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智慧:做人要外圓內方,要有分寸,不被情緒左右

2020-10-18 華夏史書

鬼谷子在我們中國歷史上享有很高的名譽,他是一個神秘之人,他是一個讓人琢磨不透的人,他憑藉著一己之力培養出來的人才,在戰國時期影響了很多局勢的發展。蘇秦、龐涓、孫臏等一些戰國時期的名人都出自鬼谷子門下,鬼谷子也成為了各國君主競相討好的對象。能夠得到鬼谷子先生的隻言片語,對整個國家都有很大的好處。然而在歷史當中,對於鬼谷子的記載卻非常的少,大部分都是通過他的徒弟來傳播的,所留下來的文獻也是隻言片語,有的以片段形式存在,好在我們將這些片段集合在一起組成了《鬼谷子》一書,才能夠穿越千年窺探鬼谷子先生的智慧。

心軟之人是無福之人,這是鬼谷子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為什麼他會這麼說?難道善良是一種錯嗎?其實善良並不是錯,心軟也不是錯,但是太過心軟就是錯。心軟之人能夠體會別人的痛處,會對別人產生憐憫之情,由於憐憫往往會忘記思考為什麼這個人會造成這種情況。太過心軟的人會忽略自己的自身情況而去幫助他人,成為我們所說的老好人。成為老好人之後,就會非常的痛苦,即便幫別人做了許多事情,也無法得到讚揚。鬼谷子就這個問題說過三句話,牢記這三句話,人生將迎來新的轉機。

第一句話:做人需外圓內方。外圓內方的思想影響了中國許多年,我們的銅錢講究的就是外圓內方。這符合道家的思想,也符合儒家中庸的思想,外圓內方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很多人喜歡看粉碎機碾碎東西,這種畫面看著非常解壓。粉碎機可以粉碎很多堅硬的東西,即便是鋼鐵都不在話下。

然而有一種東西,粉碎機卻難以碾碎,這種東西就是球。由於球比較圓滑,粉碎機機根本無法找到它的著力點,再大的力量都無法對於它產生作用。做人也是如此,中國人講究外面圓滑,心有原則,觸碰到自己的稜角,會展現出方的一面,和人打交道的時候則會左右逢源。這樣不僅能夠獲得很多的消息和資源,還不容易樹立敵人。利用圓滑為自己謀利,利用稜角幫助自立足,做人一定要講究外圓內方。

第二句話:得有分寸感。古人辦事講究分寸以及規矩,事無對錯,過則成災。一件事情並沒有對與錯,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只要能夠控制住分寸,就可以拿捏地非常好。然而老好人卻不懂得分寸,別人讓他幫忙時,他就會捨棄自己的分寸,全身心地投入到別人的事情當中,使得自己的事情完不成。老好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將分寸的把握權交給了別人,別人只會根據自身的利益來確定分寸,根本不會在乎老好人。所以做事情一定要講分寸,以自己的切身情況為出發點,將分寸拿捏到恰當之處,這樣能夠使得自己在人際交往關係當中遊刃有餘,也讓別人不敢冒犯自己。

第三句話:不被情緒左右。七情六慾是人的本性,戒除七情六慾是非常難的,我們畢竟不是出家之人,沒必要去戒絕感情。但是我們不能讓情緒左右我們的行動,只要帶有情緒,我們做出的決定都會不理智,不理智的決定會讓自己做出後悔的事情。

無論在生活還是事業上,這種情況比比皆是。比如夫妻倆吵架,很多時候都是情緒在作怪,如果能夠冷靜一下,會覺得那些小事情根本沒必要。鬼谷子就主張人應當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做情緒的奴隸。能夠控制好情緒的人才能夠成就大事。鬼谷子的思想高深莫測,這三句話僅僅是管中窺豹,不足以見識到他的所有智慧,想要學習他的所有智慧可以去讀一下《鬼谷子》這本書。

