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帶孫子,晚年兒媳不養老,兒媳反駁:我最需要時,你選自己

2020-08-22 半夏解語

半夏解語| 專注情感剖析

以我手寫你心,點關注,不迷路!

01

作為公公婆婆,在兒子兒媳最需要你的那幾年,你可以選擇退出,不管不問。等到了晚年,兒子有義務贍養你,可是兒媳卻沒有。如果兒媳願意給你養老,那是因為她心善,不願意自己的丈夫為難。

假如婆婆在你最困難的時候,不幫助你,也不幫你帶孩子,那麼作為兒媳的你,會怎麼想呢?我相信每一個兒媳,在剛結婚時,都想著孝敬公婆,家庭和睦。但隨著結婚時間越久,兒媳的心就變得越硬。不是她變了,而是她的心被傷了。

被傷的次數多了,兒媳自然而然就會和婆婆保持著冷漠的關係。等婆婆到了晚年,兒媳跟婆婆沒有血緣關係,在她最需要的時候,婆婆沒有幫助過她,她又為何還要給婆婆養老?真心是需要真心來換的,而不是道德綁架別人。



02

王阿姨和老伴,今年63歲,是小區裡出了名的逍遙自在。王阿姨老伴在退休前,一直在事業單位工作。而王阿姨則是典型的全職主婦,照顧兩個孩子,從未出來工作過。他們一共有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女兒很早就結婚了,而兒子前幾年也結婚了。看到兒女都結婚成家了,老兩口的日子過得更是瀟灑。

老兩口從退休開始,就一直在家,就連兒子結婚、生子,老兩口也沒太在意過。女兒結婚時,女婿給了多少彩禮,他們就陪嫁回去多少嫁妝,其餘的就沒有多了。



03

而兒子結婚時,因為在外地工作生活,兒子聽從兒媳的意見,在兒媳娘家附近買房,宛如上門女婿。再加上老兩口對兒子的不聽勸也很生氣,覺得兒子就是倒插門,老兩口一怒之下,就沒管過兒子的結婚、買房,更沒有出錢。

只是在孫子出生時,他們去兒子家住了幾天就回來了。理由是,外地媳婦,生活習慣和方式都不同,在一起生活很不自在。

孫子自從出生開始,就一直是兒媳的媽媽在照顧。因為一年到頭,老兩口就只去兩次兒子家,一到時間就要回來。

再加上孫子跟他們也不怎麼親近,甚至連爺爺奶奶也不叫,兒媳也對他們愛答不理,這讓老兩口有些心寒,也就更加不願意來幫忙帶孩子。



04

這樣的日子,過了好幾年,老伴的身體漸漸不好了起來,還突然生病了。王阿姨只好給兒子女兒打電話,女兒也遠嫁外地,自己要帶孩子,根本分身乏術,也回不來。

而兒子也回覆說,讓王阿姨先把自己手裡的錢拿出來治病,如果不夠,他再想辦法。

最後是王阿姨自己一個人在醫院照顧老伴,期間,兒子才回來看望過一次,兒媳和孫子都沒回來,理由是工作太忙,孩子又要上學。

王阿姨見此,挺傷心的,但她沒有鬧。直到老伴康復出院,王阿姨跟兒子提出,老兩口年紀大了,想和兒子孫子住一起,享享天倫之樂。王阿姨的意思很明白,她就是想和老伴去兒子兒媳家養老。



05

結果這話被兒媳知道後,兒媳直接就拒絕了,王阿姨生氣地指責了兒媳兩句。兒媳卻反駁了起來,她說我最需要的時候,你選擇了你自己。那麼如今你最需要的時候,你只能自己解決。畢竟我們結婚生孩子,你們全都袖手旁觀,沒出錢也沒出力。

兒媳的這番指責,讓王阿姨臉一陣紅一陣白。直到此刻,她才後悔莫及,兒媳這是對他們有所抱怨,責怪他們不出錢不出力。

王阿姨心裡很難受,也不是她不想出錢出力,只是兒子堅持要在外地買房娶外地媳婦,這真的惹惱了老伴,老伴堅持不給錢,她也沒辦法啊。

如今老兩口人老年邁,更是渴望兒子孫子圍繞在自己身邊,可兒媳的這番話,真的讓王阿姨很傷心。她不知道該如何做,才能挽回兒媳的心?

