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催婚,你怎麼看!

2021-01-07 感情中轉站

馬上又是春節了,除了忙碌的年終總結,和對長假的期盼,恐怕部分單身一族又開始進入了,擔憂被逼婚的恐慌焦慮狀態,不管你覺得現在多麼的心態平和冷靜,認為做好了一切狂轟亂炸的準備,但在回家後似乎還是無法招架父母的催婚連環戰術。不知道什麼時候,從曾經父母每天嘮叨不許早戀,遠離異性的年代,突然就穿越到了現在以逼婚為己任的新世紀,就連很多95後的父母也開始加入了催婚隊伍,在年輕人心中是無法理解的行為。可父母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是他們造就了時代,還是時代影響了一代人?

『』中國式逼婚」,在百度百科中被定義為「父母用威脅和暴力手段強迫自己的兒女成婚」。據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發布《中國逼婚現狀調查報告》 ,結果顯示:七成受訪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歲的青年壓力最大,被逼婚率高達86%,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甚至有3%的青年,還未到法定結婚年齡,就被父母逼婚了。

根據這一現象,我們先不要去急著反駁否定父母這樣做的對錯,而是分析下他們的出發點和原因。在舊社會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超越了婚配年齡,還沒有主,就是為家族蒙羞,而如今時代,不再能左右婚姻,於是只能用逼婚方式讓對方達成自己的標準,因為在父母眼中,到了什麼年紀過什麼日子,這不管是好是壞,但都是最正常的表現,他們不想自己的孩子成為異類,也不想孩子和自己都成為別人背後議論的笑柄。

而且在父母時代走過來的人們,對於他們而言,有沒有愛情並不重要,能否門當戶對或經濟互補,才是最重要的前提條件。這也並非父母勢利眼,只是他們不想自己的孩子未來過苦日子,強強聯合是最佳的聯姻,而對於一些偏低或者中等家庭來說,在這個標準衡量之下,在中國父母心中,對方身份地位和經濟地位,依然是首要考慮的東西,並且會根據自己這輩子的期待和遺憾,作為前車之鑑去為孩子把關。

針對催婚現象,明顯女性會多餘男性,因為在中國男尊女卑傳統思維下,仍然女人年齡有著至關重要的優越性,畢竟常態下擇偶,如果一個男人事業風生水起可以偶遇十八女孩談情說愛,而女人則相對會減少太多的可選範圍,下嫁屈就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尤其在成熟男人心中都會意識到,一個剩女有太多特立獨行的脾氣和思維不容易被駕馭。所以身為父母更加懂得其中的危機,所以不想孩子成為只待別人挑選的對象,尤其女人隨著年齡增加,身體機能的下降,就算生孩子都充滿著不安全和隱患,中國人最看重的就是香火繼承的問題,在他們看來這遠比虛無縹緲的愛情更重要。

從這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父母為何那麼焦慮子女的婚姻,就是因為擔憂未來自己的孩子缺少選擇的餘地,而過的不夠幸福。於是根據他們大半生經驗得出的結論,就是未雨綢繆,不該拖到最後的結論。

逼婚,那是一群人的狂歡,自己一個人的悲傷與不安,七姑姑八大姨個個都在打著為你好的旗幟,闖進你的生活指手畫腳的喊口號,即使是出於真心,只是可惜沒有真正懂得你的所需所想和標準底線。也或者他們並不是不知道,只是過來人的經驗,知道你的內心渴求太過幼稚與天真,只是礙於代溝,沒有相互間真正表達出各自立場和觀點,於是無法體會彼此真正的心聲是怎樣的觀點。

所以其實我們面對父母催婚行為應該保持理性中立的狀態,不要讓叛逆心理讓自己誤失良緣,使自己在一味反抗的路上越走越遠,一方面畢竟他們真的出於好意,只是方式方法或者不當。另一方面身為長輩,真的有他們的生活經驗,很多時候即便不聽,卻可以成為自己的借鑑。身為子女要懂得,父母年紀大了和小孩子沒有區別,你越是反抗,他的逆反心理會更強,到時候恐怕會把關係弄得更緊棘手,讓家庭氛圍變得更為緊張尷尬。

而身為父母者也都該懂得,無論你出於對子女的愛,還是因為自己經驗之談,門當戶對有時候是無法更改的真相,過度的攀附,不僅給子女帶不了幸福,反而會使他(她)們未來的日子更加難過,不一樣的氛圍下長大的孩子思維局勢,都會截然不同甚至對立,怎麼可能相處融洽。

婚姻從來都不是一種買賣,它是一種選擇,而可以的物質甄選,有時候就會淪為商品的交易一般。所以父母可以去主動參與,更可以張羅著安排,但卻絕對不可以「強買強賣」,推薦,建議式的介紹,才是對子女最大的關懷。而子女若能在第一時間適度甄選的接納正視這份好意,他們也會有所收斂不至於如此極端,凡事都是雙面性,有時候一個局勢狀態的形成,都是兩代人不同價值觀的衝突,既然愛,就要多去考慮下親人的感受才是真正的愛,而不是我為你好的綁架和催婚。

