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姐不孝敬父母,分財產卻是第一名,婆婆:財產全歸我兒媳

2020-11-03 木子李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讀者來信:

木子李:

在我和丈夫結婚第二年,公公就去世了。

那時候,大姑姐曾提議:把婆婆城中村的房子賣掉,然後給婆婆換一套商品房,剩餘的錢,她和我丈夫平分。

婆婆當時對這件事的態度:我還沒死呢,你就惦記著分財產?

最終,婆婆並沒有採納大姑姐的意見。

事實上,婆婆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在我和丈夫結婚第13年的時候,老宅給拆遷了,分了好幾百萬。

之後,婆婆並沒有買房子,而是住進了我們家。

那之後,大姑姐基本上保證著一個月來我家一次的頻率,她每次來我家,除了挑撥離間,也沒有別的事。

前段時間,婆婆生病住院,大姑姐聽到婆婆生病的消息後,也趕到了醫院,她關心的壓根不是婆婆的病情,而是將分財產這件事重新提及。

婆婆當時沒有搭理她。

婆婆在醫院住了大概一個多月,出院了,期間,大姑姐只來過醫院四五次,其餘時間,都是我和丈夫在照顧婆婆。

婆婆出院後,給大姑姐打了電話,也挑明了財產的分割:你孝敬父母不積極,分財產卻是第一名,我不想因為拆遷房子的錢,在我死後,讓你和你弟弟對簿公堂,我現在就把我自己的想法,當著你們面有個交代。女兒十萬,其餘錢,全給我兒媳婦。

大姑姐當場就開始和婆婆爭吵,婆婆霸氣回應:給你十萬,是因為咱們母女一場,如果你不樂意,連十萬都沒有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大姑姐這才消停。

隨之,婆婆讓丈夫去銀行把婆婆的錢給予了轉帳:大姑姐十萬,其餘的錢全轉到了我名下。

那之後,大姑姐只來過我們家一次。



木子李編後語:

在我成長過程中,見證過外婆和爺爺的病逝,因為我外公以及我奶奶,我壓根就沒見過他們。

而今,我父母也一把年紀了,慶幸的是,父母的身體還是不錯的。

甭管你大姑姐多麼囂張,你婆婆就是有錢。

或許,作為老人,在盡孝環節,對子女的最好牽扯就是金錢,真的。

你婆婆之所以在這個時間節點將她的錢財進行分割,或她自己覺得,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她不想在她走後,因為財產,導致你大姑姐和你們反目。

想說的是,對於大多數家庭而言:

1)父母在分割財產的時候,還是有些重男輕女;

