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奶奶,憑什麼不帶孫子!」帶孩子真的是老年人的義務嗎

2020-08-27 我在人間撿美好

老人到底該不該帶孫子?一直是這些年社會問題爭論的焦點,更是廣泛的社會矛盾存在,也更是婆媳不和的一大因素。

張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我今年50出頭,經營著一家店,丈夫是一家企業的中層幹部,日子雖然說不上大富大貴,但也算殷實。

我們就一個獨子,今年也32了,在體制內上班。他有一段失敗的婚姻,和前兒媳結婚沒兩年就離婚了,給我留下一個孫子。

當時前兒媳把孫子帶到一歲左右,離婚後孫子跟著爸爸,我兒子哪有時間照顧他?所以大部分時間孩子都是跟著我在店裡,由我照看。

因為前兒媳是老師,為了更好的教導孩子學習,在孫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前兒媳就將孩子接過去了,說為了上小學做準備。

反正都是為了孩子好,我也同意前兒媳將孩子接過去。再說,孩子跟著親媽,我能有什麼不放心的。


後來,兒子娶了現在的兒媳婦,年輕人的事嘛,他們自己喜歡就好。

去年,兒媳婦懷孕了,這是好事啊,我們全家都很高興。

但是家庭氛圍卻因為這件事而有了一絲絲改變。他們結婚後,一直沒有搬出去,雖說兒子有獨立的婚房,可他們說喜歡和我們老人住在一起,一家人熱熱鬧鬧的。說句實話,現在老人誰不喜歡孩子留在身邊,否則剩兩個老人家多冷清啊。

一天晚上吃飯的時候,兒媳婦笑著說道:媽,以後你可得改改你的口頭禪,別那麼愛嘮叨啦。

我好詫異,這是為什麼?

看著我不太明白的表情,兒媳婦繼續說:以後你得帶孫子,孩子長時間和你在一起,還不得學著你愛嘮叨呀。

原來是讓我帶孩子。

說實話,我是真不願意帶孩子的,不是說不喜歡孩子,我考慮到自己才50多點,還很年輕,不想老年生活就綁在孩子身上了。而且店裡的生意也挺好,如果現在我退下來帶孩子,經濟方面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

想到這裡,我搖了搖頭,對兒媳婦說:我沒打算帶孩子。


或許他們從沒想到我會這樣說,在他們看來爺爺奶奶帶孩子天經地義,兒媳張張嘴想說什麼,可沒說出來,反正這頓飯很不愉快。


在到生產這段時間,兒媳婦又旁敲側擊了幾次這個話題,我都很肯定的告訴她:我是不願意帶孫子的,他們得自己解決,但是我可以出錢給他們請保姆。

兒媳婦說現在很多報導指出保姆會虐待孩子,請保姆哪有自己父母帶放心?

「那要不然讓你爸媽帶一下?」我提議

兒媳婦說她爸媽也還沒退休,還得過兩年才行。

那我也沒辦法了,但始終沒鬆口答應給她帶孩子。從此之後,兒媳婦再也沒給過我好臉色。

後來,我聽親戚說兒媳婦覺得我偏心,不喜歡她,寧可幫前兒媳帶孩子,也不願意幫她帶,故意為難她。

這是哪門子話?可她不理解,我也只有苦笑了。

在兒媳婦坐月子期間,我特意請了金牌月嫂來照顧她,自己也幫著照顧她和孩子,但她對我的態度一直沒有什麼好轉。


滿月之後,我又出錢給她僱了一個保姆,這是我老家遠方親戚,就是擔心兒媳說保姆虐待孩子,這個人我還是挺放心的。

後來,他們小兩口搬了出去,兒媳婦便很少來我們這裡了,有好幾次家裡團聚她都沒來。老伴為這事有不少意見,嘀咕了好幾回。

前兩天,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旅遊團,想想我們老兩口辛苦大半生,還沒怎麼享受過,趁現在還能走動,抓緊時間去看看各地風光,我便給自己和老伴報了一個星期的旅遊團。

在我把旅遊計劃告訴家裡人後,第二天晚上,兒媳婦過來了,一進門語氣就有些不對,陰陽怪氣的:媽,你不是說店裡生意忙嗎?還有時間去旅遊。讓你帶下孫子,你說放不下生意,旅遊就能放下生意啦?