畢竟他們就一個兒子,女兒遠嫁外地已經指望不上,如果兒子再指望不上,那他們能指望誰?對此,大家如何看待?

相關焦點

  • 「我可以不帶孫,她不能不養老」,撞見婆婆撂狠話,兒媳被氣哭了
    ​「我可以不帶孫,她不能不養老」,撞見婆婆撂狠話,兒媳被氣哭昨天鄰居小劉家,婆媳兩個吵架吵到半夜,小區比較老舊又不隔音,動靜大得樓上樓下都沒睡好,第二天大媽們遛彎時,你一言我一語的,就議論出了事情的原委。
  • 「婆婆不幫忙帶娃,晚年你會給她養老嗎?」這位兒媳的觀點很贊
    「婆婆不幫忙帶娃,晚年你會給她養老嗎?」博主的觀點下面很多網友評論,印象最深的是有位兒媳的評論「很個性」,值得一聽。這位兒媳表示:公婆本就沒義務幫我們帶孩子,至於養老,則是當兒當女的義務。年輕人不該用不給公婆養老做大前提去威脅老人給自己帶娃。這本來就是兒媳的不對。
  • 婆婆不幫忙帶孫子,兒媳有義務養老嗎?4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導語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子女的義務,不管現在的年輕人有多忙,負擔有多重,都要做到為父母養老,孝順父母。那麼婆婆不給兒媳帶孩子, 兒媳有責任為婆婆養老嗎?一起來看看4位婆婆的經歷。其實我覺得,人都是將心比心的,只要付出真心對兒媳好,懂得為她分擔,她自然就會回報我,願意為我養老,現在我的晚年生活過得特別幸福,因為我有兩個懂事的兒子兒媳,還有一個乖巧的孫子。
  • 「身為奶奶,你不帶孫子誰帶?」老人一番話,讓兒媳淪為茶後談資
    作為奶奶,該不該帶孫子?對於老人而言,這是一道選擇題。該帶,因為子女不容易。不該帶,因為這不是自己的責任。對於大部分兒媳,則更傾向於第一個答案。希望老人幫自己帶娃,畢竟,交給保姆也不放心。老人願意帶娃,兒子兒媳懂得感恩,是目前為止最恰當的做法了。可有些兒媳,還不滿足。
  • 婆婆的困惑:我工資比兒媳多10000,卻要辭職帶孫子?
    現在寧願去上班,也不願帶孩子,好歹也是自己的親孫子。錢難道比退休、帶孫子來的重要嗎?美琪不敢當面質問婆婆,只能丈夫耳邊吹風:「咱媽年齡很大了,你做兒子的,就要勸勸別那麼辛苦。回家享受晚年生活,順便帶帶孫子。」丈夫聽多了,也覺得有道理,就不能為了錢而辛苦老人家。
  • 「我沒義務幫你帶娃,你有義務給我養老」,兒媳回應後老人不淡定
    眼看著表妹產假就要結束了,孩子這邊還找不到人照顧,而婆婆又閒著,她身體什麼的也都很好,可老人就是不開口。前幾天說到這事,沒想到表妹婆婆竟然說「我沒義務幫你帶娃,你卻有義務給我養老」。但問題是,兒媳不強迫老人,老人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袖手旁觀嗎?很顯然,這樣做的老人並不明智。畢竟,兒媳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孫子,眼看著兒媳手忙腳亂沒辦法兼顧好孩子和工作,而自己又無所事事,幫一把,讓兒媳念些自己的好,難道不好嗎?畢竟,自己也有老去的一天,也有會用到兒媳的時候。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有什麼不同?聽聽兩位過來人的心聲
    走不盡的廚房路,幹不完的家庭活。伴著星星,備下了二代的早餐,迎著朝陽,給三代穿上折騰的衣裳。孫子是老人的希望,孫子是老人的未來,有的老人想帶孫子,也有的老人因為種種原因,不想帶孫子。那麼那些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到了晚年有什麼區別?
