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人的情商高低與否,我們常用是否讓人感到舒服來衡量。在相處交談的過程中,令人感到舒服的,往往就算情商較高,反之亦然!
而令人感到舒服的方式,無外乎這麼兩大類:
一是,能好好說話,不說尖酸刻薄的話,不抬槓、不挑刺,不輕易對別人品頭論足、指手劃腳;二是,能禮貌待人,不傲慢無禮、囂張跋扈,不貶低揶揄別人,讓人下不了臺。
這就是高情商待人處事最常見的一些原則,如果一個人在與人交往時能做到上述所羅列出來的,那麼他的人際關係必然是不會差的。
除此之外,我還想聊一種高情商的行為,可以總結為「自我找茬」。
什麼叫自我找茬呢?
很簡單,其實就是遇到問題主動找自己的茬,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不僅是一種高情商,也是一種高修養。
01
自我找茬,不容易誤傷人
一個問題出現了,無非是兩方面找原因,一個是從別人身上,一個就是從自己身上找。
之所以說自我找茬是一種高情商,是因為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能最大程度上避免誤傷別人。
講兩個有趣的小段子。
其一:
一對老夫妻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輩子,倆人感情很好,但老爺子對妻子有一點不滿,就是她每次都把麵條煮的很爛。
不管怎麼叮囑,每天早上起來發現桌子上出現的總是一碗爛麵條。
有一次,老爺子實在忍不住了,早上就自己起來煮麵,面煮好後,他興衝衝地跑進房間喊妻子起床,快起來,我今天讓你看看什麼叫不爛的面。
老太太躺在被窩裡,愣是不起來,她對老爺子說,那我也要讓你看看,一碗煮好的麵條是怎麼變爛的。
其二:
一個老太太經常向別人抱怨兒媳婦太懶了,不知道將家裡收拾收拾。
有一天,一親戚過來串門,老太太又開始念叨了,我家這媳婦太懶了,你看家裡窗戶上的玻璃那麼髒也不知道擦一下,衣服也洗不乾淨...
親戚感到很納悶,因為家裡的玻璃是很乾淨的,衣服也是很乾淨的,細心的他終於發現了原因。
原來是老太太自己戴著的眼鏡片很髒,所以她才會看什麼都髒,總感覺家裡髒兮兮的。
第一個段子裡的老爺子如果能有「自我找茬」的覺悟,那麼他就不會惹老婆子生氣了。以及第二個段子裡的老太太也是如此,就不會錯怪兒媳了。
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一個問題出現了,明明是對方原因造成的,而他卻不分青紅皂白地來指責你一通,你會不會很生氣?
大概率上講,是會生氣的。
所以,真正高情商的人在遇到問題時是不會輕易指責別人的,他們更習慣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樣就能避免誤傷的情況發生,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會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裂痕。
正所謂,覆水難收,破鏡難圓。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旦出現誤會和裂痕,就很難再回到曾經,是很難修復的。
02
自我找茬,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
上面所分析的情況,是基於問題出在我們身上,所以「自我找茬」能最大程度上避免誤會別人。
那麼,如果問題不是出在我們身上,而是別人的身上,在這種情況下,「自我找茬」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
答案是:效果會更好,往往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好感,彼此間的關係會變得更融洽。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兩戶人家靠在一起,一家總是吵得雞飛狗跳,另一家截然相反,夫妻和睦,很少聽到吵架聲。
於是,經常吵架的那戶女主人就前來問這個鄰居:你們相處這麼多年,為什麼能做到如此和睦,有什麼秘訣呢?
家庭合睦的女主人笑著說,因為我們家都是惡人,所以吵不起來。
見對方納悶,一臉疑惑,她繼續解釋道,比如我給丈夫倒了一杯水,他不小心將杯子打翻了,我會給他道歉,都怪我沒有提醒,所以才導致他沒注意到水杯。
而在很多的家庭裡,出現這樣情況,往往都是互相指責:
你怎麼這麼不小心,這麼大的杯子放在那看不到嗎?
你也不說,誰注意到啊!
...
你一言我一語,很多吵架就是這麼來的。
明明是對方的問題,卻主動將責任攬到你自己身上,這種「自我找茬」所帶來的效果就是:記住你的好,對你心生好感。
實際上,在與人相處交往的過程中,對錯往往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高情商的人從不怕攬責和吃虧,相比起讓對方難堪,他們更多時候會選擇給對方找一個臺階下。
這是非常加分的一種行為,也是一種很高的情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會犯錯,很多錯是需要提出來的,但也有很多問題是沒必要較真的。
凡事多自我找茬,人生必然不會差。
與君共勉!
作者簡介:哈叔,青年暢銷書作家,2019年新作《破局-超越同齡人的思考與行動指南》現已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架。擅長用歷史解構職場,文字接地氣,簡練精闢,深受當代年輕職場人的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