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70歲老人的大實話:寧生沒出息的兒子,不生太優秀的女兒

2020-08-26 輕歌未了

看別人的故事

感悟自己的人生

關注輕歌未了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於男尊女卑的封建觀念已經沒有那麼嚴重,但是很多家庭還是寧願生兒子,不願意生女兒的。甚至寧願要沒出息的兒子,也不願意養育優秀的女兒。

為什麼優秀的孩子因為性別的原因在老一輩人眼裡差別那麼大呢?聽聽這位70歲老人說的大實話。

傾訴人,張先生

兒子跟我是一脈相承的,即使再沒出息,晚年也不會對我不管不顧的,而女兒一旦嫁給別人就是別人家的人,就會胳膊肘往外拐,很難再指向著自己的父母。

男孩子比較好養,在他成長過程當中也沒啥可擔心的,可是女孩子就完全不一樣了,從她進入青春期以後,你每天都是在擔憂當中度過的,你害怕她早戀,害怕她被欺負,害怕她做一些不道德事的丟臉,更害怕她因為柔弱受到傷害。

女孩子屬於一個弱勢群體,過於感性的她們很容易被欺騙,那作為父母,自然對她要操太多的心,而且最重要的是,很多私密問題,作為爸爸是不好問的,即使自己很想知道,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

而男孩子可以直來直去,他們心裡素質過硬,作為父母的只要要在他成長的道路上防止他誤入歧途就可以,其他的,看他自己的造化。

傾訴人:趙先生

兒子可以開枝散葉,傳宗接代,而女兒生的娃都是外性。對於我來說,我是寧願養個沒出息的兒子,也不願意養個優秀的女兒的。

養兒子晚年會有依靠,即使兒子沒出息,不孝順,他也是難以忍受自己的父母受欺負的,有個兒子會比較安心,而女兒即使再優秀,嫁人了就是別人家的人,娘家的事她難以再插手,我也難以有安全感。

男孩子養大了就是父母的鎧甲,而女兒養大了雖然是小棉襖,但遲早會被別人穿走。與其看著自己辛辛苦苦養育大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人,還不如選擇只養兒子。

男孩子養大了可以划拳喝酒,一起泡澡暢聊人生,而女兒養大了就會避父,總會讓人覺得有一種疏遠的感覺,與其選擇一個長大後要跟自己分離的女兒,還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要女兒,即使女兒再優秀,也是別家的。

為什麼很多人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願意生優秀的女兒?

  • 一,重男輕女思想嚴重

雖然社會進步了,但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很多地方依然很嚴重,特別是農村,大多都會認為養育個男孩子家裡就會多個勞動力,而養個女兒就是為別人養的。

  • 二,覺得女兒柔弱,無法為自己遮風避雨

在很多人眼裡,女孩就是弱勢群體,需要被照顧,根本無法成為她們年老時心理上的依賴。反而,他們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牽掛和幫助

  • 三,很多人覺得女人結婚了,就會以自己的小家為主

社會上不缺那些拿父母的錢貼補婆家的女兒,很多人害怕女兒嫁人之後成為白眼狼,在他們沒有經濟能力時,女兒會對他們棄之不顧。而兒子即使再絕情,再不孝順,也不可能一點不管他們。

其實,甭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晚年時都是可以依靠的,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女孩心細會體貼人,但是過於柔弱,而男孩有力量可以成為家庭支柱,但是過於粗心。所以擺正自己的觀點是最重要的,對兒女一碗水端平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以偏概全,那樣你難以有一個美滿的晚年。

