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強烈推薦)

2020-10-25 雲掌財經APP

一個社會的科技水平越高,貧富差距就會越大,智商差距也越大。

因為科技水平越高,財富和信息的流行性就會越好。此時財富會加劇流向更有錢的人,而信息會被高認知水平的人掌控。

所以,從認知的角度來看,未來世界是由99%的愚蠢人和1%的聰明人構成的。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99%的人都將越來越愚蠢,最後成為完全沒有思考能力的寵物,被圈養起來。

而這恰恰也是未來最好的商機。因為僅剩的那1%的人賺錢將越來越容易,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操控剩下的99%的人。

為什麼如今越低級的騙局,深信的人卻越多?因為這契合了大眾的智商。為什麼越低級的內容越有市場,因為這就是99%人的品味。

其實「愚蠢」並不是一個貶義詞,社會進步表面上看是英雄們推動的,其實更離不開無數愚笨的人在發揮作用。

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建立在一個條件上:你比周圍的人都聰明。所以,當你發現周圍很多人都那麼愚蠢,你應該感到慶幸。如果你不能發現周圍人的愚蠢,那只能證明你本身的愚蠢;

1

如果說工業革命解脫了人的手腳,那麼信息革命將解脫人類的大腦。算法時代,人們正在拋棄獨立思考能力,轉而尋求各種「上癮」。

算法可以設計出各種「上癮」:人的大腦裡有一種叫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當人被外界刺激得愉悅時多巴胺會大量爆發出來,這種「爽」的感覺已經被「算法」利用,「算法」不停的收集你的數據,然後根據我們的行為算出你的喜好,直接把我們的最喜歡的推送過來,站在高維透視你,審視你,知道你喜歡什麼就給你推送什麼……

於是人變的越來越懶,甚至都已經懶得選擇和辨別了,也就意味著人變的越來越愚蠢。

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們千方百計的設計出讓我們「上癮」的機制,那些點讚、轉發、評論的設計、以及根據我們的瀏覽習慣而設計的推送原理……其實都是人為了讓我們持續上癮,牢牢鎖住我們的精力。

包括我們刷到的絕大多數爆款視頻,都是精心設計的。大量的專業團隊不斷的鑽研觀眾的喜好,為大家量身定做出各種反轉劇、雷人劇、明星人設、正能量反轉、炫富、勵志、成功學等等內容都能被批量生產。這些內容在平臺算法的幫助下,精準的推薦給每一個符合其口味的觀眾,讓我們大笑/幻想/爽/刺激……

它讓男人有了選妃的感覺,這個美女不喜歡,我馬上就去刷下一個;它讓女人重新愛上了幻想,在現實中找不到的男人,這裡比比皆是。它可以無限滿足我們的喜歡,讓我們無限沉溺,持續上癮。

當我們為免費享受平臺提供的內容而竊喜時,卻不知自己早已成為平臺操控的一份子,我們的數據和習慣成了被無節制開發的礦產。

大數據即權力,算法即剝削。

2

過去說的是窮苦人家,吃的都是缺衣少糧的苦,而現在即便是最底層的人,也不會為溫飽而發愁了,而且網際網路時代各種精神產品那麼豐富,遊戲啊,直播啊,娛樂節目啊,應有盡有,可以儘管沉迷,隨便放縱。

因為社會已經有足夠能力圈養所有的人了,即便是窮人也不需要吃苦了,反而會過得更安逸舒適,天天刷刷短視頻,看看直播和娛樂節目,玩玩遊戲,去拼多多上買買東西,反正也消費的起。

恰恰相反,這個時代卻輪到富人開始吃苦了,因為一個富人要想實現財富的保值或增長,必須得主動嘗試很多東西,主動改變自己的很多習慣,甚至主動革自己的命,要保持進化,日日精進,這就是一種苦,富人得付出N倍的努力才能創造和守住自己打下的江山。

富人都在吃苦,窮人都在享樂,是這個社會最諷刺的現象。

人們正在拋棄一切深刻的東西,包括文學/哲學/思想等等,因為這些東西太沉重了,生活本來已經很苦,人們已經不想一直苦大仇深的生活下去,於是就不斷的尋找可以麻醉自己的東西,以直播/短視頻/遊戲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娛樂產業將越來越發達,因為這些東西可以讓人快樂,哪怕是短暫的,但是由於內容在不停的更新,於是大家都樂此不疲。

當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得各種滿足感,誰還願意去做學習、閱讀、思考這樣深度思考的事情呢?

