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網站實名制調查:女子花上萬相親 對象卻是已婚

2021-01-18 環球網

近日,共青團中央、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三部門聯合發文,要求推動在婚戀交友平臺嚴格執行實名認證和實名註冊,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託、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婚戀網站向用戶收取高昂的會員費,卻對用戶信息的真實性篩查存在嚴重疏漏,完全虛假的信息都能成功註冊。有的平臺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詐騙活動,淪為「騙財騙色」工具,產生諸多法律糾紛。

會員費高達數萬元相親對象卻是已婚

「除了一些基本信息,比如身高、學歷等會造假,有些婚姻信息也是假的。」合肥市民藍藍在2016年11月花費一萬餘元購買了百合網一年的高端會員,沒想到卻掉入坑中。

藍藍說,紅娘曾介紹一名男生說身高一米七,見面後發現只有一米六。還有一次對方信息寫著未婚,實際上不僅已婚,還有個孩子。「幸虧發現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平臺對會員身份疏於審核,一些婚戀網站甚至成為一些已婚人士的「交友」新渠道。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企業庫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婚戀交友平臺眾多,比較大的有世紀佳緣、珍愛網、百合網等十多家。其中最大的平臺世紀佳緣官網顯示,目前已有1.7億註冊會員。但這些會員身份有多少是真實的,很難甄別。

由於平臺會員身份混雜,部分網絡婚介平臺淪為不法分子行騙工具。在法律檢索平臺「無訟」上搜索「世紀佳緣」,涉及法院判決1329起,其中涉及有期徒刑的446起。

已婚有孩子可註冊為單身,網站顯示「無法確保每一條信息的真實性」

記者體驗發現,在一些平臺進行註冊完全不需要實名,有些平臺對婚姻狀況等關鍵信息也不會進行審核。

婚戀網站最重要的是確保相親雙方都是單身狀態,然而,記者選取註冊的三家網站均未對用戶真實婚姻狀況進行審核。

記者為男性,已婚並育有一子,但卻能以「未婚」身份在三家網站毫無障礙地通過了註冊。在審核方面,其中一家網站與「芝麻信用」綁定,但認證後顯示的只是「芝麻信用」的評分,根本無法篩查婚姻信息。

這些網站聲稱的個人信息認證功能形同虛設,個人信息可以隨便填。記者用網絡上下載的網紅女明星照片作為頭像、編造姓名、學歷以及非本人手機號進行認證,均認證成功。記者注意到,有一家網站上的身份證認證和學歷認證功能顯示正在升級,尚不能使用。

隨後,記者嘗試對個人信息隨意進行了更改,填寫博士學歷、月收入5萬元以上、私企老闆、擁有無貸款住宅和豪華車輛等,系統沒有任何篩查,這些信息就成了記者徵婚的個人標籤。

記者還發現,這些網站疑似通過機器替代用戶,主動發信誘導用戶繳會費。在三家網站成功註冊尚不足五分鐘,記者就收到簡訊,顯示已有不少用戶對記者「表示出興趣」。當記者點擊這些關注者頭像後,三家網站均跳轉至付費頁面,顯示需要先交納一定的費用才能瀏覽這些用戶的個人信息,收取的費用將直接影響記者下一步在婚戀網站的用戶體驗和最終婚配的成功率。

記者注意到,這些網站都通過風險提示來規避審查責任。網站的用戶註冊界面顯示,該網站從技術上和成本上無法確保每一條信息的真實性,也無法確保每一個會員的人品及其對待感情的態度。

「婚戀公司的核心訴求就是快速賺錢」,亟待嚴格推行實名認證

網絡安全法明確規定:網絡運營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等服務,在與用戶籤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絡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百合網一位中層管理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國內的婚戀網站是沒有辦法真正核實一個人的婚姻信息的。網站希望用戶能自己提供各類情況的證明。但是,用戶提交相關證明的意願很弱,而且現在找相關職能部門開證明難度較高。「如果網站強制要求用戶提交相關證明,就有可能因此流失大量客戶。婚戀公司的核心訴求只有一個,就是快速賺錢,所以從根本上不可能給用戶找麻煩。」

此次三部門聯合發文,直指婚戀交友網站實名註冊問題。業內人士建議,首先,應在制度上推動全國婚姻登記信息聯網與查詢;其次,在技術上應用已較成熟的人臉識別系統進行真實性認證;第三,企業應強化當前的用戶信用評價機制,通過更多真實意見反饋的數據,辨別甚至淘汰一些無良用戶。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已關注到社會對婚姻信息查詢有較高的需求,但向公眾開放婚姻狀況信息查詢涉及公民個人信息保護,需要建立健全相關配套措施。目前,民政部門正在提升全國婚姻登記信息系統功能,加強婚姻信息交換和共享,提高民政系統婚姻登記工作水平。

