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最需要的是什麼?65歲老人說出內心實在話

2020-10-03 黃小骨

導語:

當一個人活到了65歲以後,到了晚年,他最需要的是什麼呢?

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需要的東西都不一樣,20多歲的年輕人,最需要的是夢想,需要的是勇氣,30多歲的中年人,最需要的是錢,最需要的是前途和發展,那麼65歲的老人,最需要的是什麼呢?

吳女士:

我已經65歲了,最需要的是能有點自己的休息時間。很多老年人說他們晚年很孤獨,不知道時間怎麼打發,但我的晚年很累很辛苦,上有老母親要照顧,下有孫子要帶,每一天都過得很快。

我很累,我最需要的就是有點自己的休息時間。兒女們總覺得父母就應該為他們操勞,如果父母不付出,他們就覺得父母自私,但是父母畢竟已經60多歲了,兒女們能不能放過父母,給父母一點屬於他們自己的私人休息時間呢?

65歲的我最需要的並不是兒女的陪伴,因為兒女口中所謂的陪伴不過是陪在老人身邊,他們在一旁玩遊戲追劇,老人幫他們做家務帶孩子,這種陪伴看上去很溫馨,但老人內心很苦澀很累。

65歲的我只想有點自己的清靜小日子過,這是我最需要的東西,但兒女們並不懂我的心,所以我只能繼續受苦受累地為他們忙活著

鍾女士:

65歲的我,並沒有過上退休之後的輕鬆日子,我依然還在為兒女忙活,這是大多數老年女人的晚年。

只要我們還能洗衣做飯,兒女們就覺得我們有用,我們留在兒女身邊,就得為他們洗衣做飯,和他們一起照顧孩子,照顧家庭。

65歲的我雖然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但我內心並不是特別幸福。兒媳婦經常對我有很多的抱怨,她不滿意我這個婆婆,哪怕我這個婆婆付出再多,都討不來兒媳婦的一個笑臉。

老年人不怕為兒子兒媳付出,不怕為兒子兒媳受苦受累。怕就怕為兒子兒媳受苦受累後,還得不到兒媳的認可。

老年人不怕為小輩們做貢獻,怕就怕自己勞心勞力還吃力不討好,老年女人需要的是小輩們,尤其是兒媳的認可。

郭女士:

我的兩個兒女都很有出息,他們都在大城市發展,他們生了小孩後,也不用我這個老太婆去帶,他們都是請保姆帶孩子。

人到晚年,看著別人家兒女都在身旁,可是我的兒女卻工作繁忙,有時候連過年過節都不回來。

有一年過節,頭一天晚上我就失眠了。起個大清早,去街上買過節要用的食材,忙活了一整天,準備了一桌好酒好菜,等著我的兒女回家吃,等著我的兒女回家陪我。

可是那一天我兒女就說公司臨時有事,回不來了,我一個人在一桌好酒好菜面前痛哭。

我65歲了,老了,只希望兒女們有空能多回來看看我,我一個人真的好孤獨。

老年的孤獨是一種萬籟俱靜的苦。只有兒女回到家,我才覺得日子是喜慶的,兒女不在家的日子,每一天我都不怎麼開心。65歲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兒女的關心,需要的是兒女的在乎。

結束語:

