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少時的奶奶

2020-09-25 吳埝檸Zoe

我的奶奶去世距今已有20年有餘,前幾天夢見了她,她還是我小時候五六歲時候的樣子,烏黑齊肩的短髮,皺紋的臉上笑出了一朵花。我的心裡覺得沉甸甸的,突然有那麼一剎那,我是真的特別想她。

我想,那時候在襁褓中的我,如果沒有我奶奶,說不定我早已是無邊荒野裡的一縷孤魂。

在我親生父母離婚以後,是我奶奶她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含辛茹苦的養到10歲。我出生在80年代的後期,可是我的整個童年都處於一種特別貧困的狀態,那時候沿海地帶的經濟有了澎湃的發展,而在我們鄉下的小角落裡,吃不飽穿不暖那是很平常的事情。我記得那時候一碗糖水雞蛋糕就是很好的待客之物,這麼多年都已經過去了,我再也沒有見過我們那裡誰家還用這種東西來招待客人。

我的奶奶是一個大字不識一個的農家小婦女,她的個子不高,身材瘦弱,從我有記憶開始,她就是一個勤勞而且背挺的筆直的老婦人。我出生的時候,她都已經有六十七八歲了,不知道後來怎麼的,她的背開始像一張彎曲的弓,負重的全是我的成長歲月。

從小,我就知道她很愛我,愛我超過了任何人,包括了她的兩個親孫子,因為我是她一手帶大的,只是她沒有什麼文化,對於我的愛都表達在了她對我的不停責罵,因為我小時候比較調皮,像個男孩子似的,整天和村裡的一群小孩到處搗蛋。

有一年的秋天,我大概六七歲的樣子,她和山那邊的一個奶奶---她唯一不多的一個聊天閨蜜----坐在我們家門口一起聊天。我卻和鄰居家的一個小姐姐在離我們家門口不遠的池塘邊上玩水。不知道怎麼玩著玩著,我的腳下一滑,就直接栽進了水裡。那時候的我是會遊泳的,可是我掉下去的地方特別深,聽說以前是一口天井,最少都有幾米深,我那遊泳技術根本不夠看,而且我掉進去太突然了,沒有任何防備,加上年紀小,內心受到巨大驚嚇,我只記得我喝了好多口水,然後手腳並用的往上面划水。最後是鄰居家的小姐姐叫來人,抓住了我的頭髮,才把我一把拉了上來。

那時候這件事在當時造成了不小的轟動,大概是有人跑去告訴了我奶奶。當我身上掛著溼淋淋的衣服,搖搖擺擺的往自己家裡走去時,可能才走了幾步而已,我奶奶,拿著一根竹竿子,氣衝衝地跑了過來,真的是特別難為她那雙走不動的小腳,居然在那時候跑的飛快。她還沒有過來,遠遠的就聽到她大聲的咒罵聲:「 你這個小砍頭的.....」。我當時打了一個激靈,那是被嚇的,我想拔腿就跑,可是腿軟跑不動。她的竹竿子,就這樣落在了我的身上,她邊打邊罵:「 你這個小冤烈,你要是死了,你讓你老子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是造的什麼孽哦!......」,這裡很多話我都不太記得了,她主要表達的意思就是怕我死了,沒能給我親生父親留個後。當年她擔起這個照顧我的義務,也主要是想給我親生父親留下一炷香火。我知道她這是老思想,但是真的一點也不能掩蓋她愛我的心,她那時候是真的怕我有個三長兩短,留下她一人悲傷。其實她就往我身上打了幾下,在別人的勸慰下,滿臉擔憂的帶我回去換衣服。

從此以後,怕水成了我生命中的一個弱點,我再也不是那個像魚兒一樣在水中自由呼吸的孩子。這不僅僅是畏懼奶奶的竹竿,也是對自己生命的敬畏。時隔多年,今年我又開始遊泳,但是我依舊怕水,但是小時候的那點遊泳技術似乎並沒有真正被我遺忘。去遊泳池玩過兩次,我就真的能在水裡自由的遊動,可是我依舊不敢去水深的地方。

