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導讀:
我們以為家庭主婦這個職業無需文憑,其實它更需要持續的進修,家庭婦女的學校從沒有畢業證,它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考試,生活便是實驗室。
文 | 熹文&Simon 授權發布
老早立志做家庭主婦,每晚六點半把四菜一湯端到餐桌的那種,後來不幸生出野心,不再滿足於家庭主婦的夢想:我想一口氣讀到博士,抑或去做個體面的創業者,那些姑娘們都想「擁有很多愛,不然就很多錢」。
我比較貪心,我想在愛之外,有很多很多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的錢。
有這種野心是要付出代價的。大學一畢業我就一頭扎進社會中,五年來捨不得閒下哪一日去消遣,我回到瀋陽,去到西安,停留北京,駐足惠靈頓,行走於雪梨,這些美其名曰的「休息」和「旅行」,沒有一日不是需要我在行程中,擠出時間打開電腦,噼裡啪啦為野心構築又一層,而悶熱的車中,深夜的旅館,熱鬧的餐廳——哪裡都成為過我工作的場地。
看著生活中家庭主婦的畫面,時而後悔,時而豔羨,「哎,說不定時光回到過去,我也能忍住脾氣,投身於婚姻,和誰生下幾個孩子,每晚四菜一湯,看八點檔的電視劇——」
然而我也是個信命的人,我手指粗粗,天生勞動婦女,沒那福氣,轉念一想,「這些年雖未讀到女博士,但也輾轉拼來幾個文憑,才不要去做主婦……」
女人啊女人,到底是酸了。
逛知乎看到幾個有關家庭主婦的問題,發現那裡果真人傑地靈,有姑娘竟然頂著高出我很多很多的學歷和才華,在家中為男人洗衣煮飯生養孩子。她們美麗,聰慧,毫無怨言,像做一份什麼其他的工作,非常安心。
我不平,這難道不是資源的浪費?這樣的女人,不是應該到社會上去叱吒風雲嗎?她們不是應該穿職業裝,踩高跟鞋,把文件拍在辦公桌上與老闆叫板,每月用才華賺得十萬塊俸祿,在我這樣的姑娘面前昂起頭,仿若說「小姑娘,跟我比,你還嫩了點」?
她們沒有,她們煮一手極好的咖喱,唱搖籃曲,把才華用在孩子的功課上。
我去和做全職媽媽的同學見面,提早體驗下做母親是什麼滋味。她笑自己是「無所事事的家庭主婦」,半天相處之後,我為自己扭曲的三觀感到抱歉——家庭主婦大概是最全能的角色——你需要會烹飪,這是基本技能;需要會開車,去購買日常用品;需要會英文,以便與人溝通,你還需要好的體力還有好的脾氣,能一手抱娃一手推車,也能在孩子哭鬧中保持鎮定,當然你還需要才華,學歷或者其他修得的技能,你當然聽說過,一個孩子最重要的教育,來自母親。
我們以為家庭主婦這個職業無需文憑,其實它更需要持續的進修。跟隨我的朋友體驗半天,發現家庭婦女的學校從沒有畢業證,它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考試,生活便是實驗室。
當我的眼睛緩慢播放這一幕:朋友給孩子念過英文故事,轉頭和我討論代購事情,忽然想起「房地產課下周就考試了,這周要好好複習呢!」2個孩子在身邊讀著書,她的手探向背包裡,「給你帶的餃子,自己包的!」
見識過頭髮亂抓一把對流鼻涕的孩子大吼大嚷的母親,我覺得她在那,就是一個家庭主婦的完美解釋,全能,堅強,智慧,且不斷向前。
知乎上的一個提問引起了我的興趣,大意是姑娘留學時對老師說起,自己理想職業就是做家庭主婦,後來一次數學考試考得很差,老師把姑娘叫去辦公室訓話,老師說,「難道你將來就真的做家庭主婦嗎?」她感到了他對這份職業的不屑。
有個回答戳中內心,「你老師並不是因為你想選擇當家庭主婦好不好,而是他從你的成績差裡得出了以下結論:因為想當家庭主婦所以可以對自己要求低所以成績差。」
反思自己過去對主婦的認識,說白了就是對輕鬆生活的嚮往。有多少人都這樣想?不必問,自有大部分女人,默默在心裡點著頭。
亦舒怎麼說,在《喜寶》中,她寫,「女孩子最好的嫁妝是一張名校文憑,千萬別靠它吃飯,否則也還是苦死。帶著它嫁人,夫家不敢欺負有學歷的媳婦。」
就算不為夫家,不為丈夫,不為己後,還是有學歷要讀,有技能要學,有錢要去賺,有更好的愛去爭取。
若誰再問我,高學歷家庭主婦是資源浪費嗎?哦不,那絕不是資源浪費,而是價值的重生。
Simon有話說:
What is the worth of a "housewife"?
「家庭主婦」的價值所在?
Housewife.
家庭主婦。
It's not even a common word in English any more, except for "Desperate Housewives" or "Real Housewives" - two TV series that are very popular.
