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委婉拒絕對方的借錢要求?千萬不要問多少錢!溝通技巧學習

2020-11-04 閒書碎片

委婉禮貌地拒絕對方

  • 誤區:想借錢?借多少?

生活中,要開口跟人借錢固然很難,但坦白說,要開口拒絕熟人向你借錢,其實也一點都不輕鬆。面對親友的請求,沒有人喜歡借錢出去,但是也沒有人願意因為一點錢就得罪親友。面對那些我們不想傷感情但又不想借錢的親友,該如何拒絕呢?

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問:「你想借多少?」而這是大錯特錯的。因為首先,你一開始就把話題的焦點放在「借多少」這個問題上,相當於已經錯失了拒絕借錢的機會(對方內心活動很可能是:你如果一開始就不打算借,幹嗎問數額呢?既然問了,就意味著或多或少總能借點唄);

其次,除非你問完之後毫不遲疑地拿出錢包,否則你同時也失去了借錢給對方時原本可以收穫的人情(對方內心活動很可能是:你居然討價還價之後才借給我一個打過折的數目,我就算借到錢也覺得受到了侮辱)。

比如我們演示一下:

「馬薇薇啊,最近我手頭有點緊,可不可以先跟你借兩萬?」

「哎呀,我現在手頭也不方便。這樣吧,這裡有2000你先拿去用,可以嗎?」

「唉,2000真的不夠啊。幫幫忙,看在老同學的分兒上,能不能再多借一點?」

「那我看看……」(對方內心:現在不管你借不借,我都不會領你這個情了)

這種無休無止的、不快樂的糾纏,就成了對話中的主要基調。可見,一上來就著重「借多少」的應答方式是不對的。畢竟,只要一談起金額,那麼這場談話的主動權就會落到借錢者的身上,對方的每一次討價還價都好像是在質問:

  • 「你舍不捨得這麼多?」
  • 「你現在手上有多少錢?」
  • 「你覺得我們的交情值多少錢?」

以上這些問題正是我們最難以回答的,說實話錢包吃虧,說謊話良心吃虧,總之都是自己不舒服。甚至在許多情況下,討價還價之後借給對方,還不如乾淨痛快地拒絕,更能維繫雙方關係。究其根本,這是因為在咱們中國人心裡,跟每個親友的感情或多或少地都與某個具體的金額掛鈎。親近點的,願意借的金額會多一點;疏遠點的,願意借的金額會少一些。

比如,同學借錢,在我們心裡頂多1000元封頂,不還就算了;親戚借錢,大概可以承受1萬元,多了自己就會心疼,還得日夜擔心人家不還。然而,把這個「情感數額」拿到檯面上說,卻是一件很失禮、很不講情感的事情。

正因為如此,當一個我們實在很不願意借錢的人開口來向我們借錢的時候,往往就意味著我們內心對他認定的那個金額,跟他所自我感覺的金額,壓根兒不是同一個數字。所以,此時一旦你將借錢的重點放在金額上,彼此的關係就已經基本走向破裂。人情變成了討價還價的交易,借錢的雙方會在不好意思的彼此糾纏中商量出一個居中數目,可兩個人都覺得自己虧了,再加上日後我們不甘心地催錢和他不以為意的拖延,這種本來就脆弱的關係早晚會斷裂的。總之,將重點放到借錢的金額上,是想要拒絕他人借錢的人最容易走入的誤區。

  • 小訣竅:別關心金額,先關心原因

遇到親友借錢,第一步,一定不是先關心「借多少」,而是先關心「為什麼」。唯有這樣,才能把焦點放在對方身上,掌握這場談話的主動權。其差別在於:對於「借多少」,這個話題是落在我們身上;但對於「為什麼要借」,這話題是落在對方身上。別忘了,借錢時給我們一個合適的理由是對方的義務。而先問原因,一方面顯得咱們重情重義,關心對方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把壓力轉嫁到對方的身上,更容易採取下一步的舉動

此時,對方說出的借錢理由也不外乎兩種:

