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嶼和許幻山太渣了,電視劇《三十而已》的大火引發大家對三位女主婚姻生活的討論。幾位主人公的婚姻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朋友因彩禮談崩的事情。
朋友小情和男朋友在一起也有四年了,兩人也到了快談婚論嫁的時候,但前段時間見面一問,才發現兩人原來已經分手了。問了理由,原來是因為彩禮的事情談崩了,所以才分的手。
但小情說,最傷心的不是彩禮的事情,而是男朋友說這個彩禮錢他寧願買個20萬的車也不願意給她。看小情心情不怎麼好,我也就沒說什麼了,畢竟結婚是個大事,草率不得。
其實,也挺理解小情的,雖然男朋友平時對她真的挺好的,但的確不是個理想結婚的對象。
小情大專畢業今年24歲,男友本科畢業今年25歲,男友現在在一線城市的醫院做的康復師,工資也就5千左右,算不得高。小情現在在兒童醫院做言語治療師,工資也是五千左右。
男方女方的家庭條件都挺普通的,男方沒房沒車,存款也沒有多少。女方也是普通家庭,還是家裡老大,家裡弟弟妹妹雖然大了,但家裡父母有的什麼事情,也都還是這個姐姐的在處理。
今年兩人到了談婚論嫁時候,女方要求5萬的彩禮,五萬是小情媽媽提出的。
因為據小情媽媽說,5萬在湖南已經不多了。而男方則不同意,小情男友表示,在廣東地區,1萬的彩禮錢也就差不多了。
雙方僵持不下,男方一方面覺得給不了女方想要的生活,覺得這樣的壓力太大了。另一方面,小情媽媽覺得連5萬的彩禮錢都沒有,女兒嫁過去生活也沒有保障。
其實每年為彩禮而結不成婚的有很多,或許他們兩個是真的有感情,但婚姻並不是光有感情就能成的,他們雙方也都沒有錯,只不過是走不下去了而已。
當然,因為彩禮談崩的有,妥協的也有。
就像我小表哥一樣,表哥家庭普通,當年和表嫂結婚的時候還在創業,說是說年底有分紅,但創業很難,都好幾年了也沒有什麼起色,也談不了什麼分紅,一個月也只有三千的固定工資。
而表嫂則有固定的工作,工資雖然不高但各項保障也都還不錯。
兩人準備結婚那會兒女方要求彩禮,但表哥那邊婚禮的錢都是借的,彩禮更是沒有多少,本來女方要的是6萬彩禮,但表哥家能拿出來的也就3萬沒有再多了。雖然如此,但表嫂還是嫁了。
結婚後,表嫂很快就懷孕了,問題也來了,多個孩子支出突然大增,但是表嫂表哥的收入太少,兩人沒少為錢的事情吵架。
兩個人到了結婚的點上,彩禮都是繞過不了的話題,有的人選擇分開,有的人選擇妥協,關鍵的是,知道兩人真正的問題出在哪。
就像小情一樣,她分手的原因除了因為彩禮,更因為她覺得她看不到兩人的未來,男朋友收入不高,而且覺得彩禮什麼的,壓力太大了,顯然還沒做好結婚的準備,也不願承擔責任,更是說出寧願買20萬的車也不願意給5萬彩禮的話。所以小情思考了一番,還是決定分手。
而表嫂則因為那會兒29歲了,年齡也比較大,表哥雖然家裡沒錢,目前創業也沒有什麼起色,但願意為這個彩禮錢去努力,也和表嫂溝通好,如果創業還沒成功,就去找份正經的工作做。表嫂想著也不是完全沒救,也就答應了。
所以雖然婚後剛開始磕磕碰碰一度要離婚,但兩個人還是克服困難走下來了。這兩年也是越來越好,表哥雖然創業失敗,但找了份工資還可以的工作,兩人算是上軌道了。
兩個人是否能走入婚姻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不管你是自由戀愛,還是相親介紹的,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經濟的現狀總是擺在最前面的,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女方多半數是不會嫁的。
有個很經典的問題,你是選擇嫁給愛情還是嫁給麵包,有的人選擇嫁給麵包,有的人選擇嫁給愛情。但其實這並不是個單選題,並不是有了麵包就沒愛情,有了愛情就沒麵包。只不過,在麵包上建立起來的愛情它可以更長久而已。
是否進入一段婚姻除了彩禮這麼個經濟基礎需要考慮,還應該考慮什麼呢?
首先另一半是否有責任心,願意承擔未來的不確定。小情男友顯然沒有,在言談中,一直在說覺得給不了小情要的生活,覺得未來太難,根本沒有勇氣,不敢和小情走下去,缺乏對這段關係的責任心,所以才會說出寧願買車也不給彩禮的話。他希望藉由這個藉口逃避責任。
其次,另一半是否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都說溝通是橋梁,無論是處在什麼關係和情況內,一個好的溝通能解決一半的問題。雖然表哥當下的情況的確挺難的,創業也沒什麼起色,但他願意與表嫂好好溝通,如果創業失敗會去找份工作,願意承擔起養家的責任。
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婚姻,卻都是一個模樣。結婚只不過是婚姻的開始,而怎麼經營,可能需要一輩子去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