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頒證儀式感將加強?「不要流於形式,要切實感受」

2020-09-10 缺舟也渡人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

世間千千萬萬字,唯有情字最殺人。

這裡指的情,有很多種,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三當屬親情,感情,友情。

親情是牽腸掛肚,友情是念念不忘,那感情就是輾轉反側。

而一段關係可以將三個都涵蓋了,那就是「婚姻關係」

感情的結合,親情的名義,朋友的相處,這就是最完美的兩性關係,以及婚後生活。

但是用嘴說何其容易,一旦真正落實到現實情況,最近看的新聞還少麼?

真正的婚姻,是需要由法律來認可的,必不可少的環節那就是領證。

只不過現在好像對於領證這個環節沒有什麼太多的要求,我雖然沒去過,但是看著網上的流程應該不困難。

先是進行申請(一般都是需要兩人都在場,然後是戴著必備的證件)填寫一份聲明書,然後就是審查,最後就是登記,然後就是發證了。

領完證之後就是宣讀誓言,並且進行拍照留念。

在最後的這一個形式上,如今由民政部和婦聯聯合印發的一則指導意見當中,提出了更多的看法。

「探索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常態化,通過引導婚姻當事人宣讀結婚誓言、領取結婚證,在莊重神聖的儀式中宣告婚姻締結。

讓當事人感悟銘記婚姻家庭蘊含的責任擔當。」

而具體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

一.頒證服務上更加人性化

二.頒證詞更加富有文化內涵,還可以要求親朋好友一共見證。(秩序是個問題,需要妥善安排)

除了在頒證上的儀式感加強之外,對於婚前狀態也開始進行重視。

「對於婚前狀態進行輔導,希望從源頭上減少家庭糾紛。」

對於大家討論很多的離婚冷靜期,也表示:「可以對於當事人開展婚姻危機幹預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我覺得還是應該以雙方的意願還有具體情況為先,如果存在家暴或者其他威脅手段,那麼還是讓法律介入比較妥當)

另外還比較提倡傳統的能夠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婚禮。

缺舟:

其實在頒證的時候加強儀式感,也是一種形式上的改變,能夠對於兩口子在那個階段有一個很好的觸動,但是你不能保證後續不會再有問題(因為感情的衝動,往往很快就淡薄了)

形式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能僅僅局限於這種形式,不能讓他們只是從情感上來感受,更多的是身體感受。

不是老是有人不知道生孩子有多疼麼,那就搞一個疼痛度測試儀,讓男的真正去感受一下,還敢不敢成天叫嚷著生生生了。

對於所謂的這個結婚冷靜期,我感覺這個個人就可以加入自己的計劃當中。

更重要的是心理方面的測試,以及對於兩人對於育兒方面的心理情況,還有相關的道德測試。

有一點我覺得很重要,在結婚的時候都會用交換戒指這一說,那麼為什麼不能在頒證的時候,讓他們交換體檢報告呢?

雙方是否有什麼犯罪前科,亦或者遺傳病報告,還有誠信記錄等。

圖文無關

我倒是不覺得繁瑣,結婚麼,如果打定了一輩子就一次,那麼這些情況都是必不可少的

這樣的行為雖然不能完全避免離婚的慘澹結果,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對於儀式這個東西,還是可以的,有改善,才會有進步。

