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多子的家庭不能對自己的孩子們一碗水端平,總是會特別優待年齡小一些的孩子,因為年長的孩子更早懂事,而年幼的孩子確實需要更多的照顧和關注,雖然這樣的想法確實沒錯,但卻無形中會傷害年長一些孩子的心。
尤其對於哥哥和妹妹,姐姐和弟弟之間的感情,很多父母總是苛求哥哥姐姐禮讓自己的弟弟妹妹,卻不去考慮是否公平,只因為年長的孩子要學會懂事,就特別偏袒弟弟妹妹。
而有些家長則更加過分,被人戲稱為扶弟魔,他們總是會理所應當的偏袒弟弟妹妹們,甚至給自己的子女傳達錯誤的觀念,從教育上就對孩子們的心理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其實作為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應該是始終平等的,如果連自己都不能一碗水端平,不能公平對待兩個或者多個孩子,那麼孩子的將來和發展也將會受到家長這種觀念的影響,甚至傳遞給下一代人,影響下一代人,形成惡性循環。
手心手背都是肉,都需要仔細照料,誰大誰小,誰有能力誰沒有能力,這些都不應該當作父母究竟應該更加關注誰的參考標準。
前不久熱播的電視劇《獨生子》中有這樣一個橋段,男主大半生辛苦奔波好不容易積攢的26萬積蓄,竟被自己的妻子一聲不吭就挪走,而原因竟然是自己的弟弟要結婚,要買房,需要很多的錢。事後男主與自己的婆家人大鬧了一番,關係鬧得異常僵硬,甚至險些將自己的婚姻鬧得分崩離析。
而如今這樣的事情竟然真實地發生在了現實的生活當中。近期有一則在社交媒體平臺廣泛傳播的短視頻,一名年輕女孩深夜坐在馬路邊上撕心裂肺的痛哭,拍攝者上前詢問,原來女孩家境十分不好,家裡很窮,而作為家中長女,她有義務要為家庭分擔這份經濟上的壓力。
於是,高中畢業的她沒有選擇就讀大學,而是步入社會開始摸爬滾打。一個高中學歷的姑娘,沒有背景,沒有人脈,直接步入社會找工作肯定不會是特別體面的工作,只能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重體力勞動活。
可是她並沒有怨言,她很清楚自己的境遇,也讓人心疼的懂事,樂意為家庭分擔。出自農村貧苦家庭的她,辛辛苦苦在外打拼六年,省吃儉用,對自己異常狠心,甚至可以說將自己的青春全部付出在最簡單卻又最累的工作上,才積攢下來二十萬元積蓄。
原本以為自己能夠輕鬆一些,能夠不再那麼辛苦,沒想到回家以後才發現,自己6年來的努力全都被父母私自挪用,拿去給自己的弟弟買了房子。
女生找自己的父母理論,質問他們「你們把我的積蓄全拿去給弟弟買房,那我以後怎麼辦?」,不料,自己的父母只是冷言冷語,甚至絲毫不關心女孩的感受,反而理所當然地回應「你一個女孩子家瞎折騰什麼?」
父母這最後一番絕情的話徹底擊潰了女孩的尊嚴,自己十多年以來一直信任並且依賴的父母難道從來沒有真正愛過自己嗎?女孩不斷反問自己,就因為自己是女兒身而沒有資格有自己的生活了嗎?
於是,她崩潰,她嘶喊,她更多的是無奈,有這樣的父母,自己能有什麼辦法?人最不能被怪罪的過錯是出身,我們沒有選擇自己出生的權利,我們只能接受,
現在仍有很多人保持著重男輕女的思想,認為養兒才能延續香火,以至於忽視了自己女兒的感受,將自己的親生骨肉置於難堪的地位。有些人到老了總是埋怨自己的兒女不孝順,卻不去反思自己年輕時都對自己的兒女做過什麼,尤其很多父母,口口聲聲說「為了你好」,但其實很多想法和做法都是自己認為怎麼樣做才好,沒有去考慮子女的真實感受和想法。
十指連心,每個兒女都應該是父母的心頭肉,不應該捨棄,也不能被捨棄,為人父母,就更要一碗水端平,人的愛都是有限的,不應該厚此薄彼,傷害了彼此的心。否則就會在將來的某一天付出代價。
而作為子女,儘自己的能力去孝順父母,但同時也要愛護好自己,父母是唯一的,卻並不是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我們也有自己的生活,也需要獨立,需要去闖蕩,只有真正的獨立,才能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