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想要優秀的閨女,反而寧願養個沒有出息的兒子?為什麼

2020-08-28 妙齡故事

老人不想要優秀的閨女,反而寧願養個沒有出息的兒子?為什麼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是往往有很多的家長在心中確認為,女兒就算嫁出去了也是自己孩子,但是卻有一些女兒卻認為,自己嫁出去了,家裡和自己就再也沒有任何關係了,所以往往就會有很多老人會覺得,要個閨女還不如要個兒子好。


最起碼在他們心中養兒防老,要是女兒有著不要家的想法,他們寧願守著一個普普通通沒有任何成就的兒子。

但是在我眼裡認為,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有他們自己本身的特點,無論是男孩也好女孩也罷,想要孩子未來成才有孝心,往往脫離不了自己本身的教育。


今年66歲的王阿姨卻有這樣的煩惱。


她有個女兒,當初和老伴決定要個女孩的時候,就是圖女兒比男孩更加貼心懂事,當自己辛辛苦苦養育出一個女兒了之後,王阿姨才發現,有時候生個女兒其實並非是好事情。

也不知道自己在教育上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出身良好的王阿姨從小就是熱愛文學的女人,長大之後更是想要女兒可以走知書達理的道路,和丈夫賺錢在女兒身上投了不少的錢,將女兒養成了一個富有文學藝術氣息的漂亮姑娘。

可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培養出來的優秀女兒卻選擇淪為別人家裡的全職太太,並不是說全職太太不好,畢竟在王阿姨的心裡,作為一個女人就根本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丈夫而活,加上女兒本就實力優秀,就應該在這個世界上有更好的地位而不是在別人家裡委曲求全而活。


這樣的女人在王阿姨眼裡是活得沒有尊嚴,也沒有自我的,雖然王阿姨很心疼女兒是這樣的結局,但是這都是女兒的選擇她沒有辦法。

後來,因為老伴出了車禍,家裡的養老金和保險根本不夠付醫藥費,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向女兒求助。


但是女兒卻一心向著她的丈夫,還說自己沒有錢,實在是沒有辦法資助他們兩個老人。


王阿姨看到女兒現在這樣,心寒至極又不好說什麼,這樣徹底拋棄娘家的女兒讓王阿姨很久都沒再聯繫自己的女兒,最後孩子自家的親戚的幫忙才讓老伴度過了難關。

王阿姨就想啊,自己辛苦培養出來的獨立女性,為什麼非要選擇這樣的生活?先不說要不要顧及他們兩個老人,但女兒這樣萬一要是吃虧了怎麼辦,沒有錢,沒有地位,當初,還不如養一個兒子呢。哪怕這個兒子沒有出息,至少能讓他們覺得有個依靠啊。


對於女兒的不管不顧,王阿姨實在是很揪心,但是又非常放不下自己的女兒,一時間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

