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人婆媳之間心與心的距離

2020-08-27 富平人


富平人婆媳之間心與心的距離

文/付金榮


婆婆病了,是冠心病。當小姑子把電話打給我時,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1986年,我從大荔縣嫁到富平後,這個與我沒有半點血緣關係卻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農村婦女便當了我的婆婆,從此,我的生活中有了她,她的生活中有了我。



婆婆在我心中,是一個特別能幹的人。她當過村上婦女隊長,會接生,會安裝縫紉機,會裁剪衣服。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到我們家找婆婆做衣服的人很多,只要備好布料,她便免費為村民服務。婆婆生性好強、性格開朗,能說會道,家裡聊天的人總是人來人往,院落裡時常充滿了歡聲笑語。夏日門前的老槐樹下,更是擠滿了村民,大人小孩在樹下乘涼,成了村裡一道美麗的風景。每到學校放暑假期間,我便與老公待在富平老家,靜享山村的美好以及親情的環繞,那裡的父老鄉親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由衷地愛上了富平山溝溝。


後來,我與老公在銅川辦了公司後,就沒有更多的閒暇時間留在老家陪公婆了,只在花椒、柿子成熟季節或節假日陪陪他們了,打電話問候成了我們的常態。直到2005年,我們把婆婆和已退休四年的老公公接到銅川,才結束了銅川、富平兩地跑的日子。從此,我們與公婆吃、住在一起達十年之久,我對婆婆有了更多、更深地了解。


婆婆是個閒不住的人,她在公司與老公公種菜、洗玻璃瓶,打掃衛生等,總是找一些活計幹,每每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我一邊感嘆的同時,又感到小小的欣慰。因為畢竟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了,可以共同用餐、聊天、出外旅遊、享受天倫之樂了。之前,公婆居住在富平老家,我和老公常常要驅車百十裡路程去看望他們,這下,不用再舟車勞頓了,也不用天天為他們的健康操心了,所以我們省了許多事,在親情包圍下可以安心工作,安心經營公司了,公婆也可以天天見到我們,皆大歡喜。


在與婆婆相處的日子裡,我們之間沒有任何芥蒂,她是一個心直口快之人,屬於刀子嘴豆腐心。即使有時和我在某一件事情上溝通有問題,她也不會與我計較,我也不會生她的氣,我們相處得如母女倆一樣,在外人看來,我們就是母女倆,親密無間。


婆婆年輕時在掃盲班學習過,認識幾個字,她不僅記性好,而且經常識字學習。與我們看電視時,她會念屏幕下方的字幕,哪個字不認識就問我,我告訴她後,下次她基本上能夠記住了。這樣日積月累,現在的婆婆認識的字還真不少,出門肯定不會迷路的。


婆婆做事果敢,有主見。在我們經營公司時,她常常給老公出主意,想策略,雖然有時老公不會全聽她的,但至少參考了她的部分意見。



我們結婚那時,婆婆才四十多歲,幹練、利落,家裡裡裡外外的事她全操勞。老公公在鄉政府上班,只在周末回家,所以這養成了婆婆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就連老家蓋房都是婆婆說了算。那時正值秋天雨季,婆婆穿著膠鞋在指揮著一切,如同女司令一樣。經過幾十年的朝夕相處,婆婆已是即將八十歲的人了。無論是與我們在公司居住的那十年時間還是她與老公公回老家散心或者又與我再次經營公司,她的心勁都很大。老公、老公公的變故,給她帶來的心痛她從不言說,也很少見她流淚,她只默默地承受下來,還一直鼓勵我說,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堅持下來,就能勝利。有這樣的婆婆,我覺得是我上輩子修來的福。我愛婆婆,愛這個婆婆媽。


婆婆病了,是冠心病,粗心的我一直以為婆婆的身體很好,不會有什麼問題。誰知在老公公今年三月份離開她後,她的臉總是發腫,只說是勞累的。結果,去醫院一檢查,才查出是冠心病。我勸她別再為我過多操心公司的事了,把身體搞好才是正事。婆婆聽了不以為然,更堅定地說,我不管你,誰管你?聽得我熱淚盈眶。


