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個不能講理的地方

2020-08-29 生態居士

家庭不和的朋友抱怨:家是一個不講理的地方!

家庭和諧的朋友感嘆:家是一個不講理的地方!

說,家是一個不講理的地方,夫妻、父子、兄弟姐妹,明擺著顯而易見的道理,互相都覺得有理說不通,對方蠻橫無理、胡攪蠻纏。在家裡根本就一點道理都不講,對方簡直就是一個混蛋似的。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較起勁來玩狠的,針尖對麥芒。

明明是自己對家人非常關心、關愛和照顧,頂風冒雨的幫助做了很多事情,付出巨大,對方卻不領情。

當極力證明自己是對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錯了。

自己在等著他感恩的時候,他卻在那裡抱怨自己。

為什麼呢?

先不回答,再看看另一種情況。

說,家是一個不講理的地方,夫妻、父子、兄弟姐妹,關係協調,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互相尊重,沒有過多的經濟和政治因素摻雜在親情之中。只有長幼,沒有高低上下;無論給對方多少幫助,都沒有幹擾和幹涉對方的做人、做事和生活。

因為,家是一個講情的地方,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親情大於理,大於是非對錯。

在事情剛剛發起的時候,能夠及時、有效、面對面、坦誠的溝通交流,互相之間多講情、多寬容、多讓步,堅持自己的觀點,也給他人留點自由;在情的主導下,90%的矛盾都在沒有產生或者滋長之前,都已經化解了。

剩下的10%,能夠理解不同、寬容不同、尊重不同,互相讓步,不逞強好勝、不高人一頭、不撐同伐異、不逼人低頭、不橫加幹涉、不上綱上線、不激化矛盾,應該就沒有不可調和矛盾。

回頭再說,抱怨家是一個不講理的地方,就是因為在家裡把講理、非得分出來是非曲直看得比親情還重;破屁點事,都像是打官司似的,非得分出一個勝敗輸贏。

當親人之間雖有關愛,關係卻非常不好,不管是有理的還是沒理的,都不快樂!

親人不是沒有矛盾,而是矛盾從來不大於親情!

告訴自己,也和友友們分享:

家庭,是講親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即使要講理,一定要直接的、有效的、面對面的、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溝通和交流。

三五句過後,發現還達不成一致,這理就別論了;好日子是包容出來,不是通過對錯誤的批判而發展起來的。

在家人面前丟面子,不磕磣!

日子過得不好,家人成仇人,才磕磣!

當極力證明自己是對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錯了。

當你認為對方一派胡言的時候,對方也會認為你一派胡言;你認為對方有些道理的時候,對方也會認為你有些道理。

你認為對方有點道理,對方也會認為你有點道理。因為,雙方有共同交集點。

我的教訓:

過去我在家裡爭強好勝,想著法的證明自己是正確的;自己的目的實現了,家卻要散了。

現在我在家裡懂得尊重家庭成員,幾乎事事都沒理,家庭卻日益和諧起來。

把善美的一面,即然能捨得給朋友,差啥不能給家人呢?

如果是這樣待家長,還會沒完沒了地吵越來嗎?