相關焦點

  • 鬼谷子:「心軟的人多是無福之人」,謹記這3句話,福氣遲早要來
    鬼谷子:「心軟的人多是無福之人」,謹記這3句話,福氣遲早要來古代中國出了許多知名的文化聖人,當中不受人關注,但是有聰慧超絕的就是鬼谷子。鬼谷子精通百家文化知識,道家、兵家、智謀家以及佔卜之術等都略微涉及,鬼谷子雖然鮮為人知,但是他門下四個大弟子,則是貫徹古今的風雲人物。
  • 鬼谷子:心軟之人大多無福,牢記這3點,福氣一天會比一天多
    我國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鬼谷子,一生研究通天徹地的大智慧,他曾對弟子說過,做人不要心太軟,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很容易吃虧被騙。這不是提倡大家自私自利,而是要學會明哲保身,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你的善良需要帶點鋒芒。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不至於被傷害,才是真正的智者。
  • 鬼谷子說:心軟之人沒有福氣,為人處世要牢記3句話,福氣自來
    這句話就是說心軟的人就是沒有福氣的人,的確,這句話好像挺有道理的,因為心軟也許看上去是好事,就是說心軟的人都是善良的,不過這種善良卻是無底線無原則的,所以很多事情也就背道而馳了不是自己想像中那樣,那麼這個時候就會讓自己的福氣也越來越少。那麼到底要怎麼去改變呢?就在鬼谷子的指導下,有三句話要牢記在心了,這就是福氣的開始,不能再繼續去做那個心軟的人了。
  • 鬼谷子智慧:做人不能太單純,學著做個有心機的老實人!
    俗話說,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對於同樣的一句話,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是曲解,好心未必能得到認可,有時還會惹來麻煩。話不在多而在精,職場當中更是如此,切不可給人留下搬弄是非的把柄。恩不可過,過施則不繼,不繼則怨生施恩不是越多越好,不可過量施予,過分施恩一則來很難長久,而且一旦未能持續恩遇,難免會使對方產生怨謗的情緒。
  • 做人懂得分寸
    不懂得溝通不僅會給人情商低的印象,還總會因為一張嘴,搞砸整件事。相反,會高情商溝通的人,總能四兩拔千斤,「化腐朽為神奇」,而常與成功相伴。所以,做人要懂得分寸,在什麼場合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都要理智,在適當的時候,換位思考也會為你帶來不同的體驗。
  • 鬼谷子:心軟之人未必有福報,記住3句話,鹹魚翻身好運自來
    都說「好人有好報」,這裡的好人是指在不影響自我的前提下,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而不是一味地委屈自己而放縱他人。鬼谷子:心軟之人未必有福報,記住3句話,必會鹹魚翻身,好運自來。所以說,心軟之人要懂得把握做人的分寸,一些小虧當然不必斤斤計較,但是有些虧沒有必要吃,吃了反而讓自己消化不良的話,何必委屈自己成全他人,這種英雄主義用的並不是時候。
  • 做人有原則沒有錯,但要懂得外圓內方,有稜角而不傷人
    做人有原則,有主見,才能不隨波逐流。但有時候,我們也很矛盾,為什麼有原則有底線的去做一件事,初衷也是好的,但最後大家都怨聲載道,結果也事與願違。做人,有自己的原則,難道是錯的嗎?老子提出了四句人生箴言,其中方而不割,主要是指為人處世要方正而不生硬。心裡要正直,有自己的原則,但是,做事時,一定要學會靈活變通,不生硬。凡事在大原則不變的情況下,不要認死理,處理問題要隨機而定,靈活把握。廉而不劌主要是講為人要清廉,但不要到處跟別人講自己很清廉,也不要強制別人去做。更不要沒事總是別人襯託自己的品性,把別人都比成貪鄙的人。
  • 鬼谷子學問:心軟之人多無福,牢記4句處世經典,福氣只多不少
    雖然有一句話叫做「傻人有傻福」,但最終吃虧的,還是那個老實人。「老實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心軟。他們最怕的就是別人有求於自己,因為不懂得拒絕,所以往往都很受傷。在鬼谷子的處世哲學中,曾告誡世人「心軟之人多無福」。只有牢記4句處世箴言,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福氣的人。
  • 說話要有分寸 注意場所 做人要有底線
    人心向善終有益,舉頭三盡有神明。說話要有分寸,做人要有底線。說話,每個人都會,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好好說話,令聽到的人心情舒適、愉快。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想收也收不回。說話不注意分寸,不分場合,傷害了別人,怎麼樣彌補都不能增進感情。做過的失德事,怎麼懊悔,也不能洗刷掉渾身的罪孽。
  • 鬼谷子:做人要有道德,堅持這三點,才能取得讓別人信服的成功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人生活在這世界中,只有做事情有手段,就一定會成功,一定會有自己想要的所有的東西嗎?有了手段就能夠過得更好了嗎?答案自然是不對的。因為,一些手段和方法雖然在每一個人成功的道路上都會有所幫助,但它一定不是最主要的。就像是你平時去吃一頓飯,有非常豐盛的菜餚的確是非常好的,他能讓你吃更多的飯。
  • 分寸,是人生的關鍵