  • 一是救急,比如說家人生病要借錢救命,這個時候我們的態度往往是能幫就幫。如果對方借錢的數額實在太大,借不了那麼多,或是壓根兒不想陷入無止境的催錢與拖債中,也可以將你認為合適的金額用包個紅包的方式送給對方,而原本是想借錢的親友也不太可能挑你的理。
  • 二是免息,比如說對方是因為買房、買車等一切購買行為而借錢,目的是為了省去銀行利息,把我們當免息並且無限期還款的銀行在用。面對這種理由,一旦開始借錢,基本上以後雙方的關係就是催款關係;不借,反而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當對方說出諸如買房之類的借錢理由時,不要馬上說「買房啊,不借」這樣讓人尷尬的話,而是要進一步以關切的態度來確定對方缺錢的原因,比如:

「買房首付不夠啊,理解理解,現在房子的確太貴了。」

千萬不要傻乎乎地直接問對方,憑什麼買超過自己支付能力的房子,這樣顯得很不客氣。只要我們開始感嘆房子太貴,跟對方做出同仇敵愾的樣子,對方一定會順勢進一步解釋不是自己非要超前消費,而是丈母娘或者老婆逼的,這就間接幫助我們確定了對方借錢的根本原因及壓力所在,同時也為提出拒絕理由打下了基礎

而探聽清楚原因後,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根據對方的原因給出一個不借的相似理由,比如:

「我借錢是因為最近想籌劃買房,你看能不能幫我周轉周轉。」

「哎呀,怎麼這麼巧,我恰好最近也在計劃買車,手頭的資金壓力也很大,想幫你也是有心無力啊。」

此時,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在努力攢錢,對方臉皮再厚也不會說「你的美好生活先等等,我的美好生活比較急」吧?

再比如:

「最近老闆承諾的獎金一直沒到位,生活實在有點困難,你能不能幫幫我?」

「啊?你也遇到一樣的問題啊!我們老闆也是一樣,工資都拖著不發,現在的老闆怎麼都這樣啊!」

直接表明與對方遭遇一樣的困境,還可以借勢與對方一起抱怨老闆,情感上也可以下得了臺階

這個訣竅的巧妙之處在於:當對方以某種原因為理由向你借錢時,對方一定會覺得這個理由本身很有說服力,他人無法拒絕,而用同樣的理由來拒絕對方時,他也同樣沒辦法再接著糾纏,或否定你的理由不重要

  • 使用注意

這一篇的分析比較多,因為在我們在談到如何拒絕親友借錢時,所分享的其實不只是如何說話的技巧,還包括一定程度的人際觀與金錢觀。當然,對於後兩者,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僅供參考。

另外,希望你做好心理建設,借錢給人從來都不是義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你肯學習好好說話,把拒絕的話說得好聽些,已經是在額外付出了。

  • 常用句型

● 你最近是遇到什麼困難了嗎?