相關焦點

  • 相親騙子把婚戀網當狩獵場!婚戀網站虛假信息何時休
    圖片來自網絡濟南一女子相親網站上認識一「臺灣人」 被騙走20萬元近日,濟南市民趙女士通過世紀佳緣認識一名自稱來自臺灣的男子,結果在未見面的情況下被騙走20萬元。趙女士通過婚戀網站認識了一名男子,後來加微信好友聊天。
  • 實名制下的婚戀網站,陷阱到底有多深
    隨著網際網路在世界的普及,網絡社交化,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溝通方式,不管是親朋好友,還是陌生人,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隔著屏幕進行無障礙的見面和交流,而對於很多未婚男女,由於自身的原因,有的因為性格內向,有的接觸異性機會少,還有的人不滿足現實生活中,優秀的人太少,而選擇通過網絡,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因此大量的交友婚戀網站應運而生。
  • 藏在婚戀網站裡的「偽命題」
    就拿目前最大的90後單身群體來說,珍愛網發布的《90後青年婚戀新常態》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單身的主要原因是圈子小、工作忙、對愛情幻想過於完美。而據調查,翟欣欣之前的兩段婚史也是以這種索賠套路告終。細思極恐!這個膚白貌美的女子,在婚戀平臺上的目的是什麼?而在婚戀平臺上的註冊資源裡,有多少人打著婚戀的幌子欲行不軌之事?!蘇享茂悲劇的背後,藏著怎樣的真相?
  • 女子婚戀網站付費近兩萬 半年相親僅一次
    本報訊(記者王森霈)昨天晚上,市民王阿姨反映,她在一家婚戀網站上付了近2萬元錢,幫女兒相親,然而,半年多了,婚戀網站僅安排女兒一次相親,這令他們覺得很不妥。王阿姨說,女兒今年二十大幾歲,由於女兒遲遲沒有男朋友,家人商量後,在一家相親網站上登記安排相親,這家婚戀網站在蘇州有實體服務。隨後有人打電話稱將在一年內給其挑選符合標準的男生。可讓王阿姨著急的是,婚戀網站半年才幫女兒安排了一次,結果還沒成。王阿姨總感覺交了這麼多錢,這樣的效率令她不太滿意。
  • 婚戀交友網站上究竟有多少「雷區」
    調查動機網絡長途電話和國際電話應用WePhone的開發者蘇享茂自殺一事,成為最近幾天的網絡熱點。蘇享茂生前所留下的信息及其家屬提供的情況顯示,蘇享茂與其前妻通過婚戀網站相識後迅速結婚,二人之間知之甚少。其家屬提供的信息進一步顯示,蘇享茂的前妻在婚戀網站上的註冊資料多處造假。此事更多細節不甚明朗,難以置評。
  • 國內婚戀網站相親收費大揭秘
    不過小李也指出,一些小型的地區性相親網站,並不需要付會員費,只要在參加線下活動的時候,交一點活動費就可以了。比如說知音婚戀網,參加一次活動只要交50塊錢,不過有區域局限性,只在武漢舉行,外地人沒辦法參加。  富豪竟掏1000萬找媳婦  花1000萬相親,你能想得到嗎?
  • 婚戀網站虛假信息輕鬆過審 前員工:「婚託普遍」
    對此,世紀佳緣表示,將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取證工作。  近日,新京報記者先後在世紀佳緣、百合網等婚戀網站註冊會員發現,儘管網站均設置了實名註冊門檻,但信息審核存在漏洞,關於年齡、學歷、婚姻狀況等註冊信息都能作假,假身份、假學歷也能輕易獲得網站認證。
  • 服務不到位、對象信息失實 婚戀網站「貨不對板」咋辦
    來源:中國青年報婚戀網站「貨不對板」咋辦據媒體報導,離異多年的朱女士委託一家網際網路相親平臺幫自己找個伴侶。在支付6888元服務費後,對方承諾將有18次介紹相親對象機會,但實際上只給她推送了14位男士的基本信息,線下只見到了1位。
  • 網絡相親需謹慎:男子利用婚戀網站詐騙,女子被騙十幾萬
    現代人習慣了快節奏生活,有些人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好好尋找意中人,也有些因為自身條件不好,想上網尋找合適的人,所以,網上相親比較火。但是,婚戀網站不需要實名註冊,審核也很隨便,有些犯罪分子就利用這一點實施犯罪。最近一個離異女子就上當了,被騙走十幾萬。
  • 社交網站調查報告:大學生戀愛經費多數靠父母
    昨日,國內實名制社交網站人人網發布了《520年輕人愛情觀調查報告》,2573名在讀大學生填寫了調查問卷,其中男生1256人,女生1317人。  2成大學生會因父母反對分手  大學生們戀愛經費從哪來?根據調查報告顯示,30.3%的大學生稱,父母在生活費之外會額外提供戀愛經費,用於吃飯、唱歌、購物等開支;從自己生活費中省出戀愛經費的佔28.4%;戀愛經費來自課餘打工等方式的大學生佔21.9%。有意思的是,表示「精神戀愛最重要,錢要少花」的大學生佔19.4%。  如果父母不喜歡自己的戀愛對象怎麼辦?
