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奶奶,你不帶孫子誰帶?」老人一番話,讓兒媳淪為茶後談資

2020-08-28 育兒攻略

作為奶奶,該不該帶孫子?

對於老人而言,這是一道選擇題。該帶,因為子女不容易。不該帶,因為這不是自己的責任。對於大部分兒媳,則更傾向於第一個答案。希望老人幫自己帶娃,畢竟,交給保姆也不放心。老人願意帶娃,兒子兒媳懂得感恩,是目前為止最恰當的做法了。可有些兒媳,還不滿足。

婆媳之間,重在體諒

小區裡有一個寶媽,經常抱著孩子出來玩。時間長了,和其他的寶媽漸漸熟悉,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拉家常。其中,經常吐槽的就是婆婆。她說,家婆和我們住一個小區裡,但卻從不會主動幫她照顧孩子。每天不是上老年大學,就是和朋友跳廣場舞,有時候還會去旅遊。你看我呢?天天灰頭土臉,只忙著照顧孩子。你說作為奶奶,她不帶孫子誰帶?

畢竟還住在一個小區裡面,時間長了,婆婆也聽到兒媳評價她的這些話。某天,在兒媳高談闊論談論自己的時候,「碰巧」路過。當著其他兒媳的面說了一番話:自從你嫁到我家,就沒再出去工作過。我沒啥意見,畢竟是你夫妻倆的事情,我管不著。就說你剛懷孕的時候,我和他爸一人給你一萬,孩子出生我和他爸給你4萬。月子期間,我衣不解帶地照顧你。是你說我照顧得不好,我才不照顧。我退休工資3000,每周給你600塊錢的菜錢,一個月2400,這還不夠?

老人這一番話,讓兒媳說不出反駁的話,而這些事情,也讓在場的兒媳都八卦到了。自此,這兒媳淪為小區的茶後談資,很多人都說,不要像她一樣,不知感恩。也告訴我們,婆媳之間,重在體諒。

奶奶該不該帶孫子,從來都不是一道選擇題

老人該不該帶孫子?輕輕一個疑問句,就把她們所有的後路給弄沒了。該,是最好的結果。不該,就等著被人說「好呀,不幫我帶孩子,以後也別想讓我們給你養老。」

但大家想過沒,這從頭到尾都不應該是一道綁架老人的選擇題,而是一道是或否的問題。在國家法律上,規定了老人對孩子只有撫養的義務,還得是在孩子父母去世或無能力撫養時,才會有的義務和責任。而明文規定了,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所以不管老人是否幫子女帶孩子,子女都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雖然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講真的,很多老人都會主動帶孩子。不出力的至少會出錢,對子女已經很好了。當然,也不排除個別老人。畢竟,人有好有壞,老人群體亦是如此。但絕大多數老人,這一輩子,都是為了子女。作為子女也應該知道,老人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網友們,你們覺得奶奶就應該帶孩子嗎?