● 我也遇到了一樣的問題,真抱歉沒法幫到你。

相關焦點

  • 朋友問你借錢,先不要急著問「借多少」,真正聰明的人這樣做
    因為借錢朋友絕交,兄弟反目這種情況不在少數。但其實很多時候,自己內心不想借,但礙於情分又不得不借,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技巧來巧妙拒絕,維護自己的利益。 當別人借錢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問:你要借多少錢?開始先問原因,一方面是為了轉移重點,另一方面是為了給自己充足的思考時間,可以根據對方的原因來決定是拒絕還是同意借錢。
  • 朋友向你借錢,不要一上來就問「借多少」,高情商的人這樣拒絕
    你若隨便問一個人,那麼他肯定會說是借錢了。俗話說:「提錢傷感情,談感情就別提借錢的事」。現在好的人因為借錢而鬧太多的矛盾,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借錢而失去這個朋友。當然,借錢也是要分情況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借的,如果朋友向你借錢,你一上來就問「借多少」,很明顯你就輸了,要變被動為主動,才能讓彼此都不尷尬,高情商的人都是這樣做的。 1.救急不救窮親戚朋友借錢,你別一上來就問借多少,不合情理的用途,一分也不能借,所謂「救急不救窮」,只有當別人真正困難的時候,借錢給別人才是幫助。
  • 朋友問你借錢,不要急著問「借多少」,真正聰明的人選擇這樣做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說:錢,借出去是感情,要回來是仇人。多數借錢的人就等於在花錢買仇人,因此最好不要借錢給別人,要是實在覺得他可憐,那就送給他。尤其是很多時候其實我們都不想借,但礙於情面又不得不借,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巧妙的技巧來保護自己的利益。當別人來借錢的時候千萬別直接問:你要借多少。
  • 朋友借錢,先別急著拒絕,也別問「借多少」,學習這些高情商套路
    當你的朋友找你借錢,你不借情面上掛不住,借的話又怕對方不還,打了水漂。借錢這種事還是看關係,關係的遠還是疏,決定了你能不能借到錢,能借多少。朋友借錢,先別急著拒絕,也別問「借多少」,學習這些高情商套路。其實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你有難處,別人也有難處。
  • 朋友借錢,你一開口就問「借多少」,就輸了,聰明人這樣拒絕?
    你若問十個人,他們一定會說是借錢了!俗話說: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就別提借錢的事。朋友之間因為借錢鬧矛盾甚至絕交的大有人在。猶太人是最擅長財富管理的民族,他們就流傳一句至理名言:不要把錢借給朋友,借一次就少一個朋友。借錢的時候有商有量,還錢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撕破臉皮了。
  • 朋友借錢,你一開口就問「借多少」,就輸了,聰明人這樣拒絕
    你若問十個人,他們一定會說是借錢了!俗話說: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就別提借錢的事。朋友之間因為借錢鬧矛盾甚至絕交的大有人在。猶太人是最擅長財富管理的民族,他們就流傳一句至理名言:不要把錢借給朋友,借一次就少一個朋友。借錢的時候有商有量,還錢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撕破臉皮了。
  • 熟人借錢不能不借?這裡有三種拒借技巧
    實際上借不借錢給對方主要看自己的主觀意願,可以選擇借給對方,也可以選擇不借給對方。但是很多人對於拒絕熟人的借錢請求是沒有經驗的,不知道該如何拒絕對方。在熟人開口向自己借錢的時候,自己可以告訴對方自己沒錢,千萬不要過多詢問對方的借款事項,否則對方就會認為他還有希望。等到自己不借錢給他的時候,他就會認為是因為兩個人的感情基礎不牢固,久而久之,兩個人之間就很有可能會產生一些隔閡。所以,一定要告知對方自己沒錢,沒有錢又談何借出去呢,這樣就能拒絕對方了。
  • 別人借錢如何拒絕,說這三句話就夠了,委婉又不傷感情
    如果是一些關係一般的人找我們借錢,我們還可以一口拒拒絕他,但是如果是那些關係很好的熟人朋友,向我們借錢的時候,我們不想借給他,那我們應該怎麼樣去拒絕呢?可以用下面這三種方法委婉的拒絕他,而且又不傷感情。
  • 如何有效的拒絕朋友借錢。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朋友借錢,如何更好的拒絕別人呢? 比如說,朋友找你借錢,你想拒絕別人但是又怕得罪一個朋友,這時候應該怎麼辦?生活中,相信很多人一聽到借錢,第一反應是問:「你想借多少?」此話一出就是錯誤的。
  • 如何委婉的拒絕別人借錢又不傷感情的好辦法,都知道嗎?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夥伴都被或多或少的借過錢。如果是借錢的數額比較大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是錢沒了朋友也沒了。很多人都很牴觸借給別人錢,所以乾脆不借錢給別人,但是怎麼才能委婉的告訴對方不借給他們錢呢?如果是直言不諱的拒絕,肯定領對方比較尷尬。所以就要採用一些技術手段來委婉的拒絕別人來借錢。