出院後的婆婆繼續為我操勞著一切。三周之後,聽說醫院裡每年都會有一次全省巡迴的復明眼睛的免費手術車現場醫療,大約只停留四、五天時間,於是,婆婆借這個機會又一次住進醫院,做眼睛白內障手術


婆婆的右眼睛患白內障有好幾年了,因照顧老公公,一直沒有做。今年有一次走路她差點摔倒,於是,這次做眼睛手術我全力支持她,並一心一意地照顧她的生活起居。



陪護婆婆在醫院的幾天時間裡,我們說東道西,從南聊到北,她堅韌的品格一直影響著我,她為我撐起了一片天,也是我的精神支柱,我十分感激她,可惜在一起的時間太短了。婆婆不是老師,卻勝似老師,她能說一些人生大道理,能說一些富有哲理的話,總是讓我精神振奮,信心百倍。


婆婆心思敏銳,聰慧好學。三四年前,我教她玩手機微信,她很快就學會了,如今,她已能熟練地與我發視頻、發語音聊天了,還會通過微信收款和付款,也會在空閒時間發抖音,唱幾首老歌,她儼然是一個現代老太太,時尚老太太了。


我目睹婆婆的右眼睛在醫院取下包紮的瞬間,感覺天旋地轉,我暈了,臉色發白,連嘴唇都感覺冰涼,失了血色。婆婆嚇壞了,急忙把我攙扶到病房裡,給我倒了杯熱水,讓我緩和一下,然後在床上休息。她問我怎麼了,我告訴她,我是嚇暈了。是的,我嚇暈了,是因為我的心一直為婆婆揪著,我怕她手術做失敗,我怕醫生取包紮、用棉籤消毒時戳到她受傷的眼睛,在極度緊張中我才沒能好好控制住自己,造成眩暈現象。



婆婆的眼睛手術很成功,她說看病房床單如剛剛粉刷的牆璧一樣白,這下我終於緩過勁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我與婆婆心心相依,特別是戰勝困難時,我們攜手同行,不畏風雨,不畏生活給予的磨難,做柿餅、賣蓮菜,摘花椒,一起度過了許多平凡而艱辛的日子。在共同的經歷中,我與婆婆心是相通的,沒有任何距離感。在人生道路上,我為有這樣的好婆婆而驕傲,我覺得溫暖無比,幸福無比!(文:付金榮)

