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絕也是一種心理的痛

2020-11-04 心理諮詢師愈心

有這樣一個心理實驗:實驗人員讓三名被試玩傳球遊戲,即A傳給B,B傳給C,C再傳給A,如此反覆。後來,實驗人員悄悄地讓A和B互相傳球,不傳給C。實驗結束後,詢問C的感受,C表示自己感覺被他們排斥在外,所以很憤怒。實驗人員解釋說,他們傳的球其實代表著厄運,誰拿到厄運就會傳給誰,再詢問C的感受,C仍表示感覺自己被排斥,還是很憤怒。實驗人員繼續解釋說,他們傳的球是炸彈,會爆炸,可是C還是感覺很生氣。

由此可見,個體對被拒絕的感受是非常強烈的。然而拒絕在日常生活中卻很常見,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感創傷。例如,親情拒絕、同伴拒絕、領導拒絕,以及行為拒絕、情感拒絕等。拒絕會傷害個體的歸屬感、安全感與自尊等,使人憤怒、產生攻擊性。

被拒絕的人拒絕理性,理性、邏輯和常識都是無效的,它會導致個體不同程度的心理創傷。究其原因,最本能的誘因是,在原始社會中如果個體被同伴拒絕就意味著孤單,最終導致死亡,所以拒絕帶個體感受是強烈的。

那麼,如何治療拒絕帶來的心理創傷呢?

1. 與自我批判爭辯

被拒絕的個體首先會產生自我否定和批判。因此可以先列出自己對被拒絕時產生的消極或自我批判的想法;然後使用頭腦風暴針對不同的情境使用反駁的辦法駁倒這些想法;最後將這些反駁的想法進行澄清與分辨,挑出更加合理、易於接納的想法,進一步強化這些想法以應對今後遇到的拒絕。

2. 發現自我價值

全面思考和探索自我的價值,以修補和恢復自信。可以列出一個自我價值清單,寫出自己最有價值的五個特質和特長。例如,性格特質或者在文藝、體育、學業等方面的特長,也可以在人際交往、關心他人等方面進行挖掘,甚至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將自己的劣勢特點等轉化為優勢或特長。

3. 構建社會支持系統

當我們經歷排斥和拒絕時,社會支持力量也是擺脫和修復心理創傷的重要因素。例如,與親友團聚、傾訴,團隊支持等;還可以利用一些物品,如親人的照片、視頻,日記,郵件和信件,以及紀念品獲得情感支持等。

4. 實施自我脫敏

尋找一個偶像,了解他(她)的成長經歷,尤其是籍籍無名時被他人拒絕的經歷;或者想像銷售人員、演員試鏡、乞丐乞討被拒絕,思考他們是怎麼熬過來的等等。

還有,可以嘗試一些新的體驗,例如交新朋友、和陌生人說話、推銷等,被拒絕後仍堅持做下去,並記錄每次被拒絕後的感受,體驗自己內心逐漸強大。

這些方法都是自我脫敏策略,在反覆體驗中消弱被拒絕帶來的心理傷害。就像一名很少試鏡的演員和每周都試鏡的演員相比,後者更容易接受拒絕。當然,自我脫敏也要適度,否則會不斷強化被拒絕感。

總之,被拒絕也是一種心理的痛,就像日常生活中身體被擦傷,雖然不嚴重,但是如果不及時處理也會導致更嚴重的感染。因此,對於被拒絕要注意覺察和修復。如果比較嚴重,自我療愈效果甚微,一定要求助專業心理工作者的幫助。

