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

2021-02-27 萍語文

萍語文- 教育|閱讀|生活|文藝

萍老師私人微信- pinglaoshi1314

原創〡萍老師

首發〡萍語文(ID:dypyuwen)

兄弟姐妹

本是天上的雪花

落到地上結成冰化作水

就誰也離不開誰了

01.

《都挺好》劇終了,吵吵鬧鬧的一家人,按照編劇的美好願望,紛紛和解。

 

連那對天敵兄妹也冰釋前嫌,蘇明成去非洲務工前夜,對妹妹蘇明玉說:「從小到大,我老是欺負你,讓你受了不少委屈,我鄭重地給你道個歉。」蘇明玉淚光閃閃,什麼也沒說,待蘇明成走遠,卻喃喃地叫了一聲「哥」。

音樂響起,內心柔軟。

 

我想起電影《我的兄弟姐妹》裡的臺詞——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落到地上結成冰化作水,就誰也離不開誰了。

 

承認吧,有兄弟姐妹的人都要謝謝造物主,他怕你孤單,於是派個精靈來陪你,孩提時嬉戲追逐,長大了互幫互助。

 

02.

有人做夢都想向上天求一個手足同胞,但世間又有多少兄弟姐妹,一世為仇!

 

曹丕和曹植是同胞,卻相煎太急。我不知道,如果曹丕的一生可以改寫,他知道自己小命不長江山易改,會不會放下區區皇權富貴,與胞弟對酒當歌?

 

也許會!

 

周樹人和周作人也是同胞,卻一刀兩斷。在北京八道灣胡同11號,那個令人心生羨慕的三進宅院,春天裡想必花開滿院。可是,某年某月某日,因為兄弟反目,魯迅從此摔門而去。

 

魯迅兄弟的嫌隙至今成謎,他們至死也沒有一笑泯恩仇,鬱達夫曾長嘆:兄弟倆一生竟沒有和解的機會!

 

我喜讀周作人的散文,淡泊雅趣,無關愛恨。我常想——他有沒有在一駐筆的剎那,思念過百草園的少年兄長呢?


也許有!

 

03.

一生不過一瞬,兄弟姐妹又像用時光串起來的珠子,時光會老去,珠子會滾落。


手足的離散,有時是各奔東西,有時是各安天命。

 

馬航M370失蹤四周年時,我聽過一個故事——有一位年過半百的妹妹,每天清晨面朝西南仰望蒼穹,她堅信姐姐乘坐的飛機沒有墜毀,只是還未飛越迷霧。有一種姐妹情深,連通陰陽兩界。

 

紀錄片《人間世》裡也有個故事感人至深——有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不顧老伴反對,照顧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姐姐,一個老人拼盡全力呵護一個更老的人,一粥一飯,一哭一笑,都見姐弟深情。

今生兄弟姐妹,來世誰也不是誰的誰,既然終有一別,何不趁早原諒!

 

如果還不能諒解,就想想小時候,住一個故鄉,睡一張臥榻,吃一鍋米飯……


春天來了,冰雪融化,還有什麼不能放下?

一周回顧:

◆ 還記得你最原來的樣子嗎?

◆ 寫給孩子的100條小規矩

◆ 當怨婦媽媽遇上甩手爸爸……

◆ 誰的人生,不是看起來都挺好?

◆ 不論你飛多高,家人都在等你回家吃飯!

◆ 這9件事做對了,才算對得起孩子!