小時候天熱的時候,並沒有現在所謂的空調,往往給我帶來清涼的是奶奶搖曳的大蒲扇。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會搬兩把椅子,坐在一起,我把頭放在她的腿上,她輕輕的搖動著手中的蒲扇,給我帶了一整個夏天的清涼。

這時候,我們說的次數最多的事情就是她以後會去一個我不能去的地方,每次她說到這件事情,她的聲音就會變得特別低沉。可是我那時候還小,不明白生死是怎麼一回事,我總是很堅定的告訴她,我要跟著她一起去,縱然她和我說了很多道理,可是從來沒有改變過我的心意,她拗不過我的想法,只好無奈的敷衍我:「 好,以後奶奶去哪裡,你就去哪裡!」

我現在所知道的很多關於黃泉路,望鄉臺,孟婆湯,還有酆都城,都是那時候聽奶奶講古所積累下來的知識。雖然我讀書明理以後,我也看過很多這方面的書,可是它們遠遠及不上奶奶說的那些吸引人的神話故事。

小時候的很多苦,今生吃一遍就已經足夠了。想想那時候,我是長個子的時候,我都是經常餓著肚子,更不用說疼愛我的奶奶了,她的一生,因為我吃過太多苦。本來晚年應該是她最幸福的時光,畢竟她有三兒兩女,除了我的親生父親,其他人都是很孝敬她的,只不過那時候家家都窮,帶上我這個拖油瓶,她過了整整10年吃不到飽飯的日子。

聽我奶奶說她小時候,家裡只有三個孩子,她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妹妹也是嫁到我們村裡。那時候她們家裡條件特別好,而且她的父親還是個當官的,不過後來因為戰爭,家境才慢慢敗落。

她說過,日本人到我們村的時候,全村的人都是逃到樹木茂密高大的森林裡躲著(一顆樹幾個人才能抱過來的那種,可是文化革命的全都砍掉煉鋼了)。至於家裡的東西,大部分都被日本人給搶走了。她說過最讓人心疼的事情就是一個母親,因為躲鬼子,捂死了自己嗷嗷大哭的孩子。從她描繪這些畫面,我就深深的厭惡著戰爭,因為戰爭是最可怕也是最摧毀人心的事情。

我奶奶去世的時候,享年78歲,不知不覺,她的一頭青絲熬成了白髮,在一個寒冬臘月的夜晚,她死在了她的病床上。其實那時候,她並沒有病多久,大概不到一個月,很多鄰居都說她不想拖累後人,可是我卻知道,她和死神一定是做過很多的較量,因為她放不下我,因為她蜷縮的身軀,她緊握床單的雙手。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度過她的葬禮的,我整個人都像失了魂,忘記了哭泣,到葬禮結束後才知道淘淘大哭。很長一段時候,那些喧天的鑼鼓聲都在我耳邊迴響,久久不願散去。

在我奶奶的頭七,發生過一件特別奇怪的事情。我們當天晚上去她住的院子給她燒紙錢,那天天氣很好,月明星稀,根本沒有下雨的跡象。可是我們剛到她住的房子,外面突然狂風大雨,等我們燒完紙錢,這狂風大雨就突然止住,就像有人在超控天氣一樣。當時,家裡的人都說,是我奶奶放心不下我,是她站在望鄉臺上哭的厲害。雖然這有些迷信,但是當時我是深信不疑的,就算是現在,我也是特別的相信,因為我信的是我奶奶對我這個小孫女的不舍與擔憂,她怕我無人照顧,沒有辦法長大成人。

時間過去了這麼多年,我現在也早已成家立業,是一個孩子的母親。我想,這一切的幸福生活,冥冥之中自有我奶奶的保佑吧!她是那道引路的白光,帶領著我一步一步走出童年的困境,活出不同的自我。

有句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想我這一生最大的虧欠,就是沒有讓我的奶奶在有生之年,享受到我的孝敬,看到我幸福的生活。在我有了掙錢能力以後,這句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最最刺我眼帘,讓我一輩子都不會圓滿,總有那麼些許遺憾。

我們的人生總有人不斷離開,也有人不斷加入,總有一天,我們也會尋著前人的軌跡,走向我們命中的終點,希望在那一天,我會再如孩童時代,盡情地投入我奶奶的溫暖懷抱,我們將永不分離!