網際網路上最容易傳播的從來就是各種情緒和偏見,而不是真正的價值,而且這些內容讓我們自以為自己掌握了各種真理和見識,其實我們只是把情緒當理性,把信息當知識,把偏見當思想。

人來將越來越野蠻化,生物本性將越來越凸顯,因為這種情況會導致人們越來越依靠本能、情緒、應激反應去處理各種事情。人的動物本能如果不加控制並且馴化,其群體效應就會越來越明顯,走向群體的非理性,成為一群烏合之眾。

未來人們的一切行為都是被情緒引導,而不是被價值引導,更不是被思想引導,因為人們已經越來越不需要價值和思想,隨著科技的發達,99%的人都將變的越來愚蠢,只有1%的人有思想就可以了,這些人引領了社會進步,給剩下的99%的人制定好規則,讓他們自己傻呵呵的玩耍就可以了。

未來只有1%的人保留獨立思考能力,但是恰恰是這1%的人,才引領了社會的進步,維護了社會的秩序。

這些人能通過自律/學習/精進等等成功的進行「延遲滿足」,面對著大千世界,他們練就了一顆如如不動之心,保持「精進」。這種人將越來越少,但恰恰是這極少數人,能成為人類食物鏈的最頂層,引領和統治一切,進化成社會的主人,是人類進化而成的新物種。

而剩下的99%的人,都將被「算法」馴服,隨波逐流,沉浸在各種低級快樂裡,成為社會的寵物,被各種廉價的食品填飽,在各種短視頻/小說/娛樂節目/遊戲中浸淫。

3

未來的世界就像一個大遊戲場景,99%的人都是遊戲裡的角色,每天各種嬉戲和打怪,享受各種刺激,只有1%的人能置身於遊戲之外,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只有他們是清醒的。

今後99%的人都將進化的越來越愚蠢,分文不值,是低認知的人;只有1%的人將進化的越來越聰明,引領社會的進步,是高認知的人。

水木然經常說:未來一切的競爭,其實都是搶佔「認知高地」的競爭,簡而言之就是攻佔這99%的人的「心智」。

佔領了認知高地的人,他們不僅控制商業的未來,也掌控了生命的未來。包括大數據/算法等等這些都是他們保持高認知的工具,他們利用這些資源和工具不斷迭代自己的認知,從而時刻佔領人類的認知高地,穩坐人類食物鏈的最頂層,引領和統治一切。

也因此:未來人和人最大的差別,不再是階層的差別,而是不同物種的差別,1%的人將進化成為99%的人的上帝。

為什麼那1%的高認知的人有更強的意志力呢?

因為當一個人有高認知水平的適合,更容易尋找人生的意義和樹立生活目標,而這些遙遠、堅定、又有價值的東西,會抵消掉我們當下的很多痛苦,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同樣的邏輯:人一旦有了遠慮,就沒有了近憂。成了一個長期主義者,可以延時滿足。

而當一個人認知水平低下的時候,是看不到長遠價值的,也沒辦法樹立長期的路線和目標,就只能專注於當下的效果,每一分付出都需要回報,甚至是斤斤計較,睚眥必報。只能是一個短期主義者,需要即時滿足。

這樣長期下去,人就變的越來越不耐煩,對任何人和事都失去了耐心,焦慮的心態就這樣滋生,越來越膚淺,只能用當下的娛樂麻醉自己,每天都在焦躁中度過。

如果一個人出身平凡、文化一般、能力一般、又沒有自制力、不善於學習,都將被一層層的摺疊起來,他們沒有信用、沒有思想、不能借債、不能納稅,只能過著一種糜爛頹廢、暗無天日的生活,如同一具具行屍走肉,只能被統統「摺疊」起來,他們無法參與社會經濟的運作,甚至連被剝削的價值都沒有。

馬雲曾說過:「蠢要比癌症還可怕,至少癌症還有救」,就是這個道理!

人類未來的抗爭,就是「算法」和「心法」的抗衡。算法是平臺通過我們的行為數據,計算出我們的行為規律,進而讓我們沉溺/不可自拔/重複消費,從而將我們掌控。

那什麼是「心法」呢?「心法」是每個人的文化/認知/修為/自律/價值觀等各種水平的綜合能力,心法是反算法的 ,心法能避免我們上癮,努力讓我們保持清醒和思考。

為什麼我們要提倡傳統文化?因為傳統文化就是「反算法」的。5000年的中國文化,說白了就是這兩個字:克己。克己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貪圖刺激,做長期主義者,延遲滿足等等。

因此,我們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要麼你刻苦學習,提升獨立思考能力,隨時準備著逆襲;

