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會的科技水平越高,貧富差距就會越大,智商差距也越大。
因為科技水平越高,財富和信息的流行性就會越好。此時財富會加劇流向更有錢的人,而信息會被高認知水平的人掌控。
所以,從認知的角度來看,未來世界是由99%的愚蠢人和1%的聰明人構成的。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99%的人都將越來越愚蠢,最後成為完全沒有思考能力的寵物,被圈養起來。
而這恰恰也是未來最好的商機。因為僅剩的那1%的人賺錢將越來越容易,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操控剩下的99%的人。
為什麼如今越低級的騙局,深信的人卻越多?因為這契合了大眾的智商。為什麼越低級的內容越有市場,因為這就是99%人的品味。
其實「愚蠢」並不是一個貶義詞,社會進步表面上看是英雄們推動的,其實更離不開無數愚笨的人在發揮作用。
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建立在一個條件上:你比周圍的人都聰明。所以,當你發現周圍很多人都那麼愚蠢,你應該感到慶幸。如果你不能發現周圍人的愚蠢,那只能證明你本身的愚蠢;
1
如果說工業革命解脫了人的手腳,那麼信息革命將解脫人類的大腦。算法時代,人們正在拋棄獨立思考能力,轉而尋求各種「上癮」。
算法可以設計出各種「上癮」:人的大腦裡有一種叫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當人被外界刺激得愉悅時多巴胺會大量爆發出來,這種「爽」的感覺已經被「算法」利用,「算法」不停的收集你的數據,然後根據我們的行為算出你的喜好,直接把我們的最喜歡的推送過來,站在高維透視你,審視你,知道你喜歡什麼就給你推送什麼……
於是人變的越來越懶,甚至都已經懶得選擇和辨別了,也就意味著人變的越來越愚蠢。
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們千方百計的設計出讓我們「上癮」的機制,那些點讚、轉發、評論的設計、以及根據我們的瀏覽習慣而設計的推送原理……其實都是人為了讓我們持續上癮,牢牢鎖住我們的精力。
包括我們刷到的絕大多數爆款視頻,都是精心設計的。大量的專業團隊不斷的鑽研觀眾的喜好,為大家量身定做出各種反轉劇、雷人劇、明星人設、正能量反轉、炫富、勵志、成功學等等內容都能被批量生產。這些內容在平臺算法的幫助下,精準的推薦給每一個符合其口味的觀眾,讓我們大笑/幻想/爽/刺激……
它讓男人有了選妃的感覺,這個美女不喜歡,我馬上就去刷下一個;它讓女人重新愛上了幻想,在現實中找不到的男人,這裡比比皆是。它可以無限滿足我們的喜歡,讓我們無限沉溺,持續上癮。
當我們為免費享受平臺提供的內容而竊喜時,卻不知自己早已成為平臺操控的一份子,我們的數據和習慣成了被無節制開發的礦產。
大數據即權力,算法即剝削。
2
過去說的是窮苦人家,吃的都是缺衣少糧的苦,而現在即便是最底層的人,也不會為溫飽而發愁了,而且網際網路時代各種精神產品那麼豐富,遊戲啊,直播啊,娛樂節目啊,應有盡有,可以儘管沉迷,隨便放縱。
因為社會已經有足夠能力圈養所有的人了,即便是窮人也不需要吃苦了,反而會過得更安逸舒適,天天刷刷短視頻,看看直播和娛樂節目,玩玩遊戲,去拼多多上買買東西,反正也消費的起。
恰恰相反,這個時代卻輪到富人開始吃苦了,因為一個富人要想實現財富的保值或增長,必須得主動嘗試很多東西,主動改變自己的很多習慣,甚至主動革自己的命,要保持進化,日日精進,這就是一種苦,富人得付出N倍的努力才能創造和守住自己打下的江山。
富人都在吃苦,窮人都在享樂,是這個社會最諷刺的現象。
人們正在拋棄一切深刻的東西,包括文學/哲學/思想等等,因為這些東西太沉重了,生活本來已經很苦,人們已經不想一直苦大仇深的生活下去,於是就不斷的尋找可以麻醉自己的東西,以直播/短視頻/遊戲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娛樂產業將越來越發達,因為這些東西可以讓人快樂,哪怕是短暫的,但是由於內容在不停的更新,於是大家都樂此不疲。
當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得各種滿足感,誰還願意去做學習、閱讀、思考這樣深度思考的事情呢?
