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講理還是講情

2020-10-17 張祖華烏魯木齊

我想有個家 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時候 我會想到它

我想有個家 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我受驚嚇的時候 我才不會害怕。

它說出家對於我們的重要性。我們人人都想有個家,家是我們心靈的歸宿,家我們精神的寄託,家是我們奮鬥的動力。它是我們財米油鹽交響曲,鍋碗瓢進行曲的地方。兩個人過日子,少不了磕磕絆絆。爭吵就像女人的大姨媽一樣,時不時都是有的。

家是我們奮鬥的動力,啥叫成家立業。就是我們到了一定年齡,有了一定實力,找到了合適的人,她是我們的終身伴侶,家就是我們兩個人結束單身開始新生活的地方。一句老公,一句老婆的意義可不是隨便喊的。

家是我們精神的寄託,我們都有七情六慾。物質生活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精神生活才是我們的主旋律。我們是家裡的天,家裡地。家裡有了我們才有了歡樂,那也是我們歡樂的源泉。我們白天奮鬥工作,晚上在家休息放鬆。

家裡的生活主旋律是好的,但是因為有交響曲和進行曲。進行曲是解決我們吃飯,交響曲是解決我們的情調。誰做飯,誰洗碗,誰買菜,誰洗衣,誰收拾房子,這是我們長期要做的,家裡就兩個人,你是你做就是我做,有一方不做,是不是就有爭吵,我又不是你的僕人來伺候你的,再有孩子,爭執更是少不了。

對於我們,對於家,就是包容,理解。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倫理的所在。一論理,就有是非,就傷感情;只談情,一切包容,才會和悅,才會趣味橫生,才美。

