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如果患了重病,治療還是放棄?三位65歲老人說實話

2020-09-04 福建中醫


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任何力量都無法與之抗衡。年輕人對於這個問題,感悟不會太深。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這個話題卻會異常的沉重。因為日益增長的年齡,會讓你意識到自己到終老的那一天又近了一步。人到晚年無疾而終是最幸福的,可是很多人卻不幸被病魔打倒,成為了重症之人。這時候老人的內心其實是很煎熬的,那麼到了這個階段,老人們會選擇何去何從呢?採訪了三位老人,看看他們怎麼說!

1、谷大爺,65歲:希望自己被得到救治,延長壽命享受生活。

人到老年恐怕最害怕的還是死亡問題,雖然這是誰最終也逃不脫的宿命,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話誰都想延長壽命,所以我也不例外。

如果我老了患了重病,我依然會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哪怕有一絲希望,我也會努力的去嘗試,我不想早早的就結束生命,我覺得活著才是最幸福。

我知道如果想要延長壽命,那需要金錢做資本。所以我一直都在努力的奮鬥,不為別的就為了自己年老了,需要用錢看病時,自己能夠支付。

2、辛大爺,65歲:不想過度治療,想要有尊嚴的離開。

如果老年不幸患重病的話,我不想過度治療,因為上個月我去看一個彌留之際的朋友,他被送到ICU搶救,渾身插滿了管子,那種感覺太難受了。我覺得如果真的到了最後,就沒必要再多做努力了,與其痛苦的承受被搶救的苦,還不如安安靜靜順其自然的走完最後一段時間。

再說搶救的話那花費的成本是非常大的,據說我的那位朋友,每天就要兩萬元的醫療費支撐。最後也沒有搶救回來,反而給子女們還留下經濟壓力,我覺得得不償失。生老病死的事情,看天意就行了。

3、柳大爺,65:我想活下去,因為我還有兒子沒有結婚。

我也想過如果有一天我面臨這個問題怎麼辦?考慮良久,我最終還是選擇求助醫學救治,因為我還有一個兒子沒有結婚,我的人生責任還沒有完成,我不能早早的離世。

我覺得兒子一天不結婚,我心裡就一直惦記他,可能這就是為人父母的責任感吧。

但是理智的想想,其實還是要看具體患的什麼病。如果真是不治之症,那麼做必要的檢查評估情況,要是很不樂觀,那麼也就沒必要做抗爭了,還不如把錢省下來留給孩子,省的到時候人財兩空。


人的一生真的不容易,從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就開始承受各種磨難。特別是人到老年,身體機能逐漸降低,還要承受病痛的折磨,甚至還要面對死亡。其實對於疾病我們要正確的看待這個問題,誰都想要讓生命的長度延長,可是也要理智的對待疾病的輕重程度。如果真是無法反轉,那還不如放平心態,看開一切過往,安安靜靜順其自然的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相關焦點