上述的那些只能算是我們普通民眾的意見,因為畢竟這個提議也是個建議,所以大家暢所欲言,沒什麼不妥。

相關焦點

  • 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婚姻的幸福,與「儀式感」沒有必然關係
    《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稱:「探索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常態化,通過引導婚姻當事人宣讀結婚誓言、領取結婚證,在莊重神聖的儀式中宣告婚姻締結,讓當事人感悟銘記婚姻家庭蘊含的責任擔當。」我個人認為,這就是對婚姻的誤解、對儀式感的歪曲。長期以往,情況堪虞。
  • 我國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 結婚頒證儀式有哪些 結婚登記流程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民政部、全國婦聯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傳承中華優秀婚姻家庭文化為重點,以創新服務供給方式為途徑,發揮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作用,不斷加強和改進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有效提高群眾營造幸福婚姻、建設美滿家庭的能力,引導建立和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係。《意見》強調,探索開展婚前輔導,開發婚前輔導課程,幫助當事人做好進入婚姻狀態的準備,努力從源頭上減少婚姻家庭糾紛的產生。
  • 我國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誰還敢說儀式感不重要?
    近日中國民政部、全國婦聯近日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稱,探索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常態化,通過引導婚姻當事人宣讀結婚誓言、領取結婚證,在莊重神聖的儀式中宣告婚姻締結,讓當事人感悟銘記婚姻家庭蘊含的責任擔當,強化了結婚證頒證儀式感。
  • 我國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領證時要說誓詞了
    都說了是儀式感,肯定追求的就是個感覺,不需要有實際的用途,我個人感覺這種誓詞還是挺好的,讓領結婚證更加正規化、更加有紀念意義。01、女生的福音根據民政部頒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以後結婚登記時,我們領結婚證需要新增一個「頒證儀式」,在這個儀式上,結婚的新人要宣讀結婚誓言,才能領取結婚證。
  • 民政部、全國婦聯印發指導意見: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 濟南已將頒證...
    民政部、全國婦聯日前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到探索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常態化。《意見》一發布,一度衝上了微博熱搜,話題為:我國將強化婚姻頒證儀式感。計劃「扯證」的新人們,你們了解濟南婚姻登記的「儀式感」嗎?
  • 強化儀式感!我國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常態化
    民政部、全國婦聯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發揮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作用,在婚前、頒證、離婚等環節加強和改進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引導群眾建立和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係。
  • 我國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網友這樣說……
    文 | 陳捷開 管薇 崔旭蕾編輯 | 王卓嬌近日,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我國將強化婚姻頒證儀式感: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常態化,通過引導婚姻當事人宣讀結婚誓言、領取結婚證,在莊重神聖的儀式中宣告婚姻締結,讓當事人感悟銘記婚姻家庭蘊含的責任擔當
  • 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值得一試
    然而,以後在中國辦理結婚登記的「新人」們有望在莊重、神聖的頒證儀式中宣告婚姻締結。有些人認為婚姻自由,不應該幹預太多。但在筆者看來,婚姻自由不代表不尊重婚姻登記,一個人尊重婚姻應該從登記開始。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能夠加深新人對婚姻的認識。
  • 國徽下宣誓、集體頒證、親人見證……超強「結婚頒證儀式感」,就問...
    過去,婚姻登記程序簡單,新人填表、蓋章即可迅速領證,缺少儀式感,而這一場景有望迎來大變化。近日,民政部、全國婦聯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探索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常態化,讓當事人感悟銘記婚姻家庭蘊含的責任擔當,引發臨沂市民熱議。
  • 如何看到結婚頒證儀式感?
    有消息稱,探索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常態化,通過引導婚姻當事人宣讀結婚誓言、領取結婚證,在莊重神聖的儀式中宣告婚姻締結,讓當事人感悟銘記婚姻家庭蘊含的責任擔當。還建議,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設立室外頒證場所,建立地方領導、社會名人頒證制度,積極推廣人性化的頒證服務,設計文化內涵豐富的頒證詞,鼓勵當事人邀請親朋好友共同見證。你怎麼看?
  • 我國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 新人需要宣讀結婚誓言
    民政部、全國婦聯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發揮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作用,在婚前、頒證、離婚等環節加強和改進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引導群眾建立和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係。
  • 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的多重意義
    過去,婚姻登記程序簡單,新人填表、蓋章即可迅速領證,缺少儀式感,而這一場景有望迎來大變化。據民政部網站9月8日消息,民政部、全國婦聯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探索開展婚前輔導,提升結婚頒證服務水平,建立地方領導、社會名人頒證制度等舉措。
  • 你會因為什麼想要結婚?我國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
    資料圖為兩位市民手持結婚證合影留念。殷立勤 攝婚姻是家庭的紐帶,結婚是人生大事。但在當下,「婚禮」往往被當成一樁婚姻起始的象徵,「領證」卻只是作為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並未受到足夠重視。中國民政部、全國婦聯近日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稱,探索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常態化,通過引導婚姻當事人宣讀結婚誓言、領取結婚證,在莊重神聖的儀式中宣告婚姻締結,讓當事人感悟銘記婚姻家庭蘊含的責任擔當。
  • 我國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隆重的儀式是否會把你嚇跑呢?
    我國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引導婚姻當事人宣讀結婚誓言,建立地方領導、名人頒證制度。現在結婚率低,為了讓更多的人結婚,民政部真的操碎了心。一紙婚書並不能代表愛情,增強契約效應,告訴我們結婚不是兒戲,結婚是一件很莊重的事情。千萬不要因為到年齡了,長輩催逼等原因就結婚。
  • 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婚姻家庭的確應該有儀式感
    我老公是的很沒儀式感的傢伙,結婚了這麼多年,啥節都不愛過,都靠我點撥一二,他才懂得要買花買禮物,真不知道現在的男人是不是都這樣,現在有這麼好的事情,第一時間發給他,告訴他,國家都提倡儀式感這個了,咱們不能在結一次婚,你就生活中多點這樣的儀式感吧!
  • 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以前的結婚證什麼樣?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民政部網站、中國新聞網、「杭州發布」(ID:hzfbwx)結婚意味著什麼?婚姻登記代表了什麼?近日,「我國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這個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婚姻是家庭的紐帶,結婚是人生大事。
  • 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不如再加個結婚冷靜期
    我國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的消息引來熱議。對此,很多網友表示支持。有網友認為,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不如再加個結婚冷靜期。除外,還有網友建議,新人結婚應該做一套題,考察測驗雙方對於婚姻家庭育兒以及家務問題的默契,考察相關的法律知識,比如婚姻法、家暴法,進行婚姻道德測試,這些測試比儀式感更加的靠譜。
  • 頒證儀式:給婚姻正確的開始
    隨著高科技電子設備的引入,結婚領證的流程日益高效便民,相信很多女孩子都有同感——就這樣把自己給嫁了?當然沒那麼簡單!今後,我國民政系統的結婚儀式將有重大改變。近日,民政部、全國婦聯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探索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常態化,通過引導婚姻當事人宣讀結婚誓言、領取結婚證,在莊重神聖的儀式中宣告婚姻締結,讓當事人感悟銘記婚姻家庭蘊含的責任擔當。
  • 婚姻最重要的,是經營婚姻的意識,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有用嗎?
    在傳統的婚姻信仰中,「儀式感」變成心照不宣的關鍵詞。我國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的做法,被大多數人接受。然而我們更冷靜地看到——婚姻中最重要的不是儀式感,而是經營婚姻的意識。要想降低離婚率,最需要做的應該是——讓更多的人具備經營婚姻的能力。
  • 兩部門:探索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
    新京報快訊 據民政部官網消息,為貫徹實施民法典,進一步維護婚姻家庭和諧穩定,民政部、全國婦聯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傳承中華優秀婚姻家庭文化為重點,以創新服務供給方式為途徑,發揮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作用,不斷加強和改進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有效提高群眾營造幸福婚姻、建設美滿家庭的能力,引導建立和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