    大千世界,古往今來,做事做人都離不開「分寸」二字,而人生中最難把握的也恰恰是「分寸」二字。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矩指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分寸。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也寫到「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這裡也是說的一種分寸。做人可以不聰明,但一定要有「分寸」。
  • 鬼谷子:心軟之人無福,做好這三件事,福氣自然來敲門
    ,孫臏和蘇秦都曾是他的學生,鬼谷子精通為人處世之道,他就曾表示過「心軟之人,必是無福之人。」》上說「花看半開,酒飲微醺」,花要看半開的時候,酒喝到稍有醉意時即可,講的就是做人做事最難的一種有分寸。分寸是個沒有標準的東西,因為對每個人來說,他所能接受的標準都不太一樣,有自己的分寸感的人,是不允許別人觸碰自己的底線的,幾乎不會為了別人破壞自己的底線。但是心太軟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分寸感會因為對方的得寸進尺,一退再退,最後吃虧的總是心軟的一方。
  • 做人不能太老實,鬼谷子的這兩條計謀,你一定得知道
    有人說處理人際關係久了內心會越來越有疲倦感,索性就做個老實人,看自己親眼看到的,說自己親耳聽到的,不再受到條條框框的拘束,但越是這樣越容易把自己的路給走窄了。做老實人看似省心,但卻也是最容易給自己引來禍端。做人不能太老實,鬼谷子的這兩條計謀,你一定得知道。
  • 曾國藩:分寸,才是人生的關鍵
    大千世界,古往今來,做事做人都離不開「分寸」二字,而人生中最難把握的也恰恰是「分寸」二字。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矩指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分寸。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寫到「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這裡也是說的一種分寸。做人可以不聰明,但一定要有「分寸」。
  • 鬼谷子:身邊有這2兩種人,容易破壞自己的好運,要注意提防
    當我們左右徘徊之時最容易受到別人的煽動,越是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越應該把事情理清楚,切不可只聽從別人的話語,讓自己被動的做決定,畢竟最後的結果是要自己去面對處理。2種人,容易破壞自己的好運,要注意提防第一種人:名不副實有些人做事做人動靜都很大,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厲害,但當你真正靠近的時候卻發現不是那麼回事,這就是名不副實的人。
  • 說話要軟,做事要硬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出於好心,出於好意,話也是好話,但是出口之後,就變了味,明明是關心,卻變成了指責,這就是說話的語氣有問題。鬼谷子曾說:「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與人說話,不能過於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不管是命令的口吻還是諂媚討好的語氣,都會使人不舒服,久而久之,朋友們就會敬而遠之了。龔華有一句名言「妙唱非關舌,多情豈在腰。
  • 鬼谷子勸世良言:小人物要想成功,不僅要有心機,更要有膽識
    事實上,兩千多年前鬼谷子早就有了答案:小人物要想成功,努力不是唯一,更要有膽識。我認識一哥們,人稱「賓利哥」,因為在十年前的時候他真的有一臺賓利。「賓利哥」的年紀並不大,也不是富二代。他是怎麼發財的呢?用他的話叫「all in」,用時髦的話說就是「搏一搏,單車變摩託」。
  • 秋水:為什麼做事要方,做人要圓?
    &34;之說源於我國古代的錢幣,外圓內方,看似樸實無華,實則蘊含人生哲理。做人也應當像這銅錢一般,能圓能方,雖不能熠熠生輝,但也有存在的意義。一、做事要方方不是執拗,而是一堅毅,一種正直;更是一種做人的根本,亦是做人的氣節和原則。
  • 做人,要有不較勁的智慧
    徐姐無疑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她早已看透,和爛人計較,和爛事糾纏,這才是真正的不值。不管是誰,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爛人爛事,你越是在意,越是與其糾纏,就越會將自己弄得麻煩不斷,痛苦不堪。到最後,往往會落得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結局,得不償失。記起今年夏天和幾個朋友一起去夜市吃燒烤,鄰桌有一幫子人,光著膀子,喝著酒,劃著拳。
  • 鬼谷子智慧:老實人學會3個說話技巧,懂得套路不吃虧
    所以別人說話我們要仔細聽他說話有沒有矛盾的地方,或者有沒有特別大的漏洞。如果發現,就馬上揪住,逼他回應,還能逼他暴露背後真正的想法。老實人只要記住這點,沒人能再讓你說話吃虧。這句是鬼谷子在告誡世人,順應自然規律,上天自然會幫助他。有誠信的人,人們才會願意幫助他。事實上這就是一個客觀條件,因為做人誠信,才會人和。再加上天時、地利,自然一切都會如你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