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不送終遺產給侄子|膝下無子,女婿到底應不應該為老丈人送終

2020-10-07 劉輸煮江湖

作者:原創作品•感謝閱讀•敬請關注


導讀:我們的傳統,老人去世時基本是由兒子送終的,舊時代,如果沒有兒子,那麼就會由本家侄子送終。


夕陽下的老人看海


常言道:一個女婿半個兒。男女平等的時代,女兒同時也起到了贍養老人的責任和義務。

唐老爺子80歲高齡,只有一個女兒。

女兒早就從農村搬遷到了城市,和丈夫經營著一家小個體店,日子過得也算是和和美美。

老爺子這兩年身體明顯衰老,經常住院,女兒也盡心的孝敬老人。也因此,唐老爺子雖然身體狀況不佳,但是聽著左鄰右舍的羨慕誇讚,心裡還是悠然自得的。

女婿也是頻繁跟女兒回來,給老人洗澡換衣。可以說,唐老爺子的晚年生活,都是在村裡人羨慕中度過的。

身體好一點,唐老爺子就會提著馬扎子,拄著拐棍,樂呵呵的向村裡老人喜歡扎堆的地方走去。他每天的樂趣就是坐在那裡看著其他人打牌,也會幾個老人靠一起聊天。

老人的話題永遠離不開自家孩子,老人的話題也繞不開怎樣安排身後事。

一天,唐老爺子和往常一樣,和幾個老人聊天,聊著聊著,就聊起了送終的事。

村裡的老人們仍舊比較看重這個事的,也因此,以前的人們是那麼的渴望,家裡能添個男丁。唐老爺子本來就有這麼一個心結,如今又被提起,心裡確實有點失落。

感受到他的不自然,其中一個老人說到,現在女婿送終也是一樣的,一個女婿半個兒,半個兒也是兒啊。這話被唐老爺子記在了心裡,感覺也的確是這麼回事。

回家後,撥通女兒電話,說有時間回家一趟,讓女兒把丈夫也帶上,有事商量。


聊天的老人們


孝順是一回事,觀念又是一回事,女婿和老丈人出現了分歧。

女婿老實本分,對老丈人的孝順有目共睹,唐老爺子住院時,女婿都是一直在旁陪護的,醫藥費什麼的,也自己包攬毫無怨言。

唐老爺子把他們召回來,說起了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百年之後,由女婿來起靈送終,這樣自己一輩子也沒有遺憾了。

這事可不能隨便答應,答應了就必須做的,身後之事本來就是一件莊重肅穆的事。女婿心裡犯了難,自己可以像兒子一樣照顧老人,但是披重孝,他心裡還是抗拒的。

女婿的抗拒並非沒有道理,因為他如果給老丈人送終,意味著自己成了上門女婿的角色,這讓他的自尊心有點難以接受。

女婿本不在五服之列,雖然是新時代了,但是新時代可以女兒披重孝,女婿穿孝服守靈即可,但是老人的傳統觀念,仍舊想男丁起靈,不然心中有遺憾。

時代變遷中,喪禮習俗的新舊觀念也在改變,由此而引發的觀念衝突也就不可避免。

唐老爺子的女婿當場沒有答應,女婿後來和他女兒也說了另一個理由,身為女婿穿了重孝,摔盆起靈,可是周圍觀禮的人們,自己可都不認識,而且說實話,雖妻子的父母也是自己的父母,可是實在是無法像親生兒子一樣,哭不出來啊。

這多尷尬,自己作為披麻戴孝的主角,結果哭的昏天黑地,抬起頭來,眼淚都擠不出來,搞不好還能來個笑場,可就無法收拾了。



後來老人的執著,還是跟親兄弟商量了起來,讓親侄子起靈送終。

略顯蒼老的侄子也是老實巴交的人,爽口答應下來,安慰老爺子說,老輩子不都這麼過來的嗎,沒有兒子自然是侄子管事,現在閨女能養您的老,也是福氣啦!

