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人生大事,但面對死亡時,我們卻做不到從容以對。很多人或許都是在直面至親好友去世後,才開始思考死亡這個人生大命題。
如今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的壽命也越來越長,但是,「長壽」真的好嗎?我們一直只關心自己生命的長度,又曾幾何時,會仔細思考,自己生命的厚度和寬度?
今天是她92歲的生日。
早上,她站在浴鏡前,聽著客廳傳來的廣播,看著自己原本光潔的皮膚布滿了皺紋,歲月已帶走了她美麗的黑髮,健康的身體,她塗好口紅,打理好頭髮,靜靜端詳自己老去的容顏。
開門出門,紅綠燈時,差點撞上一個騎自行車的小夥,「老太婆,你會不會開車,快坐輪椅去吧?」面對謾罵,老人急得手足無措,車子怎麼都打不著火。
瞬間四周響起了喇叭聲,責怪聲,以及敲玻璃的質問聲,最後在路人的幫助下,才算解圍。
老人拔掉鑰匙,重重地長嘆一口氣,人老了,不得不服老了。她拿出小本本,一項一項劃掉自己的人生清單。她的心也一點一點清晰了,是時候該離開了。
走路去到女兒家,兒女們早已幫她準備了熱鬧的生日派對,並送了她一臺新的電視,看著孩子們開心的笑臉,她卻是心不在焉。手裡緊緊地拽著「告別」的紙條,一次次思量著該不該在這個開心的時刻提出那個話題。
幾次打斷後,老人還是鼓起勇氣站了起來,她害怕自己此時不說,以後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我親愛的孩子,謝謝你們。我一直都很幸運,我有一個寵愛我,給我快樂的丈夫,也有助產師這一份我熱愛的工作,但最重要的是,我有你們在我身邊。
我已經活了大半輩子了,我現在很疲憊,我記得我跟你們說說過,當我的身體不再健康時,當活著變成一種負擔時,我寧願選擇死亡。那麼就是現在了,是時候跟你告別了,我把日子定在了10月17號,也就是兩個月後」。
老人一說完,空氣突然安靜。她的女兒和兒子根本無法接受這個殘忍的「自殺」決定,家庭聚會不歡而散。
因為在世人眼裡,她並不是過得不好,相反她過得很好。有親切的鄰居,善解人意的幫傭,孝順的兒女。
聚會結束後,女兒試著走進母親的生活。她看見母親經常打瞌睡,也沒有辦法自己洗澡,心裡還是很悲傷的。
平日裡,老人已經無法上下樓梯,都要靠黑人鄰居幫忙。半夜尿溼了床單,自己也沒有辦法更換,只能等幫傭黑妹天亮後來幫忙。
一次,因家中烤箱發生意外,老人住進了醫院。她的兒子打算讓她一直留在醫院,結果護士轉眼就要老人穿上紙尿褲,老人心中卻一萬個不願意,她說自己沒病,只是老了,活得太久了。她唯一的願望,就是趁活著的時候,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
女兒開始有所動搖。尤其看到電視裡播放著昔日母親的錄影,那時的她,是那麼年輕、那麼迷人,而現在這種生活,對於母親來說,已經沒有尊嚴。
最終,女兒還是聽從了母親的想法,幫她辦理了出院手續。
女兒勸母親搬去和自己一起住,老人不願意,她不想再擾亂孩子的生活。女兒帶她去吃西餐,兩個人笑得像孩子一樣,一起喝酒,一起跳舞。
周末,女兒還開車帶著母親去鄉下見了她的初戀男友喬治,兩個老人擁抱,告別,目送。
安頓好一切後,家人,朋友,周圍的人,甚至老舊的電器,布娃娃等,最後,老人服下大量安眠藥。離開了人世。
我們一直在避諱談論死亡,卻從來沒有好好想過該怎樣去和這個世界告別?當我們的生命走到最後時刻,如果能有尊嚴地選擇死亡的方式,你願意無懼的面對嗎?
老人用最後的時光,給兒女們上了最後一課:告別。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離去,真正的愛,不是我努力讓你延長生命,而是願意在你選擇放棄的時候學會放手。
願每一個生命,都有善終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