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老人不幫忙帶孩子,年輕父母也不應該抱怨,早該「斷奶」了

2020-11-16 啞鈴媽媽

文|啞鈴媽媽

同事小李最近心情很不好,問起原因才知道,因為婆婆來照顧她了。有人照顧為什麼還會心情不好呢?

因為,小李的老公長期在外出差,兩人婚後三年沒能要上孩子,這次好不容易懷上孩子,老公請婆婆來照顧小李。

都說,婆媳關係是世界上最難處理的關係,可不是嗎?小李和婆婆天天過招,就連閒聊都爭鋒相對。

小李問婆婆:「您有社保嗎?每個月有退休金吧?」

婆婆說,「我兒子出生的第一天開始,我就交上了社保,我有兒子養啊!」這話讓小李心裡不痛快了幾天,對婆婆做的各種做法都挑肥揀瘦。

我們常常勸小李:「婆婆是來照顧你的,不要太挑剔啊!」可小李卻說,「她是照顧我嗎,她是照顧我肚子裡的孫子,照顧孫子天經地義!否則誰來給她養老?」

接下來幾天,小李和婆婆各種過招:

小李不許婆婆早上起床做早餐,因為抽菸煙機的聲音會影響她的睡眠;不吃婆婆剝好的核桃,因為婆婆手上的油膩味兒,會讓自己覺得噁心;孩子還沒出生便給婆婆約法三章,給孩子提出了各種帶娃的要求。

終於昨天晚上和婆婆一言不合,婆婆氣得收拾東西回老家了。我們勸小李跟婆婆道個歉,未來帶孩子,畢竟還是需要婆婆幫忙的。

可小李卻不以為然地說:「她不帶孩子,我就不上班,讓他兒子養著!她也別指望我們給她養老!」

如今物價不斷上漲,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幫忙帶娃,雙職工家庭總有一個要犧牲工作出來帶娃。

很多好心的老人就如小李的婆婆一樣,為了讓兒子媳婦安心工作,主動來幫忙帶娃。可是年輕父母根本不領情,總把帶娃當作是老人的義務,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年輕人早該「斷奶」了,不應該依靠夫妻任何一方的老人。

身邊常常有這樣的抱怨:

寶媽欣欣:「當初是婆婆催生的,如今卻又不幫忙帶娃,老公一個人的工資根本不夠養活我們一家,這簡直是讓我們喝西北風!」

寶媽樂樂:「現在請保姆一個月要6000,我們的工資根本不夠,婆婆既不幫忙帶娃,又不貼補家用,真是狠心。」

試想,如果老人不幫忙帶娃,雙職工家庭會花錢請保姆,可有沒有年輕的父母會拿請保姆的錢孝敬老人呢?

年輕的父母,可能無意識地就把帶娃的老人當成了「免費的保姆」!

無獨有偶,媽媽群裡有這樣一位二胎媽媽在群裡問,「你們懷上二胎後,婆婆每個月給你們多少錢?」

這位名叫小雨的寶媽說,自從懷上二胎後,公婆每月給自己5000元營養費。這個月還沒及時打錢,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開口提醒他們。

太多中國家庭中,老人不僅要帶娃,還將自己微薄的退休金給兒女貼補家用,貼得心甘情願。

老人自己生病時,捨不得去醫院,總是能忍就忍…

天氣漸涼時,老人捨不得給自己添一件像樣的羽絨服,總是穿著那些多年前的舊棉襖…

出門購物時,老人手提著大包小包拼命擠上人貼人的公交車,也捨不得打一次的士…

然而,很多老人當子女需要幫助時,毅然辭掉了工作,幫助子女帶孩子。

最近一期中國老齡中心的調查顯示,我國老人幫助子女帶孫子的比例已經高達66.98%,也就是說近七成的老人,都將自己的晚年生活奉獻給了子女。

可又有多少子女能夠換位思考呢?

年輕的父母們都說自己生活壓力大,工作壓力大,往往30多歲就期盼著自己能夠早日退休,可我們的父母年輕時也經歷過和我們同樣的壓力,年過半百,非但不能退休,卻在子女的家裡重新上崗。

很多帶娃的老人自嘲道,「這就是所謂的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可是我們的生活中總是上演著這樣那樣的家庭矛盾:

子女嫌棄老人帶娃不講究衛生,孩子生病了就怪老人…

子女嫌棄老人不能全身心陪伴孩子,周末總把孩子甩給自己…

子女嫌棄老人不貼補家用,不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幫助自己…

可是,凡事都要換位思考,父母們希望自己擁有怎麼樣的晚年?