相關焦點

  • 年少時夢想的生活
    我出生在農村,一個很小的縣城裡的農村。在我成長過程中,那時科技還不像現在這麼發達。連著網絡的電腦很少,手機也不普及,有的話也只是用來打電話和發信息。了解外面的世界只能靠電視和書本。縣城裡就是我全部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對於年少的我只是一個遙遠模糊的概念。從來沒想過,未來會在外面的世界裡生活。
  • 人到中年,你還會想起年少時的「初戀」嗎?
    在這四面楚歌、十年埋伏的處境中,你還會想起年少時的「初戀」嗎?如果已經很久沒有想起了,你已經被生活磨損的沒有了想像力。如果還能偶爾想起,說明你還沒有被生活逼迫的只能疲於應對。想起年少時的「初戀」,不是依然對初戀念念不忘,更不是對現在愛人的背叛,也許我們「戀」的僅僅是那一段年少的、無憂無慮的、充滿無限可能性的
  • 我的爺爺害死了我的奶奶
    世相作者:歲月何須溪上記幾天前得知,我的奶奶是被我爺爺害死的。我的奶奶四年前被診斷出肝癌晚期,當時她70多歲。診斷結果出來,家裡人討論後決定瞞著她。出於對我爺爺的了解,家裡人並沒有將奶奶的實際病情告訴我爺爺。奶奶只得知了自己身體不好,需要治療調養。她非常配合,給什麼藥就吃什麼藥,二話不說。
  • 紀實散文:童年·挨打·奶奶
    可過度敏感的班主任,悄無聲息地在老爸那兒奏了我一本。我連辨解的餘地都沒有,老爸參照早戀,對號入座胖揍了我一頓。那是夏天,體無完膚的我肉體的傷痕終於結了痂。可心總是痛的。唯有年少時那次挨打不知疼。不曉得我做錯了什麼,奶奶提棍子就打。我本能地躲,邊打邊撤,竟到了地壩邊沿。我貓腰順勢一滾,骨碌碌下了竹林。奶奶大概驚了,我立馬往拐棗樹上爬:既打不著又有棗吃,何樂而不為!待奶奶回過神來,我已在第一個樹杈笑呵呵吃棗呢!許是我錯得太重,奶奶竟手握一根長竹竿來了,我只能繼續向上爬,向上爬。奶奶的竹竿終於夠不著我的,我得意起來:「打不倒了吧!」
  • 一樁悲劇:幾天前得知,我的奶奶是被我爺爺害死的
    我的奶奶四年前被診斷出肝癌晚期,當時她70多歲。診斷結果出來,家裡人討論後決定瞞著她。出於對我爺爺的了解,也沒有將奶奶的實際病情告訴我爺爺。奶奶只得知了自己身體不好,需要治療調養。她非常配合,給什麼藥就吃什麼藥,二話不說。去年元旦之前,每次視頻通話的時候,奶奶還是精神矍鑠,說話中氣十足的。元旦那天我打電話,奶奶抹著眼淚跟我說,「孫女啊,你再也見不著我了,我快死了。」
  • 三段戀愛經歷,我收穫了成長,也失去了年少時的純真
    我問他為什麼,他沒回我,我打了他的電話,他掛了,最後實在經不住我的奪命連環Call,他微信回了我一條消息——他喜歡上別的女孩子了,然後把我的微信和電話都拉黑了。我躲在被子裡偷偷的哭,一邊克制自己不發出聲音來,一邊瘋狂的擦拭眼淚,一整夜都沒睡著。
  • 最好的情感,莫過於年少時的暗戀
    楊先生,已過而立之年,訴說,相比婚姻的瑣碎,年輕時戀愛的悲歡離合,回想起來,還是年少時暗戀的那種感覺最好,每次回憶,嘴角總會不自覺的有些微笑我想問大家,暗戀是初戀嗎?因為這個楊先生就是我自己!如果有緣能認識或知道這個女孩,請與我聯繫,我只是想在有生之年,還想看看這個女孩,告訴她,我曾經非常喜歡過她。並沒有其他想法。她的名字叫,楊麗榮,安徽省的。聽說現在好像在浙江。