◆ 小時候,我們只學了對錯……

你讀,就是最好的讚賞。

相關焦點

  • 【全網直播】兄弟姐妹不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電影《我的兄弟姐妹》中有這麼一句臺詞: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落到地上結成冰化作水,就誰也離不開誰了。然而,對於曾經的柳家的四位兄弟姐妹來說,這句話只是存在於電影裡面而已,現實生活中都是雞毛蒜皮,爭吵不斷,每天大家忙得連坐在一起說說話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達到「誰也離不開誰」這種境界。甚至和父母之間的連結,也只是你來我往的關係。兄弟姐妹各家分開去看父母,彼此之間的聯繫很少。
  • 漫談50後的心理調適~兄弟姐妹篇
    親兄弟姐妹的緣分是血肉聯繫起來的,是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在父母的呵護下,盡情的享受過兒時的快樂。特別是,兒時大哥大姐對弟弟妹妹的關懷,是一種難得的恩情。記得筆者兒時受人欺負,大哥憤怒的眼睛冒血絲的情景,每每浮現眼帘,手足之情,刻骨銘心。
  • 兄弟姐妹互助養老的思考
    我的兩位父親兩位母親已經離開我們十五年了,在父母需要照顧的時候,我為了生計奔波,既沒有時間,經濟上又拮据,也沒人要求我去做什麼,姐妹兄弟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都是自願進行的,在處理後事過程中我拿錢了,姐姐弟弟們又把我的錢讓別人捎給我。兩個家庭姐妹兄弟十四人,互相關照有加,我非常感激他(她)們,如果有來生我願意還和他(她)們做兄弟,做姐妹。
  • 兄弟姐妹到底是親人還是仇人
    兄弟姐妹到底是親人還是仇人?我們身邊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明明是最親最近的人,反目成仇,拔刀相向,有一部分是歷史傳統問題,是現代思想與傳統觀念的碰撞,一直以來在財產分配上來說分歧是最多的,大點的家族還好分配,遺囑或者直接走法律途徑,現代法律明確規定了繼承人的順序和分配比例,前段時間新聞報導何鴻燊去世的消息,本以為會出現家產爭奪戰,結果大跌眼鏡,也慶幸何鴻燊沒有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不然不會這樣太平的就這樣過去了!
  • 是妻子親,還是兄弟姐妹親?
    兄弟姐妹的親,主要是來源父母血緣關係,兄弟姐妹沒有結婚之前,他們情同手足,天天生活在一起,有同一個父母親,沒有那一種親能超越兄弟姐妹的親,隨著兄弟姐妹大了結婚有了家庭,這種特殊的兄弟姐妹關係開始發生了改變了,兄弟有了妻子,姐妹有了丈夫都有了新的家庭,就有了兄弟姐妹各苦各累,那家有錢那家就好過,其它兄弟姐妹再窮也不會幫的說法,往往為了借幾萬元錢暫時還不上,兄弟姐妹就能不來往,夫妻就不一樣了
  • 家庭影響之兄弟姐妹
    家庭成員中,除了父母還有最核心的部分那就是孩子,也可以說是兄弟姐妹。但隨著獨生子女的發展,這個詞一度成為了傳說中的詞,但隨著近年來國家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更多的成員。因此,兄弟姐妹也成為了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專家的觀點很一致。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一個極具爭議性的問題: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呢?許女士觀點:小時候兄弟姐妹關係親,長大了夫妻關係最重要。小時候兄弟姐妹親,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的兄弟姐妹,為了生活,吃了很多苦,甚至有的為了供自己其他兄弟姐妹上學自己主動放棄上學的。結婚了沒利益關係的兄弟姐妹關係還好。
  •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過來人的答案很一致。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一個極具爭議性的問題: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呢?許女士觀點:小時候兄弟姐妹關係親,長大了夫妻關係最重要。小時候兄弟姐妹親,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的兄弟姐妹,為了生活,吃了很多苦,甚至有的為了供自己其他兄弟姐妹上學自己主動放棄上學的。結婚了沒利益關係的兄弟姐妹關係還好。
  • 兄弟姐妹之間「偷奸耍滑」的趣事
    分享一個兄弟姐妹之間互「坑」的樂事,歡迎你也跟我分享。多兄弟姐妹的家庭,誰家還沒點「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作為有兄弟姐妹的過來人,我一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小時候被兄弟姐妹「坑」過麼?你娃之間怎麼「互坑」的?
  • 夫妻和兄弟姐妹之間,哪個更加親密?真的好現實!