兒子也有些不高興,說:媽,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人家哪個老頭老太太不主力帶孫子,你卻連幫著帶一下都不答應,難道你不是孩子的奶奶嗎?

兒子兒媳的話讓我很生氣,我辛辛苦苦將孩子撫養長大,我的義務已經盡到了,什麼時候帶孫子也成了老人的義務?難道我就不能有自己想要的老年生活?難道我出錢還不夠,必須得出錢出力?


孫女士家庭的矛盾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但是孫女士這樣的婆婆其實在我看來,已經很好了,起碼人家不是一點不幫兒媳婦,雖然沒怎麼帶孫子,但人家出錢了呀。


其實說到帶孩子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帶孩子還真不是老人的義務,而是一種情義。

就像說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如果老人真不願意幫忙帶,也無話可說。

但這時就需要一種互相的理解了,而不能用這個去「綁架」老人。

現在年輕人壓力大,因為要忙工作負擔生活,一天到晚確實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孩子,這時父母便成了帶孩子的主力軍。

老人理解年輕人的難處,願意發揮自己的餘熱替孩子分憂,這就是一種理解。

但也不得不承認,確實有的老人存在為難兒媳婦的心理,或許對兒媳婦不滿意,或許重男輕女…….

但如果老人確實有自己的原因不能照看孩子,並不是有心為難或者不幫,希望年輕人也能夠理解。

相關焦點

  • 我不贊成爺爺奶奶帶孫子
    現在中國社會有個「怪」現象,父母必須要給孩子帶孩子,尤其是帶孫子,國人都有傳宗接代的「封建殘餘思想」,老年人和孫輩都「隔輩親」,一天不見都想的慌,但我認為,爺爺奶奶沒必要帶孫子。精力不允許帶孫子的老年人大部分都已退休,本打算能享受到國家給予自己的休假福利,安享晚年,沒想到被兒子兒媳一個電話就給「招」了過去,見了孫子格外親,看著吧,自己年齡也大了,有時候腰酸背痛也得忍著。小兩口天天上班,壓力也大,有時候一個星期都不來看孩子,爺爺奶奶等於又重新養了個「兒子」。
  • 看孫子是老人的義務?當帶孫子成了換取養老的籌碼,親情就變了味
    有人說看孫子是親情的延續,是享受天倫之樂的幸福。也有人說看孫子是老年人的義務,如果不聞不問,換來的必定是晚景悽涼。看孫子是不是老年人的義務?當帶孫子成了換取養老的籌碼,親情還是原來的味道嗎?下面聽聽網友們的看法。
  • 「身為奶奶,你不帶孫子誰帶?」老人一番話,讓兒媳淪為茶後談資
    作為奶奶,該不該帶孫子?對於老人而言,這是一道選擇題。該帶,因為子女不容易。不該帶,因為這不是自己的責任。對於大部分兒媳,則更傾向於第一個答案。希望老人幫自己帶娃,畢竟,交給保姆也不放心。老人願意帶娃,兒子兒媳懂得感恩,是目前為止最恰當的做法了。可有些兒媳,還不滿足。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到底有什麼區別?3位老年人說出了答案
    那麼對於老年人來說,帶孫子和不帶孫子,晚年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聽聽這三位老年人的心裡話。大孫子還說,如果誰欺負我奶奶,就是跟我過不去。現在張阿姨的孫子孫女們一到節假日都會回來看她,經常也給她錢買東西,又大包大包的往家裡提,勞苦了一輩子的張阿姨,終於得到了回報。劉奶奶 68歲你奶奶也是善良的人,她只有一個兒子,可是兒子高中畢業就去城裡打工,一年到頭也只有過年回來那麼幾天,孫子就放在自己家裡養。
  • 奶奶有沒義務帶自己的孫子?這是我見過最有利於家庭幸福的答案
