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高考狀元無一成才?普遍「高分低能」?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2021-01-09 騰訊網

文/小曼聊育兒

每年高考,各個省都有狀元,讓人羨慕不已,關於他們的未來,備受人們關注,多數人覺得會有一番大成就,結果真是這樣嗎?

最近,相關部門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從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後,有3000多高考狀元,卻沒有一個人成為行業的「領頭羊」,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先來看看,北大教授關於此情況的說法。

「拉磨一年,一生無緣千裡馬」

這份調查,一共調查了科學、社會、企業、藝術四大領域的100位有成就的人,除了科學家,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和教育有關係外,其餘人都和教育沒直接關係。

簡單的說,學霸也未必能成為某領域的「家」,差生也不一定不能成為「家」,北大教授是這麼比喻的,千裡馬在廣闊的天地馳騁,而拉磨的牲畜,重複做最辛苦,回報最少的工作,只會聽別人的命令,難以成為千裡馬。怎麼理解呢?

學霸只會死記硬背的讀書,灌輸什麼知識,就成為什麼樣的人,思想被禁錮住,發揮不出來自己的優勢,就成了隨處可見的普通人,難以成為讓人眼前一亮的才子。

學生普遍是「高分低能」,只會學習,分數很高,和能力不匹配,做事循規蹈矩,沒有個人的看法,思考問題沒有深度,難以跳出別人定下的條條框框,雖然很多高校畢業生從事了高薪工作,但卻沒有個人的成就。

再看2020年公布的我國工匠名單,清華北大僅1人上榜,而西北工業大學有13人上榜,再比如說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小時候既愛學習,又愛藝術,這讓他思路開闊,綜合能力高,才成為科學領域的「領頭羊」。

為何高考狀元成為了「高分低能」的人?

原因一:本身存在偶然因素

部分學校會存在特別優秀的學生,和其他學生差距很大,但實力比較強的高中,這種情況少見,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並不大,高中三年每次考試成績,都不可能一直保持第一,而是大家輪著。

高考成績相差也沒有太大,個人的發揮不同,成為狀元就存在偶然因素,比如2020年高考,江蘇省有兩個文科狀元,兩人成績僅相差一分,430分的狀元,因為選修等級沒達到清華北大的標準,遺憾去了HK大學。

原因二:基數小

3000多高考狀元,這個基數還是小,同等級別的優秀考生,數量遠遠超過這個數,如果都納入進來,結果或許會截然不同。

結論也有以偏概全的意思,雷軍也是行業的「領頭羊」他是1987年湖北高考狀元,還有很多,所以不能說的太絕對,高分低能的學生確實存在,但高考狀元還是比較容易出千裡馬的,自身眼界開闊,思維活躍,都是優勢。

原因三:難以避免先天缺陷

高考狀元沒能成為「領頭羊」,和個人的性格以及心理素質,有很大的關係,寒門學子成為高考狀元,從艱苦的環境中走出來,堅韌不拔的品質,謙虛低調的做事風格,都能讓他們做出一番事業。

金字塔尖的學生,雖然享受豐富教育資源,但多數「眼高手低」,做人做事過於張揚,過慣了坐享其成的生活,就會難有成就。

原因四:凡事太過於求「穩」

高考狀元上大學後,就算不使勁拼,正常畢業,都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他們安於現狀,凡事過於「求穩」,害怕承擔風險,都難以成為行業的「領頭羊」,這也是人性的弱點,本身並沒有錯。

想有大的成就,要有冒險精神,能承受得起失敗,面對迷霧一般的前方,能夠時刻保持清醒,這一點他們也很難做到,萬一迷失自我,後果也不堪設想。

高考狀元還有價值嗎?

看了北大教授的一番話,分析其中原因後,也許有人會質疑,難道成為高考狀元沒有價值嗎?錯了,當然有價值,學習能力是成才的基礎,拉磨的畜生,一輩子都難以走出那個圈,成為千裡馬的可能性極其渺茫。

高考狀元是有很大的優勢,只要他們醒悟,深挖自己的潛力,加上動力,更容易成才,高中時期注重成績沒有錯,不考上名校,想成才的希望就小很多,當你考上大學,就要注意,多發展其他才能,這樣成才的可能性就大了。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你認為高考狀元有哪些價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您對本文感興趣,歡迎轉發、分享、留言。