相關焦點

  • 心與心的距離多遠才舒適
    甚至屢屢發生母子、父子、夫妻這些親密關係的人之間的慘案。那麼父母子女、愛人之間心與心的距離,到底是相隔多遠才是安全的、溫暖的呢?或許,一釐米,剛剛好。前段時間的熱播劇《愛的釐米》中,就有很多令人警醒的例子。比如,關雨晴的爸爸關永年,對三個孩子的三種態。由於大女兒的媽媽去世早,對大女兒關多雲疼愛有加,連同關雨晴的媽媽都對大女兒格外疼愛。
  • 心與心的距離,才是我們之間真正的距離
    一天,一位老教授對他的學生說:為什麼人在生氣的時候說話是用」喊「的?所有的學生都想了很久,其中一個學生說:我們用大喊大叫,因為我們失去了「冷靜」。教授又問了。「但是為什麼別人在你身邊,你還是要喊,不能小聲點嗎?為什麼總是大喊大叫?」
  • 心理學:做一對普通朋友,這是婆媳之間最合適的距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更加鼓勵婆媳之間做一對普通的朋友,因為這是二人相處最為合適的距離。人與人之間都會存在著一個相對的距離和一個特殊的距離,心理學家把這稱之為心理距離。究竟什麼可以被稱作為「合適的距離」,確切的來講應該是個體對於其他人親近、接納產生的最為舒適的主觀體驗程度。這主要表現在人與人相處的時產生的感情,行為之中。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的研究發現,合適的距離,更加有助於人們全面的思考問題,而不至於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 沉默式婚姻,拉遠的不是夫妻的距離,而是心與心的距離
    每個人都會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和自己牽手的那一個人能夠相伴自己到老。兩個人在愛情的這條道路上有小打小鬧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當發生了問題不積極的溝通,選擇沉默以對,這樣子最終兩個人的心只會是越來越遠。在現實生活當中,不同的夫妻會有他們不同的相處方式,但是不管是以什麼方式再相處,夫妻兩個人一定要懂得遇到問題及時溝通,不要把問題積攢起來,這樣子時間久了很容易會將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壓垮。雖然人們總說,我們拒絕冷暴力來拒絕問題,畢竟有的時候冷暴力比暴力更加讓人恐怖,冷暴力是在悄無聲息當中就可以將人的心傷的遍體鱗傷。
  • 對於愛情來說重要的是人與人的距離呢?還是心與心的距離呢?
    一直以來都覺得當有一個人願意為你花費時間,哪怕是聊天,逛街,一起吃飯,陪你打點滴,都一定要好好珍惜,因為這些都是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而人到一定程度後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愛情當然也是一樣的,如果某個人為了兩個人的未來在努力工作,那麼另外一個工作不是那麼忙的人則需要適當在空閒的時間裡多做些家務。
  • 兩性交往,愛與不愛,在於心與心的距離有多遠
    異性相吸的道理,想必我們大家都會懂得,在現實生活中,愛與不愛,其實完全在於你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只要心跳得夠快,那麼你們兩人也就能夠擦出愛的火花。  倘若心離的太遠,即便是你們兩個人有更多的機會交流,那麼也無濟於事。
  • 夫妻關係中,排斥溝通,心與心的距離會越來越遠
    很多追求幸福的人,都在感情道路中感到迷茫。愛而不得時,我們內心總有一份遺憾。 茫茫人海中,終有一人屬於你,但是愛情的出現仿佛不受掌控,何時守得緣來?何時抱得美人歸?我們無從得知。 為了把握幸福,有人盲目尋愛;為了享受浪漫,有的人輕易抉擇。而在經營感情的過程中,一些人更是不懂珍惜。
  • 婆婆不是媽,婆媳之間最好的關係,是有距離的相處
    關於婆媳關係,大家都有千言萬語謾評論,這就像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死結。不是世界上都是好婆婆,所有的兒媳婦都惡毒;也不是兒媳婦都好,婆婆全部不講道理。凡事都有兩面性,各家有各家的情況。同一件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用不同的方法處理,結果會大相逕庭。
  • 人與人之間,就是一種緣分;心與心之間,就是一種交流 !
    人生如戲,每一個人都是主宰自己生命唯一的導演。朋友未必會懂你,說了也是白說;同事嘛,經常見面,若工作上有利益衝突,估計自己很快會被出賣;而親人,說多了怕他們擔心,還不如什麼都不講……思來想去,對著手機看通訊錄,心裡一陣陣的惆悵——找個能說心裡話的人,真的挺難。人的一生,唯一能夠依靠的人大概只有自己吧!發生的許多事情,都只能自我消化,只能夠自己去感受。
  • 婆媳相處之道:保持好距離,把持好分寸
    婆媳關係為什麼會成為一個永遠也說不完的話題,是因為婆媳相處太不容易,自古至今能融洽和諧的少之又少!於是有人說了:解決婆媳的最好辦法就是,婆婆把媳婦當成親生女兒,媳婦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媽。可能嗎?婆媳之間的非親生養關係是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母女之間有皮有瓤,破了皮壞不了瓤;婆媳之間有皮無瓤,皮一旦破了,關係也就基本完了。
