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周圍有著各個年齡段的婦女,我的鄰居、我的同事、我的朋友,她們有的還沒結婚;有的剛結婚不久,還沒有生育;有的結婚幾年了,生育了一個或兩個寶寶;也有從婚姻中走出來的單親媽媽;也有離婚再婚的朋友。
無一例外,沒有哪個兒媳願意讓公婆老兩口長期住自己家養老。
我們這裡只討論普通家庭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九條 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十一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法律明文規定,贍養人的配偶承擔的義務是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注意重點,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大多數家庭,家務事多是兒媳在安排處理,自己的兒子在家裡的時間少,也顧不上一些瑣事。
這意味著,老兩口的養老。多出來的一攤事可能都是兒媳的事,兒子幫不上什麼忙。所以說,與其說是在兒子家靠兒子養老,不如說是在兒媳家靠兒媳養老。
如果兒媳不樂意,一定要住過去,那就沒意思了,會討人嫌的。處理得不好,還會影響到兒子的婚姻幸福。
如果老兩口生活能夠自理,行動自如,還是不要長期住孩子家養老吧。不住一起,便是千般的好,一旦住一起各種矛盾就來了。就算自己親生的子女,也免不了有生氣的時候,何況公婆呢。
一、公婆老兩口年歲大了,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二、公婆沒有其它子女,只能由你們小兩口為他們養老。
一、老兩口生活能自理,有自己的生活和交際圈,只需付一定金額的贍養費。小兩口可以時常過去看看,老兩口可以自己相互照顧著生活,有病也可以相互幫扶。這樣的養老方式,是兒子兒媳最為輕鬆、最舒服的一種方式。
二、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必須身邊有人招呼著。一種方式,請阿姨照顧住家養老,另一種是送養老院,由醫務人員專門照顧,第三種方式,居家養老,由兒媳親自照料。這種情況,如果經濟條件不好,請不起阿姨,請不起專業護理,要由兒媳又要上班,又要照料一家老小,是十分辛苦的。
三、喪失自由行動能力,甚至是臥床的,吃喝拉撒都要人照看。同上,一種方式是請阿姨照顧住家養老,另一種是送養老院,由醫務人員專門照顧,第三種方式,居家養老,由兒媳親自照料。顯見得,這種情況的第三種方式,兒媳是十分辛苦的,如果有感情基礎還算好,如果一向交惡,心中帶著埋怨。大家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對照一下,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放心地住兒媳家,三代同堂共享天倫之樂。
一、兒子能力強,賺的錢多,有足夠寬敞的房子,有足夠的錢可以請阿姨來照看家務,照看你們老兩口。
二、在兒子兒媳創業階段,困難時期,陪在他們身邊為他們出錢出力。一向對兒媳很好,兒媳知恩圖報。
三、在兒媳生育和養育孩子時,老兩口很好地照顧了兒媳,並帶大了孫子。祖孫三代相處融洽。
四、老兩口本身素質高,有修養,能力所能及地幫助子女,能夠很好地融洽兒子兒媳的關係,疼愛兒媳和孫子。
五、兒媳是道德模範,中國傳統好兒媳,嚴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地付出。(哈哈,這裡涉嫌道德綁架,畢竟大清朝亡了100多年了。)
總之,要兒子兒媳感情好,經濟條件允許,老兩口慈愛,懂得疼惜兒媳和孫子,已兒媳間已建立較為深厚的感情的情況下。相信中國的婦女同胞們,都還是會秉承中國傳統的孝道,願與公婆同住,孝敬公婆,教養子女,共享天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