  • 爺爺奶奶的愛情
    從書本,電影上聽聞過不少的浪漫愛情故事,今天我想作為一個講述者來聊聊我身邊的愛情小故事。謹以此篇獻給我可愛的爺爺奶奶!七月的天兒異常的燥熱,一棵棵樹耷拉著腦袋依附在土地上,連那樹上的知了都抬高了嗓門表示抗議。還是與往常一樣和爺爺奶奶搬個小板凳坐在後院乘涼,陪老人家嘮嘮工作磕磕家常。忽然之間,我一臉傻笑望著爺爺問他:「爺爺,我想知道那時候你和奶奶那時候是怎麼認識的!」
  • 再見了,我的奶奶
    2020年7月7日,七七事變紀念日,我的奶奶去世了,而她死前,我還在外面實習,這是我一輩子的傷痛……十幾年養育之恩,沒齒難忘;十幾年辛勤勞作,偉大的愛。我的幼兒園和小學時期都是由我奶奶帶大的,我和奶奶的回憶在那段時間是最深刻的。
  • 懷念我的奶奶
    奶奶已經過世好多年了,每每想起奶奶我都會涕泗滂沱。奶奶過世時,我還很小,印象中奶奶總惹我爸爸媽媽「生氣」。那時家裡很貧困,爸爸媽媽給不了年邁的奶奶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只希望能讓她過上清閒自在的日子,但是這非常難,因為奶奶非常勤勞,她總是背著我的爸爸媽媽出去幹活,看到她那樣做爸爸媽媽非常心疼,他們就告訴她今後不許那樣做了,奶奶會像孩子一樣微笑地點著頭,過後還會那樣偷偷地去做,弄得爸爸媽媽有時也無可奈何。
  • 我的爺爺奶奶
    我爺爺奶奶相親認識,相愛於戰爭年代。爺爺十六歲就跟著部隊背著一袋子乾糧去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那段歲月很艱苦,每天就只能啃鹹魚幹填肚子。爺爺曾跟我說自己最痛苦的記憶是看著同自己一起從老家來的戰友在自己身邊被戰火炸的血肉模糊。戰爭只是從電視裡看過從沒有過切身的感受,我真的無法想像爺爺生活的那個年代。戰爭結束後爺爺回家和奶奶結婚了。
  • 懷念我的奶奶
    歲月如梭,一冬一夏在不經意間悄悄流走,掰指算來,奶奶離開我們已經三十六年了。奶奶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偉大的一生。我深深地愛著我的奶奶,奶奶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我的奶奶是個小腳老太太,慈眉善目,勤勞、聰慧、樂於助人。一輩子積德行善,接濟窮人。遇到困難的人和事一定會伸手相助的。她風格高尚,聰明能幹,心靈手巧。
  • 散文 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子呆我的眼窩淺,「奶奶的老屋」我看一遍掉一次眼淚,知道了就別看了唄,忍不住又看了一遍。誰沒有奶奶,誰又沒有童年呢,看著看著就想起了我的童年。我記事我的奶奶做『賣活兒『,做些裌衣裌襪到集上賣,我們雖然姊妹多,奶奶連個線毛兒也沒幫過。
  • 回憶我的奶奶