網際網路上最容易傳播的從來就是各種情緒和偏見,而不是真正的價值,而且這些內容讓我們自以為自己掌握了各種真理和見識,其實我們只是把情緒當理性,把信息當知識,把偏見當思想。
人來將越來越野蠻化,生物本性將越來越凸顯,因為這種情況會導致人們越來越依靠本能、情緒、應激反應去處理各種事情。人的動物本能如果不加控制並且馴化,其群體效應就會越來越明顯,走向群體的非理性,成為一群烏合之眾。
未來人們的一切行為都是被情緒引導,而不是被價值引導,更不是被思想引導,因為人們已經越來越不需要價值和思想,隨著科技的發達,99%的人都將變的越來愚蠢,只有1%的人有思想就可以了,這些人引領了社會進步,給剩下的99%的人制定好規則,讓他們自己傻呵呵的玩耍就可以了。
未來只有1%的人保留獨立思考能力,但是恰恰是這1%的人,才引領了社會的進步,維護了社會的秩序。
這些人能通過自律/學習/精進等等成功的進行「延遲滿足」,面對著大千世界,他們練就了一顆如如不動之心,保持「精進」。這種人將越來越少,但恰恰是這極少數人,能成為人類食物鏈的最頂層,引領和統治一切,進化成社會的主人,是人類進化而成的新物種。
而剩下的99%的人,都將被「算法」馴服,隨波逐流,沉浸在各種低級快樂裡,成為社會的寵物,被各種廉價的食品填飽,在各種短視頻/小說/娛樂節目/遊戲中浸淫。
3
未來的世界就像一個大遊戲場景,99%的人都是遊戲裡的角色,每天各種嬉戲和打怪,享受各種刺激,只有1%的人能置身於遊戲之外,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只有他們是清醒的。
今後99%的人都將進化的越來越愚蠢,分文不值,是低認知的人;只有1%的人將進化的越來越聰明,引領社會的進步,是高認知的人。
水木然經常說:未來一切的競爭,其實都是搶佔「認知高地」的競爭,簡而言之就是攻佔這99%的人的「心智」。
佔領了認知高地的人,他們不僅控制商業的未來,也掌控了生命的未來。包括大數據/算法等等這些都是他們保持高認知的工具,他們利用這些資源和工具不斷迭代自己的認知,從而時刻佔領人類的認知高地,穩坐人類食物鏈的最頂層,引領和統治一切。
也因此:未來人和人最大的差別,不再是階層的差別,而是不同物種的差別,1%的人將進化成為99%的人的上帝。
為什麼那1%的高認知的人有更強的意志力呢?
因為當一個人有高認知水平的適合,更容易尋找人生的意義和樹立生活目標,而這些遙遠、堅定、又有價值的東西,會抵消掉我們當下的很多痛苦,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同樣的邏輯:人一旦有了遠慮,就沒有了近憂。成了一個長期主義者,可以延時滿足。
而當一個人認知水平低下的時候,是看不到長遠價值的,也沒辦法樹立長期的路線和目標,就只能專注於當下的效果,每一分付出都需要回報,甚至是斤斤計較,睚眥必報。只能是一個短期主義者,需要即時滿足。
這樣長期下去,人就變的越來越不耐煩,對任何人和事都失去了耐心,焦慮的心態就這樣滋生,越來越膚淺,只能用當下的娛樂麻醉自己,每天都在焦躁中度過。
如果一個人出身平凡、文化一般、能力一般、又沒有自制力、不善於學習,都將被一層層的摺疊起來,他們沒有信用、沒有思想、不能借債、不能納稅,只能過著一種糜爛頹廢、暗無天日的生活,如同一具具行屍走肉,只能被統統「摺疊」起來,他們無法參與社會經濟的運作,甚至連被剝削的價值都沒有。
馬雲曾說過:「蠢要比癌症還可怕,至少癌症還有救」,就是這個道理!
人類未來的抗爭,就是「算法」和「心法」的抗衡。算法是平臺通過我們的行為數據,計算出我們的行為規律,進而讓我們沉溺/不可自拔/重複消費,從而將我們掌控。
那什麼是「心法」呢?「心法」是每個人的文化/認知/修為/自律/價值觀等各種水平的綜合能力,心法是反算法的 ,心法能避免我們上癮,努力讓我們保持清醒和思考。
為什麼我們要提倡傳統文化?因為傳統文化就是「反算法」的。5000年的中國文化,說白了就是這兩個字:克己。克己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貪圖刺激,做長期主義者,延遲滿足等等。
因此,我們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要麼你刻苦學習,提升獨立思考能力,隨時準備著逆襲;
要麼你甘心墮落,隨波逐流,沉浸在各種低級快樂裡,成為那99%的「寵物」,承受著一輪又一輪的痛苦,被一茬又一茬的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