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在我們中國歷史上享有很高的名譽,他是一個神秘之人,他是一個讓人琢磨不透的人,他憑藉著一己之力培養出來的人才,在戰國時期影響了很多局勢的發展。蘇秦、龐涓、孫臏等一些戰國時期的名人都出自鬼谷子門下,鬼谷子也成為了各國君主競相討好的對象。能夠得到鬼谷子先生的隻言片語,對整個國家都有很大的好處。然而在歷史當中,對於鬼谷子的記載卻非常的少,大部分都是通過他的徒弟來傳播的,所留下來的文獻也是隻言片語,有的以片段形式存在,好在我們將這些片段集合在一起組成了《鬼谷子》一書,才能夠穿越千年窺探鬼谷子先生的智慧。
心軟之人是無福之人,這是鬼谷子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為什麼他會這麼說?難道善良是一種錯嗎?其實善良並不是錯,心軟也不是錯,但是太過心軟就是錯。心軟之人能夠體會別人的痛處,會對別人產生憐憫之情,由於憐憫往往會忘記思考為什麼這個人會造成這種情況。太過心軟的人會忽略自己的自身情況而去幫助他人,成為我們所說的老好人。成為老好人之後,就會非常的痛苦,即便幫別人做了許多事情,也無法得到讚揚。鬼谷子就這個問題說過三句話,牢記這三句話,人生將迎來新的轉機。
第一句話:做人需外圓內方。外圓內方的思想影響了中國許多年,我們的銅錢講究的就是外圓內方。這符合道家的思想,也符合儒家中庸的思想,外圓內方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很多人喜歡看粉碎機碾碎東西,這種畫面看著非常解壓。粉碎機可以粉碎很多堅硬的東西,即便是鋼鐵都不在話下。
然而有一種東西,粉碎機卻難以碾碎,這種東西就是球。由於球比較圓滑,粉碎機機根本無法找到它的著力點,再大的力量都無法對於它產生作用。做人也是如此,中國人講究外面圓滑,心有原則,觸碰到自己的稜角,會展現出方的一面,和人打交道的時候則會左右逢源。這樣不僅能夠獲得很多的消息和資源,還不容易樹立敵人。利用圓滑為自己謀利,利用稜角幫助自立足,做人一定要講究外圓內方。
第二句話:得有分寸感。古人辦事講究分寸以及規矩,事無對錯,過則成災。一件事情並沒有對與錯,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只要能夠控制住分寸,就可以拿捏地非常好。然而老好人卻不懂得分寸,別人讓他幫忙時,他就會捨棄自己的分寸,全身心地投入到別人的事情當中,使得自己的事情完不成。老好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將分寸的把握權交給了別人,別人只會根據自身的利益來確定分寸,根本不會在乎老好人。所以做事情一定要講分寸,以自己的切身情況為出發點,將分寸拿捏到恰當之處,這樣能夠使得自己在人際交往關係當中遊刃有餘,也讓別人不敢冒犯自己。
第三句話:不被情緒左右。七情六慾是人的本性,戒除七情六慾是非常難的,我們畢竟不是出家之人,沒必要去戒絕感情。但是我們不能讓情緒左右我們的行動,只要帶有情緒,我們做出的決定都會不理智,不理智的決定會讓自己做出後悔的事情。
無論在生活還是事業上,這種情況比比皆是。比如夫妻倆吵架,很多時候都是情緒在作怪,如果能夠冷靜一下,會覺得那些小事情根本沒必要。鬼谷子就主張人應當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做情緒的奴隸。能夠控制好情緒的人才能夠成就大事。鬼谷子的思想高深莫測,這三句話僅僅是管中窺豹,不足以見識到他的所有智慧,想要學習他的所有智慧可以去讀一下《鬼谷子》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