相關焦點

  • 對於「高分低能」這一自造詞,如何才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
    不知從哪一年起,「高分低能」作為一個自造詞,逐漸登上歷史的舞臺。從那之後,我們經常聽見有人說「誰誰誰高分低能」之類的話語。傳得多了,這個自造詞也似乎在社會中「更加時髦」了。可不論怎樣,自造詞終歸還是自造詞。同時,我們更多人不禁引發了深深的思考——難道高分者一定低能嗎?
  • 廣西09高考文科狀元黃嫣:勞逸結合 張弛有度
    2009年廣西高考文科狀元黃嫣。記者 伍永志攝    南寧二中高三(七)班學生,在2009年高考中以629分的成績摘得廣西文科狀元。多才善藝的她,在得知自己是廣西今年高考文科狀元時,燦爛的笑容就一直掛在臉上。   2009年各地高考狀元風採<<  1990年,黃嫣出生在南寧市一個普通的家庭裡。母親是醫院的一名藥劑師,父親是南寧市某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
  • 他曾是高考狀元,22歲因搶銀行被判刑,出獄後又考入重點大學
    黎力,16歲成高考狀元,考入北京科技大學,因多重原因在22歲時因搶銀行被判刑。出獄後再次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重點大學,這其中又有怎樣的故事?16歲的高考狀元學習上的事情從來不用父母操心,經過自己多年的努力,在2003年的高考中,黎力以縣高考狀元的成績,如願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學
  • 十個高考狀元七個會樂器,孩子之間的差距,從學樂器開始就拉開了
    在之前,某單位記者曾經進行過一次調查,調查的對象是十位高考狀元,而調查的內容就是這十位高考狀元和樂器之間的聯繫。結果表明,十位高考狀元中,有七人都有較深的樂器愛好,最少掌握了一門樂器。就比如,江蘇省的理科高考狀元李雲飛,就對古箏非常的感興趣,並且拿到了古箏十級。
  • 2019年高考作文預測(3):寫給狀元劉寧——腳踏實地走好人生路
    對於劉寧的悲劇,你有什麼感想?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立意提示以及更多範文見連結部分:2019年高考預測(1):由狀元郎淪為流浪漢說開去(奮鬥、拼搏)2019年高考作文預測(2):狀元悲劇引發的思考(理想、青春)範文7.準確定位,堅持夢想三19班郭雨晴(美術特長生)一如劉寧那樣,許多人都不甘於平凡無奇的生活,但請謹記:我們要正確看待自己的實力、能力,樹立適合的目標
  • 高考狀元黎力:22歲搶銀行被判刑10年,出獄後又考進重點大學
    你有什麼樣的心態,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走好這一生,首先要有一個好心態。面對生活的苦難,有的人咬咬牙,撐下去,走過生活的獨木橋,擊退所有的難堪與窘迫,但也有人被生活所擊垮,最後走向一條錯誤的道路。2003年,16歲的黎力迎來了他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的階段——高考。
  • 湖北高考狀元作文滿分,她媽媽坦言:孩子的寫作能力不是逼出來的
    這個觀點是湖北高考狀元作文打了滿分的唐楚玥的媽媽提出來的。唐楚玥是一個理科學霸,但是語文成績也是出奇的好,尤其是作文,高考的時候打了滿分。要知道,高考是一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過程,能在高考中脫穎而出的絕對是一個高手。她的滿分作文曝光後,會給人一種「實至名歸」的感覺。很多家長看到這些後,又開始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了。
  • 5年前,643分摘狀元,說高中沒談過戀愛的湖北女孩,現狀如何
    5年前,湖北女孩陳鳳竹,高考以643分摘得文科狀元,面對記者的提問「你談過戀愛嗎?」她直言,沒談過戀愛,沒瞧上。2015年,陳鳳竹參加高考,取得了643分的高分,摘得了湖北高考文科狀元,因為長相甜美,被網友稱為「最美的高考女狀元」。
  • 教育部發布通知,高校新生欲哭無淚,家長:為啥不早說!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前段時間,網絡上熱議的一個高考志願填報失誤的事情,這名廣東考生也是被我們大家稱為「2020高考最慘學生」!明明考了632分的高分,卻被一所三本院校: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錄取。最大的原因竟然是:志願填報的失誤!這位考生把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當成了電子科技大學。
  • 天才高考發燒考上師範大學,重讀682分成湖南狀元,如今怎樣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的猿猴,它們沒有進化成人,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他們被這個社會所淘汰了,所以他們不能夠成為一個人。我們成為了人,就表示我們是一個高級的動物了,就要有區別於其他動物的能力。在這個世界上也有很多不滿足於現狀的人,他們的一生都在努力奮鬥著,為了自己的生活而拼搏,有的人是在學生時代的時候,永遠不滿足於自己的成績永遠在努力上升。
  • 今年是「00後」第一次參加高考,進沒進大學的人都還「在路上」