    什麼是自願主義的關係和不自願主義的關係?比如夫妻關係和婆媳關係,是在雙方,都自願的情況下,建立的關係,就叫自願主義的關係。而親子關係和祖孫關係,是在雙方,都不自願的情況下,建立的關係,就叫不自願主義的關係。
  • 婆婆有義務帶孫子嗎?老了可以不養她嗎?
    當今社會好多婆婆都不給兒媳婦帶孩子,她們覺得帶孩子不關自己的事情。她們也不想帶,想提早的安度晚年。提早享受天倫之樂。那麼我們的問題就來了,婆婆不給帶孩子,我們是不是可以沒有義務去養她,老了也不去管她可以嗎?
  • 奶奶索要帶孫費,兒媳婦說:奶奶帶孫天經地義。你們同意這句話嗎
    導讀:在我們觀念是,爺爺奶奶帶孫,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很多時候,爺爺奶奶帶孫,還要付錢給孫買吃的,買穿的等種種開銷。而爺爺奶奶犧牲自己退休時間來帶孫子,作為兒子與兒媳婦又不諒解,還各種的埋怨,一副理所當然的認為爺爺奶奶帶孫,是他們應該要做的事情。那爺爺奶奶帶孫真的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 「婆婆不給帶孩子,我就不給她養老」父母給子女帶孩子是義務嗎?
    可沒過多久,大兒子家就添了一個孫子,由於兒子和兒媳都要工作,帶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王阿姨身上。看孫子後的王阿姨,肉眼可見的憔悴,畢竟年齡大了,帶孩子有些力不從心。好不容易把孫子帶到兩歲了,王阿姨逢人便說「再熬一年,孩子上幼兒園她就輕鬆了。」可還沒等到孫子上幼兒園,二兒子家又添了一個孫女。
  • 老人不給帶孫子真的有錯嗎?
    院子裡很多年輕人都表示理解老人的兒子和兒媳,理由是,現在的社會生活壓力大,要養車,要養房,還要養孩子,如果老人不幫忙照顧孫子的話,請保姆或者專人辭職在家帶娃的損失都是巨大的,或者直接威脅到一個家庭的正常運轉。
  • 「為什麼不帶孫子」,「為什麼帶孫子」,女人前後半生不必焦慮
    面對兒媳的請求,58歲的婆婆朱蘭花不屑一顧,我剛退休兩三年,自己還沒逍遙呢,憑什麼給你帶孩子,我生兒子的時候,婆婆都沒給我帶,都是我自己邊工作邊帶孩子的。「為什麼不帶孫子?他可是你們家的種,跟你們家的姓,你必須要帶,我又沒錢請保姆。」兒媳也不甘示弱,在電話裡懟得婆婆無語。
  • 讓退休父母幫忙帶娃,是新型「啃老」嗎?老年人時間不值錢?
    「婆婆真的有義務給媳婦帶娃嗎?」「我其實不願意,但兒媳覺得既然我退休了,就應該幫她帶孩子。」「把老人退休之後的時間完全佔據了,就是在變相啃老。」但似乎很少有人反思:老人的退休時間,就不是時間了嗎?漸漸老年人也習慣於這種模式,在為社會燃燒自己、光榮退休後,他們很自然就回到家庭照料孫子孫女。有人說這是「含飴弄孫」,也有人說這是「變相啃老」,你怎麼看?02由於年輕人承擔養家餬口壓力,大多數也沒閒錢請月嫂,所以讓自己父母幫著帶娃管家,是最方便、快捷且安心的方式。
  • 婆婆不給我帶娃,我憑什麼給他養老,我閒的嘛我
    但生了孩子之後就不一樣了,兩個人天天都要四目相對,這下婆媳矛盾就愈演愈烈了。婆媳關係處理不好,真的會毀了一個家庭,一個婚姻。有人說婆婆幫帶是情分,不幫帶是義務,那我想以後照顧婆婆不也是這樣嗎。照顧你是情分,不照顧你也是義務呀,人心換人心罷了。你不是幫你兒子帶嗎?你當奶奶的沒有義務帶孫子嗎?從你生了你兒子你就有義務照顧你孫子了,不然你別生你兒子呀?是我爸媽養我這麼大的,你從來沒養過我一天,憑什麼你老了走不動了要我照顧你?你應該找你兒子找你女兒來照顧你吧?
  • 「孫子我不帶,但養老是你的義務」,婆婆公私分明,兒媳強勢回擊
    婆婆說:「孩子我不帶了,雖然是我孫子,但也沒規定必須奶奶帶啊,姥姥也可以帶不是?」小雅心裡很不舒服,覺得他們也有給婆婆錢,並沒有讓婆婆白帶孩子啊。不僅僅是給帶孩子的兩千塊,小雅夫妻倆還經常給公公婆婆買東西,付出並不少,就回懟了婆婆:「媽,之前咱們可是商量好的一起帶孩子,您自己說是不是商量好的?