很多年輕人會這樣憧憬自己的老年生活: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晚年要稀罕著過。

晚飯後跳上一曲廣場舞,

午睡起來打上幾圈麻將,

周末上上老年大學,

隨時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可我們給了父母這樣的晚年生活嗎?父母們凡事都要換位思考,老人帶娃是情分,不帶娃是本分。

養育孩子是我們此生義不容辭的義務,從孩子出生那刻起,就無法推卸。

年輕的父母們心理「斷奶」最重要!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婆婆不帶孩子,以後該不該贍養她?
    之後,又一個吵開天的問題擺在了眼前:婆婆不幫忙帶孩子,以後該不該贍養她?今天,我想就這個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故事,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哪怕一丁點的啟發,我也很開心了。她苦笑:「說帶不過來,只帶孫子……」別人又逗趣地說,那你生個孫子,看她帶不帶?她搖頭:「不想讓我媽再跟著受罪。」是的,即使我們已經做了媽媽,也永遠是媽媽眼中的孩子。只要她在身邊,就會竭盡全力守護我們,只因:心疼女兒,不想她太累。
  • 為5000元爆發第10次爭吵:老人幫忙帶孩子,到底該不該給錢
    日常生活中,公園、小區廣場隨處可見爺爺奶奶集體遛娃的場面,現如今,老人幫忙帶孩子似乎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年輕夫妻生下孩子,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大多數都交給老人接手照顧。一是因為要忙工作沒時間,二是因為經濟壓力大請不起保姆,即使請得起,也沒有自己父母照看放心。
  • 老人到底應不應該幫忙帶孩子?這個婆婆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裡話
    以前的農村,老一輩只要有了孫輩,多數不再下地幹活,在家裡給兒子帶孫子,讓兒子兒媳這些壯勞力下地幹活,養活一家人。我認為這實際上是大家庭分工協作的結一種模式,也成為中國家庭的一種傳統。現在,年輕的父母要上班賺錢,年幼的孩子還是需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帶。與以前不同的是,現在的祖輩基本都有退休金,不但自己不需要年輕人養活,還要貼補他們。
  • 老人該不該幫忙帶孫子?幫忙帶孫子該不該收取報酬?我是這樣想的
    社會發展要求女性必須走出家門工作打拼;專家提倡母乳餵養;幼兒園、學校要求家長配合教育;新時代父母不願意帶孫子;或者父母不能退休帶不了孫子;家務活不能甩手不幹;不生二胎還會被指責,等等,年輕人真的太難了。這就是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的主要原因,繼續這樣下去,人口出生率很難提高。如果老人能幫忙帶帶孫輩、乾乾家務,年輕的小家庭能減少一半精神的壓力。
  • 老人該不不該幫忙帶孩子?
    有90%的80後家庭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而老人需要小孩陪伴的只有23%,所以現實情況是:我們離不開老人,不是老人要來,是他們不得不來。,認為他們的育兒觀念落伍,那唯一的辦法就是你自己帶孩子,否則除了心懷感恩,別再要求這、抱怨那還有很多說,老人帶孩子是傳統習俗了,他不給我帶孩子,我就不給他養老,拿養兒防老這一套來說事!
  • 「婆婆不帶孩子,以後該不該贍養她?」這是我見過最合理的解釋