  • 朋友向你借錢,先不要著急問「借多少」,聰明人都這樣做
    「借多少」一出口,就失去了拒絕借錢的絕佳機會面對多年朋友開口借錢,馬強上來就把話題集中在「借多少」這個問題上,給劉偉的暗示是:能借+沒準還想多借給我點,這麼一想,劉偉立馬提高了期待。可問完的結果卻是,只給個零頭,劉偉的期待,一下子從巔峰跌到谷底。他會想:你如果一開始就不打算借,幹嘛問數額呢?
  • 別人找你借錢,你問「借多少」就輸了,聰明人這樣說
    有人說錢是關係的試金石,金錢能使人們的關係更緊密,也能分分鐘讓這段關係破裂。借錢的時候一切好說,大哥前大哥後;還錢的時候,搖身一變成為大爺,任他人如何催,就是不還。猶太人最擅長財富管理,他們有一句至理名言:不要給朋友借錢,除非你不想要這個朋友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朋友就是因為借錢不還或者沒有按時還,鬧得不愉快。
  • 人到中年,朋友找你借錢,別急著問「借多少」,高手會先做3件事
    人到中年,朋友找你借錢,別急著問「借多少」,高手會先做3件事人到了中年,朋友有難,伸出援手幫一把沒有問題。因為自己在生活中,不可能完全不會遇到困難,而到了那個時候,你也會需要朋友幫一把。所以碰到朋友有求於自己的時候,不要想都不想就拒絕,畢竟你也會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但是,就算是自己想幫朋友,也要考慮得周全一點,幫人不能太盲目。
  • 別人找你借錢,你急著問「借多少」就輸了,聰明人這樣說
    借錢還錢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因為借錢還錢,又毀了多少人際關係。有人說錢是關係的試金石,金錢能使人們的關係更緊密,也能分分鐘讓這段關係破裂。借錢的時候一切好說,大哥前大哥後;還錢的時候,搖身一變成為大爺,任他人如何催,就是不還。
  • 當別人向你借錢,不要直接說「借多少」,而是要問清楚這3個問題
    比如說,關係很好的親戚朋友找你借錢,而且急等著用,如果你堅持不借,就會顯得很薄情寡義,搞不好關係就斷了。所以說,任何事情都有正反面,關鍵是看我們如何正確抉擇。真正聰明的人,遇到別人借錢時,不要直接說「借多少」,而是要要問清楚以下這3個問題,然後再考慮借與不借。
  • 面對對方的要求,如何拒絕才是高情商
    「如何優雅的說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值得去學習的一堂課。拒絕看似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做起來真的不容易,那種心理掙扎的滋味想必很多人都體驗過。工作中的難以拒絕:「這不是我的責任,可是別人求我做了,不做的話容易得罪別人,可是做了對我又沒有任何好處。」
  • 朋友借錢怎麼拒絕?三個技巧,既不傷和氣又不讓對方難堪
    可如果不借錢給他們,又會被他們說有了錢就不認他們這些親戚朋友了是典型的的忘恩負義。小錢為此非常苦惱,他很想拒絕借錢,並且又不傷和氣。如果你借錢出去,那麼在過年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的錢不夠花,可是不借錢給他們,又會被他們四周圍說自己吝嗇之類的話。所以他們很想既可以拒絕借錢給他們,又可以不傷彼此之間的和氣和讓對方難堪。那麼,到底要怎麼樣做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
  • 朋友問你借錢難以拒絕,記住3件事,不傷情誼還能不借錢
    借錢是 每個人都會面對的話題,也是很多人面臨的難題,當你遇到這個難題時,要主動去化解,而不是結怨。朋友問你借錢難以拒絕,記住幾句話,不傷情誼還能不借錢。當然有些人是不能直接借給他錢的,如果對方的使用路徑不合理,你這些錢也會被白白的浪費掉,而且還會害掉對方,所以與其這樣,還不如不借錢給別人。在生活中,要儘可能的婉轉拒絕別人,而不是直接拒絕別人傷害別人的自尊心,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當你和對方講清楚這個道理時,對方也不會怪罪你。
  • 前幾天,我爸爸問我借錢我果斷拒絕了,每年都有問我借錢
    前幾天,我爸爸問我借錢我果斷拒絕了,每年都有問我借錢!Q:你們大家怎麼看?(3)我父親退休後,從不跟我借錢,他只問我要錢打牌,他自已的退休工資全被母親拿了。我們4姊妹只要父親開口要錢,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給他錢打牌。我們姊妹都喜歡父親,不喜歡母親,但又害怕母親。
  • 朋友找你借錢,你開口就問「想借多少」,那你就是個憨憨
    所以如果朋友想跟你借錢,不要下意識地說:「借多少」,因為這是一個很糟糕的說法。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你可能也無法做到,別人想借多少就借多少,但你的第一反應是:「借多少錢?」,就是一個大的錯誤「。因為當你把這句話說出口,你也就失去了拒絕借錢的絕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