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魚哥的基礎班,參與點評的工作。修改一篇文章,會花費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
雖然不夠熟練和專業,但是在細緻修改的過程中,我收穫了很多。
通過別人出現的問題,反觀自己的文章,更加清晰地知道哪裡寫的對,哪裡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提升。
正如魚哥昨日的公號文提出來的,曾國藩正是因為研究了優秀文章後,才在文章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而我的寫作第一次躍遷也是因為拆解了100篇貓叔的文章。
這件事給我的啟發非常大:原來下苦功夫,才會少走彎路。
這兩天我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尋找捷徑?
我總結了3個原因:心急火燎隨大流、困頓茫然兜圈子、速成心理在作祟。
01、心急火燎隨大流
不知大家是否有這種感受,當周圍大多數人去做一件事時,
我們就會心慌,害怕如果自己也去做,就會落後與別人。
於是在沒有弄明白這件事,並深入思考自己是否真正需要的情況下,毅然扎進前行的人群中去。這種做法就是心急火燎隨大流。
02、困頓茫然兜圈子
曾經有人跟我說,自己每天日更但是沒有長進。
寫作從最初的熱血和自嗨,到現在有了空洞甚至害怕寫作的情緒。
而哪怕是強撐日更,自己在寫作方面也沒有一點拿得出手的成績。
不僅僅是寫作,我們在做任何事的時候,也都會遭遇這樣的情景。
感覺困頓茫然,雖然依舊前行,但卻是原地踏步,找不到出路。
於是很多人因此加入了尋找捷徑的大軍裡,花了很長時間依然未果。
03 速成心理在作祟
也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人性中貪婪這個弱點, 是每個人必修的功課。
看看我們周邊的營銷文案和廣告,30天減肥10斤、月入過萬的方法等。
即便是自己知道這樣不對,但是也依然很難抵抗這些話語對自己的吸引和影響。
人人都渴望自己顯得比別人聰明一些,於是孜孜以求尋找各種辦法,來獲得超出正常預期的結果。
然而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的,遵循複利效應。
前期看似的慢,事實上卻在發揮化學反應,一旦達到某個奇點,則會發生爆炸性的變化。
也許我們都錯誤地理解「捷徑」這個詞的概念了。
我認為捷徑的本質,不是快速到達目的地。而是少走彎路,在迷宮裡找到正確的路。
領悟了這個概念後,我豁然開朗。
自古至今導師的作用,不是在告訴我們如何最快做到某件事,而是在點撥我們走上通往這件事的正確方向和道路。
就比如我招收個人工作室終身會員,一開始就將結果和期待放在3年,因為這是遵循事物發展規律的。我也想通過這個方式來篩選掉急功近利的學員。
很多人錯誤地將另闢蹊徑理解為捷徑,對於牛人們總結的普世道理卻視而不見。為什麼要走正道?正道就是正確的道路啊。
那麼該如何做到少走彎路呢?我認為就是要下苦功夫。
這裡我需要強調的是下苦功夫,並不是要大家用蠻力。而是要找到正確的道路後,在這個方向上深入鑽研。
舉個例子,我目前主要操盤個人工作室,那麼在運營方面我就需要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於是,我給自己定了從8月份開始,研究100個商業案例的任務。
水木然在《深層認知》中提到:
要想看透事物的本質,首先要對某一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刻認知。
捷徑就是少走彎路,在正道上下苦功夫。
文章寫到這裡,我突然明白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自信了。
這就像我們在學生時代考前的緊張一樣,因為平時沒有下功夫,考前沒有好好準備。
所以才會心慌,才會不自信。
如果真的每天都為了某些事去努力了,自然會淡定從容。
功夫在平時,才會有120%篤定的信念。
單純靠給自己的意識洗腦,強制自己相信,而不去下苦功夫
自然一切都會如空中樓閣般,是虛幻而已。
日日打磨,日日精進,看似普通的一句話。
真正做到之人,依舊是少數。
世道輪迴,但是有些東西一直未變。看似不公,其實整個世界均是能量守恆的。
歡迎,教育OMO實戰專家,專注三四線教育綜合體和個人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