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總是能給人快樂的感受,那是因為戀愛能夠讓大腦分泌多巴胺,對於成年人的複雜世界來說,能夠擁有快樂是一件很難得的幸福,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人去嚮往愛情,憧憬愛情的美好。
但是沒有經歷過的人會把未知的事情美化,等到他們身處其中的那一刻開始,才發現愛情並不是百分之百都是美好的,也會有遺憾,也會有缺陷。
夢做著做著就醒了,人走著走著就散了,很多愛情一開始轟轟烈烈,卻只能中途分道揚鑣。
那些曾經說著很愛你,要陪你走完一生的人,忽然之間就停下了繼續陪伴你的腳步。
在不清楚外在因素的情況下,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不夠優秀,所以才留不住對方,由此便開始了一場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
我們常說,愛一個人會由很多種因素組成,等量代換,那麼不愛一個人同樣不只是因為「不夠優秀」。
近日,電視劇《二十不惑》正在熱播中,關於女主姜小果的感情線也一直是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由於姜小果的童年一直缺少體驗父愛的感覺,所以成年後的她在擇偶標準上一直以成熟穩重的大叔類型作為參考,於是,多金、成熟、穩重的周尋便走入了她的視野裡。
主動聯繫,KTV裡明目張胆地獻唱情歌,所有的種種都是姜小果向周尋表現的愛意,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周尋從來都沒有給過姜小果一個肯定的答覆,喜歡或者是不喜歡都是姜小果一直在揣測。
所以,在這場看不到盡頭的單行線裡,姜小果第一次萌生了放棄繼續愛他的念頭,即便對方曾一度是她生命中想要出現的那個人。
愛情需要付出,但更重要的是那些有所回應地付出,就像是在一座大山裡呼喊,有回音,才會有繼續呼喊的樂趣和動力。
愛是需要兩情相悅,如若只是一個人努力,那麼愛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與其繼續在沒有結果的單相思裡患得患失,倒不如學會放手,畢竟人最大的優點就是知難而退。
一提到富家千金,我們腦海裡閃過的一定是膚白貌美氣質佳的名媛;一說到東北姑娘,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她們爽朗的笑聲。
我們或許不曾仔細了解他們,但是內心卻先入為主的下了定義。
這種現象就是心理學中的「刻板效應」,它通常體現在人際關係中的認知體現,在彼此接觸為數不多的時間裡,一方會將另一方某些別具一格特徵歸屬為某類成員,然後又把屬於這類成員所具有的典型特徵投射到這個人的身上,然後再以這些為依據去判斷對方的人品以及相處方式。
在男人的心裡,會認為窈窕淑女是最佳的伴侶,賢惠、溫柔、大方面面俱到,於是,他們自然而然地會對那些打扮頗為大膽的姑娘有偏見甚至是歧視。
其次,便會認為那些穿著一字肩、露臍裝的姑娘是不自尊自愛的人,然後再把這樣一群人中典型的不負責的特徵再加注到那些無辜的人身上。
由此,一個固化的思維方式,讓哪怕是一見鍾情開始愛情,也無法因為偏見而相濡以沫。
兩個人在交往了一段時間以後,由於關係的逐漸親密而漸漸開始展露自己原本真實的樣子。
有的人認為這是坦誠,雖有落差,也還是會選擇堅守;而有的人則無法適應對方展現的缺點和不完美,會覺得眼前人讓自己有一種審美疲勞的厭倦感,彼此當初的那份吸引力蕩然無存。
為了避免繼續相看兩相厭,所以只能選擇結束這段感情,而後者就是愛情中出現的疲倦期。
愛情最開始的時候,彼此會以最飽滿的熱情和心態去迎接它,這個期間,雙方的眼睛自帶美顏濾鏡,會主動放大對方的所有優點,忽略對方的不足。
等到新鮮感褪去之後,濾鏡的作用慢慢退化,之前所有被忽略的缺點全部都展示出來,人無法接受從好到不好的心理落差,是由此感情就在雙方出現的瑕疵中日益淡化,直到所剩無幾。
食品有保質期,愛情也會有,而延長保質期的方式就是尋找有效的方式,去增加它的壽命。愛一個人不是一時興起,不愛一個人也不是一蹴而就,那些不聲不響的變動,或許是早就蓄謀已久的離開。
愛情一定會經歷鮮血淋漓的磨合才會綻放出最後的光彩,所以,用心、小心、細心地去經營愛情,才能讓它在往後的歲月恆久地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