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不願生優秀的女兒?3位老人這樣說

2020-08-16 小七愛歷史

前言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養育優秀的女兒。現在提倡男女平等,大家重男輕女的觀念也沒有以前那麼重了,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女兒是貼心的小棉襖,都想生個小公主。所以,在聽到竟然有人有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養育優秀女兒的想法時,會感到很詫異。這樣的想法,很多人感到難以理解,那麼有部分人為何會有這種想法呢?聽聽這三位老人怎麼說。

程大爺/62歲

生孩子,我當然更願意要男孩了。因為傳宗接代靠的是兒子,而女兒遲早都是要嫁出去的,養了二十幾年,卻成為了別人家的人,所以說,哪個父母不是更願意要兒子的。

養兒也是養,養女也是養。可是養兒,兒子可以一輩子陪在父母身邊,晚年也有兒子陪伴和照料。兒子再給我們開枝散葉,有了孫子心裡肯定會高興。中國人講究的人丁興旺,家庭和睦,只有生了兒子,一個家的未來才有盼頭。

女兒養大之後,不管多優秀,到頭來還是嫁到別人家裡去。父母辛苦將她養大,自己的父母還沒來得及孝敬,就要去照顧丈夫和丈夫的父母了。有些話說得再好聽,女兒再孝順,嫁了人以後也是身不由己。所以,女兒是指望不上的,還是養兒子最實在。

李大爺/63歲

我更願意養兒子,這並不是我有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而是我覺得養兒子更省心。女娃太嬌氣了,年輕時就聽很多朋友說,女娃剛出生就特別難帶,要哄要抱黏人,大人帶女娃帶到心力交瘁。而男娃就比較好帶得多,能吃能睡,很讓人省心。

另外,女孩子天生就比較脆弱,做父母的時刻都要操心她,小時候怕她被人欺負,談戀愛怕她被人騙,結婚了怕她在婆家受氣,總之無論在哪裡時段都讓父母惦記著,放心不下,花費太多的心力。

兒子則不然,男孩可以往糙裡養,隨便他怎麼折騰,身為男兒,不用父母過多地操心。即使沒有多大的出息,但也能讓父母省心,反正我圖的就是平樂安穩,所以我寧願要個沒多大出息的兒子,也不想花費心力去培養一個優秀的女兒。

王大姐/61歲

年輕的時候我還沾沾自喜,有點小自豪,覺得自己喜歡女兒,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可比一般人強多了。那時也生了個女兒,我把她當寶貝公主一樣培養。在我的精心培養下,她各方面都很優秀,讀書一直讀到研究生畢業,鋼琴也彈得好,舞也跳得好。

在我很自豪自己培養出這麼一個優秀的女兒時,她卻在嫁人之後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前途,甘心在家當一個全職主婦。無論我怎麼勸都沒用,反而說我是在破壞她的家庭幸福。我真是氣得不知如何是好,早知今日,我當初也不會花那麼多錢和精力去培養她了。

女兒有女兒的選擇,我也尊重她。只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去年老伴生病住了院,我一時拿不出足夠的錢,就想女兒給墊著點。結果她說她不工作沒有自己的收入,拿她老公掙的錢給我們,會被婆家說的。這回我真的是氣著了,女人嫁了人心裡就只有丈夫了和婆家,哪裡還有父母。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寧願生一個沒多大出息的兒子,也不再花費心力去培養一個優秀的女兒了。

分析:為何有些人寧願要一個沒出息的兒子,也不想養育優秀的女兒?

一、傳統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

很多人覺得自己不重男輕女,可是一到現實中作選擇的時候,還是不自覺地選擇生兒子。很多父母都覺得兒子跟自己才是永遠的一家人,而女兒嫁人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

二、覺得女兒柔弱,不能作為自己的依靠

大家會覺得女性比男性柔弱,在很多方面都依靠不了她們,男性才能給人依靠和安全感。父母在年老時,潛意識裡也會覺得兒子比較可靠,女兒是指望不上的,說不定自己還要處處去幫著女兒。

三、女兒婚後眼裡只有丈夫和孩子,顧及不了父母

女人一向以家庭為重,在婚後,會甘願犧牲自己的事業在家相夫教子,當個賢妻良母。如果父母和夫家有衝突,她也只能站在夫家這邊。父母需要幫助時,她也愛莫能助。這樣的女兒是很不得父母的心的,與其這樣,他們寧願要個平凡無奇的兒子。

結語

生兒好還是生女好,一直大家喜歡討論的話題。其實無論生兒子,還是生女兒,順其自然就好,珍惜自己與兒女的緣分。兒子好,還是女兒好,其實不在性別上,而是在父母的教育上,只要教育好了,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很好。你們說是嗎?

