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壹號情感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魯迅曾在《紀念劉和珍君》寫下:「沉默的結果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爆發,一種是滅亡,二者必居其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再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郭德綱先生也曾說「三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由此可見,沉默在人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很多人之所以會被排擠,甚至會被人詬病,恰恰是因為不懂得沉默,說了一些本不該說的話,要麼就是得罪人,要麼就是說錯話。
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更懂得「說話經大腦」的重要性,會讓自己的語言更嚴謹,尤其是學會了適時地沉默之後,就會更讓人敬重。
很多時候,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在「三處」沉默。
真正有智慧的人,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懂得給別人留一線,保持自己該有的沉默,不會讓別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其實,我們都知道「語言是一門藝術」,而學會適可而止的說話態度,達到「看破不說破」的境界,並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恰恰就是因為足夠的聰明,才懂得與人交往中的人情世故,才懂得在必要的時間保持沉默和冷靜。
很多人可能會把「沉默」當成一種懦弱,其實並非如此,這是一個人內心豁達的體現,真正有智慧的人,才會有如此的大局觀。
很多時候,凡事留一線,看似是自己的退讓和沉默,其實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畢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很多事情都是無法被預測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但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克制自己的情緒,給人一種心胸寬廣的感覺,讓人非常的想要去靠近。
很多時候,克制自己的脾氣就是一種沉默,懂得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只有平靜下來之後,才能夠更好地去權衡利弊,而不是說一些後悔的話,甚至做一些後悔的事。
很多人之所以被人詬病,恰恰就是因為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自己是把情緒宣洩出去了,可卻會傷害到身邊人,尤其是那些和你最親近的人。
善於克制情緒的人,都是很穩重的人,無論遇到了什麼樣的境遇,都能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仔細判斷局勢,然後做出最好的抉擇。能夠做到這些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才會成為人生的大贏家。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主動介入別人的是非,也從不會在背後議人是非,這也是一個人最起碼的人品。
或許你覺得議論一下沒什麼,可「隔牆有耳」的道理你總能懂吧?今天你議論別人的是非,明天別人就會搬弄你的是非,除了給自己招來麻煩和災禍,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
要想讓自己得到身邊人的敬重,就要懂得在是非面前保持沉默,即便你是抱著好心的態度,可在別人看來就是一種嘲笑和譏諷,只會讓更多的人遠離你。
面對他人是非,懂得沉默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智慧,不要讓別人的事情出現在自己的嘴裡,給予別人尊重的同時,自然也會得到別人的認可。
情感寄語:
一個人的智慧,並不是體現在說,而是體現在適時地「沉默」。當你可以做到凡事留一線,善於克制自己的情緒,懂得不議人是非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有智慧。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刻意的去把話說好,渴望以此贏得身邊人的稱讚和誇獎,殊不知只有那些懂得沉默的人,才更讓人產生欽佩之情。
俗話說:「沉默是金」,當一個人學會了沉默,也就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有智慧,希望你能夠有所感悟,只有把說話和沉默都把握到極致,你的人生才會越來越精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