圖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三位62歲老人的大實話: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不願生優秀的女兒
    但仍然也有很多人,卻不這麼想。他們寧願生兒子,不願生女兒。甚至,寧願要沒出息的兒子,也不願意養育優秀的女兒。誠然,很多人並不能理解這種想法。為什麼不願意要優秀的孩子呢?難道有某些特定的原因麼?還是,另有他情呢?
  • 為何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不願生優秀的女兒?3位老人這樣說
    前言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養育優秀的女兒。現在提倡男女平等,大家重男輕女的觀念也沒有以前那麼重了,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女兒是貼心的小棉襖,都想生個小公主。所以,在聽到竟然有人有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養育優秀女兒的想法時,會感到很詫異。
  • 2個70歲老人的大實話:寧生沒出息的兒子,不生太優秀的女兒
    看別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關注輕歌未了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於男尊女卑的封建觀念已經沒有那麼嚴重,但是很多家庭還是寧願生兒子,不願意生女兒的。甚至寧願要沒出息的兒子,也不願意養育優秀的女兒。為什麼優秀的孩子因為性別的原因在老一輩人眼裡差別那麼大呢?聽聽這位70歲老人說的大實話。
  • 兒子啃老也比有出息的女兒強,老人一番話被吐槽,給的解釋難反駁
    提起重男輕女,很多人都會覺得很氣憤,尤其是一些家有女兒的父母,最煩的就是身邊人有重男輕女思想,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現在社會已經進步了這麼多,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思想老舊的人,而且很多人本以為重男輕女的人都是男性,但是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女性有重男輕女思想,這種行為也是很讓人鬱悶。
  • 兒子和閨女哪個好?現代社會老人還會重男輕女嗎?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故事,老人偏心自己的兒子,把所有的家產都留給兒子,女兒分文沒有為什麼只是身為女兒身就這麼對她?她一怒之下和老人斷絕關係。而老人晚年生活也不得安寧,因為家產已經到手了,最寵愛的兒子竟然離她而去。這只是冰山一角,社會上重男輕女的思想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宗族觀念濃烈的地方,這些傳統古板的思想根深蒂固,禍害了一代又一代人。偏心不可取,孩子可能會仗著你的偏愛變得越來越過分,反而,最後那個最不受寵愛的可能是陪伴你最後日子的人。
  • 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不願生優秀的女兒,62歲老人為何這樣說?
    現在由於人們思想的轉變,大家都想要生女兒,因為女兒比較貼心,是家人的小棉襖。而兒子比較調皮搗蛋,現在房價這麼高,多生一個兒子就意味著身上的負擔又重了幾分。不過也有一些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62歲的老人認為,他們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想生優秀的女兒,這是為何呢?
  • 老了反而不希望兒女太有出息?六旬老人說出原因,看似自私卻扎心
    不管時代怎麼發展,當父母的總希望孩子大有出息,一方面可以出人頭地,另一方面也能給自己養老。然而只有一個六旬的老人,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有出息,說這樣自己的晚年生活才會更幸福。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老人有這種感慨呢?
  • 一個老人的算計,把財產全部留給兒子,閨女負責養老
    也有人想有兒子更好,沒兒子也能過。但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很多老人願意跟著兒子的原因是因為兒子是自家的,養父母天經地義。女兒嫁到別人家是別人的老婆媳婦,老年人也不願意跟著閨女在別人家,覺得矮一頭。可有的老人不這樣想,不但不想麻煩兒子,甚至都想以後老了不能動,就搬到閨女家讓閨女伺候她。
  • 把兒子養的越有「出息」,家庭就越容易「斷根」,這並非說說而已
    ,小茹著急壞了,認為這不可能,而這麼優秀怎麼可能沒人要?把兒子養的越有「出息自由戀愛這在有出息的人身邊是不可能的,幾乎都是要過層層篩選,最後找到一個最讓父母滿意的,而大部分人的叛逆其實就是在戀愛的時候才開始的。
  • 老張的「養兒防老」和老苗的「生個閨女滿堂空,生個兒子滿堂紅」
    在倔強好強的老張頭看來,閨女再多,沒有兒子,在村裡也是挺不起腰杆、抬不起頭的!所以即使有四個閨女,老張也要再生個兒子!老張覺得只有這樣,天天在紅白喜事上出頭露面的自己才是有面子有光的!老張常給人說:「養兒防老、養兒防老,你沒生個兒子,到死了都沒法給祖宗交代!」
