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爐叔 圍爐夜讀 2018-06-14
「
花開無須太豔,懂得守拙,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
James Horner - Braveheart (Soundtrack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文丨爐叔
有一天公司開會,同事帶著新入職到他手下女孩子參加,部門負責人提出問題,讓大家交流,我們大伙兒腦迴路還在迴轉當中,女孩清脆的聲音就打破安靜的氣氛,她一甩馬尾,滿臉自信的樣子開口:「這個問題我覺得很簡單啊。」
當她三言兩語說完她小兒科般的論調之後,同事一把將她拉回座位,反問「你這麼說有考慮過風險性?有考慮過可行性嗎?」姑娘瞬間啞口無言。
會議結束,我走在他們後面,只聽同事對女孩道:「新人要多表現自己,但是一定要分清場合,不要覺得自己了不起,花開無需太豔,況且比你牛逼的人很多!」
壹
這個世界上從不缺少喜歡鋒芒畢露的人,但是缺少明明有鋒芒,卻又能夠收放得體,斂藏適度,懂得守拙的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曾慨嘆:「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抱樸守拙,是中庸儒學的處世態度,有時候也是虛心進取的一種姿態。
有次聽朋友說起他們公司新到的愣頭小子張文的故事,我一直留有很深的印象。小夥子名校畢業,可是看起來傻乎乎的,戴著黑框眼鏡,一副書呆子模樣,對人很有禮貌,常說自己是新人,希望大伙兒多指教。
直到在一次比稿當中,才見識到他的厲害。當時客戶追問,而問題又剛好不是答辯人的專長領域,千鈞一髮之際,張文大大方方得站出來,機智的讓組長免去尷尬,同時又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給了對方滿意的答案。
他的出色表現,讓大家很是意外。事後,朋友問張文,明明你自己很有能力,可以碾壓很多人,為什麼還這麼低調,不努力拼一拼呢?張文只是傻傻一笑:「我只懂書本上的死知識,論實踐和應用,我根本比不上各位前輩!」
胡適晚年曾說:「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有絕頂聰明而肯作笨工夫的人。」
這種人不張揚、不浮躁,聰明卻不鋒芒畢露。他們既能夠做到斂起鋒芒存有實力,又能夠認識到自我的不足。也不會用自己的長處去較他人的短處,徒惹來別人的羨慕嫉妒恨。
他們懂得收起自己的鋒芒,卻又能看到他人的鋒芒,取他人之長,彌補自己真正「拙」的部分。
他們總能夠恰到好處把握住出頭的時機,既不會讓自己「木秀於林」,又留心觀察著大局,必要的時候,總能夠精確分析局勢變化,關鍵時刻當仁不讓。不高人一等,不頤指氣使,自然能夠得到身邊人的歡迎。
守拙藏暉存在於生活的時時處處,它是一種處世智慧,更是一種尊重他人的道德素養,你有鋒芒,但請不要刺傷別人。
貳
相較於坦然自若、抱樸守拙從不爭的人,某些急於表現自己、出風頭的人,那種樣子真醜、真膚淺。
之前熱播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中有的人物讓人非常扼腕。
劇中人物祁同偉的身份是市公安廳廳長,為了取悅領導,他甚至做出領導家裡死人,他去「哭墳」的舉動。那可不僅丟了他自己的臉,也是在丟無數人民幹部的臉。
有才的人,恃才傲物,急於出風頭,死的最快。
三國時期的楊修是出名的才子,曹操愛才惜才,所以多次容忍他。曹操用雞肋做為夜裡的口令,他便鼓動士兵收拾行裝準備退兵,擾亂軍心,曹操忍無可忍,最後只好殺了他。
有時候仗著自己的小聰明,絲毫不尊重別人,妄自忖度他人心思,尤其是上級,那種膚淺的行為,只是在葬送自己的前途而已。
電視劇裡經常會看到為了跟主角一爭高下,急於出風頭的配角各種出醜,各種被吊打,反倒是從來「不爭」的主角得到了最好的結局。作為觀眾,我們深深的鄙夷那種醜陋的配角。
在生活中,某些時候,我們也難免會不理智、不冷靜,頭腦一熱衝到了最前面,結果卻是替他人做了嫁衣。
其實,這個時候,如果學會守拙,就是給自己一個緩衝期,讓自己冷靜下來,理智的思考你即將奮不顧身去爭風頭的事情,究竟值不值得,性價比有多高。
守拙是一份暫時將自己置身事外的智慧,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清事態,避免盲目出擊,做出醜陋又膚淺的行為。
叄
守「拙」還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應變策略。懂得守拙的人,能夠正確分析自己身邊的局勢,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規避風險,謀求最好的生存和發展。
胡適曾以藏暉為室名,藏暉與守拙有些異曲同工的味道。他在給胡光信中說道:「老兄是絕頂聰明人,總未免鋒芒太露,未免得罪人。這是聰明人很難避免的災禍。」
「聰明人」往往是被人們羨慕最多也是攻訐最多的。聰明很難,由聰明到糊塗更難。隱藏鋒芒,藏拙其外,有時候是一種避免災禍,求生存的大智慧。
西漢時期「功高無二,略不世出」開國功臣韓信,由於功高震主且個人鋒芒太盛,最後被呂后、丞相蕭何以謀反的罪名騙入長樂宮,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在誅殺淮陰侯韓信平定叛亂之後,劉邦格外獎勵了丞相蕭何,可是蕭何的門客召平卻披麻戴孝面見他,給他弔喪。對他說:「您對別人明白,怎麼對自己就糊塗了?」在召平的進諫之下,蕭何做出「自毀名節」的舉動。
他民望很高,怕被懷疑別有居心,於是他讓人低價強徵百姓的房屋,惹起民憤。這一舉動,反倒是讓劉邦對他放鬆了警惕,以至於能壽終正寢,避免了同韓信那般身首異處滿門抄斬。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某些不利處境中,守拙不失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
守拙還是一種難得糊塗的境界。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從古至今,從現實裡到故事裡都沒少過。《紅樓夢》中,最聰明、最機巧的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日子過的簡單一些不是很好嗎?勾心鬥角、機關算盡有什麼意思呢?又不是在演後宮甄嬛傳。所以,在生活中,面對某些不值得計較的事情、言論、人,難得糊塗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曾國藩有句名言:「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這句話,其實還告訴我們另外一個道理:腳踏實地。
某次瀏覽網頁新聞看到一則消息,某男子偶然間中了百萬彩票,可最後反倒負債纍纍。這種暴發戶式的機巧,終究不如腳踏實地累積資本換來的財富更踏實和穩固。
守拙,簡單的兩個字,卻蘊含著值得人品味和學習一生的道理,它的內涵,應該遠遠不止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