侄子說,給自己父親的親哥哥做喪主,這是說的過去的,不會有閒話,村裡人只會敬重,遺產什麼的不需要,反正是你閨女贍養你。

侄子的話安了老爺子的心,女婿依舊和以前一樣,照顧著老丈人,似乎這事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波瀾。

對於女婿能不能給老丈人起靈送終,人們存在著兩種觀點。

較傳統的人認為,女婿是外姓人,本來就不適合充當孝子的角色,能盡心孝敬老人已經難能可貴了。

較年輕的人認為,女婿就應該作為孝子,妻子的父母應當就是自己的父母,老人沒有兒子,則女婿自動替補兒子角色,畢竟女兒現今是有繼承權的。

期待你的觀點,評論區裡找你。

相關焦點

  • 在農村父母的財產歸兒子,而養老送終女兒應平均出,你怎麼看?
    我想說的是,從古至今,不管是富貴人家還是貧窮之家,都習慣了這樣的思想,遺產,財產基本都是歸兒子,官位也都傳給兒子,給女兒的,除非是獨生子女,甚至有的獨生子女的,嫁出去了,也會改給侄子!那,在農村父母的財產歸兒子,而養老送終又要女兒應平均出,你怎麼看?
  • 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為什麼有些女婿不願意去老丈人家?
    按理說女婿和老丈人家應該沒有什麼隔閡,但是有些女婿卻不願去老丈人家?這是為啥呢?所以女婿和丈母娘的關係沒有以前那麼融洽,甚至甚於婆媳關係,畢竟婆媳關係不和還有個丈夫從中和稀泥,要是丈母娘強勢,老丈人可不敢和稀泥,老婆又和丈母娘一條心,這樣的女婿才是最倒黴的。
  • 來吐槽一下:丈母娘對女婿都很好,為什么女婿不願意去老丈人家?
    其實不是有些女婿不願意上老丈人家,而是大多數女婿都不喜歡去老丈人家。如果女人不提要回娘家,男人絕口不提。即使每次去,老丈人一家都會熱情款待,可是依然沒有在自己家裡自在舒服。這是為什麼呢?然而,有些女婿卻不太願意去老丈人家裡,其中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依據現實中的諸多事例來看,女婿是否願意去老丈人家裡,關鍵取決於老丈人和丈母娘對待女婿的態度。有些聰明的丈母娘會把女婿當做親兒子一樣看待,對待女婿甚至比對自己的親閨女還親,這樣的老丈人家,相信女婿沒有理由不願意去,而是去的挺歡實。
  • 你願意給老丈人丈母娘養老嗎?3個女婿說出答案,很現實
    導語一對男女,能夠走到婚姻,證明是他們的緣分,但有一個問題,就是該不該為對方的父母養老,有些男的特別自私,只對自己的父母好,把老婆的父母當成提款機,需要的時候,就找丈母娘和老丈人,不需要的時候,理都不理,女方父母老了之後,也不願照顧女方父母,為女方父母養老。
  • 女婿打了老丈人,是女婿太惡,還是老丈人太毒?
    女婿打了老丈人,老丈人訴苦。女婿認為得的少,老人認為給的多。是女婿太貪婪,還是老丈人太吝嗇。千裡家書為堵牆,讓他三分又何妨
  • 老公:不去了。為什么女婿不願去老丈人家?
    男人娶了女人便多了一個身份——女婿。常言道:「一個女婿半個兒」,「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雖然嶽父嶽母對女婿很好,但有些女婿卻不太願意去老丈人家,這是為啥呢?沒有共同語言,沒有共同愛好,其實是很尷尬的場景,女婿不自在,老丈人,丈母娘也會不自在。尤其是語言不太通順的家庭,更加不想去老丈人家。二、家庭生活習慣的問題。娶的老婆比較遠,不單單語言溝通有障礙,生活習慣也會不同。就像重慶喜歡吃辣,河南人不能吃辣。在生活上就有很大的區別,在吃飯的問題上就會有差異。
