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人,其中有超過7700萬成年人是獨居狀態。且其預計這一數字會在2021年上升到9200萬人。
每次看到這個龐大的數字,就總忍不住去想,經濟如此發展繁榮、大家不斷追求幸福感的今天,為何還會迎來這麼一波無比巨大的單身狂潮?
朋友30歲了,但是對婚姻,他早沒了當初的嚮往。
他也談過幾個相處很愉快的女朋友,但是一提到結婚,便就永遠都繞不開那個問題——你年薪多少?
在那個連三級城市都算不上的地方,朋友也算有個體面的工作,工資不高,但也算是體制裡的人。
但光是體制,又怎能夠達到她們的要求?她們要的簡單而明確,所以每次都會以失敗告終。
久而久之,朋友也就沒了開始的嚮往,再加逐漸找到單身生活的樂趣,他也徹底消了結婚的心思。
他說:「就像朱自清寫的,熱鬧是他們的,很多人,其實什麼都沒有。可奇怪的是,她們,卻覺得所有人都一個樣。」
千百年來,我們雖是一直都在延續買賣制婚姻,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買賣同樣發展了起來。
望而卻步,這是許多自認沒本事的男人的寫照。
當然,在這龐大已存在的單身群體中,女性也佔據有挺大的比重。男性再不想娶前,她們也都不想再嫁了。
經濟獨立的今天,她們已找不到男性存在的必要。
辦公室裡,幾個已婚大姐姐在嘮家常。其中一個說:「我現在是真不清楚他們能幹些什麼?幫忙帶孩子?算了吧,明明都上班,他們卻總是把自己當大爺」
另外一個說:「沒學車以前,他還能做做司機,現在學車了,我也找不到他能做的。」
「更過分的是,天經地義般,不管是誰的過錯,他爸媽永遠只會覺得是我錯。我不是去他們做媳婦的,我是去做僕人的。」
接二連三的吐槽,默默擦過眼淚後,她們得到如下的結論:時間往前走十年,我寧孤獨終老也不會結婚!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網上都流傳有這麼一句話:餘生不嫁了,單身不香嗎?
久而久之,單身似已成為了時尚,因為單身意味灑脫和自由,意味詩和遠方。對將到來的人生,你可以去任意選,也能隨時選。
然後你就可以看到這樣的循環,單身的人越來越多,主動選擇單身的人也越來越多。但這些人裡邊,除了部分真正嚮往自由且有能力追求自由的人外,絕大多數,都是被那婚姻生活嚇到了。
彩禮、房子、車子、孩子,孩子的房子、車子和彩禮,男生被那隱形卻真實存在的壓力嚇到;
洗衣、做飯、帶孩子,女生也被即將到來的千篇一律的生活給嚇到。
所以他(她)們會選擇單身,他不想讓自己變成那個一無是處的傢伙,哪怕已經很努力;
她也不想一輩子被囚在那個小小的家裡,她本是有藍天和大海。
所以,你想回到那個「一生只愛一個人」的淳樸時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