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不同層次的人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思想不成熟的時候,空懷一腔熱血,可以上演各種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戲碼、只為一股腦的執拗和倔強。
慢慢變成熟之後,思維更加辯證,眼光更加多元,頭腦更加靈活,懂得透過現象看本質。
如何定義人的層次呢?筆者以為不能太狹隘,應該站位至高點看待。層次可以指年齡層面、思想層面、資本層面、情感層面。
因為這四個方面的差異,導致人的處境不同,造成的後果有兩種--要麼水乳交融、要麼水火不容。
一、從年齡層面來講,分為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有的人生理年齡大於心理年齡,有的人生理年齡小於心理年齡。通俗一點說就是「老頑童」和「小老頭」的狀態。
筆者更傾向於做一個&34;隨著年齡增長,皮膚布滿皺紋,內心永葆青春,好奇心不死,對世界永遠有一份天真、喜歡和愛。
楊絳在《一百歲感言》裡寫到:「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所以,無論處於何年齡,遇到何人、經歷何事,都以正面的、積極的、向上的姿態去笑對,時刻保持內心的淡定從容。一定要相信:前方有一個更好的你自己在等著你。
二,從思想層面來講,有一個金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百裡挑一。擁有美麗外表的人很多,但是獨立思考和情趣十足的靈魂很少。
不是說就一味地去追求靈魂升華,要知道內外兼修才是真正的美。一個好的外表、外貌讓人賞心悅目,迷的是人眼;再加上和顏悅色、談吐不凡、思維富有情調讓人如沐春風,迷的是人心。
契訶夫說: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麗的:「 面貌、衣裳、心靈、思想。」
三、從資本層面來講,大家都嘗試問問自己:「你有什麼資本來駕馭你的人生?」
筆者認為要抱著一種對生活不苟且、對人生不隨便的態度去過好當下,懂得善待每一個今天。
《曾國藩全書》中的16字箴言讓人為之觸動:「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不同的人自身擁有的資本不一樣,追求的資本也不一樣。有的人追求精神的富足,有的人追求物質的富裕。有的人追求獨立自主自給自足,有的人追求大樹底下好乘涼。
正如房子、車子、票子是大多數人畢生追求的幸福,但筆者認為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愉快的情緒是幸福最好的資本。
如果你想自己駕馭人生,最好的資本就是認識自我提升自我的能力、不斷學習獨立生活能力、獨立經濟能力、獨立思維能力。
四、從情感層面來講,大家都希望找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伴侶,有的伴侶之間琴瑟和鳴、歲月靜好;有的伴侶之間貌合神離、雞飛狗跳。
網友高呼契合的情感需要三觀一致,正所謂: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
愛情裡的兩種遺憾:一個是用心的愛過,到最後發現這個人不值得;另一個是沒有用心愛過,失去後才發現這個人是你值得愛的人。
希望大家都抱著真誠友好、善待愛你的人,因為從初識的水乳交融變成陌路後的水火不容是一種可悲。在大多數人的腦海裡掂量的是付出成本和獲得成本。
當付出成本大於獲得成本的時候,沉沒成本會出現,有的人會被它牽著鼻子走,沉沒成本只會百害而無一益的。
就比如情侶分手、夫妻離婚,恨不得大戰三百回合,鬧得人仰馬翻。其實真沒必要,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是最好的。
席慕容在《無怨的青春》中這樣寫到:「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請你一定要溫柔的對待他(她)。
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在慕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
最後,不管處於何種層次,人生的終極目標就是幸福的度過一生。我們做任何事情只有一個動機:它是不是指向了我的幸福?它是不是能夠幫助我使更多的人幸福?
原創作者:夢醒長歌。感謝閱讀文章的朋友們。和我一起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塑造靈魂、治癒心靈吧!感謝點讚加粉關注喲!(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