  • 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不是一句「對不起」就可以縮短的
    讓人沒想到的是,蓉蓉在街上晃蕩了晚上9點多了,也沒有接到小輝的電話。蓉蓉一氣之下,乘坐晚上的火車離開了這座城市,她要好好想一想這段感情。小輝以為蓉蓉在這裡根本沒有地方去,氣消了也就回來了,沒想到11點過了蓉蓉還沒影。打電話不接,發信息不回,這時小輝也有點慌了;蓉蓉不會出什麼事吧?他給蓉蓉發了幾十個「對不起」,但一點回音也沒有。
  •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婆媳之間相處,距離才能產生美
    今天兒媳婦的一頓數落,一語驚醒夢中人,她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有些不妥,要是提前溝通,是不是比她自己的一廂情願結果要好?中國的婆媳關係自古至今就是個大難題,都是沒有界限,大事小情包辦代勞和控制欲帶來的結果。婆媳之間的關係其實很奇妙,因為一個男人,兩個陌生的女人有了交集,成為一家人。兩個人都不了解對方的性格、脾氣、愛好、習慣、價值觀。
  • 一位婆婆的忠告:最好的婆媳關係,就是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但現實生活中,婆媳之間大機率是不可能成為親如母女,彼此之間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社會關係。而且因為兩個人的生活習慣、處事態度不同,這個時候雙方又不願意妥協和退讓,所以慢慢的會心生不滿,於是就很容易產生矛盾。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婆媳關係是一個無解難題,但其實並非如此,一位婆婆和自己的媳婦就一直保持著和諧的關係。
  • 心的距離
    老師又問:「但是為什麼別人就在你旁邊,你還是要喊呢,難道不能小聲的說嗎?為什麼總是要用喊呢?」幾乎所有的學生都七嘴八舌的說了一堆,但是,沒有一個答案,能讓老師滿意。最後老師解釋說:「當兩個人在生氣的時候,心的距離是很遠的,而為了穿越心的距離,使對方能夠聽見,於是必須喊。
  • 避免婆媳矛盾最好的辦法:保持親近的距離
    因為婆媳分開住,真的能減少百分之八十的矛盾。前期父母或許會有怨言,但若強行住在一起,未來的每一天都少不了不滿和爭吵。代溝是家人之間最大的鴻溝,任誰也不能輕易跨過去。婆媳兩個人,年齡相距過大,成長環境不一樣,所受的教育和幾十年的生活習慣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產生分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偶爾相處尚能忍一忍,久了必會滋生不滿。兒媳受不了婆婆一盤菜熱了又熱,受不了她還把三十好幾的兒子當小孩看,更受不了難得周末想睡個懶覺,婆婆一大早起來弄出一屋子的噪音。
  • 婆媳相處的最好方式,有適當的距離,減少不必要的經濟往來
    距離的遠近,很多時候是婆媳矛盾的關鍵段同事發了條朋友圈,說前段時間每天下班回家,就會心煩氣燥,看著婆婆,幹什麼都不開心了,這下子,老公把婆婆送走了,終於可以開開心心的下班回家了。頓時那條朋友圈,下方布滿了諸多評論,有的詫異驚恐,有擔心安慰,還有分享自己婆媳故事的人,更有一大片像我這樣,不點讚也不評論的人,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婆媳經。
  • 一位智慧男人:婆媳矛盾兩頭難,不想家庭不安,要有距離
    ,畢竟,這是很多人經歷過的比較難處的關係,各種各樣關於這種關係的事例也讓人不得不擔心。而張先生的做法就比較科學,這位智慧男人認為:婆媳矛盾兩頭難,不想家庭不安,要有距離。婆媳吵架天下有,公媳吵架活丟醜,這是一句古話,說得就是,無論何時,公公婆婆和兒媳之間的矛盾、吵架,其實也就是這個家庭的丟醜。無論是公公婆婆、兒子兒媳,其實如果都能明白,自己之間的矛盾,其實也是在丟這個家的醜。
  • 母女是血緣關係,婆媳是社會關係:婆媳之間的場面話別當了真
    隨後她說到自己是一個會撒嬌的人,對媽媽也會撒嬌。但當記者問道:「所以對婆婆也敢這樣嗎?」昆凌回復了5個字:「呵呵呵,沒有。」但是正因為這保持這份距離感,她們婆媳相處的很融洽。婆媳關係有種錯,叫錯把婆婆當親媽,錯把兒媳當女兒。結婚時,很多婆婆都會說「我會把你當女兒一樣疼」,媳婦也會說「我會把你當親媽一樣孝敬」。大部分人都明白這是場面話,最怕的是有人當了真。
  • 最好的交往,是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就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離得太近,就失去了美感。離得太遠,又顯得生分。與人相處,最好的狀態便是:乍見之歡,久處不厭。與千千萬萬人之中,遇到同頻的人,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親密有間,和而不同,久處而不累。
  • 兩顆心的距離(深度好文)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美生堂」 關注小美【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有一天,一個有智慧的教授問他的學生:為什麼人生氣時說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