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職業選擇時,如何平衡興趣與職業的關係?
蔡康永說:不要隨便把「興趣」當「職業」。
在只是興趣的時候,你可以隨意發揮,不需要別人點頭。
當興趣變成工作(任務)的時候,就需要別人來點頭,與其做喜歡的事,不如做擅長的事情。
也有人說一定要把興趣當成職業:興趣是入職第一關!興趣是每天上班的動力!
把「興趣」當「職業」真的好嗎?
正所謂「食得鹹魚抵得渴」,人世間的很多選擇都是這樣的。如果你從事了興趣所在的職業,一段時間後發現失去了一個興趣,那意味著你之前是帶著濾鏡看這個興趣的領域,你並沒有真的了解這個興趣領域。因為,任何一份工作,都有你喜歡的內容,也有你討厭的內容。哪怕是你興趣所在的工作也不例外。
當興趣愛好變成工作的一部分,真的就不是自己的興趣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活在自己的想像中:以為只要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我就一定能幹好,至少不會產生厭倦,顯然事實並非如此。不是你單純對某個事情感興趣就可以變成職業的,中間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變成職場需要的能力,而兌換出價值,才不至於將你的興趣毀掉。
要不要把興趣轉變成職業,最根本需要評估的部分是,這個感興趣的領域裡,那些讓你喜歡的部分帶給你的快樂,是否遠遠大於讓你不喜歡的部分帶給你的痛苦。以及,你是否願意讓自己承受,那些不喜歡的部分所帶來的痛苦。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只有很少數人做到了興趣就是自己的職業,大多數人做的職業跟興趣沒有太大的關係。
職業是解決我們生存和發展的需求,而興趣在短時間內並不能解決這個需求,所以我認為順其自然比較好。如果能找到對口的職業就更好,找不到感興趣的職業時,也要先找一份工作,生存下去才有發展的機會。
做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會感到很快樂,比如說我喜歡寫作,但僅僅靠寫作暫時並不能解決我的生存需求,所以我必須先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才會有未來。寫作能力需要長期鍛鍊的,只有好的原創文章才能被平臺和粉絲認可,才會慢慢給自己帶來收益。
興趣是我們最好的朋友,能讓我們的生活不那麼枯燥並充滿樂趣。在工作之餘,可以適當發展一下自己的興趣。興趣在我們持續的努力下,會慢慢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別人偷不走的,也羨慕不來的。
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興趣」和「職業」之間,其實相差十萬八千裡。因為興趣可能是你打發時間的一件事,而職業是考驗你方方面面能力的本事。
舉個例子,你興趣愛好是寫作,你下了班想起來就寫,累了就不寫。你的職業是寫作,不管你生病生孩子,每天都要雷打不動的寫作,這就是興趣愛好和職業的區別。
興趣不等於你為之熱愛且願意付出的事情,成為職業更是一條漫長的修煉之路。
要不要把興趣當職業?
如果能夠有自己喜愛的興趣職業那當然好呢,誰不想入職一個自己又熱愛又喜歡的工作。不過如果這樣的工作工資又很低,無法支撐你的生活時,我覺得人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生活而妥協了工作,否則誰來養活你,誰來支撐你的興趣愛好,為了興趣愛好過苦日子可以,但是你能過多久呢,能熬過來的幾乎沒有幾個人。
所以如果你的興趣愛好正好有相對應的工作,且工資能夠養活你基本生活需求,並且這個工作接受你,讓你去入職,那麼你肯定都不會猶豫把它當自己的職業。否則就不要說漂亮話,我為了興趣愛好和理想怎樣怎樣,畢竟工作是解決溫飽問題的關鍵,不容易將就的。
當然,如果你的興趣唯一的價值就是讓自己開心,個人建議你還是不要輕易變成職業為好。共勉!
你怎麼看興趣與職業的關係?
歡迎留下你的觀點。
我是師錦小編,關注小編不迷路~每天與你分享更多成長教育資訊!喜歡這篇文章的小夥伴歡迎轉發收藏,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