相關焦點

  • 拒絕也是一種傷害
    被拒絕的一方可以拒絕你了,可能會有更多的心理對話:看,當初你拒絕了我,所以現在我也要拒絕你,讓你嘗嘗被拒絕的滋味。但是,被人拒絕後,內心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情緒和感受,並沒有認真的仔細的思考過。最近有意識的訓練自己跟別人溝通交流,請求別人的幫助。哪怕是別人拒絕自己,也努力多做這樣的一些訓練。因為我知道,請求別人的幫助對我來說是我的短板。
  • 有一種痛叫自傷(散文 心理篇)
    因為事上心了,就會煩,就會痛,因為最愛的我們的人被忽略,所以我們會漸漸失去愛的知覺。有沒有一種體驗?當你遇到什麼煩心事,越想越煩,直到把自己的心情撩撥得亂糟糟,不明所以。有沒有一種體驗?有時候,會被一件傷心事傷得遍體鱗傷,痛到麻木。更有甚者,會因為這一件事聯想到上個月的那件事、去年的那件事、十年前的那件事……ta會無限地擴大、延伸自己的痛苦,直到自己無法承受,需要看心理醫生。
  • 簡單聯想也是一種心理誤區
    簡單聯想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思維怪圈,其中簡單聯想就是一種怪圈簡單聯想是指我們心理條件反射的一種方式,即反射的行為是由我們簡單的聯想引發的,例如:你去超市要購買一款電動剃鬚刀,你會以什麼為購買的標準呢?有人會說以價格和質量為標準,價格肯定不用說,買東西肯定得問價,這是顯而易見的,那麼質量你會依據什麼去判斷呢?那麼答案大致就幾個,剃鬚刀的品牌、價格、自己的經驗。
  • 22.約會攻心計 拒絕也是一種吸引
    你要像一個太陽一樣,任何尖銳和負面的東西靠近你都會自動融化,你自己開心起來才是最主要的,才是別人拿不走的東西,注意,這不是吸引的技術,這是一種心態,一種態度,技術永遠是二流的,心態永遠是一流的。他送花背後的心理根本就不是讓自己開心,對不對,而是純粹的讓別人開心,這叫「妥協」,這是每一段悲劇結果的一個起源,失去了自己的價值感,怎麼可能會有吸引力的。讓別人開心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你不要做讓自己不舒服不情願的事情嘛,來換取女生對你的在乎,那不等於喜歡,也根本不是正常的求愛。
  • 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太考慮他人感受,是一種危險的心理
    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太考慮他人感受,是一種危險的心理面對別人的請求,是接受還是拒絕?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是滿足他人的需要還是以自己為重?他們不敢拒絕別人,總是考慮別人的感受,為了滿足別人的需要,他們甚至可以委屈自己。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他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於任何可能麻煩、激怒別人的因素都極力避免,實際上這是非常危險的,是一種性格缺陷,而這與人們的個人經歷密切相關。
  • 暗戀是一種痛,也是一種美,會被貼上「美德」的標籤
    看到某個網友在那個「小三」帖子後面跟著:暗戀是一種美德,這種美德在現代男女身上越來越稀有了,嗚呼!這個網友的評論,縱有些人心不古的無奈慨嘆之意,但還是有一種一針見血的暢快。美德,本是一個外來詞,直譯為男子氣概、力量和勇氣,是一種道德倫理學上的專用名詞。美德是一種修養,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的學習和感悟。在後天的學習和感悟中,在獲取友誼、播撒愛情的過程中,美德總是閃爍著一種奇特靚麗的光芒。
  • 成功第一步,拒絕無用社交,獨處也是一種修行
    久而久之,小仙發現,獨處真的是一種修行。小仙有的時候,忙到焦頭爛額,眼睛發澀的時候,就喜歡坐在窗邊,看看小區裡的花花草草,遛狗狗的人,可愛的小朋友,顫顫巍巍互相攙扶的老爺爺老奶奶,生活就是在這樣周而復始。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這樣那樣的社交,很少賦予我們獨處的時間,去看看世界的安靜和祥和。
  • 敢於麻煩他人,也是一種力量
    初時我有一種自鄙心理,覺得不能如此接受密友的好意,也有一種非常不願意欠人情的心理而善良的她卻常對我說,分享是一種快樂,讓我不必存有負擔。自然,我也會非常清楚明白,接受他人的饋贈和禮物,也應當略有限度,不該是無止境的。02可是最初,我有一種根本不敢接受的心理,總覺得自己的經濟條件並沒有對方那麼好,欠下的人情會很難還。
