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會突然對親情出現牴觸、厭惡的心理。
都說現在親情淡了,至於為什麼淡了,有人說時代變了,情比紙薄;有人說生活節奏快了,沒時間相處哪裡還有感情……
更有一種觀點是這樣的——「弱者抱團強者獨行」:
越是缺少能力的家族越需要抱團,親情味就越重,這種親情建立在相互心理依賴上。而有能力的家庭,大多獨往獨來,無需依賴,時間久了來往少了親情也就淡了。
一份網絡社交障礙調查報告顯示,33%的網友只有過年時才會走親戚,已經淪為形式;10%的人覺得與親戚關係冷漠,還不如朋友密切;更有5%的網友與親戚平時不聯繫,屬於無事不登三寶殿的。
對於「親戚」這個詞,可以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也都有別人不能同步的感同身受。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現在親人不親,情味淡薄的呢?
02
第一,居住距離拉遠了親情,各自成家後的忙碌取代了交流
人與人,不走動,感情就淡了。
現代人天南海北,流動性非常大,城市化進程也促使了親人之間分離度的提高。
要說兄弟姐妹之間最親近的時候,大多是未各自成家之前。當各自組成小家庭之後,都會把更多的精力與心神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面,心與心沒有辦法再走到一起,兄妹之間的親情也相應的會漸漸淡了下來。
於是,慢慢的即使是親生的兄弟姐妹之間,往往也是生活條件差不多的,才可以經常走動。
如果一方過得特別好,而另一方過得不好,那麼兩個人中間便似乎隔了一條鴻溝,也許沒有人再想邁過去。
距離遠了,時間少了,親人之間少了一些交流,雖然有血緣關係,但卻慢慢的就沒有了感情聯繫的紐帶,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第二,家族意識不斷淡化,契約精神不斷強化
過去的生活中現代化程度較低,往往會以家庭或家族為單位,更看重社會分工以及親人間的互助。
拿借錢舉例:以前都是和親戚朋友開口,而現在途徑卻多了很多。
而關於金錢上的糾葛,就算很要好的親戚,也會變得惡臉相向,不惜將雙方之間的親情關係撕破,可以說在金錢面前,親情真的是要比紙還薄。
並且請親戚幫忙,為了人情面子,花銷和花費的時間也並不少,還要欠下一份情,反不如和陌生人籤合同、定合約,拿錢辦事來的清爽痛快。
但同時也就是因為這樣,沒有了你來我往的互助,沒有了依靠心理,親戚之間的情順著時間流逝了,這完全可以理解。
第三,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大,活得現實是必然
生活中存在的大部分問題都需要用錢來解決,這就註定了人們對錢的依賴遠遠超過對人的依賴。
人活得越來越現實,對利益看得越來越重。親戚之間,各自利益關係越來越「較真」,特別是遭遇了勢利眼的親戚,人心就冷了。
以前大家都窮,反而願意幫忙。
而現在,沒有人願意拉你一把,除非你可以和他「強強聯手」,以後你也可以幫助他。
人與人的交往,很多是「互相需要」,如果當你沒有任何利用價值,親戚、朋友自然就少。
猜你想看:
老人教導"任何人請你去他家吃飯,都別空著手去"你知道是為什麼?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和親戚來往了?
職場上碰到親戚,請求我的幫助,到底該不該幫?3點理由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