  • 人到晚年,如果患了重病,治療還是放棄?三位65歲的老人說實話
    因為日益增長的年齡,會讓你意識到自己到終老的那一天又近了一步。人到晚年無疾而終是最幸福的,可是很多人卻不幸被病魔打倒,成為了重症之人。這時候老人的內心其實是很煎熬的,那麼到了這個階段,老人們會選擇何去何從呢?
  • 如果身患重病,你希望子女盡力搶救還是放棄治療?3個老人這樣說
    導語:人到晚年,如果得了重病,你會選擇放棄治療減輕兒女的負擔,還是會選擇無論如何都要救治,哪怕只能多延遲幾天自己的壽命,也是好的呢。絕大多數人到了晚年,都有可能會得重病,那麼面對重病時,老人們是怎麼選擇的呢?於女士:75歲。如果得了重病,我會選擇放棄治療。
  • 人到晚年,萬一得了重病,你打算怎麼辦?3個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這人只要上了年紀,身體健康也就越來越差,最容易被病魔纏身,因為年紀大了身體各方面都不如從前,萬一得了重病也很難自理。如果是你老了,萬一得了很難治療的病,你會怎麼辦呢?是不是會選擇讓子女來照顧呢?聽聽這三個老人怎麼說。
  • 如果你身患重病,你是希望子女盡力搶救還是放棄?3個老人這樣說
    所以,如果你晚年身患重病了,你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幫忙盡力搶救呢?還是放棄呢?我想這個問題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畢竟一邊意味著自己的生命,一邊意味著子女傾家蕩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三個老人的回答,看看他們會如何選擇。
  • 如果父母患上重病,你會傾盡所有為他治療嗎?來看看現實吧
    如果父母患上重病,你會傾盡所有為他治療嗎?來看看現實吧以前都是父母在保護孩子,後來父母老了,孩子也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身上多了一份責任,如果父母在晚年患上重病,家裡情況又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拿出手術費用的,有人會選擇傾盡所有,問心無愧的讓父母離開,有人會選擇無視流言,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
  • 4位65歲老人親身經歷感悟:想晚年幸福,就要對兒女做到「四不」
    雖然道理都很正確,只是人到晚年,我們有的老人就可以過上那種「膝孫環繞、父慈子孝」等的幸福晚年生活;但是我們仍舊有很多的老人,晚年的生活卻過得是「窮困潦倒、滿目悽涼」等,讓人不免心生憐憫。4位65歲老人親身經歷感悟:想晚年幸福,就要對兒女做到「四不」
  • 前妻患了重病,你會拿錢給她治療嗎?聽聽這幾位怎麼說
    男人離婚之後,如果他前妻患了重病,那麼這個男人會拿錢給她治療嗎?胡先生:離婚兩年之後我再婚了,再婚後聽說前妻患了重病。雖然第一段婚姻我們鬧得挺不愉快的,但我也並不想看到前妻現在這樣。得知前妻得了重病後,我就和我的再婚妻子一起去看望她。我和我的再婚妻子商量後,根據我們的家庭情況,給了她一些治療費用。
  • 「病中女兒好,死後兒子孝」:喜歡兒子還是女兒?三位老人說實話
    父母在病中的時候,雖然,為兒子者常常不如為女兒者待父母好,但是,當父母去世後,兒子就站出來了,把老人的後事操辦妥當,讓老人入土為安,死得風風光光。因此,曾與幾位老人閒聊時,提出了這個問題,問他們到底喜歡這樣的兒子,還是喜歡這樣的女兒呢?三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而且她們的看法竟高度吻合,意外了!
  • 家有長壽老人,對兒女到底是福是禍?3位65歲老人含淚說出心聲
    如果不能理性的處理這件事情,那對於家庭來說則是嚴重的災難。下面一起來看看下面3位老人的經歷,他們家裡都有長壽老人,對於照顧長壽老人,他們也都有自己的看法。1、65歲的張大爺我如今64了,也已到了晚年,但是我的父親還健在,年輕的時候為了家庭付出了很多,現在理應照顧他,但是現在我也是有苦難言。
  • 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老人晚年能幸福嗎,3個65歲老人說了實話
    前言:中國人有很強烈的家族觀念,絕大部分夫妻最理想的家庭狀態就是兒女雙全,要是只能生一個孩子最好是兒子,如果只有一個女兒,大概率會被人勸說再生個兒子,因為「養兒防老,養兒才能延續血脈,而女兒長大了就是潑出去的水」。除了傳宗接代的給觀念,很多人對於兒子的執著是怕老年沒有依靠,只有女兒沒有兒子會感到很焦慮,很擔心以後的養老問題,覺得人到晚年,身邊沒有兒子會很悽涼。
  • 人到晚年,有子女和老伴兒就能靠得住?太天真,三位老人說出實話
    ,畢竟那時候身體也不如以前了,如果子女都能長年在家,身邊還有健康的老伴兒,這是很多老人期待看到的場面,心中也會有十足的安全感。雖然說現在有了很多養老的選擇,可那都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出錢去養老院或者請保姆,這都是利益驅使,真正能夠陪伴到老人心坎裡的,還是自己最親近的人,而且很多老人平時節約慣了,讓他們突然拿出很多錢去養老,他們第一是沒那麼多,第二也是捨不得花錢。
  • 年輕時善待兒媳的老人,晚年都過的怎樣?3個65歲老人說出實情