  • 女生拒絕男生表白後希望繼續做朋友,是一種什麼心理?
    要是雙方都是熟人的情況下,被拒絕後,對男方造成了一定的生孩.一般都是從朋友變成陌生人。若是女人還想和對方繼續做朋友的原因也挺多的!1.覺得拒絕了別人的追求,給對方造成了一定的傷害。覺得對方可伶想降低傷害.2.享受被喜歡被追捧的感覺,自信心爆棚。
  • 接納自己的「不幸」,也是一種強大的心理能力
    面對鄰居還是其他小朋友,他都會以一種「討好」的姿態去迎合,但是毫無起色。沒有朋友、沒有親人,每天都從嘲笑中度過,他很想一死了之。長大一些之後這種痛苦越來越強烈,他覺得自己的這種「不幸」很不公平,每天都會問自己無數個為什麼,認真地分析著生與死的各種理由。最後他分析出,自己的出現就是一種多餘,然後確定了「自殺」的想法。多年後,他並沒有成功,但類似「自殺」的事情,確實發生過。
  • 夫妻生活,痛就是痛,快樂就是快樂,沒有所謂的痛並快樂著
    他也不氣餒,一邊加大了對老婆好的力度,一邊甜言蜜語溫暖老婆的心房,再加上家務全包,孩子也儘自己可能的去帶,爭取讓老婆度過生孩子後的焦慮期,讓老婆感受到她們夫妻的感情並無變化,孩子出生之後也是一樣的。或者最近遇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情,對於夫妻生活並沒有多少想法,面對老公興致勃勃的要求時,怕讓老公感到失望,找個理由讓老公被拒絕得不那麼失望。再或者,生孩子的過程對老婆的心理產生了強大的衝擊,對夫妻生活產生了厭煩。等等等。
  • 卡耐基:無法拒絕別人的人,都有一種心理,可最後苦的只會是自己
    所以說,很多時候之所以拒絕不了別人,並不是不能拒絕,而是不想拒絕。他們總是礙於種種考慮,但最主要的一點,還是因為這種人心理不成熟。卡耐基認為:害怕說「不」的心理,其實就是一種以自己主觀為藍本來看別人的心理投射。
  • 拒絕和反感,也是一種價值(二)
    一般讀者的你也許不感興趣,但只要小譚讀了之後感到有用--哪怕感到拒絕、反感--因為拒絕和反感,也是一種效用,證明我無法幫助她--我就滿足了。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人生諮詢,豈有萬靈?
  • 「宅」本質上是一種心理防禦,也是一種自我療愈,不必過度擔憂
    「宅」也逐漸演變成一種心理防禦,也是一種自我療愈,所以在正常狀態下,可以為自己負責的前提下,「宅」還是可以被允許的。我們作為一個成年人,也有權利在自己需要療愈的時候,需要修養的時候選擇一種安靜的生活來釋放自我。所以,累了的話,都可以回家,家不就是賦予這個意義的嗎?
  • 想念你是幸福也是我隱隱的痛
    寶貝,我們愛情的世界裡,每次想念你都是一種無聲的告白,我想你,汝問歸期卻未有期,想念你,我縱有太多多愁,這份痴情我依舊為你堅守,在靜好的時光裡,你給我的陪伴一直在我的心間,真心要擇你一人深愛,誓言要守你一人終老,我們之間是一生一世永不變的愛意,我愛你,我想你,往後的餘生,我只用心愛你一人,在這個淡淡的歲月裡,我要默默地守望著你,時刻牽掛著遠方的你 ,我這到你給我的是一種別樣的陪伴!
  • 適當拒絕,是一種善良
    我:「既然不喜歡,為什麼不拒絕呢?」大蕊:「拒絕多不好,很傷人的。」我:「先答應,再過一天分手,會傷人嗎?」大蕊:「好像也很傷人,怎麼辦,我也不想這樣,可是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不忍心拒絕,表面看是一件好事,顧慮別人的感受,但也可能適得其反。
  • 靜心,是一種修煉,也是一種修養
    一件事你期望太高你就輸了,一份情你付出太多你就累了,一個人你等的久了你就痛了。記住,生活中沒有過不去的難關,生命中也沒有離不開的人。如果你不被珍惜,不再重要,學會華麗的轉身。你可以哭泣,可以心疼,但不能絕望。今天的淚水,會是你明天的成長。今天的傷痕,會是你明天的堅強。快樂是一種能力,你能否快樂,完全取決於你的心境。我們不可能沒有煩惱,關鍵是察覺到煩惱並及時抽離。
  • 3分鐘心理學 | 分手之後,男生女生到底誰更痛?
    壹心理創作者 | 若杉 主播 | 燁磊
  • 讓身邊的人失望,也是一種智慧
    渴望被認同,是人與身俱來的一種情感。一旦不被認同,令別人失望,心裡總是不好受。要麼覺得自己不行,要麼覺得辜負了別人的期望,難免讓自己產出難受的心理。小劉不好意思拒絕,又幫大伯家做了。有時候,就要懂得拒絕別人的要求,哪怕別人會失望,也是值得的,這樣並不會得罪人,只會讓自己過得更輕鬆自在
  • 破碎也是一種經歷
    我是不曾相信只在一時擁有的故事只因為痛在我身上更痛而幸福也總象是天底下最美的幸福.只是比起那美麗的憂傷的而我又沒有勇氣去真正相信和嘗試的愛情來,幸福都會變得乏味好像是沒有其它追求和感受的人才會浸膩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