    但是,這個問題有很多的答案,不管哪一個都是最重要的人,可是兄弟姐妹和自己的老婆哪一個更重要關係更親密呢?今天我們要討論這個很有爭議的話題。我們來分析一下:首先,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好,是因為難以割捨的血緣關係和從小一起長大所以感情深厚,但是我們要意識到一個問題,當我們長大以後,脫離了原生家庭,各自有自己的家庭,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有的兄弟姐妹發展的好,過的好,有的兄弟姐妹卻吃不起飯,這個時候感情還會好嗎?
  • 兄弟姐妹家能去嗎?過來人說出實話
    可是,我們還有兄弟姐妹,他們的家可以經常去嗎?對於這個問題,有一些過來人也是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逢年過節走親訪友,有時候會在兄弟姐妹家裡借住幾天。但是,總感覺不是很自在,沒有父母在的家好像少了一種感覺。於是,總是不敢住太久,生怕打擾別人。小吳說:雖然父母離開我們姐妹已經好幾年了,但是我們姐妹相處得很好,雖然沒有了父母這個紐帶,我們仍然是世界上最親的人。姐妹的家就像自己的家,只是有些思念父母而已。
  • 獨生子女希望有兄弟姐妹
    從小到大感覺自己都是一個人,有啥事只能找父母說,不能和父母說的只能自己藏在心裡,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想讓父母知道一些事情,但是可以和兄弟姐妹說。我覺得我們應該有個兄弟姐妹,90後太孤獨了,如果父母百年之後連個互相幫襯的人都沒有,很悲哀。
  • 加油,兄弟姐妹
    剛剛回到家,有兄弟來拜會,感恩之心,真的不容易,這幾個月一直都在忙碌的節奏,所有的交情都擱置一邊,由衷之言,不在乎對與錯。數年來,看著你們的成長,你們的成功,都不容易,曾經去過非洲呆了一年半的時間,現在,在這個城市重新登陸,好好經營自己的路,自己的家庭事業,你們的堅持和努力,成就了今天的成績非常不容易,感謝你們,你們的好我替你們高興。
  • 父母走了,兄弟姐妹就很少來往了?
    自從母親三年前去世之後,我們兄弟姐妹之間再沒有一次一起相聚過。突然見到這個問題,才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母親去世後,大家一般都是有事才相互走動了。也就很少有大家一起相聚的機會了。雖然大家都還相互惦記,但卻很少見面了。我想,沒有事就不再走動見面是有客觀存在的原因的。兄弟姐妹每個人都成立了家庭,接納了新的家庭成員,形成了每個小家庭的相對獨立的環境。
  • 兄弟姐妹爭財產大打出手?始作俑者其實是父母的失敗教育!
    近年來,兄弟姐妹因為財產大打出手,撕破臉皮的事情屢見不鮮。兄弟姐妹本是我們在這世界上最親的人,財產真的是讓他們關係不好的誘因嗎,我們得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歸根結底是父母的失敗教育,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有以下幾類父母的家庭當中。
  • 父母在、親如手足,昔日的兄弟姐妹為何父母一去,就疏如生人?
    今日,和朋友說到了「世態炎涼」這個成語時,給人的「父母在、親如手足;父母去、疏如生人」甚是感悟,尤其是看到寧靜夜空時,總是不受控制地思念起遠方的兄弟姐妹,但僅僅在於想念而已、至於團聚上的情感卻不深,,但是最後想想不過是一套半套房子而已,他們想要想爭就隨了他們,父親在二哥和三哥那裡輪流住一個月,效果雖然是最小的兒子,但是平時一有空就會去看望老父親,因為父親還在所以曉剛和兩位哥哥之間的來往還比較頻繁,但是曉剛也因為兩位哥哥爭房子的心思,打算在父親離去後徹底和他們斷絕關係,從此不再來往…… 曉剛的故事,完美地詮釋了「父母在、親如手足;父母去、疏如生人」,但為什麼昔日的兄弟姐妹在父母一去
  • 在路上 | 我的好兄弟姐妹,謝謝溫暖陪伴
    兄弟姐妹,是最親的情,是最濃的愛!兄弟姐妹,如有血緣,自然深愛!兄弟姐妹,如有情緣,倍加熱愛!好的兄弟姐妹,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我的好兄弟姐妹,又會是什麼樣的呢?28年的TQLS事業,並肩奔跑的兄弟姐妹,就是最好的兄弟姐妹!
  • 為何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們的感情也變淡了?四點原因很現實
    這位寶媽名叫小周,家裡兄弟姐妹一共五個,她是最小的妹妹,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和兩個哥哥。父母去世後,確實會導致兄弟姐妹們的感情變淡,其中有四點原因很現實,我們不得不承認。為何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們的感情也變淡了?
  • 雙胞胎姐妹嫁給雙胞胎兄弟,這四個人的日常,簡直神同步啊
    姐妹倆一直等到30多也沒有找到夢想中的另一半。兩人漸漸意識到,這種雙胞胎嫁給雙胞胎的概率,就像希望天上的星星都排成一列那麼渺茫。就在她們幾乎都要放棄這個想法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2017年,她們像往年一樣去俄亥俄州參加了「雙胞胎節」。姐妹倆是這個活動的常客,年年都去參加,認識了一堆朋友,但始終沒有遇到讓她們心動的他和他。
  • 媽媽的兄弟姐妹們
    他們兄弟姐妹情誼深厚,彼此之前極少齟齬,印象中他們總是言笑晏晏,相談甚歡。這就是媽媽的兄弟姐妹們,他們團結,他們溫暖,他們扶攜彼此他們疼愛我,因為他們始終記得我是全家族裡最早沒有媽媽的孩子,而我也沒有兄弟姐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