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天氣不好,夏秋換季,心口也隱約有些痛。每天昏昏沉沉,總也提不起精神。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抖擻起來。10年了,生物鐘已經形成了,確實是到點兒就興奮。節目畢竟是藝術性強的東西,在真誠的本質上,技巧、分寸、布局、反問、答案等等都是服從和服務於大的方針---讓更多的人得到教益。所以,有時候節目從淺層面看有半真半假的成分,儘管深層次是非常真實的。但前天和昨天兩晚最後一位年輕母親的事情卻讓我直接忘掉了節目規範,用最不掩飾的真實心理來對待。其實,這個表現在技術上屬於失敗了。但我不認為沒有價值,因為這種發自內心的喊聲也許才真的給見怪不怪的一些人以些許震撼。
一個農村打工妹,幼時父母離異,家境貧寒,磕磕絆絆長大來到城裡,遇到一個大她15歲的已婚男人,懷了孕,堅決的生下了一個雙胞胎,安心接受男人提供的撫養費,安心的允許男人繼續生活在屬於他的家裡,僅隔三差五的來看看。打電話時問「怎麼把孩子撫養好、心理健康?」我大怒,因為這種模式、因為這女子善良、堅定但愚蠢(!)的做法。其實,這個問題真正需要追問的不是男人是誰、女人怎麼辦以及孩子以後怎麼撫養,而是探究這個事情發生的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土壤。
我們可以批評這個女孩愚蠢,但更要問誰讓她沒機會接受教育從而變得這麼愚蠢;我們可以罵這個男人壞,但更應該問誰來監督這類人。現在的問題是一大堆需要幫助的人沒有機制來保障、一大批需要監督管理的人沒有辦法約束。中國傳統一再要求人自我修身、自我約束,但現代社會則必須強調製約。因為修身其實整了一批好人,僅靠自律辦事將會導致壞人更加猖狂。
從這件事看,娶誰和嫁誰早都不是兩個人、兩個家族的事兒了,它是社會的縮影和矛盾的綜合體現,是大得很的事。一定要慎重啊。
(五)要說的主題是---女孩可以難看、可以沒錢、可以家庭不殷實,但絕對不可以愚蠢而不知道自己愚蠢、執拗而不執著。這樣的女孩不能娶。
我夥計跟我說,他最不喜歡的女人有三種:話多、能不夠兒、死犟。我覺得有一定道理。
話多,不一定不對,關鍵是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堅決不說、可說可不說的把握分寸,怕的是「言多必失」,該說不說,不該說亂說,憑空惹出許多麻煩,有時就壞大事;能不夠則指那些在自己知識和能力範圍之外也要拿主意、發表意見、你不同意還要不高興和你鬧彆扭的人。這種人始終在心中固執的認為--「我是對的」,即使知道自己沒把握,也會像武林絕頂高手一樣「使出不可思議一招」--「我是女的,你就該讓著我」。更多時候她們不斷在心中重複「我對」、「我不可能錯」、「我就是錯也是對」!
如果說「能不夠」尚且還有「能」的成分,那麼「死犟」則讓人毫無辦法。這類人往往以「無知者無畏」的豪邁氣概,以「我就是神」的自信,堅定地按照自己眼前的路走。別人說電門不能摸,她說「摸了才知道」,別人說前面是南牆,她說我要「撞倒它」,別人說這男的人不行,她說「死了都要愛」,別人說當二奶沒出路,她說「擦掉香水陪你睡」,別人說要不斷提高素養,她說「我素養天生就高」,別人說男人素質太低不能嫁,她說「只要對我好就行」,別人說要善待工作,她說「幹的好不如嫁得好」,別人說要好好學習生活,她說「信我的,得永生」。
本文開頭的女孩,終究是個可憐人。社會需要反思、政府需要檢省、個人需要提高,但她離婚的父母沒責任嗎?現在的孩子他爸沒責任嗎?她自己沒責任嗎?蒼天啊,我該繼續罵誰!
每個女子不一定都這麼極端、這麼典型,但大家說或多或少的有木有?
男生們,慎重,慎重。女生們,自重,自重。
敬請期待《今天應該娶誰(六)》
另:《今天應該嫁給誰--增補篇》正在深度創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