大多數老年人到了晚年,依然在為兒女付出,在幫兒女做家務,帶孩子,很多老年人很苦很累,他們希望的是兒女能夠多體諒他們,多給他們一點休息時間,多認可他們。

還有一些老年人,兒女特別有出息,兒女並不在他們身邊,所以他們老了之後,特別渴望兒女能夠多回家看看他們,陪伴他們。

相關焦點

  • 人到晚年,最需要的是什麼?3個65歲老人說心裡話
    導語:當一個人活到了65歲以後,到了晚年,他最需要的是什麼呢?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需要的東西都不一樣,20多歲的年輕人,最需要的是夢想,需要的是勇氣,30多歲的中年人,最需要的是錢,最需要的是前途和發展,那麼65歲的老人,最需要的是什麼呢?
  • 人到了晚年,兒子和女兒誰更可靠?3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導語:年紀大機器壞,人到了晚年,兒子和女兒誰更值靠得住?3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孟爺爺67歲目前和自己和女兒一起生活自從老伴去世後,我就跟女兒一起生活了,我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實在不想自己一個人生活 一個人一間房子,空蕩蕩的,怕。
  • 老人有義務幫忙帶孫子嗎?65歲大媽說出內心真實想法
    老人有義務幫忙帶孫子嗎?65歲大媽說出內心真實想法周大媽65歲了,以前是縣城單位的公務員,年輕的時候就做著這個鐵飯碗的工作了,幾乎沒怎麼離開過縣城,每天上班下班,偶爾去跳跳舞,打打麻將,日子過得平淡安穩。
  • 65歲退休的阿姨自訴:人到晚年,最親的人不是老伴
    導語:少來夫妻老來伴,簡簡單單的7個字說出了晚年老人的伴侶有多重要,但是很多人老了之後有幾個是幸福的,但是對於那些晚婚的女人來說,晚年之後老伴並不是最重要的。我老公在外工作,我因為想他了就給他打電話,打了好久才接,接了之後什麼話都沒有,就直接開罵說我煩他從那次之後我就不理他了,過後他回來認錯還給我買了一個戒指想彌補我,那一刻深深印在了心裡。
  • 女性老人再婚最怕是什麼?3位65歲老人說了實話,既無奈又心酸
    ,老去的路上失去了,陪伴自己大半輩子的伴,留下一個人獨活,那份心酸寂寞的苦楚,只有經歷的人內心能夠真實體會到。那麼,老年人再婚,他們內心最懼怕的是什麼呢?下面3位65歲的老人說出了實話,既無奈又心酸。我曾在兒子兒媳面前試探過他們什麼意見,兒子沒有說什麼,兒媳說,這麼大歲數,再婚好了可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不好就是去人家做免費保姆,到最後再不被善待,還是要我們給你養老。兒媳的話我是聽懂了,她不反對我再婚,可她不看好老年人的再婚,怕我去了別人家幹活了,最後還要回來讓他們給我養老送終。
  • 70歲的老人,內心最需要的是什麼?這位老人說出了內心實話
    現在我已經70歲了,內心最需要親情陪伴的時候,兒女們卻給予不了,自己如果強加要求,似乎又太為難兒女了。其實,對於老伴我覺得自己也陪伴的很少,年輕時為了生存生活,不得努力工作,對老伴的陪伴也就是退休這幾年。以前總覺得老伴的身體很好,很少生病,也沒有聽她說過自己哪裡不舒服。可自從我退休後,與她朝夕相處後,我發現老伴的身體可真不如從前了。
  • 65歲老人直言:人到晚年,老公和兒女最靠不住
    導語:65歲的姚女士,訴說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姚女士:我今年已經65歲了,我每天早上大概六七點起床,然後開始準備早餐,我老公每天晚上都出去和朋友喝酒或喝茶,很晚回家,所以我準備好早餐放在桌子上,他起床會吃。人到晚年,我和老公之間除了吃飯時會碰面,其他時候基本上不會碰面。
  • 人到晚年,兒子跟女兒誰更親?65歲女人說出了實話
    從古至今,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總認為兒子才是自家人,女兒是外姓人。可到了老了才發現,兒子不一定跟自己親。那麼,究竟兒子和女兒誰更親呢?65歲的老人說出了大實話。01張阿姨,65歲,一兒一女
  • 「一輩子不生孩子,晚年什麼感覺?」3個65歲丁克女人說出心裡話
    更何況,一些有孩子的人,晚年生活也不見得比丁克的人幸福,遇到個混不吝的兒女,不想養老,只想啃老的,老人遭的罪更多。當然,選擇丁克的人,也不一定個個幸福。對於社會大眾來說,丁克族依然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很多人好奇他們年輕時瀟灑,晚年什麼感覺,會後悔嗎?
  • 人到晚年,如果患了重病,治療還是放棄?三位65歲的老人說實話
    因為日益增長的年齡,會讓你意識到自己到終老的那一天又近了一步。人到晚年無疾而終是最幸福的,可是很多人卻不幸被病魔打倒,成為了重症之人。這時候老人的內心其實是很煎熬的,那麼到了這個階段,老人們會選擇何去何從呢?
