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斯坦伯格(Robert J·Sternberg)從理論上對愛情進行分析,他提出的理論被稱為三角理論。在Sternberg看來,愛情由三個成分構成:激情(passion)、親密(intimacy)和承諾(commitment)。這三種成分構成了七種愛情形式:
第一種是喜歡式愛情,只有親密,沒有激情和承諾,如友誼。很明顯,友誼並不是愛情,喜歡不等於愛。不過友誼還是有可能發展成愛情的,儘管有人因為戀愛不成連友誼都丟了。第二種是迷戀式愛情,只有激情,沒有親密和承諾,如初戀。第一次的戀愛總是充滿了激情,卻少了成熟和穩重,是一種受到本能牽引和導向的青澀活動。第三種是空洞式愛情,只有承諾,缺乏親密和激情,如純粹為了結婚的愛情。此類」愛情」看上去豐滿,卻缺少必要的內容,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第四種是浪漫式愛情,有隻激情和親密,沒有承諾,這種」愛情」崇尚過程,不在乎結果。第五種是伴侶式愛情,只有親密和承諾,沒有激情。跟空洞式愛情差不多,沒有激情的愛情還能叫愛情嗎?這裡指的是四平八穩的婚姻,只有權利,義務沒有感覺。第六種是愚蠢式愛情,只有激情和承諾,沒有親密。沒有親密的激情頂多是生理上的衝動,而沒有親密的承諾不過是空頭支票。第七種是完美式愛情,包含激情,承諾和親密。只有在這一類型中,我們才能看到愛情的廬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