  • 「幫女兒帶娃,兒媳不給養老」,拎不清的婆婆,晚年大都過得不好
    之前在女兒家幫忙帶娃時,我以為自己將來會在城裡安享晚年,沒想到最後卻是這副場景,如果當初我拒絕女兒,一心一意在兒子家帶娃,是不是就可以一直留在城裡?吳奶奶,61歲,我帶大了孫女,兒子兒媳不管我。我說肯定會去,如果兒子兒媳需要我們,我們一定會去幫忙帶孫子(孫女),如果他們不需要我們,我們就待在老家養老,不會和兒子兒媳擠在一起。在我心裡,女兒和兒子都是我的孩子,我自然希望他們都過得幸福,但是在組建家庭的時候,女兒和兒子有很大的區別。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有什麼區別?3個老人說心裡話
    導語:有些婆婆是會幫兒媳帶孫子的,但有一些婆婆不幫兒媳帶孫子,其實要不要幫兒媳帶孫子,要看婆婆自己的意願,那麼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婆婆,晚年有什麼區別呢?王婆婆:我幫兒媳帶大了兩個孫子,老了兒媳和孫子都很孝順。
  • 婆婆不幫帶孫子,兒媳有義務養老嗎?五位廈門老人的回答很現實
    但也有一部分老人不願意給年輕人帶孩子,更偏向於在退休後擁有更多的自我時間和空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對於他們而言,人生的真諦不在於留在家裡一天到晚圍著孩子轉,而是實現未竟的夢想。這就衍生出來一個問題,婆婆不幫帶孫子,兒媳有義務養老嗎?五位老人的回答很現實!
  • 帶了3年孫子,換來兒媳無禮對待,老人直言:再閒也不去幫帶娃了
    帶了3年孫子,兒媳態度轉變讓老人後悔:就算再閒也不幫孩子帶娃劉阿姨自從退休之後就閒了下來,正好孫子浩浩也出生了,兒媳休息完產假之後就讓她幫忙帶孩子。剛開始兒媳還對自己好聲好氣,雖然很累但當劉阿姨聽到孫子一句甜甜的"奶奶"時,她便覺得這一切都值了。
  • 兒子兒媳買房,老兩口不出錢到處旅遊,晚年求養老兒媳:別指望我
    在她和老公談婚論嫁時,公婆就明確說了,雖然他們有退休金,但這是他們二老的養老金,不能動。兒女要結婚,那就自己想辦法買房給彩禮。老公雖然委屈,可父母都這樣發話了,他也沒辦法反駁。而羅薇更是沒有立場說話,除非她和老公分手,不再結婚。最終,兩個人沒有辦婚禮,只是兩邊家長吃了個飯,就當是結婚了。
  • 為了不帶孫女婆婆故意給兒媳找麻煩,兒媳怒言:別怪我不給你養老
    如果婆婆不肯幫我們帶孩子,等婆婆老了我們是否可以選擇不給她養老呢?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朋友小麗也是遇到了拒不給帶娃的婆婆,並且為了實現自己不帶孫女的願望,婆婆竟然故意給兒媳婦找麻煩,製造矛盾。小麗婚後在婆婆的催生令和幫帶孩子的承諾中,早早生了孩子。然而婆婆卻提出了,把孩子放在老家,她給帶,來城裡,她沒有自由,不能打麻將、跳舞。
  • 婆婆給女兒帶孩子,兒媳揚言不養老,遭婆婆反問兒媳才知錯
    都說娘家是女人最堅實的後盾,女人在婆家受到委屈,習慣回娘家傾訴,因為父母兄長是她最親的人。有些老人見女兒離婚後日子過得艱難,幫忙拉一把也是人之常情,可如果兒媳因此心生怨氣,那就顯得太沒有肚量了。因為兒媳不要婆婆帶孫子,李阿姨也樂得輕鬆一個人住,每月貼補兒媳3000塊錢,自己跳廣場舞,旅遊消磨時間。兒子和女兒姐弟倆感情深厚,這令李阿姨倍感欣慰。女兒嫁在外地,每次回娘家都大包小包,她體諒弟媳沒有工作,總是送她各種護膚品和時尚衣物,姑嫂關係一向融洽。