    奶奶一生沒有生育,但是她做了村裡的接生婆,哪家女人要生娃了都找她,有時候附近村裡的人也會過來請,奶奶的人緣很廣。我爸爸是爺爺奶奶帶養的孩子,這都沒所謂,他們就是我的親爺爺奶奶。中午和晚上,奶奶也會提前準備好飯菜,這樣爺爺做事回來洗手洗臉就可以吃了。奶奶做的飯菜非常可口,雖然後面跟著爸媽分家出去,我和哥哥依然會端個小碗去奶奶的飯桌上夾菜。媽媽說,一歲前,奶奶一邊帶我一邊做飯,奶奶經常在灶前放個寶寶椅,我往那一坐,她邊炒菜邊看著我,想想都有趣。
  • 我敬愛的奶奶
    陳永佳我與奶奶的感情,比兄弟姐妹的感情都要深,甚至比父母的感情都還要深。因為我童年的快樂時光就基本上是跟奶奶一起度過的。那時候的我,無憂無慮、天真活潑,也深受奶奶的疼愛。就算是成為別人眼中可憐的「留守兒童」,我也毫無唉聲嘆氣之意,怨天尤人之情,甚至還會從心底裡感謝父母把我們兄弟倆放在老家,與奶奶度過快樂又沉重的童年時光。
  • "沒有人想在年少時成為一個普通人"
    剛踏入大學時,覺得畢業以後一定有無數家知名企業爭著搶著讓我去就職,畢業很多年輾轉於各個小公司還處處碰壁時,我也明白了當初的糾結多麼好笑。是啊,漸漸地我們就變了,或者說我們認清了現實,但如果讓我們給三年前的自己寫一封信,談一談自己的平凡無為。那麼,我想當初的自己一定聽不進去。
  • 我的大腳奶奶
    大腳奶奶是我的祖母,今年去世第六年了,她小時候有一個當校長的父親,所以在那個封建社會裡沒有裹腳。有一個開明的父親,一個聰慧的母親,那個年代女孩不讀書,但是有一個校長父親親自授課,可想而知大腳奶奶是一個知書達禮的富家千金。
  • 紀念我的奶奶
    文字這種東西,虛的多,實的少,很難表達我對奶奶刻骨銘心的思念。儘管,奶奶已經去世快四年了。可她的音容笑貌仿若昨日那般清晰,常讓我深夜不自主的流淚。文字,不足以傳達我的感情,這是真的。儘管,為了寫篇像樣的紀念文字還刻意買了一本《楚辭》來觀摩。徒勞的,對奶奶的真感情只在我的心底,陪伴我這一生直至黃土之中。文字,這易朽的東西只能愧對我的對奶奶的真情了。平凡普通的一個農村老太太,這是實話。
  • 帶孫子的奶奶心酸了:少年夫妻老來伴,我和老伴卻被孩子們分開了
    寶爸寶媽因為工作的原因,這件事情往往就落到了爺爺奶奶頭上。 於是帶孫子孫女成了爺爺奶奶的額外工作。這個工作過程中,孫子孫女一個萌萌的小動作都會給他們帶來無限歡樂。但是歡樂的背後,也難掩一些心酸和無奈。 王老師聽了無奈地答應,等她把消息告訴老伴後,老伴說:「那你就甭回來了,正好今年退休,單位計劃返聘我呢。他們要二胎花銷大,我這樣也可以多掙點錢補貼他們。」 就這樣,王老師和老伴成了相望不相守的人。孫女出生那年,是王老師到兒子家的第七個年頭。
  • 往事隨風(一) 奶奶,我的奶奶不親我
    我的奶奶不親我,是後奶奶。我對奶奶感覺淡漠而又深刻,感情淡漠,印象深刻。三十多年前的一個秋天,我從學校放學回家,到門口看到院門板上粘的白紙,我知道「她死了」,在我心中一個奶奶我也不願稱呼,沒有一滴淚水,沒有絲毫的傷悲,甚至沒有絲毫的波瀾泛起。農村一般老人放七天出殯,出殯那天早上,母親告訴我,出殯時一定要哭,要不鄰居該看笑話了,第一說孩子不孝,再者說大人教調不好,我只有嘴上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