    之後,又一個吵開天的問題擺在了眼前:婆婆不幫忙帶孩子,以後該不該贍養她?今天,想就這個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故事,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哪怕一丁點的啟發,我也很開心了。理性上告訴自己,婆婆願意幫忙帶娃是好事,不幫忙也不能說什麼,畢竟孩子是父母的,不是婆婆的;感性上自己心裡有個坎,孫子孫女都是你的孫,為什麼幫小兒子帶,不幫大的帶?忙不過來不帶我也不說什麼,關鍵是有空閒不幫忙,這點讓人心裡堵得慌。現實情況是,感性往往會超越理性。
  • 婆婆該不該幫忙帶孩子?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婆婆不願幫忙帶孩子的家庭後來都怎樣了呢?一般有幾種結果:1、老死不相往來;2、離婚,妻離子散;3、表面客套,貌合神離,沒有親情;4.老人最後孤獨終老,沒有福氣享天倫之樂! 婆婆不願幫忙帶孩子的確是比較冷漠無情的做法,但以下幾種情況除外:1.婆婆身體有比較嚴重疾病,包括傳染病和精神疾病等不適宜帶孩子的情況可以理解;2.婆婆年事已高(八九十歲);3.婆婆還年輕還可以出去工作有比較穩定收入,可以為家庭分擔的;4.婆婆兒子多孫子多,沒辦法家家都照顧到的;5.兒媳婦嫌棄不讓帶孩子(極少數)。 法律上,婆婆沒有帶孩子的義務,兒媳也沒有贍養婆婆的義務!
  • 「婆婆不帶孩子,我以後該不該贍養她?」帶娃和養老哪個是義務
    而如今為了避免婆媳關係緊張,大多數的家庭結婚後都不和老人住在一起,婆媳分開住。這樣做也確實避免了一些矛盾的激發,但仍然有避免不了的問題,比如近期我們圈子裡討論的一個難題:「婆婆不帶孩子,兒媳婦該不該贍養她?」
  • 「你不給帶娃,我不給養老」:到底該不該讓老人帶孩子?
    老人辛苦操勞了大半輩子,落下一身病痛,現在來幫忙帶孩子,早已是力不從心了。其中,讓老人家憋屈、父母們苦惱窩火的很大原因,就在於雙方育兒觀念的分歧和衝突。小到穿多少衣服、輔食該怎麼添加;大到孩子要怎麼教育,老一輩和年輕父母們的矛盾衝突一直不斷。
  • 婆婆不幫忙帶孩子,以後該不該贍養她❓❓
    之後,又一個吵開天的問題擺在了眼前:婆婆不幫忙帶孩子,以後該不該贍養她?你們趕緊趁我們還年輕還能幫你們帶,等我們老了就幫不了忙。還說你年齡也不小了,年齡越來越不好生。我們剛結婚的時候就說等你們有了孩子,我就不在老家,一天累死累活,還存不了什麼錢,就去跟你們帶孩子。結婚以後我不想這麼早要寶寶,可是兩個月之後意外懷孕,我覺得都是緣分,早晚都得要,懷孕之後我就辭掉工作在家待產。
  • 老人幫忙帶孫子,該不該給「帶孫費」?3個兒媳婦說出了答案
    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那麼在帶孫這件大事上,有多少婆媳能達成一致呢?如果婆婆幫忙帶孩子,兒媳婦該給婆婆「帶孫費」嗎?為此清水採訪了三位當事人,聽聽她們怎麼說。其實,沒生孩子之前,文麗是打算自己帶孩子的,畢竟她自己就是留守兒童,從小吃夠了沒有父母在身邊陪伴的苦。所以,她的本意是沒打算讓婆婆幫忙帶孩子的。但文麗這幾年職位升得很快,先是被升級成部門主管,後來又被破格提拔為部門經理,真要辭職做家庭主婦,她內心還真是接受不了。再加上,她們剛在老家買了房子,經濟方面也是一個大問題。
  • 婆婆不幫忙帶孩子你不恨她?兒媳婦的一句話讓婆婆感動
    爺爺奶奶帶孩子成了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連我身邊同事找對象都堅決不想找兄弟兩個的,原因很簡單,就怕到時候沒人幫忙帶孩子,自己應付不來。還有一些當媳婦的,如果爺爺奶奶沒有幫忙帶孩子,她會把她的恨意轉移到孩子身上,告訴他爺爺奶奶不疼你,甚至是阻止老人來看孩子。
  • 老人應不應該給兒女「帶娃」?
    丈夫本就覺得理虧,面對妻子的指責也不願意回嘴,也算是默認了。02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晚年多半逃不過三大結局,個個都很現實像小翁婆婆這樣的老人只是個例,其實大部分老人還是願意幫襯孩子的,雖然在這過程中也有過抱怨和後悔,但始終都會繼續幫下去。也有的人雖然沒有身體力行的照顧,但也會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貼補孩子。
  • 婆婆幫忙帶孩子,應該自掏腰包麼?聽聽這三個老人怎麼說
