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任何力量都無法與之抗衡。年輕人對於這個問題,感悟不會太深。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這個話題卻會異常的沉重。因為日益增長的年齡,會讓你意識到自己到終老的那一天又近了一步。人到晚年無疾而終是最幸福的,可是很多人卻不幸被病魔打倒,成為了重症之人。這時候老人的內心其實是很煎熬的,那麼到了這個階段,老人們會選擇何去何從呢?採訪了三位老人,看看他們怎麼說!
1、谷大爺,65歲:希望自己被得到救治,延長壽命享受生活。
人到老年恐怕最害怕的還是死亡問題,雖然這是誰最終也逃不脫的宿命,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話誰都想延長壽命,所以我也不例外。
如果我老了患了重病,我依然會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哪怕有一絲希望,我也會努力的去嘗試,我不想早早的就結束生命,我覺得活著才是最幸福。
我知道如果想要延長壽命,那需要金錢做資本。所以我一直都在努力的奮鬥,不為別的就為了自己年老了,需要用錢看病時,自己能夠支付。
2、辛大爺,65歲:不想過度治療,想要有尊嚴的離開。
如果老年不幸患重病的話,我不想過度治療,因為上個月我去看一個彌留之際的朋友,他被送到ICU搶救,渾身插滿了管子,那種感覺太難受了。我覺得如果真的到了最後,就沒必要再多做努力了,與其痛苦的承受被搶救的苦,還不如安安靜靜順其自然的走完最後一段時間。
再說搶救的話那花費的成本是非常大的,據說我的那位朋友,每天就要兩萬元的醫療費支撐。最後也沒有搶救回來,反而給子女們還留下經濟壓力,我覺得得不償失。生老病死的事情,看天意就行了。
3、柳大爺,65:我想活下去,因為我還有兒子沒有結婚。
我也想過如果有一天我面臨這個問題怎麼辦?考慮良久,我最終還是選擇求助醫學救治,因為我還有一個兒子沒有結婚,我的人生責任還沒有完成,我不能早早的離世。
我覺得兒子一天不結婚,我心裡就一直惦記他,可能這就是為人父母的責任感吧。
但是理智的想想,其實還是要看具體患的什麼病。如果真是不治之症,那麼做必要的檢查評估情況,要是很不樂觀,那麼也就沒必要做抗爭了,還不如把錢省下來留給孩子,省的到時候人財兩空。
人的一生真的不容易,從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就開始承受各種磨難。特別是人到老年,身體機能逐漸降低,還要承受病痛的折磨,甚至還要面對死亡。其實對於疾病我們要正確的看待這個問題,誰都想要讓生命的長度延長,可是也要理智的對待疾病的輕重程度。如果真是無法反轉,那還不如放平心態,看開一切過往,安安靜靜順其自然的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