其實在美劇《絕望主婦》和《比弗利嬌妻》開播之前,「家庭主婦」這一詞在英文中並不常見。
In New Zealand you're likely to meet housewives, but they will more often identify as something like "stay at home mums".
在紐西蘭,你也會遇到一些家庭主婦,不過定義或許有點不一樣,她們更多被看做是「在家帶娃的媽媽」。
Why don't we use the word "housewife" any more? It's kind of considered an insult. This dates back to the rise of feminism in the 1960s, I guess.
為什麼我們不用「家庭主婦」這一詞呢?因為在英語裡面,這個詞語多少帶有一點貶義的意思。追其原因,我猜想應該是由於20世紀60年代女權主義的崛起。
"Housewife" sounds like something that's not serious, something to be hidden away. And so, not many women will want to be identified as housewives today.
「家庭主婦」聽上去有點不夠嚴肅,或是有點見不得人的意思。而且,現如今已婚的女士們都不願意被稱為「家庭主婦」。
However, here's the strange thing: more and more women secretly want to be housewives.
然而,事實上又有個奇怪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女士們私底下其實又渴望成為家庭主婦。
Why do I say that?
我為何這麼說呢?
The world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tressful, and the idea of "just" being a housewife is appealing.
當今社會壓力日趨增大,如果「僅僅」當一名家庭主婦聽上去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In fashion, there is a "retro" trend towards the kind of clothing that was popular in the 1950s – the Golden Age. Floral print dresses, hats and bonnets, simple and conservative clothing.
就潮流而言,當初20世紀50年代(黃金年代)盛行的服裝似乎重返歷史舞臺了。譬如說,印花裙、復古帽,以及其它簡單且保守的衣服。
Baking is rising in popularity. Cupcakes, muffins, scones – this kind of comfort food is bad for your body but great for your soul. And it evokes memories of family, security, comfort.
烘焙——杯子蛋糕、鬆餅、烤餅這類益心不益身的點心又開始流行了。不過這些都能激起對家庭、安全感和舒適感的回憶。
Western culture (including New Zealand culture) is thinking two things at the same time. One, we are proud of our liberal, high-tech, fast moving world, where we have overcome many silly things of the past.
西方文化(包括紐西蘭文化)當前正思考兩件事情。第一,我們為我們的自由、高科技、快速發展的世界深感自豪,在此我們可克服了過去許多愚昧的東西。
The other thought is, nostalgia. Wouldn't it be nice, we secretly tell ourselves, to live in a simple world (even if that simplicity is based on a lie). Wouldn't it be nice to live in black and white (just like the photos from that time) and be a housewife.
第二就是,懷舊!如果我們悄悄告訴自己,要是再能回到過去那簡單的世界(雖然有點自欺欺人),或許也是件好事!那個時候生活簡單似黑白照片,做一名家庭主婦也是非常不錯的!
It's a little complicated. And complication is what makes life interesting. The best flavours are those that are not totally sweet, nor totally sour, but a delicate mixture of both. And the same with housewives … the answer is not simple, but it is interesting.
生活總有那麼點複雜,不過複雜性往往又會使生活變得更有意思一些。最美的味道不單單是甜,也不單單是酸,而是酸甜交雜!對家庭主婦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往往問題的答案並不簡單,但卻很有意思!
One last word. My mum was a housewife when I was growing up, and I'm so grateful. My dad had passed away, and Mum took the time to care for me. That's a rare thing to do in this day and age, and it meant we didn't have a lot of money, but it did mean my life was full of culture, knowledge and good experiences.
最後再說兩句。在我小的時候,我的媽媽就是一名家庭主婦,對此我滿心感激!我爸爸早年就去世了,於是媽媽一個人挑起養育我的擔子。那些年我家並不富足,但是那些歲月讓我十足體驗了我們的文化和知識,也給予了我十分豐富的人生經驗。
So let's lift our glass to all the housewives out there! Cheers!
所以,讓我們向家庭主婦們致以敬意吧!乾杯!
*來源介紹:楊熹文,2016年亞馬遜年度新銳作家,一個住在紐西蘭房車上的姑娘,熱愛生活與寫作,相信寫作是門孤獨的手藝,意義卻在於分享。新書《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火熱銷售中,講述一個姑娘如何在異國用野路數從一無所有到詩和遠方。歡迎關注新浪微博@楊熹文,微信公眾號@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neversaynever30)楊熹文(yangxiwen30)
關注「麥子熟了」,回複數字204,查看4月8篇熱門閱讀集結
1 《在海外,這個富15代,王一般存在的中國人,今天很想和他說這樣一句話……》
2 《郭晶晶兒子的天價幼兒園和竇靖童的北京四中,終於明白小扎和強東的差別》
3 《《人民的名義》折射婚姻百態:你的婚姻是哪一種?》
4 《你和頭等艙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5 《為什麼有錢人的妻子都相貌平平》
6 《董卿首談兒子: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7《兩個德國人,甩了中國教育一記響亮的耳光》
8 《為什麼日本有錢人開的都是很一般的車?首富孫正義的回答震驚四座》
| 麥 子 熟 了 |
文章百裡挑一,不雞湯不勵志,遇見即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