相關焦點

  • 中國式催婚 魔鬼式催婚
    要知道,如果家人朋友不關心你的婚姻,你自己的心裏面真的會好受?對於單身貴族難免會遇到「魔鬼式催婚」,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到了結婚生子的年齡,而自己還是孑然一身,父母難免有些著急。不過,有些「魔鬼式催婚」,也有可能不是出於關心。比如,純粹的是好事嚼舌根子,或者顯擺自己的子女,或者為了窺探隱私等等。這也就意味著,應對「魔鬼式催婚」沒有必要狠心怒懟。
  • 「中國式催婚」的荼毒,可以停止了嗎
    這些對你催婚的人,認為「有墓,總比曝屍荒野好」,熱衷於幹預別人的情感、婚姻,催促你快點結婚,卻不為這個結果買單,這是特別普遍的「中國式催婚」。 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走出「中國式催婚」的怪圈?但是在這種「中國式催婚」的壓力和社會偏見下,許多人又不得不低頭。 不得不說,這真的有點悲哀。
  • 被中國式催婚的年輕人
    原創 你們的 ELLEMEN睿士距離農曆新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個時間點上,不少還單身的年輕人心頭,又被一件大事蒙上陰影:催婚。催婚堪稱是中國年輕人年關時最難逾越的關口。
  • 中國式催婚,就是催命
    她跳下去的那一刻,一定在想如果父母當初沒有催婚該多好啊!2其實,父母催婚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效果卻適得其反。今年3月份,杭州有個32歲的小夥子,被父母催婚催到燒炭自殺。小夥子是家中長子,性格比較內向,三年前辭職了,怕家人擔心就對家人謊稱自己在上班,每天假裝上下班。
  • 珍愛網調研:被中國式催婚下的年輕人
    …….」這似乎成為了當代年輕人難以逃脫的坎,所以也有了每逢佳節被催婚各種創意十足的段子,在催婚這個事上好像不得不承認——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老爸老媽。婚姻是人生當中重要的大事之一,裡面包含著無數父母無數家庭最真切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兒女早日能有個歸宿,可這無形中便給當代適齡年輕人增加了壓力。珍愛網發起線下調研,深入了解面對催婚下的年輕人有怎樣的態度和當下中國式催婚的相關情況,數據令人意想不到!
  • 被「中國式催婚」逼瘋的年輕人
    別管在外面有多光鮮亮麗,一回到老家,你就是隔壁老李家嫁不出去的女兒。催婚有多普遍,經歷過的90後都明白。《脫口秀大會》中顏怡顏悅在談到催婚時說:「催婚就像是精神腹瀉,我以為它結束了,一站起來它又來了。」
  • 中國式催婚,正在變相催命
    這件事暴露了真實又扎心的現實:年輕人最怕的不是結婚,而是催婚, 02 T W O 當我在百度上搜索「催婚」時,出現的相關搜索是: 「催婚催得受不了,催婚催到死
  • 被中國式催婚逼瘋的年輕人
    距離農曆新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個時間點上,不少還單身的年輕人心頭,又被一件大事蒙上陰影:催婚。催婚堪稱是中國年輕人年關時最難逾越的關口。想回家,但又不敢回,想和父母聊天,又不敢聊……中國式催婚,正在變相摧毀著已經脆弱的家庭關係,下面是三位被催婚人士的故事。
  • 中國式催婚
    1,你有沒有被催婚的經歷?我有一個親戚朋友,小夥子才25歲。已經被催婚三年,父母各種威逼利誘。催婚的現狀。根據1000份調查問卷顯示,被催婚年齡最多是20歲-25歲之間,佔60.8%。其次是20歲以下被催婚,佔24.8%。
  • 中國式催婚,為什麼令我們反感
    01我相信,99%的適婚年輕人都有被父母、親戚催婚的經歷,而且隨著年齡的越大,催婚的力度也越大,甚至還有人挖苦你,說你是「剩女」,說你「眼光太高」,說你是「單身狗」。現在已經發展到,如果沒有對象,我們都不敢隨便回家了,如果要回家,還要特意去「租」一個男友或者是女友。
  • 來自爸媽的調侃式催婚登上網絡熱搜了,到底發生啥了?
    最近來自爸媽的調侃式催婚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相信還有很多人和小編之前一樣不了解來自爸媽的調侃式催婚是啥?怎麼回事?為此小編特意在網上整理了關於來自爸媽的調侃式催婚的內容,方便您了解其相關信息和來龍去脈。@陳甜竹說:為什麼很多女孩不想結婚?
  • 男子被催婚輕生,中國父母為什麼總喜歡:催婚?