相關焦點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到底有什麼區別?3位老年人說出了答案
    那麼對於老年人來說,帶孫子和不帶孫子,晚年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聽聽這三位老年人的心裡話。大孫子還說,如果誰欺負我奶奶,就是跟我過不去。現在張阿姨的孫子孫女們一到節假日都會回來看她,經常也給她錢買東西,又大包大包的往家裡提,勞苦了一輩子的張阿姨,終於得到了回報。劉奶奶 68歲你奶奶也是善良的人,她只有一個兒子,可是兒子高中畢業就去城裡打工,一年到頭也只有過年回來那麼幾天,孫子就放在自己家裡養。
  • 「你是奶奶,憑什麼不帶孫子!」帶孩子真的是老年人的義務嗎
    他有一段失敗的婚姻,和前兒媳結婚沒兩年就離婚了,給我留下一個孫子。 當時前兒媳把孫子帶到一歲左右,離婚後孫子跟著爸爸,我兒子哪有時間照顧他?所以大部分時間孩子都是跟著我在店裡,由我照看。 因為前兒媳是老師,為了更好的教導孩子學習,在孫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前兒媳就將孩子接過去了,說為了上小學做準備。
  • 婆婆:我腰疼帶不了孩子,幾年後,孫子你為什麼不喊奶奶
    在我們那裡,老人給兒子蓋好新房娶上媳婦還是不算完成使命,在等孩子的孩子出世後幫忙共同拉扯到再也使不動一分力,就像是油燈裡的油耗盡了最後的一點火光。爺爺奶奶幫忙帶孫子成了代代人心照不宣的事,尤其是現在社會生存壓力大,很多家庭都需要兩口子上班才能維持正常的家庭運轉。
  • 我不贊成爺爺奶奶帶孫子
    現在中國社會有個「怪」現象,父母必須要給孩子帶孩子,尤其是帶孫子,國人都有傳宗接代的「封建殘餘思想」,老年人和孫輩都「隔輩親」,一天不見都想的慌,但我認為,爺爺奶奶沒必要帶孫子。精力不允許帶孫子的老年人大部分都已退休,本打算能享受到國家給予自己的休假福利,安享晚年,沒想到被兒子兒媳一個電話就給「招」了過去,見了孫子格外親,看著吧,自己年齡也大了,有時候腰酸背痛也得忍著。小兩口天天上班,壓力也大,有時候一個星期都不來看孩子,爺爺奶奶等於又重新養了個「兒子」。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有什麼不同?聽聽兩位過來人的心聲
    走不盡的廚房路,幹不完的家庭活。伴著星星,備下了二代的早餐,迎著朝陽,給三代穿上折騰的衣裳。孫子是老人的希望,孫子是老人的未來,有的老人想帶孫子,也有的老人因為種種原因,不想帶孫子。那麼那些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到了晚年有什麼區別?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到底有啥區別?三位老人給出了答案
    那麼對於老人來說,帶孫子和不帶孫子,晚年到底有什麼不同呢?為此清水採訪了三位老人,聽聽他們怎麼說。話說丁奶奶的小孫女,前幾年大學畢業就結婚了,婆家是做生意的,條件特別好。現在丁奶奶的小孫女可護著丁奶奶了,吃的喝的,都挑最好的買給丁奶奶,而不是買給自己爹媽。甚至丁奶奶的2個兒媳婦,都不敢再欺負丁奶奶了。因為丁奶奶的小孫女早說了,誰要是跟我奶奶過不去,就是跟我丁琪過不去。
  • 「為什麼不帶孫子」,「為什麼帶孫子」,女人前後半生不必焦慮
    面對兒媳的請求,58歲的婆婆朱蘭花不屑一顧,我剛退休兩三年,自己還沒逍遙呢,憑什麼給你帶孩子,我生兒子的時候,婆婆都沒給我帶,都是我自己邊工作邊帶孩子的。「為什麼不帶孫子?他可是你們家的種,跟你們家的姓,你必須要帶,我又沒錢請保姆。」兒媳也不甘示弱,在電話裡懟得婆婆無語。
  • 婆婆不肯幫兒媳帶娃,2年後過60大壽孫子叫奶奶,婆婆很失落
    不過也有一些老人,並不情願帶孫子。因為他們覺得一代管一代,自己辛苦拉扯大兒女,已經盡到了義務,剩下的時間應該好好享受晚年生活。有的公婆寧願在經濟上給予兒媳一些貼補,也不肯接過帶孫子的任務,以為這樣做既對得起孩子,又不至於背負愧疚感,可是卻忘了金錢並不是萬能的。
  • 奶奶帶孫子吃酒席,結束後被全村人痛批:把孩子教好了再帶出來
    李奶奶的兒子兒媳婦平時都是在大城市工作,根本沒時間去照顧小孩,一開始兒子兒媳想讓她去城裡帶娃,但李奶奶表示去城市住不習慣,於是兒子兒媳就把孩子留在了老家,平時讓老人帶。村裡人總勸告李奶奶,讓她不要太溺愛孫子,小孩現在越來越胖了,但李奶奶卻不聽勸,還表示胖乎乎的才有福氣。這天同村一戶人家擺酒席,邀請了村裡所有的人,李奶奶便帶著孫子去吃酒席。酒席一開始大家還在有說有笑,但等到飯菜上桌之後,大家的神情都變了。
  • 身為一個奶奶,我一點都不想帶自己的孫子
    於是生了女兒的父母就垂頭喪氣,甚至有點抬不起頭來,生了兒子的就喜笑顏開,幻想著兒孫滿堂的幸福生活。幾十年後的今天,很多老年人依然秉承著舊時的思想,幫著兒子帶孫子,滿足於自己「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但是這背後到底是經濟條件的「不得已而為之」,還是親情上的甘願付出,我想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 不幫忙帶孫子的老人,兒媳會孝敬他們嗎?
