽:你經常哭這件事你老公理解嗎,他什麼反應?
這位新手媽媽說,我哭一會兒就好了。
很多丈夫很愚鈍。
作為兒子,會關心爸媽身體好不好,缺不缺錢;
作為爸爸,會關心孩子性格怎麼樣,將來會不會有成就。
作為丈夫,只關心妻子有沒有帶好孩子。
不是不為這個家考慮,但卻總是不知不覺忽略了妻子的情緒。
偏偏很多妻子沒那麼會表達。
她們可以不計一切付出,也會不動聲色崩潰;偶爾哭一場,就又能重新開始。
但那些說不清緣由的崩潰和委屈,那些看起來有些不夠優雅的吼叫和哭泣,其實都是在向丈夫求助啊:
我很累,你能體諒體諒我嗎?
被看見,就是婚姻最好的安全感
婚姻裡的被看見,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是妻子看見丈夫的付出,丈夫看見妻子的辛苦。
郭晶晶生子後,夫妻倆曾接受過一個採訪。
先是霍啟剛誇老婆:很辛苦,但很幸福,2點多起床一次,5點多起床一次。
然後郭晶晶誇老公:爸爸也很辛苦,要上班,上班前還要煲湯給我喝,回來後又要煮飯。
結婚8年,生下一兒兩女,他們活成了夫妻應該有的樣子。
這和錢無關,而是和被看見有關。
在知乎上,有一位女性猶豫要不要離婚,想讓大家出出主意。
在眾多回答中,一位男性的回覆別出心裁,觸動了很多人的心。
他講了自己在婚姻裡的一件小事:
一天在衛生間洗臉,看見老婆的沐浴球爛了,下午一個人出門去超市採購,順帶就帶了一個沐浴球回來。
很小個事兒,也沒跟我老婆說,我把新的放那,舊的就扔掉了。
沒想到,因為一個沐浴球,老婆感動了好幾天。
我很納悶,說我送過你這麼多東西,哪一個不是比這個沐浴球貴幾百倍幾千倍。
她說你們男人不懂。
回復的下方,很多人紛紛評論:羨慕那個在婚姻裡被看見的妻子。
有句話說:中年夫妻的婚姻,早已被生活磨平了稜角,哪兒有什麼你儂我儂,彼此理解就是最後的珍重。
但即使夫妻已經變成了左手摸右手的平淡,彼此在小事上花的心思,依然是婚姻最可愛的部分。
婚姻裡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能被看見、被體諒,事事有著落,句句有回應。
每每有交代,彼此還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