相關焦點

  • 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不願生優秀的女兒,62歲老人為何這樣說?
    現在由於人們思想的轉變,大家都想要生女兒,因為女兒比較貼心,是家人的小棉襖。而兒子比較調皮搗蛋,現在房價這麼高,多生一個兒子就意味著身上的負擔又重了幾分。不過也有一些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62歲的老人認為,他們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想生優秀的女兒,這是為何呢?
  • 三位62歲老人的大實話: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不願生優秀的女兒
    一,導語現在,很多人都願意生女兒,說女兒是小棉襖,知冷知熱。但仍然也有很多人,卻不這麼想。他們寧願生兒子,不願生女兒。甚至,寧願要沒出息的兒子,也不願意養育優秀的女兒。誠然,很多人並不能理解這種想法。為什麼不願意要優秀的孩子呢?難道有某些特定的原因麼?還是,另有他情呢?
  • 2個70歲老人的大實話:寧生沒出息的兒子,不生太優秀的女兒
    看別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關注輕歌未了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於男尊女卑的封建觀念已經沒有那麼嚴重,但是很多家庭還是寧願生兒子,不願意生女兒的。甚至寧願要沒出息的兒子,也不願意養育優秀的女兒。為什麼優秀的孩子因為性別的原因在老一輩人眼裡差別那麼大呢?聽聽這位70歲老人說的大實話。
  • 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願生有出息的女兒,90後父親的話很現實
    他們不會重男輕女,而是反過來重女輕男,把女兒當成寶一樣。但是有一個90後的父親說到,寧願生個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生有出息的女人,他的話說的很現實。他很直接的回答他媽:「我寧願生個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生個有出息的女兒。」他媽媽聽到他說這句話心裡自然是很開心,但是對於婷婷來說,她聽著不舒服,這明顯呢就是重男輕女現象。
  • 「寧願生啃老兒子,也不生孝順女兒」,65歲阿姨的話難聽但很真實
    導語曾阿姨有一個女兒,現在的社會基本上都不重男輕女,反而把女兒當成寶一樣,因為女兒貼心,也會孝順父母,認為不會像兒子那樣做啃老族,很多人都羨慕曾阿姨生了女兒,可是曾阿姨卻說:「寧願生啃老的兒子,也不願生孝順的女兒」就算你們再有孝心也比不過兒子在家陪伴。是為什麼這麼說,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
  • 70歲老人哭訴:我寧願生10個女兒,也不願意生一個兒子
    01我生有3個兒子,我老伴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人,一輩子都只知道窩在農村種地。我當初也是傻乎乎的聽信了我婆婆的話,說兒子生多一點,以後不用考慮養老的問題。可我是生了3個兒子了,但就是沒有一個兒子肯給我們養老,甚至還要壓榨我們,不是讓我們給錢,就是要我們幫他們帶孩子。我家現在完全可以說是農村的貧困戶,兒子多又有什麼用?
  • 生女兒能養老嗎?只生女兒的老人晚年過得如何?三位老人說了答案
    但是也有家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只只生了女孩的。那麼只生了女孩的老人,沒有兒子,他們的晚年生活到底過得怎樣呢?看看這三位老人的結局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我覺得我的女婿就像我親兒子一樣,也許比兒子更強。我們從來都不愁養老,因為女兒和女婿都很孝順,所以生兒生女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 相比生兒子的家庭,為何生女兒的家庭離婚率更高?與重男輕女有關
    女兒是貼心小棉襖,兒子是漏風軍大衣。 近年來越來越多夫妻喜歡女孩,更是將生女兒當成一件驕傲的事情,尤其是寶爸們。 都說女兒是棉襖,但為何生女兒的家庭,離婚率要比生兒子的更高呢? 1)與重男輕女有關 據了解,中國80%男方父母都希望能有孫子,而女方父母則是沒有特別要求。
  • 為何生女兒的夫妻離婚率,高於生兒子的夫妻?重男輕女只是一方面
    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我過離婚率上升到3.36‰,且呈上升趨勢。現在越來越多的夫妻,就算有了孩子,也會選擇離婚,甚至有時候結婚的人還沒有離婚的多。而且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似乎有女兒的家庭,往往比有兒子的離婚率會更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老說女兒比兒子貼心,但卻想生兒子,看看幾位老人說的大實話
    老說女兒比兒子貼心,但卻想生兒子,看看幾位老人說的大實話!現在社會思想越來越開放,很多家庭都不在像過去一樣那麼傳統封建,但是重男輕女的現象還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農村。俗話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都覺得女兒相比於兒子會更孝順父母。可是都覺得女兒更孝順,又為什麼會出現重男輕女的風俗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位老人是怎麼說的。