  • 北京一老人以遺產為條件讓女兒養老送終,萬萬沒想到老宅拆遷了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很多家庭,尤其是一些認為自己老人比較有錢的家庭中,總覺得自己的老人是個寶貝。因為在老人離世之後,所有的遺產就都歸兒女們所有了,雖然說這個話題有些沉重,不過這確實是現實。他為了能夠老有所依,也是為了能夠讓女兒養老送終想了一個辦法在自己的老伴兒去世之後,他決定把所有的遺產全部留給這個女兒。但沒想到老人去世之後,他的宅基地也隨之馬上就要拆遷了,面對巨額的賠償款,其他的子女肯定也會有意見。
  • 女兒買了新房母親想去女兒家過冬,女婿說:別讓你媽再來忽悠我了
    天明是一個老實本分的好男人,他無論在外努力工作,在自己的家溫柔體貼,就是因為愛自己的妻子,連自己的丈人和嶽母也很體貼。嶽母經常把女婿掛在嘴上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天明有個大舅子,大舅子的老婆跟嶽母關係非常不好,家裡也是三天兩頭發生婆媳戰爭。因此,我的大舅子也就站在老婆那邊去了,所以也就自然的對嶽母不太好,日後大舅子也就從這個家搬走了。
  • 女婿對丈母娘老丈人下逐客令,這樣做對嗎?
    結婚後的一天丈母娘來同女兒女婿商量,說浦西門面費貴,想在浦東女兒家附近開麵包店,店面費比浦西便宜。希望能與女兒女婿住到一起,減少租房費用,同時也方便相互照顧。女兒看著女婿,女婿爽快的同意。搬來吧,這邊房子比你們的寬敞又是新裝修的,你們的老房子也太舊了。我們這小區環境很好,晚上散個步也舒服。就這樣丈人丈母住到了女兒女婿家。浦西的老公房出租老夫妻收著房租日子過得倒也瀟灑。
  • 喪偶兒媳獨自照顧婆婆,遺產分割這樣判!
    在處理遺產時,五個大姑子卻說我妄圖獨佔遺產,我感到很難過,不同意他們的意見。因江老太的兒子阿垣先於其死亡,阿垣應繼承母親的遺產份額由兩個兒子代位繼承。故阿英五姐妹、朱某各應繼承江老太存款等其他財產份額的1/7,朱某的兩個兒子各繼承1/14。
  • 兒媳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與女婿沒有贍養丈人丈母的義務是相同的
    兒媳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女婿沒有贍養丈人丈母的義務。」這只是法律層面權力與義務相對應精神延伸體現的含義。兩者沒有區別,兒子兒媳是夫妻,夫妻關係是平等的,相對於雙方的父母公公婆婆,丈人丈母也是一樣的,對贍養老人問題也是相同的。
  • 4年為婿,終生為子,20年來他給失獨前嶽父送終前嶽母養老
    20年來,他給前嶽父送終,與現任妻子一起,精心照顧前嶽母的大愛之舉,在當地傳為美談!故事得從他的第一段短暫的婚姻說起。1996年,他23歲時結了婚。妻子是一個獨生女兒,是嶽父母的掌上明珠。婚後第二年,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女兒,一家人其樂融融。
  • 65歲老人自述:拿女婿當親生兒子,對他「太好」,差點要了我的命
    膝下只有一個女兒,所以甚是疼愛,女兒前幾年結婚,找了個不錯的女婿,學歷高,工作也挺好。我也比較滿意,拿他當自己的兒子一樣對待。她們工作很忙,一有時間我就會去她們家裡收拾收拾衛生,洗洗衣服,做做飯,方便下班之後回來吃。她們也時常回家陪我聊聊天,帶我出去旅遊。