相關焦點

  • 三位62歲老人的大實話: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不願生優秀的女兒
    一,導語現在,很多人都願意生女兒,說女兒是小棉襖,知冷知熱。但仍然也有很多人,卻不這麼想。他們寧願生兒子,不願生女兒。甚至,寧願要沒出息的兒子,也不願意養育優秀的女兒。誠然,很多人並不能理解這種想法。為什麼不願意要優秀的孩子呢?難道有某些特定的原因麼?還是,另有他情呢?
  • 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不願生優秀的女兒,62歲老人為何這樣說?
    現在由於人們思想的轉變,大家都想要生女兒,因為女兒比較貼心,是家人的小棉襖。而兒子比較調皮搗蛋,現在房價這麼高,多生一個兒子就意味著身上的負擔又重了幾分。不過也有一些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62歲的老人認為,他們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想生優秀的女兒,這是為何呢?
  • 為何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不願生優秀的女兒?3位老人這樣說
    前言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養育優秀的女兒。現在提倡男女平等,大家重男輕女的觀念也沒有以前那麼重了,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女兒是貼心的小棉襖,都想生個小公主。所以,在聽到竟然有人有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養育優秀女兒的想法時,會感到很詫異。
  • 「寧生啃老兒,不生孝順女」。60歲老人的實話難聽卻是事實。
    導語:趙阿姨的親戚生了一個女兒。很多人都說生女兒好,女兒將來比兒子孝順,兒子大多數會啃老,但60歲的趙阿姨並不是這麼想的,趙阿姨認為「寧生啃老兒,不生孝順女」,女兒再孝順也不如兒子強。(1)女兒再孝順,也遲早要嫁人。
  • 「寧生啃老兒,不生孝順女」,老人一番話惹眾怒,卻讓人無力反駁
    文|好孕姐如今社會進步,不管是生了兒子還是生了女兒,父母們都是一樣看待,甚至對待女兒比兒子更親。像一些「女兒奴」爸爸,我們身邊也是比比皆是。尤其是那句「女兒一樣對父母有贍養義務」,更是讓現在的父母們有女萬事足。不過,身邊一些老人,從自己的養老實際出發,還是會說一些「養兒防老」的思想。
  • 「寧生啃老兒,不生孝順女」,話雖難聽卻很現實
    但是一位65歲的阿姨似乎不這麼認為,她說:「寧生啃老兒,不生孝順女」,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話雖難聽卻很現實,一起來看看這段故事吧。曾阿姨65歲,有一個孝順的女兒,很多人都感到羨慕,但她自己卻一點也不開心:大家都羨慕我生女兒,認為女兒比兒子孝順貼心,但就算生下10個有孝心的女兒又能怎麼樣?
  • 為什么女兒越孝順,父母越不待見,2位70歲老人道大實話
    但現實生活中為什麼那些女兒越是孝順老人越不待見呢?2位70歲的老人道出大實話。分享人1龍大爺73歲我雖然73歲了,但我身體還是很好,耳不聾眼不花。那個兒女真心對我好,我還是一清二楚的。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雖然大兒子從小成績就不好,但是為人老實願意吃苦,現在也在大城市落地生根了,娶了當地的老婆。
  • 70歲老人被送去養老院,含淚和身邊老人說:兒子女兒真的有差距
    ,需要照顧的時候,還是一直不疼愛的女兒主動來照顧老人。一位70歲的老人被送進養老院後,哭著告訴所有老人,原來兒子和女兒真的有差距。張大爺/70歲張大爺今年70歲,她是一個嚴重重男輕女的父親一年前,他的兒媳生了個孫子,把張大爺兩夫妻高興的不得了,就收拾行李去兒子家幫忙帶孫子,順便讓兒子養老。可是才住了一個月,他們夫妻就被趕出家門,原因是他的兒媳很討厭這兩個老人,說這兩個老人不愛乾淨。
  • 老說女兒比兒子貼心,但卻想生兒子,看看幾位老人說的大實話
    老說女兒比兒子貼心,但卻想生兒子,看看幾位老人說的大實話!現在社會思想越來越開放,很多家庭都不在像過去一樣那麼傳統封建,但是重男輕女的現象還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農村。俗話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都覺得女兒相比於兒子會更孝順父母。可是都覺得女兒更孝順,又為什麼會出現重男輕女的風俗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位老人是怎麼說的。
  • 70歲老人哭訴:我寧願生10個女兒,也不願意生一個兒子
    說真的,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我兒子可以娶到老婆,就已經是一件特別可笑的事情了,畢竟自己的家庭條件也擺在了那裡,已經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可他們結婚了又有什麼用?還不是一個個都是怕老婆的貨色,老婆一兇,連個屁都不敢放。我真的也感覺我這幾個兒子特別的窩囊,又沒有本事。
  • 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願生有出息的女兒,90後父親的話很現實