要麼你甘心墮落,隨波逐流,沉浸在各種低級快樂裡,成為那99%的「寵物」,承受著一輪又一輪的痛苦,被一茬又一茬的收割。

作者:水木然

相關焦點

  • 人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深刻)
    ,我們的思維被牢牢的禁錮其中,人的視野也會變的狹隘,判斷力和行動力都深受影響。未來只靠產品已經賺錢會越來越難,因為隨著人類生產效率的提高,未來有形產品的利潤都會無限趨近於0,甚至是免費供給的,到一定程度之後,有形的產品都只是文化的附屬,說白了,未來只要靠「認知資本」才能賺到錢。認知就是未來社會的精神高地,無形的東西將越來越能決定有形的東西。財富永遠都會流向最匹配他的人,就是那些高認知的人。
  • 認知升級|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
    當然了,這些思慮和警惕,無外乎格局、心胸、視野,也即認知力。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創業也是如此。認知力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本質差別,一家企業也只能在企業家的認知空間裡成長。如果由此來審視現實世界,就會發現,誰擁有高水平的認知力,誰就能脫穎而出。 古往今來,關於認知力有很多說法,但是偏重的方向大多都與創業沒有強關係。
  • 人的一生不過是在為自己的認知買單
    每個人從人生的起點走到人生的終點,用一生的經歷和體驗,構成了屬於自己獨特的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和感受。每一個獨特的認知就是一個音符,每個人的認知譜寫成一首首風格迥異,甚至天差地別的,描繪世界的樂章,形成了自我的核心信念,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 我們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
    當然了,這些思慮和警惕,無外乎格局、心胸、視野,也即認知力。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創業也是如此。認知力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本質差別,一家企業也只能在企業家的認知空間裡成長。,大到國際形勢,小到雞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想知道,各種認知渠道都能為我們提供信息。
  • 哲思|人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認知水平買單
    身邊總有一些人,你跟他講努力,他跟你聊出身;你跟他說實力,他跟你聊運氣。你捶胸頓足,心力交瘁: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他就是聽不懂呢?其實關鍵在於你們「認知模型」的不同。認知,為什麼重要?1認知層次,決定了看世界的高度就像這張圖,每個人所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樣。
  • 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
    ·一般而言,我們的學識、經歷和經驗會形成一個隧道,人對事物的所有認知和判斷都會局限在這個隧道內,並且還會想當然地認定真相就是如此。但是,一旦有新事物出現時,我們的認知就會被頃刻顛覆。當下,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顛覆自我認知,吸收新的概念、新的結構,實現認知的躍遷、成果的精進。
  • 哲思 | 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
    認知 ·一般而言,我們的學識、經歷和經驗會形成一個隧道,人對事物的所有認知和判斷都會局限在這個隧道內,並且還會想當然地認定真相就是如此。但是,一旦有新事物出現時,我們的認知就會被頃刻顛覆。當下,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顛覆自我認知,吸收新的概念、新的結構,實現認知的躍遷、成果的精進。
  • (強烈推薦)
    (強烈推薦)原創 水木然 水木然學社 昨天):只要產權是明確的,並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一項有價值的資源,不管從一開始它的產權誰於屬,最後這項資源都會流動到能使它價值最大化的人手裡去。也就是說,我們越來越不需要為交易過程而買單了,可以直接找到我們想要的目標(資源、人群等等),可以直接奔向目標了。
  • 焦慮的人生,為自己的貪心不足買單(一)
    每日都是恍恍惚惚,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感。我:「是什麼賺錢項目,你推薦的,我肯定感興趣。」妹:「商家做銷量,安排刷手接單,佣金很可觀。單量不受限制,接單後到第三天收貨截圖提交審 核,審核後就可以體現,第四天就到帳。操作方便,不難,我已經做了一個禮拜了,賺了 兩千多。」我:「有這麼好的事,靠不靠譜。」