    但是現實中,卻有很多婆婆總是在和兒媳耍小聰明,於是處處和兒媳作對,這樣的婆婆在晚年時一定不會幸福。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你想別人怎麼對你,自己就要怎麼對待別人。婆婆如果能真心對待兒媳,兒媳也一定會真心對她。有次我看到了這樣一個採訪,在採訪中,一個女人採訪了3位65歲以上的老人。這幾位老人平時都兒媳都特別好,那她們在晚年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 人到晚年,最需要的是什麼?3個65歲老人說心裡話
    導語:當一個人活到了65歲以後,到了晚年,他最需要的是什麼呢?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需要的東西都不一樣,20多歲的年輕人,最需要的是夢想,需要的是勇氣,30多歲的中年人,最需要的是錢,最需要的是前途和發展,那麼65歲的老人,最需要的是什麼呢?
  • 人到晚年,最需要的是什麼?65歲老人說出內心實在話
    導語:當一個人活到了65歲以後,到了晚年,他最需要的是什麼呢?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需要的東西都不一樣,20多歲的年輕人,最需要的是夢想,需要的是勇氣,30多歲的中年人,最需要的是錢,最需要的是前途和發展,那麼65歲的老人,最需要的是什麼呢?
  • 75歲老人身患癌症,兒子決定放棄治療回家,這是孝還是不孝?
    75歲老人身患癌症,兒子決定放棄治療回家,這是孝還是不孝?是放棄治療,還是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最後?程先生就遇見了這樣的問題。,不過這個老父親並不是我的親生父親,我的母親在我小的時候就和我的親生父親離了婚,此後他帶著我改嫁給了這個男人,因為這不是我的親生父親,所以在患重病的時候,在我選擇了放棄治療之後,很多人都說我這樣做其實是最大的不孝,他們覺得我讓父親回家等死,這就是因為我不是他的親生兒子,所以心非常狠,居然可以不救治自己身患重病的父親。
  • 「女人到了60歲,為什麼還想要找男人」三位65歲的女人說實話
    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女人到了60歲,為什麼還想要男人呢?她們到底是怎麼想的呢?下面這三位65歲的朋友說了自己的心裡話。雖然自己今年65歲了,但是看上去比同齡的女人年輕多了。有時候生個小病,自己都會胡思亂想,畢竟年紀也這麼大了,害怕自己哪天會像那些獨居老人一樣在家裡病死,然後沒有人知道。所以就想要找個老來伴,兩個人在一起總是要比一個人強很多的。白天,看到,有人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晚上睡覺看到自己的枕邊還有人相伴,心裡也會覺得很踏實,很有安全感。
  • 人到晚年,是領證結婚好還是搭夥過日子好?65歲老人說心裡話
    導語:人到晚年,有些人選擇獨居,選擇一個人瀟瀟灑灑過餘生,但有些人選擇找伴,那麼到了晚年,找伴是領證結婚好還是搭夥過日子好呢?3個65歲老人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林女士:到了晚年,我認為是領證結婚比搭夥過日子好。
  • 人到了晚年,兒子和女兒誰更可靠?3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導語:年紀大機器壞,人到了晚年,兒子和女兒誰更值靠得住?3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孟爺爺67歲目前和自己和女兒一起生活自從老伴去世後,我就跟女兒一起生活了,我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實在不想自己一個人生活 一個人一間房子,空蕩蕩的,怕。
  • 子女對老人孝順,還有必要存款嗎?聽聽3位65歲過來人的心裡話
    有些孩子很孝順,懂得老人一生的不容易,每個月主動拿出點錢給老人養老,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很幸福。很多老人經常會坐在一起聊家常,聊得最多的內容無非就是子女們工作是否順利,或者老人每個月的生活費夠不夠等話題。有些老人懂得在退休前存款,畢竟退休後如果沒有工作,孩子們要是沒有給夠生活費,那自己有存款可以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用看孩子們的臉色生活。
  • 3位65歲老人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我快堅持不下去了,心酸又無奈
    俗話說得好:家無長人顯孝順,家無孩子顯乾淨。有些事情沒攤自己身上,是無法感同身受的,特別當這些老人的兒女自己也步入了老年行列,那麼這個時候照顧年邁的雙親,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下面,一起來聽聽3位老人的故事,或許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已是老人的子女,在面對更長壽的父母時,有多少的心酸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