    「90後」的時代已經過去,今年是「00後」第一次參加高考啦!走出考場,有的笑說「終於解放了」!有的打算ktv瘋玩一晚,有的準備好去哪家餐館大吃特吃一頓,有的約好到網咖大戰一翻,有的只想美美的睡覺,有的愁眉苦臉、心情低落,有的回到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 「夫妻必讀」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很多夫婦選擇中年離婚?
    每年高考之後會出現一股「離婚熱」,以中年夫婦居多,其實不僅僅是高考後下面和大家共同分析下其中的原因吧。一、「熬」夠了其實現在很多的中年夫妻不是在過生活,而是在「熬」生活。很多夫妻其實早就沒有了夫妻感情,只是礙於子女還未成人、成才或成家,不希望讓孩子的童年和青少年有個不健全的家庭,夫妻雙方才「熬」著過。
  • 高分低能連舔狗都分不清
    高分低能,農村學子被脆弱的愛情觀葬送!苦學二十六載,只為珠江一躍?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不斷的安排不同類型的美女在身邊徘徊,一直的教導他,美女不過是身邊的玩物,只有守好家業,想要什麼都能得到。愛情到最後就成了商品,是有價格的。而這位同學的價格就是深圳寶安一套房:最少500萬。也就是說她的愛情值500萬。
  • 河北女孩高考語文140分,以總分721摘得狀元,養成學霸貴在堅持
    2020年,一個來自河北的女孩邢雨菡,在高考中,以721分摘得了狀元,她的成功就是貴在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邢雨菡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她從小學習很好,成績排名一直在班級前10名,幾乎不用父母操心過她的學習。但是,在2017年中考,邢雨菡以總分550分,獲得承德市第69名的成績,並考進承德一中。
  • 高考作文提分技巧,學生要與時俱進,學會利用熱點事件獲得高分
    同時語文在考試中的人數佔主體地位,很多的學生認為語文比較好學習,想要獲得高分輕輕鬆鬆。但是語文想要提高學習成績是比任何一門學科都難,所以,學生們一定要從小積累好語文知識。 尤其是高考中的語文作文,有的學生只是因為高考中的作文相差幾分就與重點大學無緣了。 當然高考中的作文也是需要有寫作技巧的,學生們不要只光顧著學習上的這點事情,隨著時代的進入,學生們也要與時俱進。學生在高作文中也要知道一些熱點的事情,寫在高考作文之中,吸引判卷老師的眼球,爭取獲得高分。
  • 他16歲成高考狀元,22歲卻因搶銀行被判刑,出獄後又考入名校
    在黎力的青春期時期,因為他的口吃,給他帶來了許多別人異樣的目光,給黎力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同時,在黎力的努力之下,他在2003年的高考中,以年僅16歲的年紀的他,以縣高考狀元的身份如願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這令黎力的人生走向了一個狹小的岔路口,並且越走越遠。
  • 中國高考狀元,在美工作拒不回國,38歲選擇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
    中國的高考狀元,在美國工作拒不回國,留美工作卻飽受排擠,不堪重負38歲選擇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他的名字叫做陳勤,一個來自中國普通家庭的少年。他的家庭沒有能夠為他提供什麼,但是他憑藉著自己的能力走上了自己想要的道路。平凡而不甘陳勤上世紀80年代,陳勤出生在了一個非常普通的農村家庭。
  • 避開高分陷阱和低分陷阱
    湖南考生家長林石告訴記者,前幾天他去一個高考志願諮詢機構轉了一圈,填了一份基礎材料,這幾天便不斷收到信息。「我也去現場問了問,光排隊找專家就等了半小時。」  「價格如何?」記者問。  「整體來說,還是偏貴。有的大幾千元,也有上萬元的。」話雖如此,但林石還是咬咬牙為孩子報了一個比較便宜的諮詢產品,「畢竟高考都走過來了,不希望孩子在最後『摔倒』。」
  • 樂學培優優秀學員分享高考英語141分的秘密
    高考已經結束一個月了,這一個月所有的高三學子,在迎來久違的放鬆休息之餘,一定也在擔心著自己的高考成績如何。現在高考成績已出,大批「大神」級學霸也陸續湧現出來,他們已經取得了高考的勝利。今天,我們採訪了長沙高考英語獲得141高分的雷晨譽同學,為學弟學妹們分享英語高分妙招。
  • 2020高考高分作文揭秘——高分作文這樣思辨
    2020高考高分作文揭秘——高分作文這樣思辨作者微博及百家號:橙子愛知識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有著濃厚的思辨色彩,不少題目都可以看成是從哲學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衍生而來。上海高考作文題延續了往年的命題風格。題幹是一個選擇問句,沒有給出肯定的答案,具有思辨性。考生可能會從三方面立意:一是肯定,選擇人對事物的發展進程不是無能為力的。二是否定,認為人對事物的發展進程是無能為力。三是不簡單地肯定或者否定,而是討論針對的是哪些對象、處在何種時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在什麼情境中,是無能為力的或者不是無能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