  • 60歲婆婆的不滿:帶孫子,什麼時候變成了婆婆的義務?
    在她們的心目當中,好像孩子不是為自己生的,而是為婆家人生的,孩子將來不是給自己養老,而是給公公婆婆養老,所以她們總覺得,帶孫子是公公婆婆的義務。仔細想想,現實生活當中的確有這樣的兒媳婦存在,她們的思維邏輯非常奇怪,在她們的心目當中,孩子因為跟著老公姓,所以就是屬於婆家的,公公婆婆就應該為此而付出。
  • 婆婆不幫忙帶孫子,兒媳有義務養老嗎?4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導語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子女的義務,不管現在的年輕人有多忙,負擔有多重,都要做到為父母養老,孝順父母。那麼婆婆不給兒媳帶孩子, 兒媳有責任為婆婆養老嗎?一起來看看4位婆婆的經歷。,兒媳也沒有義務為我養老,畢竟我和兒媳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尊敬老人,孝順老人是年輕人的義務,也是他們應該的,我也知道他們的負擔很重,養一個家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我會主動幫他們帶孩子,當然,他們也會回報我, 其實只要懂得怎麼維護一個家庭,那麼這個家庭就能一直和睦幸福下去。
  • 婆婆:我腰疼帶不了孩子,幾年後,孫子你為什麼不喊奶奶
    在我們那裡,老人給兒子蓋好新房娶上媳婦還是不算完成使命,在等孩子的孩子出世後幫忙共同拉扯到再也使不動一分力,就像是油燈裡的油耗盡了最後的一點火光。爺爺奶奶幫忙帶孫子成了代代人心照不宣的事,尤其是現在社會生存壓力大,很多家庭都需要兩口子上班才能維持正常的家庭運轉。
  • 「你不給帶娃,我不給養老」:到底該不該讓老人帶孩子?
    陳阿姨說,要麼兒媳辭職自己帶,家裡也有條件;要麼長期請保姆帶,所有的費用她來出。兒媳堅持認為奶奶帶孫子天經地義,是最適合的人選。美國《芝加哥論壇報》曾報導:研究發現,與不需要照看孫子孫女的老人相比,需要帶孩子的老人出現抑鬱症、高血壓和中風等的機率更大。孩子還沒帶大,老人先累垮了身子,這不是得不償失嗎?
  • 老年人,養兒方知父母恩,孫子讓他爹媽帶,你別大包大攬
    自己熬到了退休的年紀,自己的父母也老到了需要你照顧的年歲,面對腿腳不再方便的父母,照顧他們,你責無旁貸。退下來的你能只照顧父母這麼簡單嗎?有多少老人不被子女惦記,有多少老人能逃脫帶第三代的命運。因著這句話,有多少老年人犧牲了自己晚年的幸福,有多少老年人在應該安逸的晚年活得異常忙碌。五六十歲的年紀,既要照顧年邁的雙親,又要看護幼小的孩子,他們的身體能吃消嗎?那可說不準。孩子想不到老人,老人要學會自己為自己考慮。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有什麼不同?聽聽兩位過來人的心聲
    王奶奶在兒媳最需要幫助的前幾年幫助了她,給她帶孩子,如今兒媳也十分孝順。用張奶奶的話說:當年自己的三個孩子都是自己帶大的,帶孩子有什麼難的,既然有本事生,就有本事自己帶,所以大兒媳的孩子她基本上是不管的。後來二兒媳家生了兩個女孩子,這下好了,一向重男輕女的張奶奶更是不帶孫女了。
  • 爺爺奶奶帶孫子是理所應當,還是坐視不理
    對於這個敏感的話題,家家都有不同的版本,有的爺爺奶奶看到自己的孫子孫女,臉上都笑開了花,而有的爺爺奶奶看到自己的孫子孫女卻是愛理不理的,好多家庭就為這事和老人產生了很深的隔閡,下面我就來聊聊我的這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