  • 「老了女婿送我養老院」:戳痛兩代人的養老之殤
    世界上很多東西是沒有後悔藥的,你今天的行為,可能就會為明天埋下不幸的種子。古人云:寧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這是一位老丈人晚年的心路歷程,引發眾多父母的深思和老人的共鳴,也許很多人都能在其中讀到自己的影子,值得借鑑和反思。
  • 離婚12年後,聽說前嶽母無依無靠,男子和現任妻子給她養老送終
    離婚是萬不得已的事,如果能不離婚,還是不要離婚。初婚不容易,再婚一樣不容易的,而且再婚遠遠比初婚複雜得多。與其應對更為複雜的再婚,還不好克服初婚中的困難,兩個人好好過下去。如果實在要離婚的話,那就好聚好散,不管怎麼樣,兩個人畢竟夫妻一場。縱然陌生人都能客客氣氣的,何況是曾經同床共枕過的人?
  • 老人讓窮女婿養老,富兒子不給她一分錢,老人遺囑女婿不肯接受
    兒媳講究,嫌婆婆邋遢不讓她進家門,兒子也說他現在是有身份的人,母親穿著破爛實在丟人。前不久陳芸老人做了個小手術,術後需要人照顧,兒子不僅沒來看過她,還不出一分錢。陳芸老人便給女婿打了電話,提出去他家養老的請求,張偉華一口答應了。在女婿家住了一段時間後,陳芸老人徹底康復了。母親剛好轉,女兒劉梅卻被查出了重病。在和病魔抗爭了三年之後,劉梅還是去世了。
  • 丈人請女婿吃飯,被問月薪多少,女婿要說兩萬,想了想改口說五千
    2.丈人問女婿月薪,女婿從兩萬改說五千粉絲小江就是這種故意把自己工資往少了說的人。小江發來私信說,最近丈人請他吃飯,問他月薪多少,他本來要如實回答兩萬,但想了想改口說了五千。小江在一家網絡公司做程式設計師,月薪兩萬,如果加班多的話,工資還要高一些。在小江生活的那個小縣城,這樣的工資可謂是「高薪」,令很多人羨慕。
  • 母親去世,兒子搶遺產,女婿只要遺像,多年後女婿富甲一方
    每天女婿一回家,張老太就吵著女婿打電話給她兒子。最後,兒子不耐煩,出口罵張老太,讓她別在打擾他的生活,至此張老太再也不敢打電話給兒子了。當他的兒子得知張老太已去世時,急忙趕回家,在屋子裡翻箱倒櫃找遺產,但什麼也沒找到。兒子非常生氣,本以為回家能找到什麼遺產,結果張老太什麼都沒有!氣急敗壞的兒子,看到張老太手上的首飾,兩眼放光,他把張老太耳朵上和手上的金銀首飾都摘掉。兒子不管什麼道德倫理,拿完之後想揚長而去,像是怕女婿跟他搶一樣。
  • 面對年輕的嶽父嶽母,女婿更應尊重他們,別再給老人二次傷害了
    而這些特殊的婚戀,不僅僅只是夫妻間的年齡差距大,而且它的特殊性在於,女婿者的年齡往往比嶽父嶽父還年長,甚至年長許多呢!沒關係,這樣的婚姻同樣擁有幸福快樂的潛力可挖。那麼,要挖掘如此幸福快樂的潛力,面對年齡比自己小的嶽父嶽母,為婿者當千方百計尊重他們,取悅他們,讓老人幸福快樂,婚姻就會隨之幸福。
  • 公公去世後,再婚11年的妻子無兒無女,繼子夫妻倆給她養老送終
    後來,婆婆的侄子要結婚了,因為沒有婚房,就讓婆婆把這套房子借給他做婚房。將來婆婆老了,他會給婆婆養老送終的,婆婆就答應了。原本說好是借一下做婚房的,可結婚後,侄子和老婆一直沒有搬走。婆婆又不好意思趕他們走,再說侄子一直承諾要給她養老送終的,所以婆婆什麼都沒說。婆婆無兒無女,對於養老問題,她內心是有點顧慮的,不敢奢望繼子給她養老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