相關焦點

  • 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
    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  這句話乍聽起來,很沒有道理,但千真萬確,這句話可能會引起誤會與爭吵,但她卻是生活的哲理、是藝術、是愛情、是學問、是學習、是經歷、是享受、也是真理,也是多少夫婦,多少家庭、多少歲月,多少辛酸,多少愛恨,多少是非、在糾纏不清、難解難分的混亂中,梳理出來的一個最恰當的結論。
  • 不講理的人才會告訴你: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
    不講理的人才會告訴你: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有一個朋友,下班接孩子回家後,每天都下了樓,什麼都不幹,就在小區溜達,直到快睡覺的時候。我很納悶,以為他是熱愛鍛鍊。可一問朋友才我傾訴:「自從結婚後,就沒過一天消停日子,不是爭吵就是打架,家裡總是雞飛狗跳的。不是因為這事,就是因為那事,你跟她解釋,說明情況,他老婆永遠都是一句: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 「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果真?
    「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句話被推崇至極,幾乎百分百的女性朋友把它奉為了人生的準則。這句話也被偷換概念到孩子逃避家長的管束,以此來發起對家長的道德討伐。我想說,不講理,不過是女人索取情感的美麗藉口。
  • 家真不是講理的地方嗎?
    不知什麼時候,網上流傳著'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是講愛的地方'。引申出很多夫妻面對另一半的過分或不對都不敢說對方半句。然而,講愛又不知怎樣講,導致大家的關係隨著三觀不合慢慢產生隔膜甚至變成鴻溝,讓大家難以逾越。想問的是,家都不能講理,那要到哪兒講呢?學校?公司?還是法庭,甚至是電視某些家庭糾紛的節目上?問題是有多大機會輪到你?又或者他們真能幫你嗎?
  •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也不是講愛的地方
    一、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是因為你如果遇到講理的人,不需要你講什麼大道理,他(她)自然能夠理解你;而不講理的人,或講不清道理的人,就算你講再多的道理,他(她)也不會理解你。所以當你和身邊人發生了衝突和矛盾,記住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你該做的,是馬上拿出行動來應對。
  •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是講愛的
    在茫茫人海中,兩個不相識的人,因為某種緣分走到一起,然後相知相戀到相愛,再到組成一個家庭。而在家庭裡有很多的瑣碎的事情,而這些瑣碎的事情,不是講道理能解決的。多給對方一份愛,多給對方一份諒解,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雙方自然就相安無事了。有愛就該有寬容,捨棄不必要的糾結,寬容對方,是對自己的呵護,也是對自己的呵護,也是對彼此感情的愛惜。
  • 雞湯有毒(1):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就是這樣一種毒雞湯。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是完全正確的,那就是家裡每一個成年的成員,都是有知識文化、有修養有教養的人,缺一不可。這是它完全正確的充分且必要條件,然而現實中有多少家庭能夠達到這樣的要求呢?
  • 家不講理怎為家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行一句話: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但是,真的難以想像,一個只講情不講理的家會是個什麼樣子。明理是一個家的基礎。一個家如果有一個不講理的人就會被攪得雞犬不寧,如果有兩個,那效果真是大大的。
  •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也不是算帳的地方 ​
    不炫耀,不爭吵,做一個博識的女子;不空洞,不浮躁,做一個豐盈的女子;即便生命枯竭,亦在優雅中變老。過去的一頁,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塵迷了雙眼,只會徒生感傷,那些記憶就讓它散盡天涯。錯過了風雨,才會遇見彩虹。
  • 做的越好活的越久,家也是個講理的地方
    我也大聲嚷嚷:「合著一個家都是我的活」。想起孩子小的時候,每到冬天,孩子上學起的早,為了照顧孩子穿衣起床,我就故意睡著讓老公起床做飯,然後我再起床喊孩子穿衣服。再後來,身邊的好多家庭都發生很多的事情,例如最典型的汪某某家,妻子長的敦實能幹,從做飯到洗衣,接送孩子上學,輔導孩子作業,家裡電器電線維修她都會,汪某某是放心她了,放心的自己在外都找了小三
  • 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而是講愛的地方
    因此,在家庭中應當講「情」,親人間要講「親情」,要講「感情」,要講「恩情」,解決分歧時要先使用「包容」,然後看看能不能「講理」,在適合的機緣下可以講講理,沒有合適的機緣就先不要強調講理,多從對方角度去看問題。
  •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原創┃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英國·蕭伯納曾經說過: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而同時也蘊藏著甜蜜之愛的地方同學小珂曾經說過:家是一個不需要講道理的地方。一個男人如果堅持與女人講道理,那麼這個男人對這個女人的愛缺少包容之心。
  • 詩人和表妹結婚61年,幾乎沒吵架:家,是個講情、不講理的地方
    「家,是個講情、不講理的地方,夫妻相處是靠妥協。婚姻是一種妥協的藝術,是一對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這便是余光中的「婚姻之道」。2、家,是個講情、不講理的地方談戀愛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對方的優點在一起的
  • 在家裡什麼都可以講,就是不能講理/講道理,你就輸了
    家是感情的港灣,家是靈魂的棲息地,家是精神的樂園,唯獨不是講理的地方。作家梁曉聲說:「每個人都有一個現實的家園,每個人也都有一個精神的家園」。而家是融合了這兩個家園的地方。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家是講愛的地方其實,無論在家裡,在單位,還是什麼地方,一般的道理不用講,誰都懂,不開心,是因為心裡過不去那個坎,說歸其,是情感的問題。
  • 我那「不講理」的婆婆,晚年被兒女寵上天
    我家也有一個「不講理」的婆婆,而我婆婆的「不講理」和那些不講理的婆婆不一樣,我那「不講理」的婆婆,晚年是被兒女寵上天的那種,但家不能講理,更不能因為一點小事爭的臉紅脖子粗,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 讓男人「念念不忘」的,多半是這些「不講理」的女人
    >首先,她不跟你爭論事情的對與錯,好與壞,和你吵架發脾氣,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在問你,到底愛不愛我?有些女人,讓男人念念不忘,還真不是他們多麼的深情,多麼的好,讓男人多麼的愛,而是這個女人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味道,換做任何一個男人都難以抵抗。
  • 餘生,做個不講理的女人
    這個世界,對女人總是有著過多的要求,要懂事講理,溫柔賢惠,要體貼包容,溫婉大氣。一個個的標籤,就像包裹在女人身上的硬殼,讓許多女人不堪其累。想要拼命做到,卻感覺力不從心,想要費力撕扯,卻怎麼也撕扯不掉。而太過懂事講理,太過識大體的女人,比那些看似不講道理、勇敢說出自己感受的女人,活得更累,也更容易在裡受傷。
  • 家是講情的地方!(原創)
    什麼叫家?個人認為講情的地方才叫家。或者更進一步明確地說,家是講情的地方。兩個人你情我願,才能走到一起,組成一個叫家的地方。兩個人感情破裂,一拍兩散,家也就不復存在。家又有小家大家之分,小兩口(包括子女)為小家,加上父母為大家。清官難斷家務事。
  • 總是在老公面前不講理
    女人並不是天生不講理,更不是不會講理,而是她根本不想和老公講理,心理原因大致可歸結為以下三點:其一:是撒嬌的表現幾乎每個女人都喜歡撒嬌,在家做姑娘時,女孩子乖巧、伶俐,常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所以,「嬌滴滴、任性」幾乎是每個女孩子的通病。
  • 家是講理還是講情
    我想有個家 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 我會想到它我想有個家 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 我才不會害怕。它說出家對於我們的重要性。我們人人都想有個家,家是我們心靈的歸宿,家我們精神的寄託,家是我們奮鬥的動力。它是我們財米油鹽交響曲,鍋碗瓢進行曲的地方。兩個人過日子,少不了磕磕絆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