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不知你是否看過這麼一個小視頻,畫面中有兩頭牛,它們站在河邊,後面的牛問前面那隻:「河裡那是個啥?」
前面的牛答道:「那是條鱷魚。」後面的牛不信:「我看是個木頭疙瘩。」前面的牛急了:「那真是條鱷魚!」說罷還拿樹枝戳了戳河裡浮出水面的鱷魚。
但鱷魚沒動,後面那牛更加不信:「你看,那就是個木頭疙瘩。」
前面的牛為了證明自己,拿了塊石頭砸了過去,鱷魚依舊絲紋不動,後面的牛叫囂道:「你可真憨,那就是個木頭疙瘩。」
前面的牛氣不過,後蹄一蹬跳上河裡半浮水面的鱷魚身上,這時候偽裝已久的鱷魚迅速張開嘴,一口將跳過來的牛吞下。
後面的牛目瞪口呆,自言自語道:「果然是條鱷魚啊……」
人生,經歷的事情越多便越沉默。
年輕人總喜歡表達自我,因為年輕所以無畏,所以血氣方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就會變得沉著冷靜且擁有獨立的思想。
《莊子·秋水》有云:「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
既然彼此間隔著星辰大海就不要再去強迫對方對自己必須明白,人這一生很短暫,不要在無意義的事情上浪費太多時間。
當人與人之間認知不同的時候,要學會包容,不計較是最好的相處方式,這世上的任何事情,存在即合理,它們不會因為不被一部分人理解就要消失。
同樣,那些在我們理解範圍之外的東西並不一定都是錯誤的,生活猶如一座巍峨高山,層次高的人看到的是山頂,雲海縈繞;層次低的人看到的是山腳,水石環繞;大部分人所看到的是山腰,一年四季變換著不同的景色,山上還住著禽獸飛鳥。
這三個層次的人有各自的生活和各自的樂趣,誰都無法斷言活在哪個層次幸福感最強,關於生活中的糟糕與美好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人生難得一知己,「懂」是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從來都沒有貼合本心的感同身受,多的是某一瞬間的似曾相識。
沒有誰能完全了解另一個人,更不可能有誰可以真正懂得另一個人的內心,在這所謂的「懂」中,所含的成分更多是包容。
任何人都可以在不理解一個人的情況下選擇信任和包容。
若一個人在面對你的時候,表現出明顯的不懂,不必解釋更無須爭辯,懂你的人無需解釋,不懂你的人,解釋再多依舊徒勞無功。
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若一個人為君子,必定不懼閒言,因為做事坦蕩所以問心無愧。
要知道,和層次不同的人講理,是一件極其內耗的事情,但凡兩個人的觀念不同,又各持一詞不願讓步,那麼爭吵定無結局。
有個俗語說:「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這句話指的並不是真正的秀才和真正的兵,而是在說兩個思想完全相反的人,在解決問題和溝通事情的時候,根本無法理解對方。
秀才為文,兵為武,文人和武將之間總會存在著不解。生活中,圈子和層次不同的人之間也存在著類似無法相通的情況。
三觀不同之人之間的爭吵只會讓彼此覺得對方不講理,其實他們各自都認為自己非常講理,只是他們所講的完全不是同一個道理。
內心豐盈的人不會讓自己活在別人的眼裡和嘴裡,他們清晰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所以才能淡然面對一切,對非同道中人的質疑保持不失禮貌的微笑。
有一段時間,網上特別流行這句話:「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這句話或多或少都有些抬高自己貶低別人的嫌疑,雖然說的是實話,但卻有些傷人。
若一個人在心底將與自己思想不同的人都判定為傻瓜,那麼恐怕他自己才是真正的傻瓜。
古人云,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青蛙之所以那麼自信是因為始終在坐井觀天,視野決定眼界,涵養決定的才是層次,層次高的人懂得尊重別人,無論他是怎樣的身份。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不要看不起任何人,當然也不要太貶低自己,自負和自卑都不可取。
每個人的生活如何只有自己知道,不爭辯的沉默並不是慫,而是在看清世事後給出的灑脫。
村上春樹說:「世上存在著不能流淚的悲哀,這種悲哀無法向人解釋,即使解釋人家也不會理解。」這就是現實,無論歡喜還是憂傷都只屬於自己。
今日話題:不被別人理解時,你會怎麼辦?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