  • 人到晚年,如果患了重病,治療還是放棄?三位65歲老人說實話
    因為日益增長的年齡,會讓你意識到自己到終老的那一天又近了一步。人到晚年無疾而終是最幸福的,可是很多人卻不幸被病魔打倒,成為了重症之人。這時候老人的內心其實是很煎熬的,那麼到了這個階段,老人們會選擇何去何從呢?採訪了三位老人,看看他們怎麼說!
  • 「女人老了以後需要老伴嗎?」3位65歲的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就我個人來看,我覺得不管是女人也好,還是男人也好,在步入晚年後,都會希望身邊能有個伴陪在自己身邊,相互依靠,相互溫暖,相互訴腸。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對於這個問題,顯然是已經步入晚年的女人更有發言權,下面我們就來聽聽3位65歲的老人是怎麼說的。
  • 人到晚年,老伴去世後你會再婚嗎?這位65歲阿姨說出答案
    導語所謂說的老伴,意思就是說老了之後有個真心的老伴陪伴, 因為人越老就越孤獨,如果身邊有個伴,不但不會孤獨還會覺得有安全感。就算只你在身邊陪伴,也比不過有老伴在身邊,因為老伴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而子女他們有自己的家庭,不能每時每刻的陪伴老人。但是,每對夫妻,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有一個先離開。
  • 人到晚年最親的人是誰?三位70歲老人告訴你:並不是老伴
    導讀:人到晚年最親的人是誰?三位70歲老人告訴你:並不是老伴!我們都很羨慕「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相比年輕人愛得死去活來,老年人那相互攙扶,相濡以沫的情感更是顯得彌足珍貴。但是人到晚年後,最親的人就是老伴嗎?
  • 年輕時善待兒媳的老人,晚年都過的怎樣?3個65歲老人說出實情
    北望導語:自古以來,在中國婆媳關係都是很難處理的,也是最讓人頭疼的,有的婆婆覺得兒媳婦做的不好,有的兒媳婦覺得婆婆對自己不好。情感導師塗磊曾說過一句話:「婆婆和媳婦之間,丈母娘和女婿之間一定要做到視如己出的疼愛和相敬如賓的對待」。
  • 人到晚年,是領證結婚好還是搭夥過日子好?65歲老人說心裡話
    導語:人到晚年,有些人選擇獨居,選擇一個人瀟瀟灑灑過餘生,但有些人選擇找伴,那麼到了晚年,找伴是領證結婚好還是搭夥過日子好呢?3個65歲老人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林女士:到了晚年,我認為是領證結婚比搭夥過日子好。
  • 75歲老人坦言:喪偶以後沒有再婚,晚年實在是太孤獨了
    看人間疾苦關注情感酵母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不是每一個老人在喪偶以後都有選擇再婚的條件,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都要獨自面對晚年的孤獨,即使和兒女住在一起,也排解不了他們內心的那份落寞。傾訴人:張大爺我老伴去世的時候,我才68歲,那個時候我是有再婚的想法的,我見過身邊太多年長者晚年孤苦無依的悽涼結局了。但是迫於現實,我不得不選擇掩埋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我的兒女們強烈反對我再給他們找個媽,沒有她們的支持,我是無法獨自決定自己的人生大事的。
  • 70多歲的老人,在晚年最擔心什麼?3位過來人說出了心裡話
    有些老人能對生死看淡,可內心依舊有害怕的事情,那麼70多歲的老人最害怕什麼?3位過來人說出了心裡話。葉爺爺:74歲我不怕死亡,就怕我比老伴先走一步。我和她這麼多年一句拌嘴都沒有,年輕時候別人都嘲笑我妻管嚴,怕老婆,我倒是覺得聽老婆話有助於家庭和諧,當然,老婆也不是什麼不講理的人。
  • 65歲老人坦言:人到晚年,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學會如何獨處
    要知道,再恩愛的伴侶也會有離開的那一天,再孝順的兒女長大了也會走向遠方,人到老年最需要的就是有一個好的心態,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能輕鬆應對。歲了,曾經是一名中學教師,自從退休後我就感覺特別閒,因為我平時喜歡笑,身邊的人都叫我開心婆婆。
  • 65歲老人哭訴:到了晚年,真正靠得住的不是兒女,而是他們
    說完,王大爺沉默了,這也許就是王大爺最真實的想法,雖然兒子女兒都很有孝心,逢年過節都買很多東西,但是對老人而言,陪伴才是最好的盡孝啊。我現在能依靠的只能是我的老伴,但是我們其中一個如果先走了,另一個還能依靠誰?說完王大爺有點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