  • 婚戀網站亂象不止,呼喚官方婚戀網站
    確實,婚戀網站、交友軟體給廣大青年擇偶帶來了便利,同時,婚戀網站以營利為目的,發展良莠不齊,又容易成為痴情男女人財兩空網絡交友的「甜蜜陷阱」。一網友在網上吐槽,一年不到在婚戀網站遇到十幾個騙子。為了制止婚戀網站亂象,我國也有相關的法律規定。
  • 已婚男為泡妞偽造證件,通過婚戀網站騙色騙情多名女子
    已婚男子為泡妞在婚戀網站上偽造了「國家安全局保密處副處長」的身份,欺騙數名未婚女性,開展了一連串的騙局。不過,最終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嚴懲。11月19日,龍灣法院以招搖撞騙罪、偽造身份證件罪判處被告人夏某某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
  • 婚戀網站頻出殺豬盤:以愛情的名義騙人賭博,受害者求告無門
    近些年來,以脫單為名義的相親節目、平臺、婚戀公司、社交軟體如雨後春筍般肆虐橫行,認真做好脫單服務的卻寥寥無幾,而不少抱著尋找愛情為目的的善男信女們也因此屢屢受騙。
  • 酒託、傳銷、微商,上婚戀網站不如去公園相親角
    議論風生相親者要的是自由婚戀,也是真實和非圈套。莫非有些婚戀網站的存在,就是為了逼人去公園相親角相親?新京報一篇《婚戀網上的騙子、浪子和痴心人》道盡了婚戀網站的隱秘「江湖」。有些人在上面尋找愛情,卻遇到了一大堆騙子,有茶託、酒託、業務推銷、網店微商、借錢的甚至還有傳銷分子;想找短期關係的男生,也不在少數,有婚戀網站上現在還掛了不少已婚男。各種戴著面具的「相親者」雲集,在婚戀網站相親,也成了有風險的技術活。「尋尋覓覓」,沒準到頭來真的就是「悽悽慘慘戚戚」:你若非老司機,那麼多騙局,總有一筐能把你裝進去。
  • 婚戀網站_聖愛婚姻介紹所
    婚戀網站,聖愛婚姻介紹所,聖愛金白領婚戀始終和需要婚戀幫助的單身男女一起秉承嚴肅戀愛,真誠交友的原則。婚戀網站, 676億元,實現淨利潤1670萬元。這是繼2009年盈利570萬元後的又一次勝利。同年百合網在創建年後也首次實現收支平衡。國內婚戀網站早在1998年就開始萌芽。
  • 亂誇、誘騙、軟逼,「婚戀網站第一股」何時成了騙子的搖籃?
    可憐的是,快節奏的生活再加上大環境的壓力,大多數人別說戀人就連相親對象都難找啊!按理說,以往春節是相親的旺季,也是線下婚戀市場的一個業務高峰,但上半年疫情衝擊下的婚戀市場卻熱鬧不再,也使得更多婚戀剛需用戶向線上轉移,於是婚戀網站(App)迎來了一小波爆發;
  • 女子花2萬多相親,半年失敗19次怒投訴,工作人員:已超額完成
    逼不得已,劉姓女子只有把希望寄託於婚戀網站。於是,在某網站花費了28800元辦理了高級會員,可以在半年內相親19次。女子對這19次機會很看重,希望能通過這19次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但是,很多都是1米65的相親男,這完全達不到女子的相親要求。所以女子認為,網站提供的相親服務存在貓膩。
  • 始於「真愛」 終於「套路」 起底婚戀交友平臺十大亂象
    生活節奏的加快,藉助婚戀交友平臺結識朋友、尋求合適的戀人,成為更為高效、快捷地拓寬人際交流圈的方式。5月20日,婚戀社交平臺友緣在線旗下的有緣網發布的《2020年「後浪」婚戀觀報告》顯示,53.2%的「後浪」認為直播相親、雲相親是未來線上婚戀的趨勢,希望能有更多的婚戀企業開發出適合他們的線上相親產品。
  • 婚戀交友網站存在三大問題 僅24.7%受訪者認為靠譜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6.5%的受訪者自己或認識的人使用過相親交友網站,僅24.7%的受訪者覺得通過相親交友網站交友靠譜。受訪者指出婚戀交友網站存在三大主要問題:「紅娘」忽悠、欺騙會員,聚集著飯託、酒託等各行業的「託」,婚戀網站實名認證存在漏洞等。
  • 婚戀網站尋找對象,一女子被騙光全部身家,僅用了三天時間
    婚戀網站也順應大時代的發展,開始興起。因此,很多人就把找對象的是寄托在婚戀網站上。在網戀中有成功的走向婚姻的,還有失敗的,也不乏被騙錢的。現在還流行起殺豬盤的說法,是一種詐騙方法。在今年十一月份,一名33歲姓黃的女子,登錄上一個婚戀網站,打算在上面找到自己的愛情。黃某在網站上認識了一位男子李某,兩個人在平時經常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