  • 多少人還渾然不知!(強烈推薦)
    就是因為和其他修行的人相比,他們在同樣的時間內吃的苦更多、更深。這些年來,我一直都有一種潛意識:我所能享受的每一份幸福,都是平時修行出來的,是我平時積攢的福報。一個人是不能平白無故的享福的,也就是無功是不能受祿的,否則就是在損自己的福報,這是我強烈的意識,以至於我每當有一點小成績,都會用同種程度的痛苦抵消掉那種快感。
  • (強烈推薦)
    (強烈推薦)原創 水木然 水水你捨得 今天作者:水木然,微信公眾號:smr8700如果仔細檢查我們過往犯過的那些錯誤,或者失去的各種機會,會發現絕大多數過失都是因為我們看不到真相而產生的,而不是別人蓄意破壞的,更不是環境帶來的,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的看到真相的過程。
  • 人的一生,都在為自以為是的認知優勢買單
    年齡最大的老馬主動把傘給了年齡最小的小張,又把拐杖給了小李,自己什麼都沒有帶。小李和小張看到老馬這麼厚道,充滿感激,相互鼓勵:老馬明知道今天天氣不好,總是把方便讓給我們,我們一定要提前安全到達。天氣在他們出發不久突然變化,下起了瓢潑大雨。因此,等到他們三人都到達目的地的時候,他們比約定的時間都遲到了大約兩個小時。
  • (強烈推薦)
    人把天理丟了、道理迷了、情理虧了,才不知道認不是(承認不對即自己認錯)。生怒氣(木)便是殺;好穿衣服、求好看(火)便是淫;買東西少給一文錢(金)也是盜;好吃好東西(水)便是酒;說半句謊話(土)也是妄。 25.真木是佛的根(木性仁慈),真(陽)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萬物。
  • 多少人還渾然不知!(強烈推薦)
    就是因為和其他修行的人相比,他們在同樣的時間內吃的苦更多/更深。這些年來,我一直都有一種潛意識:我所能享受的每一份幸福,都是平時修行出來的,是我平時積攢的福報。一個人是不能平白無故的享福的,也就是無功是不能受祿的,否則就是在損自己的福報,這是我強烈的意識,以至於我每當有一點小成績,都會用同種程度的痛苦抵消掉那種快感。
  • 極其強烈推薦5種頂級的思維方式
    確定後目標後,就要開始整理自己可以利用的資源,比如你要開一家便利店,你就要想選的地方有哪些優勢、有沒有租金減免的渠道、哪裡進貨便宜等等,這些有利於你的都是有用資源,要把它運用到你的開便利這件事。(3)制定計劃。前面的分析都是為計劃做準備,結構化思維最核心的地方莫過於制定計劃。
  • 張栢芝: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年少無知買單
    因為人生短短幾十年,青春是那樣的短暫,誰都輸不起。特別是女人。女人的第一次婚姻好比鑽石,第二次婚姻那就是洪水從山坡上衝下來卵石,沒有了稜角的同時,更沒缺少原有的韻致和光芒。本文的主角茜茜(化名)是一個早戀早婚者,她的前半生乃至後半生,都生活在了第一次不幸婚姻的暗影裡了,她這一生都在為自己那段年少無知的歲月買單。
  • 【心海無憂】原生家庭影響人一生的心理動力(推薦)
    原生家庭對每一個人的影響是長遠而深刻的,影響我們的價值觀念,影響我們對待工作的態度,影響我們和愛人相處的方式,影響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即使,有時候這種方法方式是不恰當的。怎樣和原生家庭和解,把從原生家庭裡帶來的負向影響轉化為正向支持?
  • 七段人生(3)——感情分離與自我認知化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我們可以比為一條臍帶,臍帶可見,而情感不可見,情感更多的是自己的一種體驗,按照自己的理解來感同身受。一般來說,媽媽和孩子在嬰兒時期會產生一些矛盾,中國的媽媽很容易將伴侶的意志強加於寶寶,將其看為其伴侶的替代品,有時候甚至將其作為一種工具,這裡不在詳述。
  • 認知修正:你想要的認可(愛,接納)是有條件的嗎?
    也許並不渴,只是因為「身體每天需要8杯水」的認知而將其灌下;也許並不餓,而是因為吃飯時間到了或者吃了就不用再惦記了,而把飯塞進了肚子裡。當我體會到這些,才明白為什麼有人說:身體並不需要那麼多。那些多餘的動作背後其實都在求認可:害怕與他人不同,害怕被排斥成為孤單寂寞不被認可的人。我發現自己時時都在追求這樣的認可。比如開始辭職回家的時候,滿腦子都是預判,充滿了可能與社會脫軌的恐懼。
  • "習慣、行動、認知"挽回法,讓你不再為愛疲憊!
    差將人意  但有趣的是,在所有人的眼裡,都覺得她丈夫非常了不起,她丈夫在她最脆弱的時候不離不棄照顧她,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賺錢能力比她高出好幾倍,還在自己的婚房上加上了她的名字。身邊所有人都羨慕她,甚至她的父母都對她丈夫讚不絕口,但她就是不滿足。  因為在她的視角裡,她理想伴侶應該更能幹,給她更好的生活,讓她不用為了這些家庭瑣事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