2)如果子女在孝順層面有偏差,不排除父母會傾斜孝順的一方。


相關焦點

  • 兒媳照顧癱瘓婆婆5年,婆婆臨終分遺產,兩個大姑姐一分錢都不要
    當三娃是男孩時,全家人別提有多高興,成天圍著老三轉,李杏花夫妻倆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這個三娃得知不易,他們百般寵愛。村裡的農活總是讓兩個女兒看,有什麼好吃的也是先給老三吃。老三隻要一哭,父母一定會不分青紅皂白揍兩個女兒一頓,即便是老三錯了,李杏花也會說弟弟還小,你們應該讓著他點。
  • 男友家拆遷分3套房,這本來都是我們的,準婆婆卻給了大姑姐1套房
    男友家拆遷分的房子,作為準兒媳是否有權決定房子怎麼分配?婆家沒跟準兒媳商量,就把房子分一套給自己女兒,這合不合適?3套房子,她說準婆婆沒跟她商量,就把其中一套給了自己的女兒,她覺得準公婆很糊塗,憑什麼把房子分給嫁出去的大姑姐?
  • 大姑姐離婚,婆婆要兒媳每月給5千替女兒養娃,兒媳:一分沒有
    這些年,大姑姐養尊處優在家閒著,不僅趕時髦還喜歡與人攀比,只要看到別的女人有的裝扮,她便想方設法也去置辦一件。姐夫每月那點工資,根本禁不起她揮霍,只要沒錢,大姑姐就朝父母伸手。公公身體不好,已經不能再去工地打工,生活費還指望兒子兒媳給。
  • 伺候公婆15年,公婆去世,兒媳能分財產麼?法院:支持,該多分
    淑姐選擇婚姻的要求特別簡單:對母親一定要孝敬,對自己要忠誠。她不想自己未來重蹈父母的覆轍,更要照顧好自己的母親。淑姐的丈夫在家排行老大,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幫助父母做事,是一個很有家庭責任感的男人。更重要的是,丈夫為人厚道,對父母孝敬,對淑姐體貼,讓她這個從小缺少家庭父愛的女人,心理上感覺很踏實、特別有依靠感。
  • 大姑姐自私,婆婆幫我帶孩子她罵上門,老公一番話趕走姐姐
    小蕊說婆婆帶孩子很有經驗,之前大姑姐家兩個孩子都是婆婆帶大的,他們上小學以後,大姑姐才給接走了。婆婆那時候給大姑姐帶孩子,一分錢沒要過,包括孩子的生活費也是婆婆給出的,大姑姐從來沒有給過一分錢。到了小蕊家的孩子,婆婆也說不要錢,因為婆婆有退休金,每個月夠她和孩子花,所以她就說讓兒子兒媳把錢存起來,如果她沒有了,再問他們要。
  • 大姑姐回娘家,婆婆做拿手好菜卻不讓兒媳夾: 婆婆偏心怎麼辦
    事情是大姑姐回娘家了,婆婆買了排骨,做了一桌好菜,兒媳正剛想去夾一塊排骨吃。公公婆婆卻對大姑姐說,「閨女,這是給你買的趕快吃,貴這呢!」一旁的兒媳婦自然覺得很委屈氣的眼圈都紅了。首先,說出這句話的這個婆婆肯定不會是一個有智慧有格局的人。
  • 獨居母親在家中去世,財產全歸女兒,這些都是不孝之子造成的
    獨居母親在家中去世,財產全歸女兒,這些都是不孝之子造成的。獨居老人在現在已經是不足為奇的事情了,因為不管在哪裡這種事情都是很常見的,因為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上完大學之後就會選擇在城裡定居下來了,家裡只剩下了孤獨的父母,當然這種情況在城裡也是很常見的,可是在父母眼裡最需要的其實是子女給他們的陪伴。
  • 【婚姻系列】「家裡財產全歸你所有,我永不反悔」有效嗎?
    你對我有意思嗎,是真心的嗎?是的話,那就用房子來表心意吧。此外,結婚之後的男女雙方,很多時候也會有這種想法。對方對我不夠好,越來越冷淡,怎麼辦?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用錢買感情。或者是結婚之後為了表忠心,寫下一些比較煽情的話「家裡財產全歸你單獨所有,我自願放棄財產所有權,永不反悔。」
  • 「婚姻系列」「家裡財產全歸你所有,我永不反悔」有效嗎?
    你對我有意思嗎,是真心的嗎?是的話,那就用房子來表心意吧。此外,結婚之後的男女雙方,很多時候也會有這種想法。對方對我不夠好,越來越冷淡,怎麼辦?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用錢買感情。或者是結婚之後為了表忠心,寫下一些比較煽情的話「家裡財產全歸你單獨所有,我自願放棄財產所有權,永不反悔。」
  • 婆婆房子給大姑姐後,婆婆被趕到我家,去世前給我的東西我懵了
    婆婆房子給大姑姐後,婆婆被趕到我家,去世前給我的東西我懵了我家是農村的,而且家裡還有個弟弟,父母都是以種地為生,家裡的經濟來源收入並不多。因為要供我和弟弟讀書,所以家裡一直都特別貧困。而我跟老公是大學同學,已經談了三年多的戀愛,感情特別深。我跟他打算畢業後就結婚,可是當我們跟雙方父母說的時候,公婆堅決反對我們在一起。因為公婆是城裡的,而且家庭條件還不錯,婆婆就覺得我嫁到他們家只是看上了他們家的財產。