    現在經常聽到有人說: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對於外人來說,這句話無可厚非。但對於家庭成員之間來說,就顯得冷冰冰的了。公婆和兒媳之間,本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因為一個男人而成為了一家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更難相處,所以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對於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帶娃問題,我們來聽聽兒媳們怎麼說吧。
  • 給兒媳帶孫,要如何做,兒媳才會不埋怨?這位退休老人說心裡話
    孔女士: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退休後在家幫兒媳帶孫的老人。我身邊有很多老人退休之後也在幫兒媳帶孫,但她們有很多的怨言,因為她們覺得兒媳不感激自己,自己帶孫明明盡心盡力,卻和兒媳的關係越來越差勁。我認真了解過,這些退休老人為什麼帶了孫子之後,和兒媳關係越來越差。因為這些退休老人都太有主見了。
  • 帶外孫和帶孫子,哪種到最後容易一場空,聽聽老人心裡話
    現在的社會,每個人身上的壓力都不小,所以年輕人在結婚生子之後,自然也少不了的讓老人來幫忙帶孩子,但是如果有兒有女的家庭,到底選擇幫誰帶孩子成為老人必須考慮的問題。而很多人總是說:外孫之所以帶個「外」字就是因為幫女兒帶外孫,到老了更容易一場空;而幫兒媳帶孫子的老人也覺得自己帶孫子,也不一定落個好。辛辛苦苦好多年,到底哪一種容易一場空呢?
  • 帶了3年孫子,換來兒媳無禮對待,老人直言:再閒也不去幫帶娃了
    一些老人到了年紀後就會閒下來,主動請纓為兒女帶娃,一來可以分擔年輕人的壓力,二來也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不過在帶娃過程中,也有不少老人後悔的,其中的原因一言難盡。帶了3年孫子,兒媳態度轉變讓老人後悔:就算再閒也不幫孩子帶娃劉阿姨自從退休之後就閒了下來,正好孫子浩浩也出生了,兒媳休息完產假之後就讓她幫忙帶孩子。剛開始兒媳還對自己好聲好氣,雖然很累但當劉阿姨聽到孫子一句甜甜的"奶奶"時,她便覺得這一切都值了。
  • 那些不帶孫子的婆婆,晚年兒媳對她怎樣?3個婆婆說出心裡話
    於是,孩子誰來帶,成為一個選擇題。在老觀念中,奶奶帶孫子理所應當。隨著人的思想進步,帶孫子不再是奶奶的專利,很多外婆也帶起了外孫,有的人家甚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4位老人圍著寶寶忙碌,一起享受著含飴弄孫的幸福。
  • 婆婆不給帶孫子,卻讓她給贍養費,兒媳該如何?
    都說隔代親,那爺爺奶奶對孫子應該也是可親了吧,隔段時間怎麼也得過看眼孫子吧,兩個月的時間,而且還離的很近很近,可是她的婆婆每天可以跟別人相跟著從樓下過去散步,也沒上樓看孫子一眼。彩兒也是對此無語了。孩子現在也已經上幼兒園了,幾年的時間裡,幾乎都是彩兒的媽媽在幫著彩兒帶孩子,彩兒的公婆和老公都沒有怎麼管過,甚至連孩子的花銷和學費都沒有出過。
  • 老人不給帶孫子真的有錯嗎?
    院子裡很多年輕人都表示理解老人的兒子和兒媳,理由是,現在的社會生活壓力大,要養車,要養房,還要養孩子,如果老人不幫忙照顧孫子的話,請保姆或者專人辭職在家帶娃的損失都是巨大的,或者直接威脅到一個家庭的正常運轉。
  • 婆婆不願帶孫子兒媳請人帶,5年後婆婆去接孫子放學,心裡很失落
    結婚後,陳春莉和公婆是分開住的,所以雖然婆婆對兒媳不滿意,但總的來說婆媳關係在場面上還是過得去的。陳春莉懷孕後,婆婆沒來照顧她,陳春莉也不需要。陳春莉是個很好強的人,她一直工作到預產期的前一個星期,才請假後在家裡待產。
  • 60歲奶奶帶5歲孫子去相親,七旬老人見到她育兒方式,果斷離去
    有個親戚熱心腸,給她介紹了個對象,是七旬的退休老人李爺爺。倆人電話裡聊過幾次,感覺挺投緣,就約了在公園見面。那幾天趕上大兒媳出差,5歲的孫子沒人帶,跟著王奶奶,所以她就把孩子也帶去了。剛見面時,王奶奶就給李爺爺交了底兒,倆兒子都同意他們的事。但有個要求,5歲的孫子她還得再帶兩年,等上了小學後,才會搬到父母那邊去住。
  • 60歲奶奶帶5歲孫子去相親,七旬老人見到她育兒方式,果斷離去
    但是,這個伴兒可不是那麼好找的,因為很多奶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帶孫輩,所以育兒方式不相融的話,爺爺和奶奶就很難組成一家人。60歲奶奶帶5歲孫子去相親,七旬老人見到她育兒方式,果斷離去王奶奶今年60歲,倆兒子結婚後,她獨居很多年了。有個親戚熱心腸,給她介紹了個對象,是七旬的退休老人李爺爺。倆人電話裡聊過幾次,感覺挺投緣,就約了在公園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