  • 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老人晚年能幸福嗎,3個65歲老人說了實話
    我們已經退休很多年了,退休以後的生活比較單一但也挺幸福,因為親家母身體不太好,我們現在在女兒家料理家務看孩子,不用像有的老人那樣有得管兒子還得幫女兒,我們還是挺省心的。女婿女兒買房子的時候,我們也拿了一點首付減輕他們的壓力,女婿很感激對我們也好。養女兒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女兒即使長大了,跟我們還是有很多話題聊,不像很多有兒子的家長,兒子長大了就沒多少交流,跟兒媳也聊不來。
  • 奶奶四個兒子,姥姥四個閨女,兩個老人家的晚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奶奶四個兒子,姥姥四個閨女,兩個老人家的晚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奶奶有四個兒子,沒有閨女,年輕的時候為了給兒子們娶媳婦沒少幹活,以至於老了落了一身的毛病,去年夏天78歲的奶奶突發腦溢血,因為發現的晚,除了右手還能勉強動一動,整個人都癱瘓了。
  • 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願生有出息的女兒,90後父親的話很現實
    和70後80後人的思想觀念都不一樣了。他們不會重男輕女,而是反過來重女輕男,把女兒當成寶一樣。但是有一個90後的父親說到,寧願生個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生有出息的女人,他的話說的很現實。所以很不贊同兒子和婷婷在一起。
  • 兒女有出息了,老人卻孤單了
    兒女有出息了,父母臉面上也有光!再者,打心裡想,父母都是希望兒女們都過得好,不願他們再如自己那般辛苦了!可現實是,做人,哪有舒服可言!南方農村有句俗語:「歹囝養爸」!意思是:小時候調皮搗蛋的壞孩子,長大後反而會贍養自己的父母!
  • 為什麼農村在田間勞作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年輕人幹嘛去了?
    在農村的田間地頭,可以說勞作的都是上了年紀的一些老人,因為現在的年輕人,他們根本不願意上山幹農活。在年輕人的意識裡,種地是沒有出息的表現,而且種地是最不划算的付出。有到田間勞作的功夫,還不如出去打工掙錢快,所以年輕人寧願讓地荒蕪著,也不去與田間勞作。
  • 70歲老人哭訴:我寧願生10個女兒,也不願意生一個兒子
    01我生有3個兒子,我老伴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人,一輩子都只知道窩在農村種地。我當初也是傻乎乎的聽信了我婆婆的話,說兒子生多一點,以後不用考慮養老的問題。可我是生了3個兒子了,但就是沒有一個兒子肯給我們養老,甚至還要壓榨我們,不是讓我們給錢,就是要我們幫他們帶孩子。我家現在完全可以說是農村的貧困戶,兒子多又有什麼用?
  • 「我寧願兒子在家啃老」70歲老人的3條理由,引發無數老人共鳴
    那麼,「為人父母」的能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也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換而言之,要是哪位老人的子女,就是天天啥都不幹,一味的就只知道「啃老」的話,那麼勢必就會有很多人在背後戳他的脊梁骨。曹大爺當時並沒有生氣,也沒有發火,反倒是沉思了一會,然後他對這幾位老人說:「我寧願兒子在家啃老」,幾位老人以為曹大爺這是氣話,就連忙賠禮道歉,誰知道曹大爺連連擺手招呼大家坐下,打開了話匣子。為什麼曹大爺,寧願讓兒子在家「啃老」呢?
  • 有人問:在農村,分家為什麼都分給了兒子,沒有閨女的份?
    中午在工廠吃飯的時間看到問答裡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在農村,分家為什麼都分給了兒子,沒有閨女的份。,最後她卻並沒有去減輕她自己父母的負擔,即使她們家有萬貫家財怎麼分配,是小孩姥姥姥爺自己的權利,我沒有任何想法,也不該有任何想法。
  • 兒子越出息,家族反而容易「斷根」,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跟媽媽打電話,聽到鄰居老人去世的消息,唏噓不已,老爺子去世6天後,兒子才從大洋彼岸匆匆趕回,面對已經父親開始腐爛的屍體,兒子失聲痛哭,卻永遠不能喚一聲「爸爸」......老人的老伴已經去世多年,唯一的兒子非常爭氣,一路「打怪升級」,去美國留學後,留在了那裡,娶妻生子,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
  • 六十歲老人心聲:倒退30年,我也不結婚了,養完兒子養孫子
    六十歲老人心聲:倒退30年,我也不結婚了,養完兒子養孫子網友經典故事剪輯:談談你對婚姻的看法?來看看小編收羅的故事會吧。哎算了,他們愛說啥說啥去吧,說我自私也好說我怕負責任也好,我只是不希望以後對不起自己的孩子,不想讓他們看到別的小朋友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我買不起,不想讓孩子問我為什麼別的小朋友爸爸媽媽都帶著到處玩我們不去...更不想以後他們整天加班幹活也買不起房子和車子結不起婚生不起孩子[流淚]我們這樣的就不給國家拖後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