  • 老人不想要優秀的閨女,反而寧願養個沒有出息的兒子?為什麼
    老人不想要優秀的閨女,反而寧願養個沒有出息的兒子?為什麼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是往往有很多的家長在心中確認為,女兒就算嫁出去了也是自己孩子,但是卻有一些女兒卻認為,自己嫁出去了,家裡和自己就再也沒有任何關係了,所以往往就會有很多老人會覺得,要個閨女還不如要個兒子好。
  • 生女兒能養老嗎,「無兒老人」晚年過得如何,3位老人說出答案
    ,如果沒有兒子,就算生了再多女兒也不罷休。但是,也有很多開明的老人,認為男孩女孩都一樣,他們因為各種原因,只有一個女兒,也一家三口過了一輩子,那麼,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老人,晚年生活到底如何呢?年輕的時候,我本來身體不好,生下女兒之後,更是落下很多後遺症,導致後期受孕很難,所以,儘管婆婆一直想要孫子,我也無能為力。我老公倒是沒什麼,只是我那老家的公公婆婆,經常因為這件事給我臉色,跟我說:「沒有兒子,以後你們老了,沒人養老。」
  • 媳婦和女兒同時生娃,聰明老人這樣安排月子,兒子女兒都開心
    80年之後進行了計劃生育,在城市出現不少獨生子女,但是在農村第一胎生的是女兒,還是可以生第二胎的,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也是可以生育二胎的,而還是一些城市的家庭幸好的生下雙胞胎,一家有兩個孩子的也不少。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一般女兒會嫁出去,兒子會把媳婦娶進來,老人一般會跟著兒子媳婦一起生活,身體還可以的話會照顧兒子媳婦的生活起居帶孫子
  • 生兒子好還是生女兒好?農村老人的現實生活會給你答案
    受傳統觀念影響,在八九十年,農村如果一個家庭沒有一個兒子,會被村裡人取笑的,有些家庭為了生一個兒子,會被罰的家徒四壁,但即使這樣也擋不住他要生一個兒子的願望,有些家庭前面生了五六個女兒,才生一個兒子,最多的生八九個女兒的都有。既然兒子這麼重要,那是不是兒子越多的就越幸福呢?現在在我們那裡流行一句新俗語:「生兒子是名氣,生女兒才是福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人到晚年,才知道兒子好,還是女兒好?3位70歲老人說心裡話
    女兒出嫁後就像是飛走的鳥兒,很難照顧到家裡的老人。但是從近幾年的調查來看,女兒的孝心往往會比兒子的孝心更加重一些。因為以前重男輕女的現象,一般有女兒也會有兒子。這是三位70歲老人用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 一、老王:兒子在家庭話語權大。老王,今年70了,年輕的時候和老伴生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剛開始生下的是女兒,因為老王實在想要兒子,又生了二胎。 當自己和老伴退休過晚年生活的時候,他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家庭中,男人的話語權比女人要重很多。
  • 為何越來越多中老年男女,再找老伴不願領證呢?3位老人這樣說
    下面3位過來人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很多時候,不是不想領證,而是很多現實問題擺在面前,覺得領證也未必是最好的結局。本來他想跟我領證再婚,給我們未來一個合法的保障,可他的兩個兒子不願意。老李比我大7歲,是位退休幹部,名下房產有幾套,退休金也不少。他的兒子之所以反對,是因為我的退休金還不到3000塊,他們覺得我一定是圖老李的財產和退休金的。
  • 生兒子的家庭,比生女兒的家庭更不易離婚嗎?
    而最後的研究結果顯示,在美國擁有3個女兒的家庭要比擁有3個兒子的家庭父母的離婚率高出10%。比如,在未婚先孕的男女中,如果男方得知自己的情侶懷上的是男孩,他們往往會更願意與情侶結婚。相反若懷的是女孩,大部分男性會選擇下意識地讓情侶打掉孩子或者並不給予對方結婚的承諾。
  • 三位老人說:老了才發現兒女多了反而不幸福,早知道年輕時少生
    甚至有些時候,還不如只有兩個或一個兒女的老人幸福。83歲的王大爺說,3個兒子沒有一個孝順的王大爺一輩子都在農村,23歲和李大娘結的婚,先後生了6個兒女,3男3女。老大是男的,今年60歲,最小的是個姑娘,今年42歲。
  • 「現在你不生兒子,只生一個女兒,24年後你就會嘗到苦頭了!」
    張先生感覺妻子壓力很大,就開了家庭會議,斬釘截鐵的告訴雙方老人:「我確定,我們家只生一個女兒,就足矣,以後誰也別提生兒子的事。」妻子感動的熱淚盈眶,娘家媽的心放了下來。但是,婆婆卻哭天搶地,時不時就找茬繼續折騰說「要孫子」這事。婆婆還說:「現在你不生兒子,只生一個女兒,24年後你就會嘗到生一個女兒的苦頭了!」
  • 3位退休老人心裡話:3種新型養老模式俺不接受,寧願自己過
    我們笑眯眯地看著他們,彼此之間說著曾經久遠的話題。多麼的簡單,溫馨,兒孫繞膝,這是我們期盼的晚年生活。現實生活裡能夠享受到這樣幸福的老人太少了。很多的老人,即使退休了,也過著艱辛的養老生活,苦不言,累不語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