  • 婆婆把拆遷款給一雙兒女平分,大姑姐:媽,這不公平!
    都說家和萬事興,我覺得我們這個家真的很和,如果沒有大姑姐參與進來的話。公婆有兩個孩子,一個是大姑姐,一個是我老公。公婆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不偏不向。大姑姐早早的嫁人了,嫁人後就很少回娘家了,一切以夫家為主。
  • 婆婆癱瘓兒媳照顧6年,大姑姐回娘家照顧2天後,說弟媳不容易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這是做人最基本應盡的義務,父母撫育子女無怨無悔,子女也應該懂得回報。可是男人作為一家之主,必須首先要解決家庭生存問題,於是只好將父母子女委託給妻子照顧。不過兒媳與公婆並無血脈親情,之所以願意照料公婆,完全是基於夫妻同進退的原則。
  • 給婆婆買衣服後大姑姐說三道四,婆婆卻說很喜歡衣服,兒媳感動了
    大姑姐的老公這兩年做生意發了點財,她就回娘家來總是趾高氣昂的。我雖然不要看她那副德性,但她是大姑姐,我還是跟她維持著友好。我把給婆婆買的衣服從電動車上拿下來後,就遞給婆婆,婆婆嘴裡說著:「你還給我買什麼東西啊!我一個老太婆了,不需要穿什麼好衣服的。」
  • 「兒媳,你娘家拆遷賠7套房,你分一套給你大姑姐」「你別害我」
    就比如說夢如,她就沒有遇上好婆婆。不過,儘管婆婆很糟心,可丈夫的拎得清,卻讓她不至於對這段婚姻失望。談婚論嫁的時候,夢如就知道自己的婆婆不好惹。面對夢如父母提出來的合理要求,婆婆不僅沒有絲毫尊重的態度,反而冠冕堂皇的給自己找理由。
  • 「你不給我錢就不給你養老」老人立遺囑這樣分財產,兒媳不高興了
    今天堂堂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你不給我錢,我就不給你養老。老人立遺囑這樣分財產,兒媳不高興了。養老問題一直是每個家庭中最大的難題之一。如今網上曝出一張遺囑照,也被網友稱為反而習正因此而行需不需要養老的問題再次成為熱議話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兒媳到底有沒有養老義務。昨天晚上,正想試一下一位朋友給我發消息說,你知不知道。上個月,杭州第一批老人拿到了一組。
  • 婆婆生病後臥床五年,兒媳精心照顧她,大姑姐回娘家給弟媳10萬
    孫豔剛嫁進婆家時,跟婆婆發生過很多次矛盾,就是因為她這心直口快的毛病。婆婆不喜歡孫豔的脾氣,覺得她兇巴巴的,也不知道自己兒子喜歡她什麼。大姑姐也覺得孫豔的脾氣不太好,但大姑姐總是儘可能地包容著。每次母親和孫豔發生矛盾後,她回娘家來勸時,總是對母親說要包容兒媳。母親是長輩,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不要跟兒媳斤斤計較。
  • 「兒媳,你大姑姐要離婚了來你家住幾天,行正好我也想離婚」
    ,成了壓垮婚姻的最後一顆稻草婆婆攜大姑姐及大姑姐不滿周歲的女兒,在事先沒有打招呼的情況下,就直接來家裡住下了,起初芳芳心裡是一百個不樂意的,但強子說:大姑姐自從生了女兒以後,婆婆待姐姐就不好了,還讓兒子和姐姐離婚,現在日子真是沒法過了,到家裡來住幾天,散散心,強子這樣說,芳芳也不好再說什麼。
  • 接鄉下婆婆到城裡養老,她六十歲生日那天,大姑姐給了我一耳光
    因為老公的爸爸在前幾年因病去世了,所以老公就想把婆婆一起接到城裡和我們一起住,對於老公的要求我也沒有反對,雖然我知道我和婆婆關係並不是那麼好,但是我還是尊重老公的那一份孝心,畢竟作為兒媳,我也應該一起孝敬老公唯一的母親。
  • 婆婆給女兒帶孩子,兒媳揚言不養老,遭婆婆反問兒媳才知錯
    每逢年節,兒女拖家帶口來拜訪父母,大家歡聚一堂,這種熱鬧是人世間最幸福的畫面。相比較,獨生子女的冷清,子女多了也有多的煩惱。人都有攀比心,有時候父母稍微對哪個子女好一點,便會引起另一個的不滿。特別有了兒媳後,父母更要把握好其中分寸,倘若因為兒媳的誤解而傷了和氣,那將引發家庭矛盾。
  • 婆家拆遷得賠償,大姑姐跑來被婆婆一句話噎回去,真是大快人心
    我和老公是在廠裡認識的,在廠裡時他經常幫我的忙,大家就喜歡起鬨,久而久之,我倆就真的在一起了。他從小就沒了父親,與姐姐母親生活在一起,而且也沒什麼文化,唯一懂的就是孝敬自己的父母,他的這一點讓我很欣賞他。相戀兩年,他就帶我回去見他的母親和姐姐,而他的姐姐在三年前就嫁出去了,這一次就專門回來看我這個弟妹的。