    一,導語現在,由於年輕夫妻都上班,再加上經濟壓力比較大,夫妻之間就沒有專門的人來帶孩子。一般情況下,都是年輕人只負責生,老年人負責帶。所以帶孩子的群體,基本上都是退休的老人,這裡邊有爺爺奶奶,也有姥姥姥爺。那就勢必產生了另一個問題:幫忙帶孩子的時候,所產生的的所有消費和支出,有誰來買單呢?
  • 67歲老人含淚說出:不幫忙帶孫子,就給錢,這是要我們老人命嗎
    老人幫忙帶孫子是天經地義的嗎。67歲老人含淚說出:不幫忙帶孫子,就給錢,這是要我們老人命嗎。0167歲本該是享福的年齡了,帶帶孫子也可以,但是不能長期帶,老人對於那種帶孩子的強度吃不消我大奶就是這樣的案例,她孫子7歲了,要上小學了,但是父母在外面工作忙,沒時間照顧,更加管不了孩子。最後就讓父母在家幫忙帶,本來一開始還挺好的。但是久了問題就來。孩子也越來越大了,淘氣,老人根本管不了那麼多,要是管不好,又怕被子女說,連自己的孫子也管不好。孩子罵不得,也打不得,道理也說不聽,還經常鬧脾氣,要這個要哪個,不給就哭鼻子,然後要哄。
  • 父母幫忙帶孩子,要不要給父母「辛苦費」?這4個子女說出心裡話
    父母退休後為了減少兒女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大多都會選擇幫子女帶孩子,給孩子分擔一部分負擔。那麼父母幫忙帶孫子,要不要給父母一點「帶孫費」呢?1.王女士我覺得應該給。我的孩子從小就是婆婆幫忙照看,在照看孩子之前,我婆婆自己做一些小生意,每個月也能賺個幾千塊錢,後來幫我們照看孩子後,不僅賺不到錢了,每個月還搭進幾百塊錢的老本給我孩子買東西。
  • 老人該不該幫忙帶孩子,這幾種情況你怎麼看?我還是自已帶吧!
    有些老人會吐槽,那麼辛苦的幫帶孫子,還每天不討好,總是這不滿意那不滿意,都不知道該怎麼做了,現在倒好,直接自己帶,都不用老人幫帶了,自己這麼辛苦都不知道為了什麼。就算肯幫帶孩子,也不會好好帶,總要整出些么蛾子來,總能讓你放心不下,還不如自己帶。確實,如果家裡有個老人幫忙帶孩子的話,年輕人就可以放心去上班,搏殺自己的事業,可有些老人還真的不能讓他們幫帶。
  • 不幫忙帶孩子的婆婆,老了以後都是怎樣的, 3個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關於老人是否應該幫忙帶孩子的話題在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如果老人不幫忙帶,那就只能自己帶,自己帶孩子也就意味著不能上班工作。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很多年輕人都會把孩子交給老人帶,這樣也可以專心工作掙錢。可有些婆婆就是不給兒媳帶孩子,那她們老了以後都是怎麼生活呢?
  • 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最後都怎樣了?三種結果,說的太現實
    在現在的生活當中,大部分人結過婚以後,生了孩子,孩子都是由老人幫忙帶孩子,而夫妻兩個人在外面工作掙錢,這種現象已經很常見了。因為在大部分人的心裡,父母幫自己帶孩子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有很多人心裡因為這個和自己的父母鬧翻,說出一些傷害父母的話,如果你們不幫忙帶孩子,等你們老了的時候,也不會給你們養老。
  • 「我媽說生孩子你自己帶,她不幫忙」「那也別指望我給她養老」
    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結婚了,等到自己做了奶奶之後,又要幫著兒子兒媳婦帶孩子,從年輕忙碌到老,根本沒有休息的時候。的確,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這樣的情況,年輕的夫妻生下孩子之後,因為工作原因,由家裡的老人來幫忙帶孩子。甚至現在很多人,即使自己工作不忙,也會在有了寶寶之後,把父母喊來讓他們幫忙,這好像已經成為了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