  • 那些不帶孫子的婆婆,晚年兒媳對她怎樣?3個婆婆說出心裡話
    不過也有一些婆婆覺得,一代管一代,自己生兒育女的義務好不容易完成了,不想再把這個繁重的過程重複體驗一遍,趁著腿腳利索,抓緊時間享受生活,餘生只為自己好好活著。至於花錢請保姆帶孫子,還是交給外公外婆帶,那是兒子兒媳的事。
  • 婆婆不給帶孫子,卻讓她給贍養費,兒媳該如何?
    大家好,我是淼淼,願我的文字可以觸動你心底的那份情思。自古婆媳矛盾一直是家庭中的主要矛盾,婆媳之間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其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發生在女人懷孕生子,坐月子,和帶孩子上面,許多的矛盾和不滿就是從這個時段開始的,而由此產生的問題卻也是最讓兒媳難以釋懷的,會永遠地在她的心裡有個結。
  • 公婆拒絕過戶學區房給孫子上學,惹怒兒媳:不給我房,不給你養老
    文\好孕姐我的老鄰居王大伯和他老伴,省吃儉用了大半生,三年前攢錢買了一套房子養老,這套房子離醫院近,交通便利,休閒娛樂設施也好,很讓人羨慕。但是,王大伯搬進去住剛兩年,兒子兒媳就找他要這套房子,說都是一家人,應該不分彼此。現在家裡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缺學區房上學,作為爺爺奶奶出於對晚輩學業的關心,也應該把學區房讓出來,留給孩子上學用。
  • 「你憑什麼不養老?」兒媳說了三句話,丈夫、婆婆無言以對
    對於有兒子的家庭來說,老人如果在年輕的時候能拎得清,那麼以後就可以有好的歸宿,可以安度晚年,但是有一些老人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苛刻地對待兒媳,老的時候想指望她們養老的時候,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矛盾。這一句話果真讓有恆非常的為難,婆婆聽到了,還一個勁地說:「我說了吧,你就是個壞媳婦,一肚子壞水,他是我兒子,你是我兒媳,你憑什麼不給我養老。」芃芃看著理直氣壯的婆婆只說了三句話:「婆婆,我不養老是因為三件事,你聽清楚。第一,我剛剛嫁來的時候,那會兒你不滿意,到現在你還不滿意,你跟我住一塊不是糟心嗎?
  • 我不帶孫,卻很幸福。老人就應該自私,選擇安享晚年,不做老漂族
    只因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父母不理解我們,他們眼中的好不適合我們。父母面對年少叛逆的我們,他們選擇包容。因為孩子不懂事,叛逆是成長的一個過程。成年後,我們選擇強迫,捆綁父母的生活。你不幫我帶娃,我就不給你養老。父母面對帶孫的要求,他們含著淚背井離鄉,做個老漂族。他們寧願放棄安逸的晚年生活,不願子女陷入帶娃的困境。
  • 75歲老人坦言:晚年生活的幸福跟兒子無關,「養兒防老」看兒媳
    可現實生活裡,更多的時候是,老人能夠自理的時候,還是不願意去兒子家一起居住養老。老人覺得兒子的小家生活習慣跟自己又不太一樣,不能總因為自己讓兒子兒媳遷就吧,時間長了,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矛盾出現,還是一個人居住養老的好,等到實在不行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