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現在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選擇晚婚甚至不婚,很多人對待婚姻的觀念也在慢慢發生變化。即便如此,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婚姻對很多人來說仍然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而這樣重大的事情,一定少不了嚴謹的儀式和流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日本人的婚禮,和我們的「三書六禮」有何不同?
一、訂婚:結納禮
與國內一樣,日本人雖然越來越提倡自由戀愛、獨立,親情的捆綁度也不像我們這麼緊密,但仍然奉行「兩個人的婚姻其實也是兩個家庭的事」這一原則,因此結婚前一定要獲得雙方父母同意。兩家父母見面後會舉行「結納」儀式,類似於「下聘禮」,儀式上必不可少的就是"結納品",物品數量一般是奇數,主要以酒、食物等吃的東西為主。
除此之外還要準備"結納金",類似男方給女方的彩禮,金額在100萬日元左右(約6萬多人民幣)。但女方父母一般不會把這個錢收下,而是留給新婚夫婦籌備婚禮或新家。而且日本人講究有贈有還,女方家庭要回贈男方"結納返し",也就是回禮,回禮的價值相當於男方給女方的一半即可。
二、領結婚證:入籍
日本領結婚證稱為「入籍」,傳統意義上,「入籍」一般多在舉行完結納儀式以後,但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會選擇先辦結婚典禮,再去入籍。
三、婚禮:結婚式
日本人的婚禮中最先進行的叫「結婚式」,一般在上午十一點,由雙方父母及最親近的朋友見證,新人互說誓言、交換戒指、接吻等。形式有神前式(在神社舉辦)、佛前式(在佛像前宣讀婚約)、人前式(由親朋好友見證籤訂結婚合約書)、教堂式(在教堂舉辦)。雖然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日本人的婚禮形式有所不同,但很多人仍然選擇傳統的神前婚禮。
神前婚禮儀式一般在當地的氏神社舉行,新娘會穿著傳統的「白無垢」,禮節也較為繁瑣,但這才能顯示出兩個人相伴終生的堅定信念和對婚禮儀式的重視,神前婚禮上最隆重的莫過於交杯儀式了,雙方新人需通過339次交杯酒宣誓結為夫婦,相愛一生。
四、婚宴:披露宴
婚宴在日本稱為「披露宴」,一般在下午一點舉辦,不論是西式還是傳統和式婚禮,結婚式後都會舉辦「披露宴」,所到賓客要包紅包表示對新人的祝福(注意不能包雙數)。新娘會換一身更喜慶的和服叫做「色打卦」,在賓客的見證下與新郎攜手切蛋糕,之後賓客便可以用餐、聊天,新人也會去每一桌向賓客致意問好。
大約一小時後還會有餘興節目,新郎新娘或親朋好友為在場賓客準備歌舞表演助興,新郎新娘也可以和賓客合影留念。接下來就是新人雙方父母講話,上司致辭,最感人的是新娘會為父母讀一封信,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這些儀式全部結束後,新人先行離場,然後賓客離場,但新人也會送客,並送上回禮表示感謝和作為留念。
五、二次會
二次會一般在晚上6點以後,地點在居酒屋、料理店居多,主要是為了照顧到白天由於工作原因未到場的賓客或是比較遠親的朋友,此時新人一般比較疲憊,也可能有些喝醉,所以形式比較隨意。
到這裡,一場日本傳統意義上的結婚儀式就結束了,現在不管是國內還是日本的婚禮,趨勢都是在簡化流程的基礎上保留獨有的傳統文化。
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有很多人會選擇不辦婚禮、旅行結婚等等,人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有人覺得一定要在親朋好友的見證和祝福下才算結婚,也有人覺得只要兩個人過得好,儀式都是次要的。
不論怎樣,只要兩個人有共同的想法和選擇,甜甜美美的生活就好啦!
你參加過日本新人的婚禮嗎?有什麼有趣的經歷,歡迎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