    前不久,杭州市八零後小夥因被家人逼婚心裡堵得慌在屋子燒炭自殺的新聞報導,再度造成網民對中國式家庭逼婚的強烈反響:「我九二,男,不愛說話,迄今沒有談過談戀愛,戀愛恐懼症,儘管有時候期盼談戀愛,可是,一旦有異性朋友表明好感度,就覺得擔心,總是躲避,大學畢業三年,相親約會多次,如今也在被逼婚,說真話,由於催婚的難題,因為我和我爸爸產生許多分歧,也許是沒有談過談戀愛的緣故,覺得自身看待感情愈來愈不肯慣著,愈來愈不願意隨便談戀愛。」
  • 中國式催婚,你中招了嗎?
    在家的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終於也按耐不住,紛紛出招,開啟各種各樣的花式催婚模式。小A在家是老大,從小認真讀書,從來不對男生正眼相看。雖然不是大美女,但長得也白白淨淨,清秀溫婉。大學畢業之後留在一線城市工作,受現代思想的影響,想著一個人過瀟瀟灑灑,如果有緣能收穫愛情,那更是圓滿。小A每次回家都很無奈,因為親朋好友還有爸媽都會催婚。
  • 被催婚毀掉的中國年輕人
    你被催婚了嗎?過年了,又到了一年一度催婚逼生的季節。回家後各位長輩齊聚一堂,熱絡的話題總是:「年齡不小了,該找個了。」「眼光不要太高。」「什麼時候帶回來一個讓我們瞧瞧。」,許多父母會給孩子施壓,每個節日都是他們催婚的最好時機。
  • 近年來結婚率準年下降,中國式催婚,你妥協了嗎?
    逢年過節被催婚,每次回家,從父母、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到左鄰右舍,這些被催婚的場景你經歷過嗎?然而現在的年輕人雖然被催婚困擾,但是仍然選擇不結婚,寧願單著不願湊合過日子,他們看到了很多婚姻的悲劇,覺得婚姻並不一定能帶來幸福,反而習慣了一個人吃飽,全家不愁的單身自由。
  • 你被催婚了嗎?「中國式」催婚到底有多可怕?
    ,然後便開始紛紛向你介紹「對象」!! ​ ​在我國,不管你是男生還是女生,只要過了30歲還沒有結婚,那你就是「剩男」「剩女」。 ​ ​相信年齡在25歲以上的人都有過被催婚的經歷 ​ ​多數的中國父母都會認為子女不結婚就不會幸福,不會接受子女選擇不結婚或以任何方式單身。再加上,我國絕大部分人都比較重視「子孫後代」,所以這也是父母逼婚的理由。
  • 在你心目中,中國式催婚父母自私嗎?專家來說說
    在這點上,其實我們應該給予中國的女性以同情。由於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子女的婚姻大多都是由父母包辦的,待到如今的社會很多父母的意識形態裡,仍認為自己應去主導子女的婚姻,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很錯誤的觀念。畢竟,子女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應該有權利去選擇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逼婚」「催婚」這種事實際只會給子女帶去壓力和痛苦,並不能使他們幸福。
  • 中國式催婚等於變相「催命」?父母催婚的誤區,不要再犯了!
    ,很多年輕人會逃避回家過年,還有的租個對象回家過年,甚至有不堪其擾的,會用極端的方式來反抗,讓人看了不禁唏噓。結婚本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為什麼父母「催婚」會變成如今這個局面呢?父母了解到孩子的真實困擾,從催婚的誤區中走出來,才能真正幫孩子找到幸福。
  • 聽說,你又被催催催催催婚了?
    提到催婚二字,不少盆友們恐怕要背後一涼。尤其是對於還在單身的女性,總免不了上演一場又一場的大型催婚家庭劇:👉直接式:「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不找對象?」👉威脅式:「下次還沒找到對象,你就別回家了!」👉苦情式:「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想在入土前幫你看看另一半。」👉道德壓制式:「你怎麼這麼不孝!多大了還不找對象?」👉人身攻擊式:「這麼大了還不找,是不是有問題?」👉冷戰式:「……」不得不說,年齡越大,催促的急迫程度就越高。毫不誇張地說,25歲以上的女性對於「接受感情」的天平就是在被父母催婚的反感和被朋友餵狗糧之間來回晃動。
  • 催婚導致的自殺,背後是中國式父母的苦心
    原來該男子三年來一直騙父母說有工作、有女朋友,而父母因為太著急他的婚姻大事,所以一直催他把女朋友帶回來看看,還在三年前給了他30萬,讓其買房買車。男子一直以來也都很孝順,三年花了10萬,剩下的打到了父母卡裡。前幾天父母說菜都買好了,這次一定要把女朋友帶回來,也許是逼得有些急,男子在家裡燒炭自殺了,還好早上搶救及時,已經脫離了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