相關焦點

  • 「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果真?
    「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句話被推崇至極,幾乎百分百的女性朋友把它奉為了人生的準則。這句話也被偷換概念到孩子逃避家長的管束,以此來發起對家長的道德討伐。我想說,不講理,不過是女人索取情感的美麗藉口。
  • 家是講情的地方!(原創)
    什麼叫家?個人認為講情的地方才叫家。或者更進一步明確地說,家是講情的地方。兩個人你情我願,才能走到一起,組成一個叫家的地方。兩個人感情破裂,一拍兩散,家也就不復存在。家又有小家大家之分,小兩口(包括子女)為小家,加上父母為大家。清官難斷家務事。
  • 男人講理,女人講情
    這就是男人和女人之間思維最大的不同:男人講理,女人講情。男人是理性動物,女人是感性動物。男人總是講誰對誰錯,邏輯如何。而女人講「你對我好不好」,對「我」好什麼都好說,對「我」不好就什麼都不好說。這就是這個世界男女兩面的豐富多彩之處。它讓男人和女人之間的關係充滿吸引,又充滿矛盾。正是這種看似錯亂實則絢麗的男女關係構成人世間的魅力。
  • 家不講理怎為家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行一句話: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但是,真的難以想像,一個只講情不講理的家會是個什麼樣子。明理是一個家的基礎。一個家如果有一個不講理的人就會被攪得雞犬不寧,如果有兩個,那效果真是大大的。
  • 詩人和表妹結婚61年,幾乎沒吵架:家,是個講情、不講理的地方
    「家,是個講情、不講理的地方,夫妻相處是靠妥協。婚姻是一種妥協的藝術,是一對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這便是余光中的「婚姻之道」。2、家,是個講情、不講理的地方談戀愛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對方的優點在一起的
  • 家是一個不能講理的地方
    家庭不和的朋友抱怨:家是一個不講理的地方!家庭和諧的朋友感嘆:家是一個不講理的地方!說,家是一個不講理的地方,夫妻、父子、兄弟姐妹,明擺著顯而易見的道理,互相都覺得有理說不通,對方蠻橫無理、胡攪蠻纏。在家裡根本就一點道理都不講,對方簡直就是一個混蛋似的。
  • 不講理的人才會告訴你: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
    不講理的人才會告訴你: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有一個朋友,下班接孩子回家後,每天都下了樓,什麼都不幹,就在小區溜達,直到快睡覺的時候。我很納悶,以為他是熱愛鍛鍊。可一問朋友才我傾訴:「自從結婚後,就沒過一天消停日子,不是爭吵就是打架,家裡總是雞飛狗跳的。不是因為這事,就是因為那事,你跟她解釋,說明情況,他老婆永遠都是一句: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 怎樣與「不講理的男人」溝通?
    第一、不願講理。不管你說什麼,他要麼不聽,要麼生氣。他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但既不承認,也不改正。也就是說,他根本就不想和你講理。這是態度問題。第二、不會講理。有人認為,對付「不講理」的女人,應該「講情」,情通,理則通。但這一方法不適合不願講理的男人。可以說,你越和他講情,他越不願意和你講理。所以,我的建議是,對不願講理的男人,只能「講力」。就是你要用力量來讓他信服,或者屈服。別枉費口舌和他擺事實、講邏輯。
  • 餘生,做個不講理的女人
    這個世界,對女人總是有著過多的要求,要懂事講理,溫柔賢惠,要體貼包容,溫婉大氣。一個個的標籤,就像包裹在女人身上的硬殼,讓許多女人不堪其累。想要拼命做到,卻感覺力不從心,想要費力撕扯,卻怎麼也撕扯不掉。而太過懂事講理,太過識大體的女人,比那些看似不講道理、勇敢說出自己感受的女人,活得更累,也更容易在裡受傷。
  • 家真不是講理的地方嗎?
    不知什麼時候,網上流傳著'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是講愛的地方'。引申出很多夫妻面對另一半的過分或不對都不敢說對方半句。然而,講愛又不知怎樣講,導致大家的關係隨著三觀不合慢慢產生隔膜甚至變成鴻溝,讓大家難以逾越。想問的是,家都不能講理,那要到哪兒講呢?學校?公司?還是法庭,甚至是電視某些家庭糾紛的節目上?問題是有多大機會輪到你?又或者他們真能幫你嗎?
  • 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
    還是跟著網絡上的相親活動?昨天又將在網絡流傳多年,一封不在婚禮上的家長致辭信,看了又看並且改編成,對自己孩子的一封信。當新婚夫婦第一次為著某件事情互相據理力爭時,這時溫暖的家,立刻會鋪上一層陰影.兩人都會不自覺地,各抱一堆面目全非的歪理,敵視對方、傷害對方,最後只能落得兩敗俱傷,難以收拾!多少夫妻為了表面的一個『理』字,落得負心無情,他們不知道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不是算帳的地方,那麼家到底是什麼地方?
  •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是講愛的
    儘管說「有理走遍天下」,但是這一條對夫妻來說是行不通的,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就不是講理的地方。再說,夫妻之間為什麼講理,講也講不清理來,就算講清理了分出輸贏有又什麼值得高興呢!家應該是一個心靈棲息的港灣,是夫妻之間相親相愛,互相謙讓的地方,家是講愛的地方,我們結婚都是為了能有一個愛的家,能在自己很疲憊的時候,回到家裡有一個溫馨家,能感受到家人給予的愛,溫暖和呵護。我們常常會聽到別人總是這樣說:婚後為什麼發現他原來這麼不講理,這麼不可理喻呢。
  •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也不是講愛的地方
    一、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是因為你如果遇到講理的人,不需要你講什麼大道理,他(她)自然能夠理解你;而不講理的人,或講不清道理的人,就算你講再多的道理,他(她)也不會理解你。所以當你和身邊人發生了衝突和矛盾,記住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你該做的,是馬上拿出行動來應對。
  • 雞湯有毒(1):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就是這樣一種毒雞湯。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是完全正確的,那就是家裡每一個成年的成員,都是有知識文化、有修養有教養的人,缺一不可。這是它完全正確的充分且必要條件,然而現實中有多少家庭能夠達到這樣的要求呢?
  • 夫妻間應該講情而不是講理
    就這樣失去了一個親人,無論失去的是你還是我,真的不止是離開了,是真的沒有了,咱倆不可能存在不再嫁或不再娶,這樣的概率太低了。」我媳婦突然說「你每天都瞎琢磨什麼呢?我就不是出軌的人」。
  • 家是一個美的港灣
    想當年,我求學時,離家出走,家裡人三天才去找我,那時就沒有家了,飄泊,當自己成家後,當然知道一個和諧的家庭是需要兩個人經營的,取長補短才能構建和諧家庭。  記得錢鍾書說過一句話:"家是一個講情的地方,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這句話聽起來很沒有道理,但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真理;這是多少夫婦?多少家庭?
  • 和父母意見不一時,要爭吵還是要順從?
    李大爺——……在醫院,看過了幾回這樣的爭吵後,我不由得想:年輕人,和父母意見不一致時,要吵還是要順?時間飛馳過頭頂,幼兒長大,父母老去;長大的兒女為什麼和父母越來越難交流了呢?是父母固執己見,還是兒女們不懂換位思考?
  • 讓男人「念念不忘」的,多半是這些「不講理」的女人
    何為不講理,並非無理取鬧,而是可愛俏皮讓人打心裡想要疼她,愛她。就是這樣的女人才最讓人感覺生活的美好相愛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夫妻之間相敬如賓,雖然是尊重和平等的象徵,但是,也少了一絲浪漫,人都渴望生活可以絢爛多彩,不希望生活變得枯燥乏味,他們更重視感覺上的新鮮度,剛好不講理的女人就是這樣一種存在,活潑好動,讓人產生新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