    和70後80後人的思想觀念都不一樣了。他們不會重男輕女,而是反過來重女輕男,把女兒當成寶一樣。但是有一個90後的父親說到,寧願生個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生有出息的女人,他的話說的很現實。所以很不贊同兒子和婷婷在一起。
  • 老人一番話惹眾怒「寧生啃老兒,不生孝順女」,理由卻無力反駁
    兒子喊道「爸爸我想吃蘋果,你幫我洗個」。誰知道爸爸的回答卻是「自己去」。隨後爸爸端著洗好的茶具,屁股都還沒坐到你沙發上,她女兒房間傳來聲音:「爸爸,我要喝水」。記得在小學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標語「生兒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後人」我想80~90的小夥伴肯定也都有印象,兒子女兒地位平等,同樣都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一次我在一個馬路邊等公交車,聽到旁邊幾個大媽在旁邊聊著天,其中一個大媽說道「寧生啃老的兒子,也不生孝順的女兒」。
  • 「寧生不孝兒,不養孝順女」,說這話的老人,最後被打臉了
    李大爺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寧生不孝兒,不養孝順女。」他就是那種錢財都給兒子,還總要女兒出錢出力幫襯兒子的老人。但是,前段時間摔了一跤後,李大爺被自己的話打臉了。李大爺摔倒後,腿骨折了,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期間,兒子每次去看他,都是坐不了幾分鐘就說工作忙,要走。嘴上說著:「爸,有病咱就治,別怕花錢」,但實際上一次也沒去交過費,都是女兒跑前跑後交錢,給他端茶送水送飯,甚至連女婿都請假來陪護了他幾天。
  • 人到晚年,活的不如狗,3個70歲老人講了大實話
    人到晚年,有的人身上有老人味,被年輕人嫌棄,更有甚者,自己的兒女也嫌棄自己的父母。王先生,70歲王先生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老伴已去逝多年,兒女們都已成家立業。兩個女兒嫁到外省,三個兒子都在縣城居住。只有王先生一人住在農村老宅子裡,上個星期,王老先生背著一蛇皮袋花生,去縣城大兒子家。
  • 為什麼越孝順的兒女,越不受老人待見?2個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老人含辛茹苦將兒女養育成人,到了老年,也希望兒女孝敬,讓自己過上晚年的幸福生活。小時候,父母看著我們長大;等我們長大後,卻看著父母老去。作為兒女,總是希望能竭盡所能孝順父母,在他們老年的時候多陪陪他們,可有些老人卻不接受,兒女越孝順,越不待見他們,這是為什麼呢?兩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 一個65歲老人的哭訴:養大2個兒子2女兒,孝敬我的只有小孫女
    02隔壁的李奶奶今年已經70歲了,老人家這一輩子都是勞碌命,從十幾歲嫁過來就一直忙活到現在。用老人家的話說,只要眼睛一天不閉起來,做得動一天就要做事啊。聽我爸爸說,李奶奶這一生過得很不容易,她很年輕的時候,她丈夫就去世了。那時李奶奶的大兒子只有6歲多,而李奶奶最小的女兒還在懷裡吃奶。
  • 都說女兒比兒子孝順,卻都想要兒子!聽聽幾個老人說的大實話
    現在流行一種說法,女兒更貼心更孝順!既然女兒更孝順,為什麼重男輕女還是如此嚴重呢?女兒真的比兒子更孝順嗎?聽聽幾個60多歲老人怎麼說:一:黃先生,60歲。二個女兒。我老婆當年身體不太好,生了二個女兒後,我心疼她,加上政策也不允許,就沒有再生,新社會了,都宣傳兒子女兒一樣好。我就當了真。
  • 人到晚年,才知道兒子好,還是女兒好?3位70歲老人說心裡話
    如果生了兒子,不一定會有女兒。所以大多數老人都會把養老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這是三位70歲老人用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 一、老王:兒子在家庭話語權大。老王,今年70了,年輕的時候和老伴生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剛開始生下的是女兒,因為老王實在想要兒子,又生了二胎。 當自己和老伴退休過晚年生活的時候,他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家庭中,男人的話語權比女人要重很多。
  • 父母太長壽的家庭,兒女真的幸福嗎?3個70歲兒子講了大實話
    假如老人家有自理能力,長壽一點無可厚非。一旦老人家無生活自理能力,那兒女們真的苦不堪言。1.張先生,70歲,張先生父親早逝,母親95歲,能吃能喝,就是大小便失禁,整天床單洗都洗不過來。曾經找過三個保姆,沒有一個能做得下來。後來索性張先生自己服侍,雖然講男女有別,但自己的老母親,有這樣的情況,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 「寧生啃老兒,不要孝順女」,老人這番話惹眾怒,但理由卻難反駁
    當今社會在不斷進步,不管生了兒子還是女兒,父母往往都是一視同仁,甚至對女兒比對兒子更親。像一些「女兒奴」的爸爸,在周圍比比皆是。特別是現在都說「女兒更貼心孝順」,使許多父母覺得有女萬事足。但是,在周圍的一些老人從養老的實際出發,還是會說一些「養兒防老」的思想。小區裡的陳阿姨經常說:「寧生啃老兒,不生孝順女」。在她看來,即使兒子將來啃老,她內心也會感到高興,感覺養老有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